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后练习 整合单元整组教学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为例

2021-06-10郑学央

辽宁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作业本神话

郑学央

(浙江省余姚市城南小学)

一、追溯编者意图,统整单元内容

单元整合教学是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将单元内文章进行系统分析的教学。统整,是把单元内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围绕某个议题开展,按照板块学习的形式开展的教学。

(一)统整单元内容,把握学习要求

关于神话故事,笔者先对第一、二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统整,之后发现,从“二(上)”“二(下)”到如今的“四(上)”,其课后题均有衔接性。二(上)《大禹治水》,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讲故事。二(下)《羿射九日》,虽然是一则文言文,但课后第二题也要求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讲故事。四(上)第四单元有四篇神话故事,要求学生能讲故事、说过程,从而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编者就是根据神话的文体特征和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编排了从感受神话、讲述神话到感悟神话人物的学习要求。

(二)依托课后练习,确定教学重点

明确教学重点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神话单元四篇课文的课后题深入解读后发现,神话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生讲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地》是说说盘古开天地的内容。《精卫填海》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普罗米修斯》则让学生讲述其中一部分的故事内容。《女娲补天》是在《普罗米修斯》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拾五彩石的过程讲清楚、讲生动。这篇略读课文的课后题要求是创造性复述的开始,为五(上)年级创造性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因此,根据对“神话”单元内容的统整和课后题的分析,笔者确定了单元教学重点,即怎样将故事讲清楚,如何把故事讲生动。

二、借助课后习题,推进学习过程

以统编版四(上)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为例,教材的每一篇课后练习都蕴涵着一个浓缩的语文学习活动。教师如何根据学情,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分解课后习题,融合学习支架,以篇篇递进的方式”来解决。

(一)分解课后习题,高效推进学习活动

从《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这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和阅读提示来看,《盘古开天地》中的“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到《普罗米修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然后到《女娲补天》“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笔者认为,这三个学习活动是可以进行分解、整合并层次推进的。

比如,在进行《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的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板块的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想象画面,说说画面内容,从而进行内容的梳理。借助插图,把故事情节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再如,在进行《普罗米修斯》梳理内容这一板块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方法迁移,通过读故事、想画面、串内容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有前两篇精读课文的示范引领之后,《女娲补天》的梳理内容就可以循着这样的方法进行开放式的教学。笔者首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主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是药食两用杂粮作物,具有耐瘠薄、耐冷凉、生育期短、易存活等特点,在黄土高原高寒冷凉地区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生产优势[12]。目前对苦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利用价值[13, 14]、农艺性状[15]、栽培技术以及水分对苦荞生理生态的影响[16, 17]等方面,而已往有关作物耐低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水稻[1]、小麦[18]、大豆[19]等主要粮食作物上,而有关苦荞耐低磷胁迫机制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二)融合学习支架,逐一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作业本》作为教学准备的重要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还可以成为诊断学情、评价学习的过程依据。因此,在分解课后习题后,融合《语文作业本》,教师可以把课后习题中的单元语文要素逐一进行有效落实。

比如《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梳理,笔者融合《语文作业本》第三题,进行精简教学。首先,笔者引领学生关注《语文作业本》的第一个提示,找到对应语段,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其次,学生循着范例对第二个提示内容进行方法迁移;再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范例,简要概括剩余内容,教师适时修正,并结合《语文作业本》第二题,引导学生发现第二题就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第三题盘古开天地过程的具体展开,从而使学生习得梳理内容的方法,学会迁移运用,提升梳理能力;最后,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示,串联故事内容,初步体会盘古鲜明的人物形象。笔者通过借助《语文作业本》这一学习支架,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盘古开天地》整体感知部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高效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笔者先融合《语文作业本》第四题,进行故事串联;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排序,发现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之后再对此部分进行精简教学,即利用《语文作业本》第五题,完成整个故事的梳理;最后,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复述故事内容。

通过两篇精读课文的同法统教,笔者在进行《女娲补天》的内容梳理时,先融合《语文作业本》第二题,引导学生自己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做到由“扶”到“放”;再结合《语文作业本》第三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融合《语文作业本》,逐一落实课后习题,高效推进了学习活动,展开阅读学习的全过程,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三、利用语文要素,整合语文活动

学习活动是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单元教学时将语文要素和语文活动有机整合、串联呢?笔者以四(上)“神话”单元为例。

(一)了解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相应语文活动

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共涉及三个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笔者就前两条阅读要素,联系课后题,设计了相应的语文活动(见图1)。

图1 “神话”单元语文活动示意图

(二)整合单元语文活动,达成语文学习共识

根据上表中的学习活动,笔者通过研读分析,发现了其中的共性,即在把握神话故事主要内容的同时,去感受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于是,笔者做了如下尝试,即对语文学习活动进行了有效整合。

首先,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笔者引导学生找神奇之处,批注感受,说清楚开天地的过程。在复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时,学生初识神话人物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形象。

其次,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说清故事,感受精卫的形象。学生在感受精卫形象的基础上,再现了神话人物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形象。

再次,到《普罗米修斯》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批注感受,讲清盗火故事,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学生在感悟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基础上,又一次熟悉了神话人物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形象。

最后,《女娲补天》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找关键句,进行想象、补白,说清楚、说清捡石过程,使学生深入体会到神话人物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形象。

通过笔者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整合,我们可以发现,从《盘古开天地》的初始,到《精卫填海》的再现,再到《普罗米修斯》的熟悉,最后在《女娲补天》中的深入,这些神话故事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神话人物,就像学生的朋友一样,在一步一步等待他们结识。

不同的故事,用同一种方式开展语言活动,依存着同样的语文要素。将它们串联起来,就好比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带着泳圈学游泳到最后真正脱离泳圈学会游泳的过程,让他们在互联互通、螺旋上升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达成共识。

教师立足课后题整合单元整组教学,不仅能高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还使学生扎实而有效地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最终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普罗米修斯作业本神话
爱情神话
我的书屋,我的梦1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作业本
作业本里的故事
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