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
2021-06-10商敏
商敏
【关键词】小学教育;語文课堂;策略探究
对于学生来讲,语言方面的学习不仅是其现阶段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未来生活和事业的基础。目前,小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其重要的地位被不断强调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大胆探索,努力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出新的教学形式,最大程度地提高目前的教学效果,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新型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由无数教育工作者精挑细选而来,每一篇课文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对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影响,塑造学生的思维。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更多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唤起自身的共鸣,理解阅读课文的意义和本质,从中体验到作者的经历与教导,并且再借由这个过程,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金色的鱼钩》这部分的课程知识时,这篇课文围绕几名红军同志讲述了红军战士过草地时的艰难情景,赞扬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体验到文章的核心道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为一组,去讲台上表演,一人饰演“老班长”,一人饰演“我”,其余同学则扮演受伤生病的战士。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红军战士当时所面临的艰难环境,更好地体会到老班长的心酸与决心,表演结束后,再让学生结合表演时的心理体验,依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下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了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新课程改革中也一直被大家所强调。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统一模式的教学并不能有效保证整体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的个人情况,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出因材施教的优势。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北京的春节》这部分的课程时,就可以从能力上对目前的学生进行层次上的划分,有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些学生需要的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就可以为这些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理解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效率较慢,基础的字词都没有掌握,教师就可以为这些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抄写、默写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字词,如蒜、醋、饺等。这样,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优秀的学生拓展新的教学内容,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有效夯实,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创设生活情境,拉近生活与课堂
语文从生活而来,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育的主要意义是让学生扩充自己的知识储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便捷。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常没有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意识,不懂得结合文本与现实。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课文与自身感受之间的分离感,没有情感上的共鸣,难以体会到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阅读理解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生活与教材课文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创建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麻雀》这部分的课程内容时,就可以在上课前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的形象,最后将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纸上。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去阅读《麻雀》这篇课文,麻雀保护小麻雀实在是一个经典场景,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和自己的母亲代入其中,感受到自己仿佛就是一只被母亲保护的小麻雀,这样相信学生将会对这篇课文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从而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学生会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阅读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创新理念的引导。教师应该重视创新的作用,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出富有新意又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解决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努力建设一个高质量、趣味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以此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爱粉.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核心素养的对策[J].数据,2021(08):146-147.
[2]任春惠.用创新理念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