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10赵丽丽

辽宁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篇导图课文

赵丽丽,张 琦

(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小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此,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语篇中的词、句、语法,同时还要求学生对语篇有整体而深入的把握。那么,如何借助有效的工具实现教学目标?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使学生思维发散,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和语篇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他认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这种工具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图片、文字甚至颜色呈现所学的内容,充分合理地利用人的左右脑功能,具有放射性、直观形象性和多元性。恰当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学知识体系,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语篇教学与单纯的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不同。语篇教学要求师生从语篇整体入手,以学生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词汇和句型,也就是说,语篇教学是通过情境教学实现的。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阅读方法,结合听、读等方式对所学语篇进行层层分解,通过“初步感知—细读感悟—情感升华”这一过程,实现“学进去”“讲出来”。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篇幅较长、理解较难的语篇以及晦涩难懂的词句。如果在学习类似文章时,能科学构建并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听说读写的技能和记忆能力,促进师生合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读前语篇分析

1.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语篇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指教师对所执教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以及书写出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而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语篇,主要是侧重于对所教语篇内容的分析,即深入挖掘文本,与文本对话,理出语篇的逻辑顺序、逻辑层次、思维线索以及本课的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时,教师不仅要分析出语篇的主要内容、语言知识,更要分析出文章所包含的深意,综合体现英语学科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以这种形式进行初步的备课,把语篇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全部绘制到一张思维导图上,更有助于教师理解教材,提高思维层次,进而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教学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八模块二单元I often read English books.一课,对于这样一个由不同小语段构成的简短文章,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打破常规,不用像新授课一样让学生学习,而是把这个文章作为一个阅读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分析时运用思维图示,把文章中的人物(who),做事的频率(how often),以及做什么(what)列成每段的线索。以此体现文章中频率副词以及单数第三人称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构思课堂教学的语篇教学环节。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导图,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语段,然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其他三个语段并完成导图。(如图1)

图1

这样通过学生自我总结而得出的语篇分析,会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对于语篇中每个同学的习惯,教师可请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学生的不同习惯,同时和学生互动交流,在自然交流中进行情感的升华和文化的渗透,进而在导图中写出本课的德育渗透点,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新课标我们了解到,词句应在语境中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画频率条来对比每个词的频率范围,这样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频度副词,又学会了应用。

在课前的语篇分析中,教师应从语言知识、技能、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语篇的教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更好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备出一节高质量的课。

2.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预测

在学习一个语篇之前,教师请学生对课题进行预测,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学习中去,提高学习兴趣,开发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九模块一单元We laughed a lot.一课时,教师可边呈现课文标题边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预测语篇内容,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预测的问题有Who laughed a lot?Where did they laugh?Why did they laugh?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特殊疑问词来代替,这既省时又省力,然后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带领学生共同解决预测的问题,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篇章的把握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其自然融入到情境学习中。(如图2)

图2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读中语篇学习

小学高年级的语篇通常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理解较难。因此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开展思维导图式的引导,可以降低语篇学习难度,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语篇教学时最重要的是教师对问题链的设计,设计问题链,言简意赅地绘制思维导图,完成板书设计这一过程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达到情感的升华。因此,教师要注重篇章中问题链的设计以及问题链之间的逻辑性。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充分读懂教材,与文本对话,然后用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梳理出文章的主线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其中评价性问题的设计能顾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涵。

以教授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六模块一单元It was Daming’s birthday.一课为例。

1.根据课文图片预测课文内容

It’s a special day for Daming yesterday.What day was it? Which present was his favourit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resent?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看图并了解到大名的生日和得到了最喜欢的礼物之后,让学生根据the favourite book,提出他们想探究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如图3)

图3

2.利用主线问题理解课文

Who gave the book to Daming?What was it about?通过看视频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同时,教师可利用微课的展示给学生拓展有关太空旅行的知识,引发学生对太空旅行的兴趣。(如图4)

图4

3.通过细节问题学习课文

(1)自读篇章寻找问题答案

What did they see in the book?追问:How did Simon feel?Did Daming love the book?Why?利用核心问题牵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细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意识。

(2)跟读篇章完成课文填空

How did Daming do with the presents?随着学生阅读文本的推进,教师设计了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的问题以及追问,将故事的情节深入化、清晰化。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文本的情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跟读,选词填空的方式对细节进行学习并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同时,跟读也有助于纠正学生的发音。(如图5)

图5

4.借助评价性问题分析课文

Why did Daming do these things?What do you think of Daming?通过询问为什么大明要这样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分享带来的乐趣。而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总结大明分享礼物的过程,学生能体会收到礼物的情感和分享的意义。至此,本课重点的单词、语法、语言内容便能有机融合在一个图示里。

通过对问题链的设计,教师由浅入深,既能够用多样的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增强学生的逻辑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读后语言运用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文复述

通过问题链的牵引,师生共同完成了语篇中思维导图的绘制,而读后思维导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复述课文,让学生对语篇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如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九模块一单元We laughed a lot.一课中,在课文学习环节,教师通过问题链Where did Lingling go last week?At the theatre,what did they see?After the show,where did they go and what did they eat?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ir experience?的牵引与学生共同完成了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课文之后运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如图6)

图6

根据课堂上反馈的统计结果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全班共有80%的同学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完成复述课文的任务,更有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的再加工和语言输出。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体现其在语言输出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将较长较难的文章简单化,运用简洁的信息帮助学生复现繁琐的语篇内容。

2.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体现了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框架,在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进行与语篇有关的信息再加工之后,另个一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重要方式就写作。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文章主题以及框架之后,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遇到一个主题之后有内容可写,知道从哪些方面展开。

如上文提到的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六模块一单元It was Daming’s birthday.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大明描述的最喜爱的生日礼物,写一写自己曾收到的最喜爱的生日礼物。如What’s your favourite birthday present?Who gave it to you?What was it about?Did you love it?Why did you love it? How did you do with your present?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实际就是与篇章中所学的大明的生日礼物的框架一致。思维导图在学习和复述课文中得到运用之后,又在写作中得以体现,让学生学以致用,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对于语篇学习的重要性。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备课,意味着可以与文本开展更深入的对话,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能够更加清晰地整理出语篇的逻辑顺序和逻辑层次。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语篇的重难点,既能分析出语篇中的主要语言知识,又能分析出文章所包含的深意,综合体现英语学科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以这种形式进行备课,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思维层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在教授一个新的语篇之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互动模式,通过课题或者思维导图的引导,让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之后带着问题进行课文学习,深入思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然融入到情境学习之中。长此已往,学生就学会了这种对语篇的预测方式,更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语篇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语篇,能更好地突出语篇重难点。一张图示中既包含语篇中的重点词句,也包括了语篇的逻辑框架以及语篇中所体现的文化与情感。通过简单的思维图示表达出冗长的语篇,能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整个语篇。

同时,通过“初读感知—细读感悟—情感升华”等一系列问题链的牵引,学生的理解不止停留在表面,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对语篇的分析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其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方面均有提高。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读后的语言运用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和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时,思维导图是有效的工具,可以辅助学生把脑海中散乱、看上去毫无关系的想法整合在一起,提高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语篇的大体内容,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允许学生自由发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通过运用语篇的思维框架以及相关的语言提示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更自信地学习与创新。

猜你喜欢

语篇导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背课文的小偷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