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6-10鲁洪炜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鲁洪炜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接诊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腹痛;头孢曲松钠;糖皮质激素

急性腹痛是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的腹部强烈疼痛,在急诊内科较为常见。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腹痛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2]。由于急性腹痛起病急、病因复杂、症状变化快,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若没有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头孢曲松钠是急性腹痛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单用该药物的疗效有限[3]。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在急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接诊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女20例,男24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6.36±4.52)岁;急性肠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14例,其他10例。观察组女21例,男23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44±4.08)岁;急性肠胃炎21例,消化性溃疡14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在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通过问诊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并记录,结合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B超检查、心电图检测以及CT检测,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肝功能与肾功能情况。根据检查与诊断结果为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如开展抗感染治疗、补充体液治疗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每天1次,每次2 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每天2次,每次剂量为5 mg。两组急性腹痛患者治疗期间均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为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判定标准: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腹部疼痛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疼痛减轻,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未达到上述的标准,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80.12±2.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3.52±2.05)min,两组比较,t=88.619,P<0.05。

3讨论

3.1 急性腹痛的具体特点与致病原因

急腹症是临床高发病,往往涉及腹腔、肝脏和盆腔等器官病变,如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和泌尿系统结石等,多数患者在腹痛症状以外,还存在呕吐和头晕等,若没进行及时治疗,往往会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确定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4]。

急性腹痛常见的特征为:患者体征与症状表现缺乏一致性,在急诊就诊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多数患者在按压后会出现轻度疼痛。通过腹部X线检查,往往无明显的变化。在患者入院后进行血象检查,大多显示为正常,仅有少数为异常。在临床上,将急性腹痛分为三种:放射痛(包含内脏放射痛、躯干放射痛,是因为内脏神经纤维冲动造成的脊髓扩散)、类似性内脏痛(是因为肠系膜与腹部导致的炎症,或因为物理性牵拉导致的疼痛感,多为针刺感疼痛)和真性内脏痛(腹部器官发生病变引发的疼痛感)。

3.2 急性腹痛的诊断方式

(1)B超检查:针对泌尿系统产生的结石,应用B超检查的效果显著。(2)尿常规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尿常规检查的效果显著,但是多与B超检查提升检测的效果。(3)CT检测:针对胰腺炎的诊断,以CT检测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4)胃镜检查:若患者的主诉为腹痛,可以采用胃镜检查,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诊断效果显著。(5)内镜检查:该检测方式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效果显著。(6)大便镜检:针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大便镜检的效果突出,但是临床上多见大便镜检联合细菌培养,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5]。(7)心电图检测: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的急性腹痛联合心电图检测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多将心电图检测结果与心肌酶结果共同使用。

3.3 急性腹痛的治疗方法

头孢曲松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效果,还可以抑制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等。糖皮质激素属于调节分子,可以改善人体的发育、代谢等免疫功能,是人体应激反应中重要的调节因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针对急腹症患者,在为患者进行常規补液救治后,需要结合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6]。经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对于脂肪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生物合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应答,同时还具有抗休克、抗炎症和抗毒的作用。

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扩张血管。地塞米松的溶脂性较高,采用注射的方式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抑制作用,可以更好地改善腹痛症状。地塞米松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细胞,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降低T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等,抑制白介素的释放与合成,降低原发免疫反应;还可以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降低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更好地增强疗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突出,协同效果好,有利于增强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促进症状较快缓解。

参考文献

[1]王雪,胡志高,戴春花,等.多学科诊疗用于急性胰腺炎急诊处理的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7):767-770.

[2]樊雪峰.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23-24.

[3]林匀华,侯仲佺,陈亮.间苯三酚治疗急诊科患者急性腹痛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1):12-14.

[4]段发辉,刘伟东,张虎明.对以急性腹痛症状就诊的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5):62-63.

[5]周思维,张晓微.急性腹痛的急诊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77-78.

[6]虞追波,陈婉婉,薛忠显.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联合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2):1891-1895.

[7]刘伟,卢帝君.急性腹痛与腹腔实质脏器梗死的临床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1):7-9.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疗效观察
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早期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中度哮喘的治疗效果研究
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8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