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2021-06-09廖喜凤
廖喜凤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改变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的发布,引领了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顶层设计过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提出“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且评估结果将“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自2011年起受到我国一些学者的关注,但是研究成果并不多。本研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现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将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与数据选择
本文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数据检索方法为选择高级检索界面,选定期刊数据库当中的核心文献数据库,包括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及CSCD期刊。以“第三方评价”为主题词且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进行精确检索,不限文献发表时间,剔除重复文献后共检索有效文献43篇(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运用当前学术界广泛使用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6.R5,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进行数据分析,呈现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主题及发展趋势,对我国这一领域我国的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时区分布等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文献时间分布图谱
文献分布图谱显示,我国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研究始于2011年,且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只收录了1篇核心文献。2011年至2020年期间,从文献发表数量来看,学者们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关注度不够,文献最多的一年为2017年,有8篇文献。从整体趋势来看,文献发表的数量分布虽然有小幅波动但整体比较稳定(年度文献数量见图1所示),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图1 2011-2020年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文献数量分布
(二)主要机构与核心作者分布图谱
对作者发文量和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识别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主要研究机构及核心研究作者,有利于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4位学者(注:包括合作完成作者)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进行过研究,其中发文篇数大于1的作者(注:包括合作完成作者)只有7位。主要研究机构有天津职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长沙市教育局等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研究作者及所属机构
续表1 主要研究作者及所属机构
(三)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呈现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已有研究的主题,高频关键词则可以体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网络节点中选择Keyword(关键词),选用Pathfinder(关键路径算法)和Pruning(链接剔除),并设定阈值为“4”呈现关键词关联结构。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关联,连线的粗细则体现相关性的高低。运行软件后共得到113个关键词节点,187条连线,密度为0.0296,具体数据及关键词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核心关键词共现图谱
基于关键词共现图谱所设定的参数,使用CiteSpace软件得出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度量表,中心度大于0.1时,说明关键词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领域,“职业教育”为出现频率最高关键词(27次),为最显著的关键词标签,其次为“第三方评价”(20次),中心度大于或等于0.1的关键词包括“第三方”和“产教融合”。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关键词还有“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教育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等,统计结果如表2显示。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频次量表,可知2011—2020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的热点主要为表2所示的领域。
表2 :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核心关键词统计
(四)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观点综述
1.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国外经验借鉴
通过对2011—2020年期间与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相关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得知43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标题中出现“国外职业教育”“启示”“借鉴”“经验”等关键词,说明我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国外职业教育评价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的启示。主要研究目标国为美国[1][2][3]、英国[4][5]、德国[6]、日本[7][8]、澳大利亚[9][10]等职业教育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
2.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主体的限定
关于评价主体中谁是第三方的问题,我国学术界有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方是独立于办学主体(学校)和接受教育者(学生)之外的一方,包括教育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实体等等[11],代表作者为梁卿。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评价中的第三方是指与评价对像无隶属关系,但有着相关利益的一方,代表学者有张宏亮、尹金金、覃塬等。第三种观点认为第三方与学校和学生既没有隶属关系又没有相关利益的一方,因此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合作企业等都不属于第三方评价主体的范畴。只有通过契约或者合同的形式委托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等机构才能开展评价活动,这些专业机构才是职业教育评估的第三方。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对职业教育评价中谁是第三方评价实体的问题,尚没有达成共识。
3.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特征及效能
综观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特征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独立性、专业性、科学性、权威性和非营利性是第三方评价的基本特征。在独立性方面,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立性是指开展评价的第三方机构在资源和制度方面独立于办学机构和教育管理组织,管办评分离教育方针指导下政府对教育管理权力的让渡是保证其独立性的重要条件,也是第三方评价获得社会认可和信任的基础[1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第三方机构能够维持其独立性是因为政府、职业院校等利益相关者因购买评价服务而提供的工作经费为独立来源[13],充足的经费来源能够使第三方评价机构具备较好的独立性。科学性一方面指的是第三方开展评价的内容、目标、方法、过程及结果运用科学、规范[14],另一方面指开展评估的团体往往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评价能力很强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专家、教育管理者、职业教育研究者等组成,其成员构成科学、合理[15][16]。权威性是指第三方评价的结果有说服力,能够得到社会认可与信任,专业性、科学性是其第三方评价具备权威性的前提条件。
