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以农副产品销售为主的农村物流建设分析

2021-06-09何鹏阳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销售模式农副产品存在问题

何鹏阳

摘要: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当前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农副产品常常存在“销售难”的问题。现代物流的出现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提供了新思路,建立农副产品的物流销售网络对提高农民收入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传统农副产品存在销售零散、不成体系、农民获取市场信息困难等实际问题,提出要利用现代物流体系在帮助促进农副产品销售方面的优势,为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探寻一个方向。

关键词:农副产品;物流发展;存在问题;销售模式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物流人才短缺等问题,还难以满足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尤其是5G技术的出现更是给未来城乡发展埋下了可能的种子,但是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的实质性改变还远远不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在农副产品销售上发挥作用,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彰显其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小的生产规模和大的经济市场环境的矛盾已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物流是现代经济效益下的产物,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和未开垦的经济“黑暗大陆”,物流的出现为建设农副产品的科学销售网络提供了支撑,为农村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物流具有时间价值,能在短時间内完成农副产品的装载和远距离运输,从而保证农副产品的流通性,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物流对信息的准确把握为农副产品的运输方向提供了空间价值,物流运输以成体系化为其重要优势,在农副产品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体系。发展农村物快递流配送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推动农民返乡创业、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当前农副产品物流销售现状入手,简述建立农村物流销售渠道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在农副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比传统销售模式差异,最终提供一个可行的物流方案。

二、我国农副产品物流销售现状

(一)农副产品物流在销售上面临的问题

1. 物流高素质人才不足,物流信息获取不及时

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是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农村物流系统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大约有3亿多人实质上长期从事农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产者的文化综合素质偏低,懂得物流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据统计2012年至今,我国高职物流类专业招生人数一直稳定在每年9万多人,其中,2012年招生数量最大,达95828人,2013~2019年一直持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信息获取的局限性,使得生产者常常对市场上的需求把握不到位,往往错失了最佳的销售机会,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成为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农民对物流的理解不够,农村地区物流技术发展一片空白,农民缺乏对物流体系的信任,同时农民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分析、应用能力较低,由于掌握信息不灵活导致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低,商品难流通,造成大量的农产品堆积,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和市场需要严重脱节。

2. 传统销售市场局限,现代物流销售体系欠缺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我国农副产品的产量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其销售却始终面临困境,当前农副产品销售途径单一,商品化程度不高,农副产品主要是运往一些小型市场,或筛选出优质产品再转卖到一、二线城市的大中型超市。同一地域,生产同一产品的农户数量较多且分布零散,经常会存在比对,坐地起价的现象,使得绝大多数农副产品无法及时售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县镇级地区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物流企业占比在91%以上,其中提供基本的运输以及仓储业务的物流企业占比在80%以上。从而使得加工,包装等职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进而限制了农副产品物流的发展。

3.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过高

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信息系统的配套密不可分,由于农村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农副产品的流通性无法得到保障,农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因销售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市民们对农副产品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而超市的销售价格却往往是农村地区的数倍,主要原因就是农副产品的流通率太低,运输成本过高。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总成本的50%,发达国家食品物流已普遍降至20%以下或更低,在我国特别是生鲜农产品成本偏高,占到商品总价格的70%左右。此外,农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科学规范的操作,仓储过程中也常常技术欠缺,继而造成进一步的经济损失。比起传统农副产品生产难的问题,当代农副产品最主要的问题是销售难,造成销售难的原因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农副产品运输的时效性不强,流通性不够。当前农副产品运输特点是在需要紧急调配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快速运输反应,因此急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物流系统提供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导。

(二)发达国家农村物流模式研究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内共有200多万个农场,粮食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16%,单位面积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而从事农业活动的仅有600万人,其高效益的原因除了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极高外农副产品销售的物流体系也十分完善。

1. 美国从事农产品物流活动方面的人才优势

美国有1200多家有关农业的科研机构,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中,学士学历及以上占比92%,硕士学历占比近一半以上,在这些生产者中过半的人懂得物流技术或者正在应用物流技术,他们国家的农业网络十分发达,一半以上的生产者拥有个人电脑且懂得利用网络订单销售,同时政府和企业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科学规划最优的物流路线保证了产品的时效性,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性,使得农产品在生产后易销售且利润可观。

2. 美国农产品物流销售模式

美国采取的是直销模式,在农场完成生产后,农副产品将直接售往各大型超市销售,生产者还可以在农副产品收获后利用网络订单直接销售,减少了农产品的滞留时间,以保证其时效性。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了完善的物流体系,主要环节是原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少数则可通过中间批发商销售,极少数农户直接在露天农贸市场销售和贩卖。这种高效的物流模式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滞留时间,增加了農产品的经济效益。

3. 美国农副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理念

农副产品物流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科研院所的重视,农副产品物流建设若想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要走绿色物流发展的道路,这也是物流业面对人类未来和生态环境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农副产品绿色物流建设将进一步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Webb(1994)研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绿色采购的概念,建议通过环境准则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早在1901年,美国政府就已经产生了绿色物流的理念,这对我国农副产品物流业的绿色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可行性的分析

