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变化探究
2021-06-09周英杰钟玉琴
周英杰,钟玉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18)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倍受全社会关注。2014年,上海、浙江作为试验区最先进入高中教学新一轮改革。和以往改革的“小手术”不同,这次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如“文理不分科”“语数外三科必考,其余科目七选三”“外语和选考两次,成绩两年有效”“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录取不分批次,按专业平行投档”等措施。两地总体上实现了改革的预期效果,但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不少考生反应,学习疲惫不堪,分班较为混乱,高校选择权有名无实。此外,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并不适宜新高考考生的教学指导方案,导致学生对学科适应性低。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找出新高考背景下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变化的根源,为学生缓解学科学习不适和提高学习适应能力提供实际帮助。
一、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取样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下沙高校园区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的浙江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浙江省新高考年份、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相关性等,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4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03份。其中47.3%的受访者参加了2017年高考,52.7%参加了2018年高考。学科涉及电子、经济学、理学、数字媒体、管理学等。
(二)测量工具
调查问卷在参照冯廷勇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基础上,加入浙江新高考相关问题,编制《浙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问卷主要分为高校学科专业相关性和大学生个体学习适应能力两个维度。
(三)数据分析
对所获得数据利用Excel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利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
(四)研究结果
1.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关联性程度
图1所示,新高考选考科目按照颜色深浅依次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在新高考选考科目“7选3”背景下,选择传统理科范畴(物理、化学、生物)的受试者占大多数,而传统文科范畴(政治、历史、地理)的受试者约占四成,第一次被列入7项选考科目中的“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选择人数近10%。从科目组合来看,学生选择的集中度相对较高,这也说明传统的理综组合被广大学生接受。目前大学招生专业以理科居多,所以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升学,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这3门纯理科组合的学生多,也说明学生为将来的专业选取提前做了准备。根据相关报考要求,高中选修科目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较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发展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国家培养专门人才,但另一方面,学生在年纪较小,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对相关专业没有过多了解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存在疑问。据调查,近六成的受试者认为自己的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关联程度一般或者偏低,仅约三成的受试者反映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关联度高。由此可知,大学专业与高中选考科目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高校应给被录取大学生提供更多转专业的机会,通过安排相应考试,考察学生基础学科素养,让热爱所选专业的学生实现转专业的愿望。
图1 考生选考科目人数占比
2.专业课程难易程度
由图2所示,大学专业课程难易度按照颜色深浅依次为难度高、难度较高、难度一般、难度较低和难度低。调研显示,33%的受试者反映大学专业课程难度偏大。同时,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门或者多门作为选考科目的受试者在与选择其他选考科目的受试者有明显的差别。其中选择“物理”的受试者在该题的作答上普遍选择了“难度大”或者“难度较大”。因此,高校专业在内容上较高中选考科目普遍存在着难度较大问题。
图2 大学专业课程难易程度占比
由于新高考改革给予学生在选考科目“7选3”上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考科目,但这一举措也暗藏着较大的问题,例如部分考生未选择“物理”作为其选考科目,但是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高校依然要求其学习并掌握“大学物理”这一类必修课。部分未选择相关选考科目的考生进入大学后就很容易遇到学习障碍。此外,各高校依据自身办学条件设置不同的专业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性,以达到“术业有专攻”的教学目的。经调查,参与过新高考改革的考生在进入大学后,认为高校部分专业的学科难度较高,尤以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为甚。
3.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适应能力相关性
图3所示,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按照颜色深浅依次为准备充分、准备较充分和准备不充分。调研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试者在课前准备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包括自主预习专业课程内容、对所预习内容提炼重点和标记难点等。通过提前熟悉知识点以及预想教学环境的方式,有利于搭建知识网络。但由数据可知,大多数学生并未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或者预习的方法不够高效。
由表1可知,维度1中问题的相关系数值p<0.01,表明高中选考科目对大学就读专业的关系不密切,高考选考科目对大学专业课的学习没有相关性。维度2中问题的相关系数值p>0.05,表明专业课难易程度与自主学习行为没有相关性。维度3中问题的p值为0.647,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课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和上课表现有显著正相关,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上课表现起促进作用。结合学生学习准备情况的调研数据和学习适应能力相关性分析,得出:大学的教学模式(如自主选课、大班式授课方式)意味着学习方式的改变,这要求学生摆脱高中阶段固定班级授课及规定课程内容的学习模式,重新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在大学学习中,除必修课外,其余的专业课程均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制定学习目标。但是部分学生反映自身缺乏学习自主性,很难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会使学生丧失对专业学科的兴趣,自信心受到挫伤,学习适应力不足。
图3 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情况图
表1 学习适应能力相关性分析表
二、影响因素
(一)外部原因
新高考改革较之传统高考最显著的变化是打破了原先“文理分科”的固定模式。开展选考科目“7选3”,即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这7门课程从原本文理分科的固定搭配中分离出来,将选择权交回到学生手中,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不同学科学习能力的适应程度等因素进行选择。这样的改革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也有利于高校针对部分有需求的专业设置不同的选科要求。例如,浙江省某高校在2017年公布的普通本科招生简章中要求,如报考该校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会计学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需满足“物理、化学、技术”3门选考科目中至少1门,而报考新媒体类(含数字媒体技术、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的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高校为专业设置选考科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遴选合适的考生而设置筛选条件;另一方面,可满足考生入校学习后更加适应大学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安排,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一名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技术”的考生如果选择报考该计算机类的专业,但是在接下来的本科学习中,因缺少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该生可能会遇到学习物理等相关知识的瓶颈。此外,由于大部分报考高校对选考科目指向不明或过于宽泛,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追求高分以增加报考机会的侥幸心理[1]。这与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相悖的,也导致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中遇到各种难题。因此,新高考改革中对于选考科目“7选3”这一变动,虽在学生选择选考科目上给予了充分的自由,但也成为影响学生学习适应力的原因。除此之外,在课程改革、教材改革、考试改革多改并行的情况下,各省的教学和备考情况存在很大差异[2]。不同层次的高中学校在应对新高考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大相径庭。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高中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的选科需求,并有足够数量的师资力量,有利于学生的课业学习和技能发展。而部分办学条件较差的高中学校则无法满足学生多样的选择需求,同时又囿于师资短缺以及教学设备陈旧等客观原因,给学生的自主选择造成一定影响。