第三方评价对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和对职业教育健康科学发展的作用是学者们的研究焦点之一。学界认为第三方评价可以指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第三方评价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专业和权威,帮助职业院校更加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诉求,因而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17][18]。评价结果的透明性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更加信任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从而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4.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如何建立第三方评价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焦点,学界认为构建一个成熟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第三方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既把整个体系分解成具体化、可操作化的结构,指标体系是否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体系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涵盖的范围是否全面、准确,都会影响评价的整体效果[19]。关于第三方评价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唐智彬[20]认为高职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机构的确定、监督与管理,评价标准的建立,评价过程规范性的确立,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内容。建立相应的第三方评价标准,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智球[21]认为应该从人才质量标准、培养效率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三个方面对第三方评价进行规范。徐兰[22]认为职业教育的第三方评价应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职业院校专业筹建与人才培养、教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赵福水等[23]从毕业生的素养、能力、就业和院校的培养特色四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他认为毕业生的素养可从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能力方面可从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就业方面可从就业率、职业发展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评价。关于第三方评价保障体系构建需遵守的原则,耿金岭[24]认为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保障体系的构建应遵守符合性原则,认为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不仅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符合学校的关切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同时他也提出指标体系构建需要遵守建设性、多元性和验证性原则。建设性原则指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应关注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和关注评估的长效机制和长远发展;多元性指评估内容与框架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仅要设立核心指标体系和基本内容框架,也应当设计一些开放的、可以鼓励和引导各类高职院校个性化办学激励性指标,同时也需要关注各利益相关方的实际需求,从多个角度和多个维度建构应当观测的指标群组。验证性是指评估指标、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和过程可验证。张良[25]提出需要从政府、行业企业和人才培养的实施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质量实施全程保障,且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优化,是一个不断优化的体系结构。
5.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第三方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7—2018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第三方主体限定不明确。关于谁是第三方评价主体的问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缺少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缺少主体理念,造成企业行业参与流于形式,参与范围和深度不够,各评价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刘志峰[26]从建构主义视野进行分析,称这种现象为“主体缺失”。梁卿[27]认为我国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体制的建设,借鉴经济学领域的孵化器模式和促进有条件的组织与机构发展成为有资质的评价机构,依托已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专业学会和行业组织建立评价机构,是有效增加第三方评价机构数量的有效路径。
评价目标模糊。刘志峰[28]认为评价目标模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方对第三方评价的特点认识不透彻;二是对其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不统一,学校领导者在关注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多会注重学校的发展和规模效应,对第三方评价的认知会出现偏差造成要么忽视第三方评价,要么扩大第三方评价对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三是将第三方评价与人才培养混淆起来,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对象、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不合理的问题,实施成效与第三方评价的价值目标不一致等问题。
评价内容界定不清[29]。耿金岭[30]提出了第三方评价的内容需与院校的办学特色相契合,考核评价需评价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契合,专业设置与建设是否与办学目标契合,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与专业建设契合,教学计划与组织实施是否与人才培养方案契合等等。评价内容也需包含的利益相关方对职业院校办学的满意度和社会贡献度。
评价内容具体体现为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置,陈智球&马芜茗[31]认为第三方评价的指标应包含质化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三种类型,应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素养、发展能力、就业质量和对学校的综合评价四个一级指标方面,延伸到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张新民&吴敏良[32]则认为第三方评价应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各个系统指标应该互相独立,采取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数据类型,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获取数据的方式,使评价量化程度高、评价信息来源稳定,数据容易操作。评价指标方面应提炼出专业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能反映开设专业的基本属性和整体水平。张新民&吴敏良[33]提出专业积累、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社会服务、国际合作6个一级指标,延伸到17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邱磊则认为[34]第三方评价的内容需依照市场化原则,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和评价目标进行评估,如果所有第三方机构都运用一套通用指标进行评价,会违背第三方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及专业性。孙蕾&唐小艳[35]认为第三方评价内容设计不全,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指标不够。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尚未建立一个成熟、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相关的法律政策缺失。丁建石[36][37]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领域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不能从立法层面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准入标准,不能从法律高度上确立第三方评价主体地位,不能建立评估机构认可制度,不能规范评估机构如何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和评价,对评价机构的权利与职责阐述不明确,因此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也不能从法律层面建立对第三方评价的监督管理机制,未能形成评价导向与教育改革的联动机制。因此,丁建石[38]提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联合多家评价公司与职教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机构准入规范和标准》,健全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第三方评价的主体地位提供法律保障。同时,需要通过法律和制度来对其评估的权威性加以保障,对第三方的行业资质、政府与评价机构间的权利与职责等通过制度化和法制化途径予以明确,确定第三方评价组织或机构的职能边界,避免越界干预评估的方式与过程,保证第三方调查、评估院校的权利,确保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在赋予第三方机构权利与职责的同时,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约束与管理,建立对第三方机构的再评价制度,评价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结果等要向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发布,接受公众监督,确保评价信息的透明性和公正性,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39]。