(一)建设农村物流销售体系的背景

1. 农村地区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不断创新高,农副产品物流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地区当前现有的物流条件和销售体系远远达不到农民对农副产品流通性的期望。生产过程中,农民对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种类使用混乱。在同一地域,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相对集中,产品流通性不高,商品率更低,经常出现供过于求,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副产品从而只能以非常廉价的价格售出,无法真正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储存、配送、运输等方面的技术配套严重欠缺,使得农副产品运输的时效性不高,流通性不强。而物流系统的七大基本要素对解决农副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有着巨大优势,因此在农村建立一个完善畅通的物流网络完全符合当下农村地区的需求,将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进而大幅度增加农村的经济收益。

2.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丰富农村物流多元价值

农副产品的销售现状就是销售难和储存难,加之市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进一步要求,传统的农副产品很难持续获得较高收益。如果在农村建立物流网络,打破农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条件,利用物流这条纽带把农副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二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从而将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性和商品率。对不易保存的农副产品可利用物流技术经行再加工销售。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对网购,电子商务有了需求,而目前这些活动在农村地区开展的阻碍较多,建立农村物流网络后也将促进打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拓宽网购快递业困难的大门,让农村物流的发展逐渐丰富化。

3. 增加农村就业岗位,疏解社会压力

农村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在人多地少的情境下,依托于工业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这也造成了农村产业空心化和三留问题。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家里只剩下留守儿童和年迈的老人,而土地却常年处于荒废状态,这一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农副产品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回报效益太低。在农村建立一条完善的物流销售渠道,将极大的缓解农副产品的销售困难,在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种植、养殖,也减少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降低了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占比,疏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农副产品物流的生产、销售、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等过程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就业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农副产品物流建设方向的研究

1. 构建政府和企业合作“1+1>2”的物流模式

在农村地区建立一个以促进农副产品销售为主要职能的特殊物流网络离不开各个方面的统一协作,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副产品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村物流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利用政策优惠吸引物流高端人才,鼓励物流专业的高知识分子为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建设做贡献。在农副产品运输过程中要开启快速通道,以肺炎疫情期间各省市对生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为例,让这种快速通道逐渐成为农副产品运输的常态。鼓励各企业对农副产品物流建设的资金注入并给予充足的政策优惠,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对农副产品物流统一调配的部门,从而加快农副产品物流的建设效率。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物流专用路线

大力发展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必须要搭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这也是促进农村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运输方式上要充分考虑物流作业中各交通工具的特点,力求科学高效,保质保量的运输模式。物流活动中,通常水路运输量最大,但耗时也最多,针对农副产品这类要求时效性的产品运输显然不是十分合理,我国是一个大内陆国家,铁路网四通八达,铁路运输对货量大的跨区域运输有着明显的优势。公路运输比较灵活,方便于农副产品的物流配送,航空运输可根据需求对优质农副产品作出口贸易。还要注重利用好物流在运输方面的专业优势,如多式联运的技术,因地制宜选择优化运输路线,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产品效益。

3. 细分物流人才培养方向,调整物流专业结构

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人才,促进农村地区的信息采集、交互、共享,为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提供人才支持。我国物流专业的学科培养比较笼统,目前由物流管理一家独大,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流岗位分工日渐趋于细化。为应对行业需要,需要细分专业方向,鼓励工程物流、冷链物流、智能物流、管理物流、农业物流等多方向发展,让物流更加清晰化、多元化、丰富化。当前很多物流企业普遍希望加强高校学生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现代化物流设备的操作能力和物流发展的创新能力等。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社会主义时代下的新型农村,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这离不开建立完善的专供于农副产品销售的物流网络,让农副产品的商业流通化也坐上当代物流高速发展的專列,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下,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我们国家对于物流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析我国国情,建立农村农副产品物流销售网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体系还仍处于萌芽期,为应对未来全球化的局势,我们要利用好我们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提高行业服务的质量,快速建设现代化物流技术走进农副产品发展的道路。建立农副产品物流网络前景广阔,农村物流建设可以先从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入手,培养物流技术人才,吸引大型企业,让物流业和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企业增效降本,物流业繁荣发展的多赢局面,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逐步把我国从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过渡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主义特色下的新型农业国家。

参考文献:

[1]张晓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4):46-51.

[2]徐宁,葛先成.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智库时代,2019(23):18-19.

[3]郝桢.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18(06):143.

[4]张军强,郝添磊.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陕西交通科教研究,2020(01):68-71.

[5] 赵航.中国邮政发展农村物流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6]王芊慧.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海外文摘·学术,2019(12):54-55.

[7]李建勋.鲜销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大学,2008.

[8]孟扬.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价格月刊,2016(07):55-58.

[9]webb L.Green Purchasing:Forginga New Linkin the Supply Chain[J],Resource,1994,1(06):14-18.

[10]刘红星.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视角下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9(07):57-59.

[11]肖杨.西部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0):12-14.

[12]张晓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4):46-51.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销售模式农副产品存在问题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探索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厂经济性分析系统中的应用Q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什么叫一、二、三类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