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初善:从战火中走来的“金达莱”
2021-06-09刘旭光
王 慕、刘旭光
提起朝鲜族,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萦绕着《阿里郎》《道拉基》等耳熟能详的旋律,但对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许多朝鲜族同胞来说,他们一定对《闺女之歌》《红太阳照边疆》等歌曲也颇为熟悉,他们甚至将歌曲的首唱者——方初善视为自己的“偶像”。现如今,方初善演唱的这些歌曲已经过时间淘洗,成为一代经典,而她本人却因为低调内敛,成为一位“渐被遗忘”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早已说明了方初善在声乐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歌声·部队
方初善(방초선),祖籍朝鲜咸镜北道金策市,“人之初,性本善”,或许是对其名字的最佳释义。1932年出生的方初善,9岁时随家人迁往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小听着妈妈唱的歌谣长大是一种常态;而对于方初善来说,略有不同的是,曾经有日本留学经历的爸爸还会教她一些外国民歌。所以,父母在方初善幼小心灵中埋下的不仅仅是一颗民族音乐的种子,也似乎留存着一些外国民歌音调的影子,这或许是她脑海中最早关于“美声”歌唱的雏形。方初善说:“那时的我虽然会唱一些朝鲜族民歌,甚至会哼一哼盘索里,但我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更喜欢外国民歌的演唱方式。我自己也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
谈及儿时与音乐的接触,方初善老师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这种光芒中既有对往事的回味,更有对音乐的感激。因为,正是儿时父亲教会她的外国民歌改变了她的命运。
1947年的那个春天,15岁的方初善在汪清县一个叫作柳树河村的地方举办的军民联欢会上,为大家演唱了《伦敦德里小调》《悲叹小夜曲》。她的歌声让部队指战员们颇感惊讶,这是她的歌唱天赋第一次真正地展现。当政委问她是否想参军时,她斩钉截铁地点了点头,回答:“是!”就这样,方初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吉东军分区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她说:“如果不是音乐,我也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在哪里。”
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方初善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斗。在战场上,她与战友们共同高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即便战火连天,他们也从未退缩,努力用激昂的歌声去瓦解敌军的气焰,他们希望用歌声为战友们唱响战斗的号角,激励战友们勇往直前!方初善说战争的历练是自己生命中难忘且珍贵的回忆,不仅锻炼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使她深刻地感悟到文艺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在战争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么多年过去了,方初善一直珍藏着那枚记录荣誉的“东北解放纪念章”!
延边·北京·莫斯科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吉东军分区文工团整体转制为延边歌舞团。虽然歌舞团有自己的合唱队、舞蹈队、话剧团等,却因为人才匮乏,并未进行完全专业划分。就这样,方初善在歌舞团里又唱又跳,能舞能演。方初善老师说自己非常感谢这段经历,因为正是这段经历,使她逐渐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文艺晚会上,在中南海怀仁堂,方初善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饱含深情地演唱了朝鲜族歌曲《纺织谣》。方初善的歌声,不胫而走。之后,她受邀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共赴西藏慰问演出,在这次演出中,她首唱了《闺女之歌》,拉萨、日喀则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后来,在广西、在福建,方初善都留下了自己真诚的歌声。方初善说:“我记得参加慰问演出时,最多一天唱过五六场,算下来唱了大概有50首歌。”而在演出空闲时,她还会与其他女演员一起为战士们缝补军装。慰问演出虽然很辛苦,但能够通过歌声帮助到更多的人,方初善说自己是幸福的。
