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转型探究

2021-06-08雷雨柔

旅游纵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乡村旅游陕西

雷雨柔

摘 要: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探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社区发展旅游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3个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对各区域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建议,以期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社区的消费空间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模式;陕西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党的十九大提出将乡村振兴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社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源,对乡村人口就业、空间景观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意义重大。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早期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现虽已经过多年发展但还存在重使用、轻开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陕西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旅游发展质量,促进旅游发展效率,寻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优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著名学者德诺伊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1]。国内的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2]。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域,并以乡村的自然、人文以及其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活动。其中旅游资源的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活动的特征。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通过发展旅游,城市人口通过旅游的形式进入乡村,在此过程中部分资金通过旅游消费的形式流入乡村,完成交换,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同时城乡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城市人口为农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观念等,农村人口紧抓机遇,主动学习接受新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同时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用于旅游建设中去,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紧跟时代潮流,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农村建设[3]。

2.挖掘自然资源内涵,展现乡村之美

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必须落脚于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结合,赋予自然旅游资源丰厚的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特色。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乡村旅游独特的地方性与原真性,让传统文化与原真景观吸引游客探索求知的心理,扩大乡村文明影响维度,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弘扬乡村之美[4]。

3.解决就业难题,升级产业结构

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旅游服务管理人员,而大多数都是“就地取材”录用本地人口,有效缓解了农村人口就业压力。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娱乐、餐饮等服务业迅速“占领”了以前农业、畜牧业的份额,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靠拢,促进了乡村社区的经济结构转型,为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9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省现已有18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112个旅游特色名镇,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中排名第二,接待游客高达1.7亿人次,创旅游收入32亿。现阶段全省农家乐形式多达1万余家,生态旅游、体现式农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与道路,激发了创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

(一)陕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陕南是指以秦岭为分界线的陕西南面地区,大部分是秦巴山地,农耕景观兼具南北特点,处于气候过渡带,气候偏暖,水资源丰富,风景秀丽。该区盛产茶叶,有“药材摇篮”的美誉。虽有“地利”优势,“人和”尚有所欠缺。目前,存在产品形式单一,发展层次较低等一系列问題,还需进一步规范,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的旅游发展模式[5]。

(二)关中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关中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富有特色的农耕文明、山清水秀的美景,还是洋溢着秦人特点的秦腔,抑或者是十三个王朝为此留下的辉煌历史,都彰显着关中平原的魅力。关中的乡村旅游由于资源丰富,发展较早,处于偏上的层级。但还需对乡村旅游进行深层挖掘,系统规划整合,规范乡村旅游,打造关中乡村旅游名牌[6]。

(三)陕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陕北曾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孕育和见证了共产党伟大的延安精神的诞生。毛泽东同志笔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是指的这里。不仅有令人歌颂的红色记忆,还有独具陕北特色的民俗民风,豪迈的信天游、热闹非凡的陕北秧歌、独具特色的陕北小吃等,都是陕北乡村旅游得以繁荣发展的基础[7]。现阶段,陕北的乡村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资金短缺,规划不足,产品单一,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8]。

三、陕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陕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以“茶”为主的经营模式

陕南的气候整体偏暖,物种丰富,种植着大面积的茶园,因而形成了陕西境内特有的茶园景观,是吸引游客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其茶品质十分优良,品种丰富,吸引大量游客旅游,大批的茶商到此进行茶叶采购,同时,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旅游活动促进了陕南经济的发展。

2.古镇景区化经营模式

陕南的著名古镇有茶马重镇青木川、留坝县的留侯老集、洋县的华阳古镇、漫川关古镇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宁强县的青木川镇,因道路内有一青木树得名。它“一脚踏三省”,横跨陕西、甘肃、四川3省,是国家AAAA级景区,更是电视剧《一代枭雄》的拍摄地点,物资丰富,民俗风情突出,是众多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9]。陕南的古镇化经营模式已经趋于成熟阶段,但同质化现象突出。

