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风味汤圆的研制
2021-06-09阮进基王兴亚云少君冯翠萍
阮进基,王兴亚,云少君,冯翠萍
(1.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卫生监督所,山西太原 030045;2.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 030801)
0 引言
随着传统食品的产业化,作为我国传统小吃的汤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传统汤圆的制作工艺大多仍以糯米粉为主,通过包埋各种馅料使得汤圆的风味及营养价值得以改善[1],如利用牛油果制作即食汤圆,制备得到的汤圆口感较好、营养价值较高[2]。以纯糯米为原料制作汤圆,因其可消化性差等缺点,使得发展受到较大限制[3]。当今,人们对食品口感及营养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因而在糯米粉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较多的新型汤圆,如速冻黑豆汤圆的感官品质得到了改善[3];添加马铃薯全粉制作得的汤圆,改良了普通糯米汤圆营养价值偏低、可消化性差等缺点[4];而火龙果汤圆的研制,将热带水果的独特风味添加到汤圆中[5]。因此,改善汤圆的风味及其营养性能仍然是新型汤圆制备的主要方向。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6]。此外,杏鲍菇中还富含多糖、甾醇等功能性成分,使得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功效[7-9]。利用杏鲍菇加工新型的食品,其风味及营养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如赖谱富等人[10]研制的杏鲍菇酥饼色泽金黄、口感酥脆,具有杏鲍菇特有的香味,提高了酥饼的营养价值。聂远洋等人[11]制作的杏鲍菇复合馒头口感品质较好,易被消费者接受,且与普通馒头相比提高了营养价值。由此可见,杏鲍菇产品的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试验添加杏鲍菇粉制备得到杏鲍菇风味汤圆,同时对其外观品质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以期为实际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试验原料
糯米粉,天长市天香米粉有限公司提供;杏鲍菇,市售;绵白糖,邢台敬天食品有限公司提供;饮用水。
1.1.2 仪器与设备
AR124CN型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产品;BCD-575WDBI型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MS-Pro型专业研究级质构仪,美国FTC(Food Technology Corporation)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杏鲍菇风味汤圆的制备
将新鲜杏鲍菇切片后自然干燥,之后进行粉碎并使用60目网筛过滤筛选3次保存待用。参照文献[12],取适量的糯米粉、杏鲍菇粉、绵白糖、饮用水,调制面团后揉捏成型。操作中,将预先称量好的原料进行混合,之后揉捏成质地均匀的面团,再将面团揉搓成直径约1.5 cm的小汤圆放置于平底盆中,用保鲜膜覆盖以防止汤圆干裂。
1.2.2 杏鲍菇风味汤圆制备配方的优化
在预试验得到的配方基础上,每组以糯米粉50 g,饮用水40 g,对不同水平的杏鲍菇粉用量(4,5,6,7,8 g)、绵白糖用量(12.5,15.0,17.5,20.0,22.5 g)、和面用水的温度(25,35,45,55,65℃)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煮制后成品的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优配方。
由感官评定小组对汤圆成品的气味、煮制前外观、煮制后外观、口感、黏性等方面进行感官评价。煮制时将汤圆放入沸水中煮制7 min并迅速捞出,为保证汤圆最佳的品质,每次煮制后待汤圆稍微冷却后便立即进行品尝。
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价评分标准见表1。
1.2.3 杏鲍菇风味汤圆外观品质的测定
参照文献[13],对杏鲍菇风味汤圆的高径比和冷冻失水率进行测定。
高径比的测定:将制得的汤圆粉团置于干净整洁的平底托盘内,静置10 min后进行测定,以2块三角板相互垂直测定汤圆粉团的高度(h)、直径(d),记录其高径比值(h/d)。
表1 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价评分标准
冷冻失水率的测定:将制作好的汤圆放入冰箱中进行速冻(-20℃,48 h),之后测定其失水率。
1.2.4 杏鲍菇风味汤圆质构特性的测定
参照文献[14],对杏鲍菇风味汤圆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将杏鲍菇风味汤圆煮制6 min后迅速于蒸馏水中冷却30 s,沥水后对其硬度、黏附性、弹性及咀嚼性等质构特性进行测定。
1.2.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两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鲍菇风味汤圆配方的优化
2.1.1 杏鲍菇粉用量对汤圆品质的影响
取糯米粉50 g,饮用水40 g,绵白糖15 g,和面用水温度25℃,煮制时间7 min,设置杏鲍菇粉用量为5,6,7,8,9 g。