走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后,延边歌舞团开始推行更明确的专业团队规划,而方初善则面临着“甜蜜的烦恼”。尽管那时的她已经在舞蹈方面获得了一些成绩,但歌舞团团长依然建议她从长远考虑,选择歌唱。正是团长的独具慧眼,让方初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歌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以繁荣群众业余生活、发展文化事业为宗旨的各种文艺会演,成为这一时期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性艺术活动。①“第——届全国音乐周”从1956年8月1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历时24天,共计演出41台、94场、1066个节目。②在此届“音乐周”上,方初善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曲《闺女之歌》。在延边歌舞团最初全面的训练和发展,让方初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说自己演唱的《闺女之歌》和别人的不一样。“如果单从演唱技术上来说,我会更倾向于‘美声’演唱,当然,那时的我对‘美声’的认识也仅限于父亲教我的几首外国民歌和团里那台老唱机放出来的苏联唱片。《闺女之歌》是一首具有浓郁朝鲜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但在我的固有意识中又会认为朝鲜族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并不适合我的表达。怎么办?相较于一般学习声乐演唱的人来说,因为曾经的舞蹈演出经历,让我在肢体语言表达方面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再加上朝鲜族舞蹈的‘本能’,那时,我的歌唱正在逐渐形成一种‘载歌载舞’的风格,歌声与舞蹈是一个整体,我用它们来讲故事,我用它们来共同诠释音乐。但是,我也很明确,舞蹈是为歌唱服务的,歌唱是第一位的。可能在此之前,大家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歌唱表达方式吧,我成功了。”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都对方初善的表演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音乐周”的负责人员还积极组织大家一起跟着她学习《闺女之歌》的舞蹈与表演!③就连《人民日报》都评论道:朝鲜族歌唱演员方初善演唱的歌曲《闺女之歌》有“五个好”——声音好、跳得好、表演好、台风好与形象好!现在听来,方初善演唱的《闺女之歌》,不仅是在声音上刻画出青年男女两种角色,也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一人分饰两角,演出了一个小的歌剧片段。她的歌声中充满了故事,给人一种信念感,一种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闺女之歌》的成功,将方初善的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1957年,方初善被文化部选派前往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尽管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万余位参赛者均实力不俗,但方初善仍然凭借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脱颖而出,获得银质奖章。这不仅仅是方初善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歌唱艺术事业的荣光!与她一道获奖的还有她后来的恩师、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钢琴家顾圣婴,被誉为“粤剧皇后”的红线女,等等。
专业·民间
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与艺术素养,1959年,方初善被延边歌舞团选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干部进修班深造。恰好,此时年轻教师郭淑珍刚刚留苏深造归来,方初善被郭淑珍选中,成为她归国后的第一个学生。“我是幸运的,有的老师只会说不会唱,郭老师跟他们不一样,她不仅唱得好还教得好。”即便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方初善依然对这段学习经历记忆犹新。“刚到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的‘本钱’好,《闺女之歌》的成功有天赋,也有幸运的成分。之前,即便没有正规学过声乐,但我张口就有High C,且声音位置高。郭老师看中了我的歌唱天赋,还有我对歌唱的理解,她将对我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帮助我建立科学的发声观念,养成一种自然、合理的歌唱习惯。她希望我不仅能够演唱《晴朗的一天》《你知道吗,好妈妈》等咏叹调,也能演唱《鸟打铃》《阿里郎》等朝鲜族民歌。这与我最初对歌唱的认知不谋而合。郭老师始终告诫我,我的歌唱是要面向各民族同胞的,要唱让大家听得懂的歌儿。”
从那时开始,方初善就开始跟着郭淑珍老师的思路学习声乐——学习“美声”演唱的方法,但又不局限于演唱“美声”作品,试图通过一种科学的演唱方法诠释多种风格的作品,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演唱风格。所以,方初善演唱的《黄河怨》不仅唱哭了观众,也唱哭了合作的乐队,就连自己的老师郭淑珍——这位《黄河怨》的权威演唱者也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之词。而方初善演唱的《鸟打铃》《红太阳照边疆》更是有着“方初善风格”。这种风格正是她在演唱朝鲜族民歌或者是具有鲜明朝鲜族音乐风格的创作歌曲时,并非完全照搬传统上偏向真声演唱的方式,而是尝试将美声唱法民族化。例如,在演唱《鸟打铃》时,她会减少朝鲜族民歌中压喉、抖喉的演唱方式,这样的声音线条听起来更加优美流畅。在唱到“布谷布谷”等乐句时,她会运用花腔的演唱方式,更加突出其灵巧性。而在面对《红太阳照边疆》这首风格较为活泼的歌曲时,方初善则调整了自己咬字的位置与方式,使得歌词演唱更加清晰,声音表达更加委婉。