(五)研究热点的演进与阶段分析
借助CiteSpace软件,将2011—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领域的研究关键词投射到时间轴上,生成该研究领域的时区图谱(见图3),清晰地展现了我国第三方评价研究领域的演变路径与发展趋势。图谱显示从2011—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总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2011—2014年)研究侧重于微观的校企合作开展评估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了第二阶段(2015—2020年),研究视角朝着更加宏观的方向发展,侧重于产业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第三方评价发展成为一种职业教育常态。
图3 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发展时区图谱
第三方评价研究时区图谱进一步证实了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对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研究的重要引导作用。该领域研究的首篇核心文献出现在2011年,在此之前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职业教育政策文献为数很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督导评价的文件,也没有出现第三方评价的概念[40]。2011年教育部出台促进管办评分离的文件,确立了职业教育领域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作用,引领了学术界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探索。2014年我国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教育部等大部门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了该领域研究聚焦于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三、讨论与展望
可视化结果显示最早的核心文献出现在2011年,也是该年度唯一的核心文献,2012年到2020年期间,每年的发文量保持平稳,但是每年的发文数量少于10篇。虽然现阶段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正致力于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第三方评价体系,但是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仍然不够。
(一)研究内容展望
通过对已有核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预测将来职业教育的研究会侧重于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国际化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机制构建。为了应对国际化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国际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关注重点逐渐转向合作质量的提高,和增强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41]。这一转向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建立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机制,才能为我国实现教育国际目标提供质量保障。因此,第三方教育评价的国际化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和国家国际战略发展的需要,也会加快教育评价工作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学者周应中[42]和耿金岭[8]提出构建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体系,到目前学者们仍致力于第三方评价的运行模式[43]和制度建设研究[44],唐小艳[45]指出我国职业存在“第三方评价认证和监管机制缺乏”“第三方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够”等问题。梁卿[46]也提出我国需要加快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法制化步伐,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开放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可以预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区域或国际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最新趋势。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在未来的职业教育领域,对第三方评价的研究依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建立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第三方评价体系,为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驾护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研究方法展望
在研究方法方面,已有的关于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学术文献全部为描述性分析,实证研究非常缺乏,主要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关于第三方评价机构认证、管理与实施的实证研究极其缺乏,没有关于第三方评价实施成效等实验或准实验研究成果被收录。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渐成熟,第三方评价的常态化开展,有关第三方评价的实证研究有望增多,为未来职业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第三方评价的阶段性发展
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显示,对第三方评价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国外经验借鉴,对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在第三方机构的认证、监督与管理、评价实施和评价结果应用等领域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为完善我国第三方评价体系出谋划策。但是,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研究总体处于探索阶段。2011年到2014年期间,学者们致力于探索国外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评价与监督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探索第三方评价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引领了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国际化发展。在这个阶段,学者们将把职业教育放在一个更加宏观的发展领域,着力于研究怎样构建一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国际化的评价体系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可以预测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国际化会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罗汝珍[47]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国际化就是将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的理念、标准、规则和范式等融入第三方评价的管理制度、活动准则、评价体系建设、价值取向定位中。职业教育评价的国际化不仅仅限于把我国的评价机制外化融入国际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将外来机制与我国教育评价国情相结合,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同时,罗汝珍[48]也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参照国际通行法则,制定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要求,与国际职业教育评价接轨的教育政策法规,让第三方评价活动的开展有据可依,并适应教育质量国际化评价的需要。因此,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预测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化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