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与人生的双向印证

2021-06-08杨荣昌

金沙江文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写作者故乡诗人

诗歌是楚雄青年写作者的偏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较其他文类有优势。当下活跃于省内外文坛的楚雄诗歌写作者,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对诗歌艺术的修炼有着较高的起点。从年龄来看,李玉超、许红军、果玉忠大致处于相同的阶段,且都出身乡土,与故土大地有着牵扯不断的联系,乡村物象也常成为他们吟咏的主题。加上自身已跳出了土地的牵绊,写作便成了一种自觉的追寻,寻找生命深处的精神之根。在返乡与离乡的拉锯之中,诗歌情感力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他们对故土的歌咏带着复杂的况味,并非一味赞美,也没有决绝的逃离,而是在更为宏观阔达的背景之上来咀嚼人生的意义。对诗意的把握和凝练与他们人生阅历的丰厚相适应,与他们关于生活价值的感悟相衔接,诗与人生便成了一种互通款曲的双向印证。

在立体的审美视角上反观故土经验,诗人们并不回避曾有的乡村经历,甚至还为自己对土地的背叛满怀歉疚。李玉超《秋天的缺席者》正是这种愧疚之情的自然流露,当乡土的色彩已从身体中渐渐消隐,当农事技巧已遗忘至荡然无存的时候,诗人扎根的立足之地将在何处呢?他的《喜欢》采用一种倒置的诗歌逻辑来表达,因为出生土地的特殊性,让他天性中有了民族和地域的标识,有了姓名昵称中的喜感。前面诗歌的铺排是为了最后一句的集中性表达,从反面言说中回归正向的指称,“喜欢查姆湖,故在那里/娶妻生子,白发苍苍”。《山中听鸟》《清水河》《灵魂片》则分明是诗人经历了生活搓揉之后的感悟,从充满幻想的年龄进入冷冽的阶段,增加了对岁月沉重的透析,一种坚守,一种明志,一种不屈,在简短而流畅的语言中得到彰显。李玉超还有一批优秀的诗歌曾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民族文学》等。其中《幽州怀古录》借文史意象抒今人之情,以个人精神诉求反映人类的大孤独,祈之于诗行的引领去找寻灵魂知音,穿越时空,隔代共鸣,获得了“灵魂对话”的超验。发表于《民族文学》的《丈量》是一名游子对故乡的守望,身在他乡,满目陌生,他将身边之景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对应,以两者的相似性来衬托对故乡深沉的爱恋。一遍遍梳理异乡点与点的距离,其实是一遍遍思念故乡的每个角落,带有乡野出身的淳朴与执拗。在现实中生活,面对民族存续下来的服饰、礼仪与文明,他的心中掠过一丝隐忧,在同质化的时代潮流中,这些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否能逃脱被遗忘的命运?《慢》是对亲人的追忆,肉身在尘俗中存活数十年,却终归于尘土,一代又一代,莫不如此,在与漫长时间的对峙中,人类永远是自然规律面前的弱者。这份带有哲学意味的启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厚度。

这批80年代出生的诗人,徘徊在40岁的边缘,年富力强的阶段却已知晓了生活的沉重,诗歌普遍有了沧桑的意味。笔下的故乡充满破败之相,了无生气。那些留守故乡的亲人,仍旧在与天谋食,与疾病抗争,青春的记忆中多了些许苦涩之味。那些来自生活深处的经验击穿了乡村少年曾有的憧憬,在个人历史与当下体验之间,形成了可供语言舒展力量的开阔地带,而忠实于自我经验之感,使诗歌找到了最坚实的地基。果玉忠的《夏夜》《续命》《青春——兼记牟定老城》《小满》《进城的母亲》,将那些乡村物事、故土风华、人情世故熔于一炉,每一个句子都带着体温,每一个意象都倾注对于生活的理解,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灵魂的一次淘洗。诗人将心放进碱水,清洁身体污垢,翻晒人性阴霾,以求将纯粹的自我示于这个世界。他还有优秀的诗作如《信仰》刊发于《民族文学》,描绘的是滇中地区独特的精神现象,人们对精神之物的迷恋与未知,使神与鬼的认识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是敬还是畏,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自我建构。诗人透过物化的表层,直面一个地区的精神状态,进而提炼出一种重视灵魂寄托的滇中人文景象,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精髓。组诗《纸上村庄》以一名离乡游子的情绪书写对故乡的莫名感怀,无论是故乡汉化的彝名,还是叩人心扉的民歌,抑或那些恍惚的神话,都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思,内心有虚荣,有愧疚,有忧伤,但都体现了一份对故土和民族的深情大爱。诗人尽管只是触及故乡现实生活或精神世界的某个侧面,但笔触的敏感,已有着构成“纸上村庄”的迹象。

