APP下载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调查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2021-06-10胡雯静汪杨皓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理工类状况维度

■胡雯静,汪杨皓,高 磊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的重要行为和心理发展任务之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理工类大学生由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人际交往面窄,锻炼机会少,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问题[1]。如果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弱化,便容易引发以社交回避及苦恼为代表的社交问题。大量研究发现,当下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整体偏高[2],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交往,也对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了极大损害。本文尝试探讨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特点,分析原因,以期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思考路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法抽取昆明理工大学1558名本科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1556份,有效率达99.87%,其中,男生1062名,女生494名。

(二)研究方法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由沃森和弗兰德1969年编制。量表包含“主观的苦恼”及“行为的回避”两个方面,排除了焦虑的主观指标及在社交中产生的障碍性行为的测题[3]。共28个条目,分为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2个分量表,采用“是”和“否”计分,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在社会交往中回避行为和苦恼程度越高。2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dch α系数分别为0.83、0.86和0.87。

(三)统计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社交回避与苦恼总体情况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社交苦恼得分为5.32±3.60,社交回避得分为4.83±3.38,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为10.15±6.44。分数越高,表明回避行为越明显,情绪体验越痛苦。结果表明,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高于常模9.1,说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体状况尚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男女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女生在社交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社交苦恼维度以及总问卷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不同家庭所在地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的家庭所在地差异,结果表明:城市/镇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两个分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四)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比较

表1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的性别差异比较

表2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

表3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在是/否独生子上的差异比较

表4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在是/否贫困生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大学生在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独生子在社交回避分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而在社交苦恼分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未认定的学生在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经济困难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上的得分高于非经济困难生,与此同时,在社交回避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六)不同年级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比较

从整体上看,所有年级的学生社交苦恼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社交回避维度,此外,大三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平均分最高,大四学生平均分最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社交回避维度、社交苦恼维度以及总问卷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明确差异性,采用LSD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四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以及大三学生(ps<0.05),其他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七)不同家庭关系氛围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比较

由下表可知,随着家庭关系氛围逐渐变差,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分数呈上升趋势,即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越来越严重。为进一步明确差异性,采用LSD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家庭关系氛围较好的学生在社交回避维度、社交苦恼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关系氛围一般和不太好的学生(ps<0.05),此外,家庭关系氛围一般的学生在社交回避维度、社交苦恼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家庭关系氛围不太好的学生(ps<0.05)。

三、讨论

1.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高于常模,这表明学生在社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回避行为和情绪苦恼体验,因此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其社交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女生的社交回避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与幸蓉等人[4]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女生对自我关注较多,心思更加细腻、敏感,情绪感受更强,也更为深刻,更容易感受到焦虑、苦恼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3.城市/镇的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值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可能是因为相较于城市单元楼式的生活方式,农村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与可能性更高,农村的“串门”文化可能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4.独生子的社交回避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可能是因为独生子相比非独生子而言,得到父母的关注、照料更多,甚至过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交往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加之没有兄弟姐妹,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体验不够丰富,社交中更容易出现退缩、回避。

5.经济困难学生社交回避分值显著高于非经济困难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困难生在长期经济压力下,性格较为内向、敏感、压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5],强烈的自尊心也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信心走入人群。

附表1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的年级差异比较

附表2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状况的家庭关系氛围差异比较

6.大四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值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心理成熟度更高,自我认识更加完善,更能在社交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加之经过大学四年的适应和积累,有了更多的社交经验、技能。

7.家庭关系氛围较好的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值显著低于氛围一般和不太好的学生。家庭成员间包容理解、和谐融洽的交往模式,为孩子的社交提供了良好示范,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社交能力,加之感受到家人的关心、爱与重视,自信心更强,社交中也更为主动大胆。

四、建议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广泛存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带来影响,有必要提高关注度。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学校在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系统中添加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及时关注到社交困扰严重、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

2.通过开设专题性讲座、选修课、心理健康课、主题交流会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实践渠道。

3.定期开展不同社交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完善朋辈支持系统。

4.依托心理类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吸引力的社交类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调动人际交往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理工类状况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安全感,你有吗?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