杏鲍菇粉用量对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杏鲍菇粉用量的增加,感官评分逐渐上升,此时汤圆逐渐具有典型的杏鲍菇香气,口感逐渐变好,在8 g时口感与气味最为均衡,咀嚼性较强,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杏鲍菇粉用量过少会导致汤圆没有典型香气,口感不佳;杏鲍菇粉添加过多会掩盖糯米的香气,并呈现出粉质的口感,导致感官评分下降。因此,杏鲍菇粉最佳用量为8 g。
图1 杏鲍菇粉用量对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分的影响
2.1.2 绵白糖用量对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品质的影响
取糯米粉50 g,饮用水40 g,杏鲍菇粉8 g,和面用水温度25℃,煮制时间7 min,设置绵白糖用量为12.5,15.0,17.5,20.0,22.5 g。
绵白糖用量对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2。
图2 绵白糖用量对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分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绵白糖用量的增加,杏鲍菇风味汤圆的感官评分逐渐增高,当绵白糖用量超过20 g时感官评分下降。绵白糖用量过少时,导致面团甜度较低,口味不均衡;绵白糖用量过高,则会导致汤圆过甜,部分汤圆出现绵白糖颗粒导致口感下降。因此,绵白糖最佳用量为20 g。
2.1.3 和面用水温度对汤圆感官品质的影响
取糯米粉50 g,饮用水40 g,杏鲍菇粉8 g,绵白糖用量20 g,煮制时间7 min,设置和面用水温度为25,35,45,55,65℃。
和面用水温度对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和面用水温度的升高,杏鲍菇风味汤圆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煮制后外观和口感。随着和面用水温度的升高,汤圆煮制后的外观逐渐出现褶皱与塌陷,当和面用水温度为65℃时,其煮制后的外观严重褶皱,表面黏稠,品尝时口感过于黏软。因此,最适和面用水温度为25℃。
由以上可知,杏鲍菇风味汤圆的最佳配方为糯米粉50 g,饮用水40 g的情况下,杏鲍菇粉用量为8 g,绵白糖用量为20 g,和面用水的最佳温度为25℃。
2.2 杏鲍菇风味汤圆的外观品质测定
2.2.1 杏鲍菇风味汤圆高径比的测定
杏鲍菇风味汤圆与普通糯米汤圆的高径比见图4。
图4 杏鲍菇风味汤圆与普通糯米汤圆的高径比
经测定,杏鲍菇风味汤圆高径比为0.96±0.01,普通糯米汤圆为0.77±0.0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面团调制成型后,可以观察到杏鲍菇风味汤圆颗粒饱满,在10 min内其形态几乎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传统糯米汤圆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塌陷,颗粒呈椭圆形,部分呈现饼状。可见杏鲍菇粉的添加使粉团特性发生了改变,使其韧性变好,在长时间的放置下汤圆未产生塌陷变形。
2.2.2 杏鲍菇风味汤圆失水率的测定
杏鲍菇风味汤圆与普通糯米汤圆的失水率见图5。
图5 杏鲍菇风味汤圆与普通糯米汤圆的失水率
杏鲍菇风味汤圆的冷冻失水率为0.043 0±0.000 6,而传统糯米汤圆的失水率为0.085 0±0.001 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糯米粉汤圆的失水率几乎是杏鲍菇汤圆的2倍,这可能与杏鲍菇纤维含量较大[15]、吸水性较强有关。这一特性使得杏鲍菇风味汤圆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在贮藏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汤圆的开裂,在冻藏中更能保证其原有的风味、性状和口感。
2.3 杏鲍菇风味汤圆的质构特性测定
杏鲍菇风味汤圆与普通糯米汤圆的质构特性见图6。
图6 杏鲍菇风味汤圆与普通糯米汤圆的质构特性
由图6可知,与纯糯米汤圆相比,在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上,杏鲍菇风味汤圆均显著高于普通糯米汤圆。研究表明,食用菌中的亲水胶体、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能够影响面团的流变特性[15]。因而,试验中杏鲍菇风味汤圆硬度、弹性及咀嚼性增高,可能与杏鲍菇粉纤维含量较大[16],吸水性较强有关。同时,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亦对粉团特性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了杏鲍菇风味汤圆的质构特性。结合之前的高径比及冷冻失水率等指标,可见杏鲍菇粉的添加能够对汤圆粉团的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具体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3 结论
制备得到了杏鲍菇风味汤圆,其最佳配方为糯米粉50 g,杏鲍菇粉用量8 g,饮用水用量40 g,绵白糖用量20 g,和面用水温度2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杏鲍菇风味汤圆气味协调,软糯可口不黏牙,完整无变形,具有典型的糯米香气和独特的杏鲍菇风味,可接受度强。相较于传统纯糯米汤圆,杏鲍菇风味汤圆高径比增高,失水率降低,硬度、弹性及咀嚼性均增加。由此可见,杏鲍菇粉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汤圆粉团的特性,其具体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