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里的美育

2021-06-08殷莺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战疫校本课程

殷莺

【摘 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考验,也是教育资源。变疫情为课程,笔者开发了一套“这场战‘疫,我们‘绘赢”系列绘画课程,丰富了教育教学课程资源。该课程渗透了德育思想,体现了课改精神。

【关键词】抗疫 美术课程 校本课程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平静生活。面对疫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生命、伦理、道德、信仰等问题引发人们深入探讨,又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这场阻击疫情的全民战役中,没有局外人,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担起社会责任。作为一名一线美术教师,笔者在思考:怎样开发一个以“抗疫”为主题的系列美术课程,用简单又实用的“线上教学”方法,让这些宅在家里的学生能继续美术课程的学习,学会用美术语言去传达情感与能量。以下是笔者开发的“这场战‘疫,我们‘绘赢”系列绘画课程。

这个系列课程一共包括9节课程。之所以用“君”这个字,是因为“君”字在中国古代指一国之国君,即最高统治者,后来,“君”也变成一种敬称。这9节课中的每一个主角都是在这场“疫情”中值得被关注和尊敬的角色。“加油”一词,鼓励助威之情。每一声“加油”,都是所有中国人并肩前行的力量。

满怀着热情与期待,2020年2月1日,笔者利用学校的公众号自发地向全校学生的家长提出倡议,开启了一场疫情期间线上美术教学活动。随着9节课视频的完整推出,笔者收获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本系列课程的一致好评。本次“抗疫”主题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值得思考和总结。

一、美术课程开发体现课改精神

1.国家背景开发课程结构:科学合理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跑道”,这个解释来源于拉丁文。教师就是要为学生设置适合他们发展的“跑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美术课程呢?第一,要参照国家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细目表》对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加以利用,合理开发成校本美术课程,构建校本美术课程实施的具体化的三维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形成。第二,在课程结构中要把握美术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的合理制定与分配,为学生提供美术学习和创作的素材,在注重学生美术知识与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在美术表现上要具有多样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表现方法。第四,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使学生学有所获。

2. STEM理念制定课程内容:融合整合

创新性复合人才的STEM教育正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推广。将STEM教学理念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从美术审美鉴赏出发认识世界,并提高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社会需求等纯粹艺术世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角度反观美术、运用美术的能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美术课程标准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学科的”知识,更要帮助他们学会“学习的”知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开发主题式校本课程,注重传统美术课程“双基”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掌握美术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科互融、知识互融的结构学习方式。笔者编写的这9课中,巧妙融入语文、英语、音乐、建筑工程、品社、科学、国学、地理等学科知识,体现了STEM教学理念。这样的美术教学改变了传统思维习惯和教学方式,联结多学科智慧,形成学科合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核心素养创设课程形式:多样创新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在发散思维中, 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最明显状态。新课程虽然颁布了统一的美术课程标准,但也“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中,要将美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资源进行延伸与补充,课程形式要趣味、有创意且多元化,从而建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训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但往往也是“沉睡”的。这些“沉睡”的潜能需要教师创设多样创新的课程形式来唤醒。

二、美术课程设计渗透德育思想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提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是德育的基础功夫。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从美育中寻找创新教育的契机,在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之时,还要有意识地传授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1.科学观: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源于20世纪末英国教育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借助小学美术课堂这一载体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接受自然科学知识。这次疫情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开展各种美术活动中融入这样的科学观念,让学生从小就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2.生命观:生命、生活、生存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艺术的美育功能,即艺术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生命教育应是美术教师的职责与任务。生命,是人与自己的关系,生活,是人与人的关系,生存,则是人与物的关系。从课题到范图,从内容到形式,美术课堂从专业取向朝着教育取向回归,把美术欣赏与生命教育相融合。在教育方式上,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融合,教育学生在美术作品中感悟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教师要用众多鲜活感人的事例和素材,作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升华生命教育是美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三、美术课程改革体现“5G”时代

1.新媒体教学理念:5G+美育

霍金曾说,机器人的进化速度比人类想象得快,它们的终极目标将是不可预测的。在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渐渐出现越来越多岗位和领域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局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教育教学,在“5G+美育”教学理念下,借助新媒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颖的教学手段,创新美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更详细地进行教学评价。“线上+线下”的双线模式,从知识点的模块研发,到不断通过可视化、通信信息化手段来完成课程组合混合教学会是一个全新且可行的教学新方式。

2.新媒体教学方法:教师+机器

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的引领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将呈常态化。5G时代为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美术教学模式也必将迎来发展与革新。在看到“5G”时代教与学的改变效果显著的同时,也要明确意识到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是其无法超越的。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不能忽略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存在价值,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会也不能取代教师,但在教学中人与机器的协作则是必然趋势。人机协作教师是智慧的设计师,学生情感的关怀者,信息技术只是教师实现教学创新,实现教学目标与理想的工具,教师在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的支持下發挥作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创建者Richard Mayer教授曾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学习材料设计得好,就有可能学得很好,反之学得不好。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出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法。

四、结语

疫情终将过去,给教师留下“何为好教育”的无尽思考。此次疫情,对教育而言是考验,也是资源。合理开发美术课程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连,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感知世界,学会用美术语言去表达情感,传递正能量,并达到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战疫校本课程
郑剑:争做战疫“急先锋”
战疫
荆楚战疫之歌
携手“战疫” 福建省小学生“战疫”主题美术作品选登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