(二)关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民俗村落模式

关中地域文化突出,地理位置优越,依托此民俗村落形成的乡村旅游模式在关中地区迅速发展,且渐渐趋向成熟。被誉为“关中第一村”的咸阳袁家村,因陈忠实先生《白鹿原》一书而名声大噪的西安白鹿原等,都是关中民俗村落类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代表。以袁家村为例,改革开放初期,其仅是一个贫困村庄,如今,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村民的努力之下,打造民俗一条街,更是将民俗民风与当地特色小吃相融合,展现了“旅游+小吃”类型的乡村旅游成功案例,其发展模式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陕西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推广模式[10]。

2.农事体验观光模式

关中地区农事体验观光类的乡村旅游模式正处于发展阶段,其通过旅游者自己进行农事活动以及观光的形式,获得旅游体验。关中地区此类模式的乡村旅游活动丰富,比如渭南秦丰的葡萄采摘园、赤水的樱桃采摘园,还有各种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园以及鱼类垂钓园等。很多商家都将这类模式与农家乐结合起来,深受旅游者欢迎。

(三)陕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窑洞民俗体验观光模式

说起陕北,窑洞是大多数人对陕北的印象,这种独特的建筑是陕北人民千百年智慧的结晶。在传统民俗活动方面,还有陕北热情大胆的秧歌和腰鼓及豪迈的信天游,它一度承载着陕北的文化走向世界,是黄土高原最炫目的舞动、最悦耳的鼓声。基于此,以陕北窑洞和民俗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2.红色文化体验观光模式

陕北是中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出发点,有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等革命领导先烈的旧居,更有南泥湾、杨家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的遗存。这些革命遗址及先烈旧居是革命老区红色精神最好的证实,而陕北的乡村旅游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得意义非凡。

四、陕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改进的建议

(一)陕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改进

1.规范、系统的古镇旅游

首先,对陕南古镇进行系统的规划,在展现陕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与风土人情的同时,凸显各个古镇独特之处,勾起游客求知求奇的心理。其次,发展“民俗+小吃”的模式,将陕南的特色小吃、民俗融入其中,充分展现具有陕南特色的风土人情。最后,政府加强对古镇旅游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吸引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为陕南旅游出谋划策。

2.“一条龙”式的茶文化乡村游

要开展以茶为中心的茶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吸引游客的到来,为游客提供亲自采摘茶叶的机会,使其在对茶叶的采摘过程中获得具身体验。让游客参观制作茶叶的复杂工序,了解茶叶的类别及口感的差异,并给游客传播有关茶文化的知识,教授茶艺,让游客充分了解陕南的茶文化,提高游客重游率。

(二)关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改进

1.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模式

关中平原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及养殖业壮大,植被覆盖面积广,有山有水,适合发展生态旅游。首先,政府应协助整合大面积的可用于旅游的田园、农田等,给予优惠政策,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吸引投资商;其次,投资商将这些农田、田园根据类型的不同进行具体规划。如将农田变景区,参考江西婺源的千亩油菜花等。最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整体的规划,对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注重生态农业的创新。

2.特色的民俗文化村模式

在政府的带领下,对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落实施系统的规划,各村落要依托不同的旅游资源,展现不同的风土人情,对乡土文化进行更为深刻的挖掘,全面发展“民俗+小吃”的模式,丰富具有关中特色、参与性强的娱乐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积极改变农村面貌,为农民提供良好的致富机会。

(三)陕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改进

首先,要满足游客求奇求知的需要,使产品形式多样化,加强对服务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为游客提供優质的服务,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规划;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与旅游商务平台,展开红色旅游的宣传营销活动,打造具有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增强游客游览的真实性。最后,丰富营销手段,多层面对旅游资源进行促销,制定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注重游客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186.

[2]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3] 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336-339.

[4] 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0(1):94-98.

[5] 李志龙.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3):643-654.

[6] 安贺新,张立晓.论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开发[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7):93-96.

[7] 杜忠潮,李磊,金萍.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62-67.

[8] 霍佳颖.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及其营销策略比较优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22-226.

[9] 周贵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172-175+181.

[10] 丁华,岳丹,董风.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1-14873.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乡村旅游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