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阅读成效的多元途径

2021-06-09陈亮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阅读

陈亮

摘要:阅读是涵养班级文化的重要来源,要着力构建提高阅读成效的多元途径。规范书籍管理,培养爱书习惯;拓展书籍和各种事物的多元联系,激发学生阅读动力;深入思考,动手动脑,消化吸收,提升阅读实效;互动交流,互相启发,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阅读  多元联系  互动交流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着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阅读成效的途径很多,现将我个人的思考阐述如下。

一、规范书籍管理,培养爱书习惯

书籍是班级文化的载体,热爱阅读要从爱惜书籍起步,班级读书角的图书是集体财产,涵养班级文化、提高阅读成效,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爱护书籍,把书籍看成亲密的伙伴。

在班级图书角的管理上,首先,要培养好的管理者,选择有能力的、负责任的学生作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其次,要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我和学生共同商议图书借阅制度,制度定好后写在纸上,并贴在班级墙上,要求人人遵守。图书借阅有两种方式:一是只能在教室里看,看完后及時归还;二是可以借回家阅读,在管理员那里登记,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三是图书角有人定期打扫,保证那里永远是班级里最干净的地方,要求学生借阅图书前把手洗干净。

二、拓展多元联系,激发内在动力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他们的兴趣才会长久,这是提高阅读成效的有效途径。

1.把故事和原著联系起来。读《淘气包埃米尔》时,我开头讲了几个故事,学生立马就被吸引了,正想往下听的时候,我拿起这本书,对学生说:“埃米尔还有很多淘气的行为,书中都有描述。他的家人和老师能容忍他的这种做法吗?书中也有描述。同学们,赶快拿起书,到书中寻找答案吧!”同学们自然都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原著。

2.把电影和原著联系起来。2019年初有一部国产科幻电影超级火爆,就是《流浪地球》。我问学生看过没有,好多学生都表示“看过了”。我说:“其实书更好看。书中有很多电影没有拍到的地方,你们可以好好看看。”在学生开始阅读《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时,我又趁机向他们推荐刘慈欣写的其他科幻小说,如《三体》《微纪元》等。老师的介绍,使得班里掀起了阅读科幻小说的热潮。

3.把课外和课内联系起来。通过学习课文《囚歌》和《烈火中永生》片段,我发现学生对红色经典并不排斥,只要引导得当,他们是很愿意阅读这类书的。于是我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向学生推荐《红岩》《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书,学生读得津津有味。阅读结束后再适当让他们写些读后感,他们也写得很好。可见,把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能有效提高阅读成效。

4.把动手和动脑联系起来。做“好书推荐卡”是我们班的传统阅读展示方式,近一两年,做阅读手抄报尤其是电子报,也成为学生的兴趣之一。阅读《水浒传》后,我给学生布置任务:做一份阅读《水浒传》的电子报。学生回家后需要找原著去细读才可以从“作者简介”“原著主要内容”“推荐理由”“精彩描写”“评价人物”等方面有话可说,办出来的手抄报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

三、注重消化吸收,提升阅读实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阶梯需要思考来搭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真思考,消化吸收,才能为我所用。因此,向学生介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边读边思,提高阅读的深度。阅读时要边读边思,思考书中的内容,思考人物形象,思考原文的主题,思考文中哪些精华可以为我所用。如果读书不思考,读再多的书都如过眼云烟,除了能记住一些故事情节之外,别无他用。这样的阅读就成为无效阅读。为了让阅读更有效,我建议学生阅读时可以进行“白色阅读”,即第一遍粗略了解文章大意后进行第二遍阅读,这时可以读得慢一些,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对文中精美的语句反复品读,提倡圈画、做批注,用这些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提高阅读的广度。阅读方法的指导得法在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整合。课内阅读以精读为主,需要通过阅读指导课来进行。课外阅读以泛读为主,就是粗略地读、浏览性地读。学生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阅读目的抓住重点进行浏览,对书中不感兴趣的部分,应允许学生采用跳读法,大概了解内容即可。对重要的地方、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重点阅读。这样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又提高了阅读的广度,收获自然会很大。

3.动脑动手,提高阅读的效率。阅读后及时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也是非常好的方式。读后感的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写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也可以写书评,还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教师及时给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有交流、分享的地方,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阅读质量会不断提升。

四、打造交流平台,互相启发提高

1.精心设置主题,深入充分交流。提前布置下周读书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选择书目,开展思考性阅读。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指导,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组织多元读书体会交流的平台,如低年级学生可以组织朗诵比赛、剧情表演等,中高年级学生可以组织读后感交流会。还可以根据阅读主题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思考,并就学生阅读时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学会选择性地阅读、记忆、思考,有助于逐步形成特有的读书风格,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扩大词汇积累,提升语言能力。

2.注重成果展示,激发阅读兴趣。坚持正向激励,通过多种形式让同学把阅读的收获展示出来,既为他人提供示范,也激励自己更加热爱阅读。例如,让学生把读到的有趣且有教益的故事推荐给同学,推荐词要精炼概括,对出色的推荐词进行评选表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促使学生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化,从需要外在压力的被动行为转变为一种自然的行为习惯。

总之,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爱书惜书的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是提高阅读成效、为学生人生打好底色、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黑河教育,2018(12).

[2]刘晓枚.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3]董彬芳.浅谈如何使课外阅读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阅读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策略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