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与质量奖研究
2021-06-09曹军毅
曹军毅
摘 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空间,逐渐认识到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绩效。卓越绩效模式的管理手段是经过许多实践验证,符合现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形势的企业管理模式,其建设体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把卓越绩效模式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框架,将卓越绩效模式的管理手段与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的操作运行情况相结合,分析其中的发展前景,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
关键词:卓越绩效模式;管理创新;质量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4(a)--03
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市场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充满竞争的经济市场中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需要结合世界上先进的理论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提升企业绩效。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具有不错的功效。所以,深入分析研究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营能力、提高企业业绩等方面具有十分现实的引导作用。
政府质量奖是全球范围内对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主要推广形式,截至目前的数据统计,世界上已经有超过五十个地区、国家设置了政府质量奖,其中以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为代表,造成影响的范围最大。许多国家、地区设置的政府质量奖都参照了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准则与评判标准,而在1997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准则也正式更名为“卓越绩效准则”[1]。我国的国家质检总局充分研究了目前的质量奖评析制度,在建立质量奖的奖励机制情况下,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国家标准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这为我国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经营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标准,给企业提供了质量奖的评判与量化标准,其可以作为企业自我总结评价的参考依据。
1 简述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开放式管理框架,主要的追求是卓越绩效模式下组织管理企业的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卓越绩效模式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分别是战略、市场、领导、测量分析与改进,评价标准的总分设置在1000分,其中又分出了“结果三要素”与“领导三要素”两个要素三角框架[2]。
“结果三要素”指的是企业管理过程、人力资源分配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结果三要素”的中心侧重于人力资源对企业管理产生的作用,主张通过良好的员工信息交流通道的建立,将员工培训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调动起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基础条件上,创新企业的服务、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卓越绩效模式的评价引导能力,营造出企业所需要的卓越高效的生产经营环境。
“领导三要素”主要是指顾客群体、企业战略计划以及领导。“领导三要素”的重点在于使用卓越绩效的模式来达成企业经营的目标和计划,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需要重视的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规划好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具体发展方向,并制定好与之相对应的战略计划,并且根据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将组织的计划落实,协调好企业的资金、人员。现在的顾客群体在消费主义浪潮长时间的裹挟下已逐渐觉醒,在消费时更加理智,对市场的洞察能力更敏锐,企业也需要根据顾客群体的变化提升自身的反应速度,提升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企业的内部组织需要遵守规章制度,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建设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企业组织环境。
卓越绩效模式已经逐步在多个国家 (地区)得到了推广,是一种卓越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国于2001年正式将卓越绩效模式引入我国的企业管理板块,成为政府质量奖的评判标准以及各大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的评价依据[3]。
2 卓越绩效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
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政府质量奖,但建设的时间不长,政府的管理部门在许多方面仍需要探索实践。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卓越绩效模式的影响下得到了较为明显地提升,但因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引入的时间较短,原有管理模式在企业中仍存在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著一些漏洞[4]。通过分析广东省以往获取政府质量奖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得出一些参考经验,虽然大部分企业的行业环境与产品都不相同,但可以总结出几个核心特点:第一,企业管理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拥有创新空间;第二,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第三,重视合作伙伴与员工创造的价值,重视过程与结果。总结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对之后的管理创新提供参考方向。
2.1 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服务意识
第一,制定企业培育的计划梯次,顺序推动企业的管理模式革新,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政府可以根据质检部门、厂业协会的推荐以及企业的优质自荐来初步拟定培养企业的批次名单,再对培养名单上的企业进行具体的调查、审核,选取优秀企业进行重点培养,按照区域企业的优先级,依次实施培育计划[5]。每年政府需要设置合理的质量奖数量以及相应的奖励,要充分鼓动企业的事业心,将卓越绩效模式引入企业的管理中,同时也不能将门槛设置得太低,折损质量奖的含金量,达不到优质竞争的效果。应当建立以政府质量奖为目标,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竞争市场。
第二,建立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质量奖的评审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专业培训考核,日常工作生活中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维护评审团体的整体形象。评审的工作程序应当保证科学规范、公平公正。需要严厉打击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收受贿赂的行为,一旦出现此类现象,需要对相关评审人员以及企业严肃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评审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公正。