(二)个体内部原因
一方面,由于高中和大学教育在本质上不同,因此这两个阶段对于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也是不同的。高中的教育,尤其是新高考改革过程中的学科教育,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把握整体学习脉络。基于兴趣的科目选考,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学科关联性和学生掌握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灵活性。大学的教育则专注学科的专业性和拓展性,要求学生独立自主。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力求做到触类旁通,强调学科的研究性和综合性。由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应适应学习阶段的变化。但是,目前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依赖于教师或家长的督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自身并没有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意识。这一群体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过程中会因无人督促而丧失学习方向,对于大学专业学科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也会产生不适。此外,大学教育中专业分科,理、工、文、商等专业学习要求均不一样。这要求学生需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培养提高学习能动性。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解释学生个体在大学学习适应能力的变化。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主要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等。其中,学习兴趣又称求知欲,是好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它促使个体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以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3]。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面对全新的教学内容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受到个体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的影响。新高考政策给予了学生选择选考科目的权利,这有利于拥有明确学习动机的学生,但有的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依据的不是自身的学习兴趣,而是根据科目的相对难易程度进行选择。因此,此类学生在面对全新的大学课程时,尤其是与自身选考科目关联度不高的课程时,会表现出学习兴趣低迷、学习自主能动性减弱现象。因此,与高中严密规划性的课程相比,大学的科目学习需要学习动机作为主要诱因,而个体的学习动机因具体表现和展现程度不同,学习动机薄弱或缺少学习动机的学生对大学的科目存在着抵触心理。
除此之外,学生的认知发展不同也是造成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刚从高中学习步入大学学习阶段,对新环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有些适应性强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调节学习节奏,适应大学各科目的学习要求。而有些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这个变化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会在学习方面产生负面感受,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新的学科内容。
三、对应措施
(一)高校应完善招生政策,体现高校学科专业特色
首先,针对“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改革措施所产生的问题,高校需要依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及时公布各类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等具体规定[4]。高校在新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中依据其专业特色对专业报考设置了选考科目要求。以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浙招生为例,该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求考生必须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方可报名。再如,2020年武汉大学的历史学类专业只招收选择历史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由此可见,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均设置了选考科目要求。这一做法,不仅结合了专业特色,同时也给考生的学习和未来填报志愿指明了方向。但是,高校不仅需要明确各专业的选考要求设置,更重要的是要凸显自身专业特色,例如专科院校需要积极发掘自身专业优势,综合型大学需要探索学科特点等。同时,需依据自身的优势合理制定招生政策,如招收特色专业定向学生,对某些优势专业的报考学生给予适当资助等。此外,高校也要做好配套的招生宣传政策,尽可能与在校师生形成“校--生”宣传媒体,最大程度发挥在校师生的宣传媒介作用,适当组织师生重回高中母校,采取讲座或者宣传单等形式对学校进行宣传,让高中生们在高中阶段就对大学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对后续择校、志愿填报甚至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大学的入学教育(或始业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十分重要。一方面,入学教育应包括学校发展历史和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学术资源(例如图书馆和数据库)介绍、个人安全防范以及专业学科简介和导学课程等。其中专业学科简介是学生了解自己专业以及学科设置安排的主要途径。导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过渡到大学学习中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因此,针对刚步入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新生,学校应加强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专业咨询,避免学生因学习适应能力变化而诱发的厌学、消极情绪和心理异常状况。
(二)学生应积极顺应身份的转变,努力融入新环境
首先,从中学生变成大学生,身份的转变预示着学生自身各方面条件需要进行“更新迭代”。因此需要学生自发地调整自己的身份认同,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心理弹性是要求我们在悲观、陌生的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达到适应环境发展的目的[5]。所以,作为刚结束高考并即将步入高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首要的任务便是积极顺应自己学生身份的转变,并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努力融入大学新环境。
其次,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专业认同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持续三个维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6]。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程度越高,其对专业的学习效能感也就越强,学生要努力增加对专业的认同感,努力发掘自己与专业之间的契合点,并将其能动地转化为自身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业表现。第三,学习意志力是制约大学生能否提高学习适应性的关键因素[7]。拥有强大坚实的学习意志力可以确保学生在面对学习困境或窘况时保持原有的自信和顽强,这是解决学习困境行之有效且源源不竭的动力。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应努力激发自身的自主学习兴趣,用求知欲和兴趣作为学习探究的驱动力量,用意志力和自信作为解决难题的不竭源泉。第四,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不仅受到个体自身的发展影响,还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要求学生要认识到个体间的差异性,积极悦纳自己并且树立自信心,以促进学习适应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