经过三年时间的潜心学习,方初善对于歌唱有了全新的认知与理解。1962年,她结束了自己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进修学习,并且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中央音乐学院协办)。也是在这一年,方初善参加了在北京饭店举办的一个晚会,她还是以自己擅长的载歌载舞形式进行演出。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道酬勤,她的演出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称赞。总理当即将她推荐给东方歌舞团团长:“方初善能歌善舞,你们要吗?”团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要啊,我知道她,我看过她的演出!”本以为这事儿就算是成了,可是“延边州”领导得知消息后表示“坚决不放人”,“方初善可不能走,她是我们(延边)歌舞团的中坚力量,从中央音乐学院学完了,回去是要给老百姓们唱歌的,更是要为我们培养更多歌唱人才的!我们延边也要发展呢”!东方歌舞团虽然没有去成,但是这番经历却给年轻的方初善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也让她更加自信。
回到延边歌舞团后,方初善不仅继续精进自己的演唱技术,也将眼光聚焦于民间。她时常前往各地采风,跟随民间艺人学习各种民歌。在此期间,她学习、记谱与整理了近百首朝鲜族南方、北方民歌等,并深挖其中的朝鲜族韵味,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演唱风格性更强。
问及现在中国歌唱艺术的实践与教学问题,方初善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觉得,现在的民族歌手有点儿奇怪,有一个人这么唱,其他人就都跟着这么唱了,这应该就是业内人说的‘千人一声’吧?演唱没有个性,怎么可以?这样,谁还记得住你的歌声?有的教师的教学只强调声音,是不够的。声乐是艺术,要感动人才行。那种‘喊’出来的声音可不是好的声音,一定要有内在的东西。教师们在教学时更要着重于激发学生们内心真挚的情感,而不是仅仅关注声音!”
马上就年届九十的方初善,在访谈中依然可以为我们示范演唱。她说,我的声音现在还是可以在舞台上呈现的,这正是得益于当初郭淑珍老师的悉心指导。2015年,在“光荣绽放——十大‘80后’歌唱家音乐会”上,方初善又一次为我们献上了《红太阳照边疆》,声音依旧年轻。一位优秀的歌唱家,一位能够在舞台上立得住的歌唱家,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驾驭不同类型与风格的声乐作品。
同窗·伴侣
在中央音乐学院期间,方初善收获的不只是精湛的声乐技术,还有爱情——同班同学、后来成为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的王凯平,成为方初善携手一生的伴侣。“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时候,王凯平本来已经分到了歌剧院,可是那时我俩结婚不久,他也就随我来到了延边。”方初善与王凯平在延边工作了14年,共参加文艺演出1000多场,平均每年演出150场以上。他们每天辗转于各个舞台,背上背包就前往演出地点搭台布景,音乐一响就开始演出。有一次,在一个边远地区的生产队演出时,由于没有电,生产队只好找了两个少年各拿一根长竹竿,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地用煤油点燃竹竿头充当舞台灯。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简陋的演出条件,但这些经历对于夫妻二人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1975年,“文化大革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中央乐团缺男中音,于是调了王凯平过去。谁知阴差阳错,中国广播艺术团把夫妻二人的档案调走了。“当时,我们是人已经在中央乐团上了一个礼拜的班,才知道档案已经被(中国)广播艺术团提走。”所以,夫妇二人最终还是到了广播艺术团工作。在中国广播艺术团期间,方初善担任独唱演员及声乐教员,夫妻二人的演出足迹更是遍布世界各地。1985年,方初善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独唱音乐会;1986年、1988年先后两次前往加拿大进行演出和讲学活动,她所演唱的《黄河怨》被当地报刊评价为“感人泪下的曲目”;1993年,她应邀参加韩国大田世界博览会演出;1995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方初善·王凯平独唱音乐会”,等等。“这些年,我和王凯平大概开了80多场双人独唱音乐会,也许已经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二人也因此被誉为“歌坛并蒂莲”。
后 记
年近九十的方初善依然思维敏捷,继续无私地身于她一直钟爱的歌唱事业。几十年来,她勤奋刻苦、虚心求教,认真负责地演好每一次演出、教好每一堂声乐课。方初善在声乐演唱中既保持了美声唱法的基础与审美,又加入了一些朝鲜族民歌的传统唱法,声音婉转动人且热情美妙,载歌载舞且富有内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美声唱法民族化”路径,极大地丰富了自己演唱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真诚祝福歌唱家方初善老师、王凯平老师身体健康,永葆活力,艺术之路常青!
注 释
①陈乾《“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历史叙述》,《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3期。
②同注①。
③王路路《歌唱家方初善研究》,延边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