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与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2021-06-09郝夏张会清2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流行病学发病率

郝夏 张会清2△

1)新乡医学院 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 新乡 453000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维持足够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1]。近年研究发现,冠心病(CHD)患者容易发生ED的原因在于二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而且阴茎海绵体动脉显著细于冠状动脉,更容易受到危险因素的损害[2]。由于在CHD的诊治中很少涉及ED,造成了CHD与ED相关性流行病学资料缺乏。基于此,本研究采用IIEF国际标准量表对CHD患者展开调查,评估CHD与ED的相关风险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0-09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87例已婚男性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冠脉CTA检查确诊。(2)年龄<65岁,无婚姻外性伴侣,自愿参加并配合调查。(3)精神状态及语言、思维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疾病,脑出血或脑梗死,甲亢,以及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患者。(2)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的患者。(3)有前列腺癌、膀胱癌,以及胸腰椎骨折、截瘫等手术史者。按CTA检查结果分为CHD组(100例)和非CHD组(87例)。

1.2方法收集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和吸烟、饮酒史。采用IIEF-5问卷评价患者ED程度。检测血型、单核细胞、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酯蛋白(HDL)。采用单核细胞计数/HDL比率(MHR)评价患者CHD程度。

2 结果

2.1ED发病率及各相关危险因素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长期大量饮酒、BMI、单核细胞数、TG、TC、HDL等相关危险因素外,本研究提出新的指标MHR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ED发病率及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2.2Logistic回归分析CHD组ED风险较非CHD组增加3.52倍;CHD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的ED风险较无合并高血压患者增加5.87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ED风险较无合并糖尿病患者增加9.97倍;长期大量饮酒患者的ED风险较无长期大量饮酒患者增加13.15倍。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CHD患者的ED患病率很高,是冠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预警信号。其原因在于二者具有相似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着共同的发病始动环节[3]:(1)勃起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最初的临床表现。(2)CHD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在经过年龄调整分析后,CHD患者完全性ED的概率为39%,显著高于男性人群的9.6%;在40岁的男性中,33.3%至少患有中度ED[4]。

多个种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吸烟是ED的促发因素[5]。吸烟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从而使ED的其他危险因素增加,进一步提高了ED的概率。

ED与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Wei等[6]的研究发现,总胆固醇>6.22mmol/L者比<4.14mmol/L者更易患ED;而HDL>1.55mmol/L则可阻止ED发生。其机制是脂代谢紊乱改变了阴茎供血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损伤了海绵窦平滑肌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的舒张反应。

Moreira[7]等对342例调查问卷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亦是影响ED的重要因素。Doumas等[8]进一步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程、严重性,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等,亦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勃起功能。本研究发现,CHD组患者的高血压和ED发病率显著高于非CHD组;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的ED发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大量研究表明,年龄是CHD并发ED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年龄增加,ED发病率随之增加。其主要原因是[10]:(1)随着老年患者年龄增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生成与游离均减少,促性腺激素和睾酮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导致ED。(2)动脉硬化老年患者由于阴茎血流障碍,导致勃起功能更差。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30%~50%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存在ED,而ED患者中40%患有糖尿病[11]。与无糖尿病男性比较,有糖尿病男性ED的患病率要高3~6倍[12]。而且男性糖尿病患者比无糖尿病男性人群提前5年出现ED[13]。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因素、内分泌因素等有关。李胜[14]等的相关Meta分析发现,ED可作为糖尿患者发生严重CHD的危险标志。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CHD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CTA需要经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对造影剂过敏及患者需受放射线检查等,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找到一种微创或无创的检查方案尤为必要。文献资料显示,HDL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冠状动脉斑块发生发展过程[15],外周血HDL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在CHD患者中表达上调,与CHD的发病有关[16]。其机制可能是:(1)具有促进胆固醇从细胞外排及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因而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7]。(2)具有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和以胆酸的形式排泄的能力,减少脂质物质在细胞内的聚焦和血管壁的沉积,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CHD的发生[18-20]。(3)可阻止单核细胞活化和扩展,抑制已经活化的单核细胞及产生单核细胞的祖细胞增殖[21]。因此,M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等有关[22-24],是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及未来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测定MHR,即可判定CHD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MHR数值升高与ED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MHR升高患者ED的发病率高于MHR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为,MHR升高患者的HDL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代表炎症相关因素的M值(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脂代谢紊乱改变了阴茎供血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损伤了海绵窦平滑肌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的舒张反应。因此,我们认为,MHR将来有可能作为ED的一个新的评判标准。

由于患者对ED常常羞于启齿,而CHD患者就诊时,均不会常规涉及患者的勃起功能,因此ED患病率可能更高,也导致了CHD与ED的流行病学调查仍不完善。本研究选取MHR作为预测因子,可与血常规及血脂检查同时进行,无须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只根据单核细胞数值与HDL数值,计算出MHR值即可达到判断CHD与ED严重程度的目的,有助于了解CHD患者的ED状况。

本研究不足之处:MHR未统计正常值范围,MHR与CHD及ED的相关性缺乏大样本、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通过大样本分析MHR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MHR数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难免会影响对研究结果的判断,故需要大宗的临床数据予以充实。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流行病学发病率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