第三,充分发挥获奖企业的组织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分享创新管理的经验,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6]。榜样法是卓越绩效模式更快融入企业管理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成功企业的展示交流、专家分析点评等方式,可以让企业自身加深对卓越绩效管理的理解,其他企业也能从中汲取成功经验,深化管理模式的革新,促进行业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
2.2 构建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理念
第一,拓展企业创新的内涵。企业的生产质量与服务质量是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计量标准,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质量是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7]。为此,企业需要将经营与生产质量结合起来,通过产品质量的改进提高,带动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将产品的质量扩展到企业经营的质量上。企业创新的质量同时包含了产品质量与经营质量,体现了企业管理运营的水准,企业经营质量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第二,通过测评、分析市场,改进企业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寻发展空间。企业在规划未来发展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客观分析市场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及挑战,对威胁市场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充分了解市场。在经营过程中,评价经营业绩不能只看到自身的成果,还需要与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尤其是模范企业进行对比,对企业自身位于行业中的水平及整体实力有一个客观的认知。要学会从市场变化的规律中发现商机和潜在的威胁,培养企业敏锐的商业意识。
2.3 创新管理的思路
创新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新需要企业组织进行有意义的改变,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8]。部分企业将资源都用在了研究开发产品的工作上,虽然可以提升企业生产的质量,但总体来说效率不高,企业应该认识到生产与管理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管理的创新同样可以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指导作用,全面施行绩效管理制度。高层领导的决策力与行动力是绩效模式引入企业后能够达成预期成果的重要作用力。企业应该确立顾客中心的长期经营理念,追求卓越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方法。
第二,激发个人的学习意识,尊重企业员工与合作伙伴。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整体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组织的水平,提升员工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员工整体水平的提升,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意识的觉醒以及行动力的帮助,学习新的知识与获取新的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企业需要尊重员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员工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与企业形成并肩协作的关系。企业与外部组织应该保持正当的競争交易关系,诚信为本,将发展的目标放长远,争取与更多的优秀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第三,企业需要针对市场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关注分析经济市场未来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电子商务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世界经济市场带来了众多多变的因素[9]。企业需要根据经济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积极接受客户群体的反馈意见,用真诚的服务打动客户。同时,企业应该提升自身面对风险的反应能力,拥有更多应对风险的手段方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存活能力。企业还需要培养风险意识,培养专业的团队以分析经济市场上发生的变化以及背后暗藏的玄机,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企业的战略计划。
第四,兼顾利益参与各方的平衡,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财务指标并不是企业绩效评判的唯一标准,企业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中,各个利益参与方之间的平衡关系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成绩的重要指标,企业应该与各方建立起友好互惠、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0]。同时,企业也应该关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排忧解难。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保护自身产品的市场,但也需要遵守商业道德,尽量避免引起无意义的商业战争,共同营造一个秩序井然、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3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企业认识到企业管理产生的价值,卓越绩效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发展手段。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质量奖,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改革动力,同时可以通过成功的企业树立榜样。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参考成功企业经验等,一步步将卓越绩效模式融入企业的管理中,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朱宁,吴俊.推进卓越绩效模式 争创全国质量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06):46-47.
龚晓明.感时溅泪悉天命 质量人生苦乐知——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和质量奖评审等质量管理实践回顾[J].中国质量,2020(04):94-97.
陈海东,刘继云.基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企业管理成熟度分析——以东莞市政府质量奖评审企业为例[J].海派经济学,2019(01):134-148.
郑明阳,董熠,袁润泽.中盐金坛公司卓越绩效管理的现在与未来——摘取市长质量奖荣誉之后的各方思考[J].中国盐业,2018(007):15-17.
黄利平.松江区首推区长质量创新奖——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验分享[J].上海质量,2017(005):60-61.
唐金云,夏嵋.浅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J].商品与质量,2018(09):190,192.
宋凡,张浩,杨广明,等.卓越绩效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9(11):86-87.
薛晓军,薛惠方.企业卓越绩效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9):88-89.
李武贤,陈金柱,胡丽丹.服务创卓越平台筑新局——中山市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纪实[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9(01):74-76.
唐金云,夏嵋.浅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J].商品与质量,2018(09):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