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仪式感融入音乐课中
2021-06-10马丽萍
马丽萍
【关键词】仪式感 ;音乐课;教学;问题;策略
一、关于在音乐课中引入仪式感的几个问题
(一)音乐课中的仪式感刻板单一
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仪式存在于我们的人类生活之中:阅兵的仪式、做礼拜的仪式、升旗的仪式,等等。仪式的种类和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而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拿教师提问的仪式来说,最常见的莫过于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学生进而直接回答教师提问的情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采取这一种提问方式吗?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可以!同样是提问,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一点小小的改变而扭转这种刻板单一的局面,有意识地创造出很多种类的仪式,从而突出仪式的灵活机动性,在音乐课堂中营造轻松、活泼、热烈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音乐课中的仪式感氛围紧张
仪式自古以来就深深地烙下了严肃、庄重的特性,这一特性往往不自觉地被我们带进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仪式之中。再者,传统的教师观也影响着教师的课堂观和学生观: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保持自己的绝对权威,课堂教学渗透的是教师的意识控制和行为控制,教师力图确保学生遵守规范以免发生“越轨”行为。教师如此一般表现带来的后果无疑是课堂气氛的紧张:学生认为教师不苟言笑,即使偶尔一笑也许只是勉强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教师更多地是发出各种指令、命令,而商量、询问、征求意见的口气和行为少之又少;一旦学生行为触碰到了教师设置的底线,换来的可能便是教师的怒目而视、冷嘲热讽。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们,教师有意无意营造出的紧张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情何以堪呢?
(三)音乐课中仪式感的异化问题
在音乐教学的儀式中,表面上看是仪式的参与者主导着、控制着仪式的过程,实际上倒不如说是仪式为仪式的参与者套上了枷锁和桎梏。因为仪式的参与者,尤其是教师试图通过运用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权威性来制造课堂教学中的秩序,让学生得以屈服。教师在课堂中就像是进行舞台表演一样,一味地把自己的行为演示给下面的学生看,按照教案或者教参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完全把学生当作观众来看待,很少与学生沟通和交往,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表演“独角戏”的活动,学生有被“雪藏”的迹象。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仪式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一种具有交往性的仪式,它理所当然不同于简单的祭祀、膜拜、问候行为,作为仪式参与者之一的学生毫无疑问地应当在仪式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教师“对话”,共同在课堂这个舞台中“展演”。
二、将仪式感融入音乐课中的有效策略
(一)音乐课中的仪式感
上课仪式预示着课堂生活的正式开始,学生必须从仪式前的松散状态转入上课状态。因此,上课仪式也被很多教师视为调控课堂秩序的重要手段。但是,上课仪式在不断的重复中也表现出机械性和形式化的特点。很多学生并不明白上课仪式所蕴涵的意义,师生在上课仪式中往往是面无表情,缺乏生机,上课仪式的价值被淡化,逐渐演化为一种形式,因此也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反感。而很多教师也没有告知学生仪式所负载的意义,将学生对上课仪式的轻慢与懈怠片面地理解为学生对自己的不尊重,于是采取各种惩罚手段迫使学生遵守仪式规范。这样,本是蕴涵丰富价值内涵的上课仪式反而成了师生关系和谐的障碍。因此教师避免给学生造成一种刻板的印象。另外,在仪式的内容和形式上可以有所创新。
(二)通过情境教学增强音乐课的仪式感
“仪式情境”是指使师生在特定的境遇中,形成了一个以互动仪式链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实现了时空范畴内的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创造假定性和预设的情境,打破时空的局限,实现对原有时间和空间本身的意义的超越和转化,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增强了音乐课的仪式感,学生表现出了特定的行为、情感和心理状态,获得仪式蕴含的深层次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预设性身心的发展目标。
(三)设计规范科学的课堂教学仪式操作程序
规范科学的操作程序是师生有效开展教学仪式活动的指路明灯,也为其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程序的设计应确保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仪式环节的完整性。本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仪式中各环节实施情况较为随意,部分环节缺失与简化,然而,不同环节有不同价值与意义,且应环环相扣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效。因此,师生应按照仪式程序严格落实上、下课,奖惩与讲授等仪式环节,确保其完整性。二是程序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要做到从仪式过程的设计、象征符号的选择、举行的方式与形式,恰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特别是参与仪式活动学生的基本学情,例如年级、学生数量等各方面都要全面考虑和整体把握,坚持音乐课堂教学理念与文化符合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三是突出程序的实践性。仪式作为一种行为表达,实践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因此,程序的选择与设计,首先要做到引导音乐课中的师生广泛参与实践,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情感共鸣与情绪共振。四是保证程序设计的教育性。课堂中仪式活动要避免“形式化”倾向,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这是程序设计优先考虑的因素,也是仪式活动合法性的关键因子。因此,仪式程序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师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少一些权力色彩,多一些人文关怀,在仪式隐喻的传递中,丰富师生课堂生活。
总而言之,仪式感使某个时间具备了特殊意义,它有时庄重,有时肃穆,有时神圣.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种强烈的自我暗示下,他们会产生明确的目标,在因目标而生出的责任感驱使下,会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让"仪式感"发挥作用,为此,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提出了若干思考,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耿中华.新时代学校仪式教育的内涵、困境与进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58-61.
[2] 王承清. 学校仪式教育应有仪式感[J]. 教书育人, 2021, (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