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到底中的是什么“风”

2021-06-08任萍萍

大众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风病医家风邪

任萍萍

中风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至突然昏扑、不省人事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中风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在现代医学临床诊疗中颇受重视。

内风+外风,导致中风

既然被称为中风,此类疾病自然与“风”脱不了干系。“风”之为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指自然界中外感之风邪。内风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历代医家对中风致病机理,各有阐述。

“内虚邪中”的外风论是《黄帝内经》的主要观点。提出体虚是内因,风邪是外因,认为先正气亏虚,而后风邪乘虚人中,留滞经脉,筋脉肌肉失养,进而出现半身不遂等病症。同时,《内经》对五脏病变生风所致中风也有详尽的论述,认为五脏病变化风,内风扰动致体内气血逆乱而致中风。隋代医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强调中风病由气血偏虚,风邪入侵所致。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有外风、内风之殊,指出了中风是因正气先虚,后外中风邪致气血逆乱使然。这两者观点与《内经》思想异曲同工。

唐代孙思邈认为“风自内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出:“夫中风者,皆因阴阳不调,脏腑气偏,荣卫失度,血气错乱,喜怒过伤,饮食无度,嗜欲恣情,致于经道。”其中阐明各脏中风的特点,辨五脏用药,主张冶内风为主,内外风兼顾。

金元时期普遍主张内风学说,刘河间的“热极生风”,李东垣的“正气自虚”,张从正的“厥郁生风”,朱丹溪的“湿痰生热”等等,皆认为内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因。清代叶天士提出“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更是深化了对内风致病的认识。

到了近现代,完成了由主治内风向内外风并治的转化。虽然不同时期的医家,对内外风致病的论述各有侧重,但并未将内外风理论完全孤立开来,内风外风共同致病仍是临床诊疗的基本思路。

辨证论治,精准打击

中医在中风的治疗上有独到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药

中风病机复杂,故在临床治疗中,需准确辨别病因病机,给予对应的祛风、化痰、清热、活血、补虚等治法。因风邪贯穿在中风病始终,故在辨证基础上,可加入风药同治。外风为病,当疏风祛邪、扶助正气,可加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细辛、全蝎、蜈蚣、海风藤、桑叶、菊花、桑枝、秦艽、僵蚕、地龙、葛根等。内风为病,多与风阳上扰、阴虚生风、痰热风动有关,故在治本基础上加镇潜、平肝、熄风之品,如龙牡、桑叶、菊花、天麻、勾藤、地龙、僵蚕、白蒺藜之属,起到平肝潜阳,熄风通络之功。

针灸

针灸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基础之上,根据症状进行穴位加减。半身不遂者,取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等穴。口角歪斜者,取地仓、颊车、合谷、内庭。中风闭证可选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中风脱证选关元、神阙培本固源。头皮针是全息理论在头部的应用,可选顶颞前斜线、后斜线、顶旁1线和2线、额中线等,针刺时辅以肢体运动,间歇动留针行针,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中医疗法

在中药、针灸等治疗的基础上,还可给予推拿、按摩、拔罐、导引、熏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多種手段,治疗均在辨证基础上展开,或祛风,或清热,或补虚,或活血,或化痰,来共同治疗中风病。

科学康复,尤为重要

中风后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规律。病人躯干和四肢近端功能恢复较早,可开始练习翻身、靠坐、独坐,进而进行站立,再逐渐恢复行走。下肢比上肢恢复得早,大关节比小关节恢复得早。肢体恢复也是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好转,下肢:髋部一膝部一踝部一足趾。上肢:肩部一肘部一手腕一拇指。

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病情稳定,就可以开展康复训练。前3个月是最佳康复时期,3个月后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对缓慢,进展较为稳定。到6个月时,患者的功能基本稳定,继续锻炼收效甚微。

猜你喜欢

中风病医家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中风病针灸穴位的演变与思考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其诊治
论中风病三期辨治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中医所讲的“忌口”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