许红军的诗歌充满生命的痛感体验,这与其人生经历有密切联系。他写诗时间不长,但出手不凡,起步之初就频频在《大家》《边疆文学》《滇池》等刊物亮相,并于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滇池文学奖。《指冷(二)》是诗人挑战艺术表达难度的一次尝试,诗歌故意避开那些常见的词语组接和意象营造,充分动用隐喻、象征等手法,让想象的翅膀乘着语言飞翔,将文学的修辞之美、譬喻之妙发挥到极致。只是让人担心的是,一味寻求奇崛的修辞效果,是否会让语言失去具体的意义所指而走向另一种虚空。但愿诗人在艺术先锋的道路上能有效规避误区,实现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和諧统一。

作为楚雄最年轻的诗歌写作者代表,李昀璐的成熟已远远超过她的同龄人。当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还在为寻找素材、拼凑意象、捕捉灵感而茫然无措的时候,她早已登堂入室,找到艺术的堂奥,写下一系列带有奇思妙想的诗作,数量蔚为可观,质量也都保持着较高水准。从她的近作来看,想象力依然是她作为诗人最核心的才华,从繁复的意象中,她试图寻找诗歌与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联系,从中提炼出带有哲理品质的内在要素。对于意义深度的苛求,使她的诗给读者理解带来了挑战。但也有明晰之作,如《218班唱黄河大合唱》,从一群美好少年的激情合唱中,她看到了其血液的沸腾和品质的坚强。《一周岁》更是妙不可言,从刚满周岁的孩子的视角观察周遭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可爱。

苏贤月是更年轻的写作者,她的诗继承了传统文学简约、典雅、重审美意象营构的特点,自觉着力于对想象世界的拓展和对语言的修持。《祈盼》的背景是一场人间灾难,因为在当下,“武汉”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域所指,或者说其名称所衍化而来的悲壮色彩和惨烈性已人所共知。这首诗在人们普遍的心理基础之上避开“祈盼”的缘由,巧妙地用大自然现象来指代灾难,将宇宙万物的运行置于同一个整体之中考量。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含蓄,拒绝直白,事物之间隐秘而千丝万缕的联系经由想象的催化,找到规律的互通之处,对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增加了更为丰富的视角和维度。

楚雄年轻一代的作家能够自觉将自身才华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主潮相统一,关注时势大局,投身时代洪流,体贴民心所向。苏文韬的小说《山那边我的家》聚焦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以一名离乡打工又返回故乡的青年人眼中家乡的变化为线索,展开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倾情书写。小说主人公是来自省城社科院的副研究员陈天祥,他到乌石寨担任扶贫工作队长,有着知识分子的倔强,书生气十足,不懂虚与委蛇,认准的事就要干。因是学者的缘故,他往往能看到一般行政官员所难以看到的文化的价值,于是在保护彝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甚至不惜与县领导争吵。小说创设的情境主要集中在陈天祥与副县长的分歧,以及为动员彝族村民约乍阿苴一家搬迁而遭遇的拒绝,可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们普遍面临的阻力与压力。小说最后以陈天祥在自然灾害中的牺牲结尾,凸显了一位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劳累与奉献。小说线条清晰,详略得当,叙事明快,对于涉及脱贫攻坚的相关背景知识也拿捏得准,体现了年轻作家的博学好思。作为学院派的苏文韬,从事专业研究之余仍勤奋地写作了大量小说,以现实主义笔法返回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精神深处,去挖掘深厚的文化内蕴,自觉将民族传统与时代责任担在肩上,体现了新一代写作者可贵的人文品格。

王莹的《阿猛》是一篇拟人化的动物小说,以一只水蛭的视角和经历,打开动物世界的窗口,它们也有如人类一般的喜怒哀乐,也在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和居住的“世外桃源”。由于它们靠吸血为生,与人类是一种敌对关系,因此生存环境不断遭遇人类的破坏,最终殒命火海。但是万物共生的世界,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任何微小物种的消失,都会破坏整个生态鏈的平衡。小说在结尾描绘了一个和谐美丽的新家园,正是作者对于生态认知的一个体现,加深了此文的思想性。另外,叙事的流畅也是这篇小说的亮点,把一个故事叙述得条理清楚,引人入胜,这是成就一篇小说最初的基础。作者还是在校学生,还将接受严格的写作训练。

本文论述到的几位写作者,多是活跃于当下文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楚雄青年作家。他们或作诗,或写小说,或坚守传统现实主义,或以现代派技巧提升作品艺术品质,均表现出严肃的创作态度,没有丝毫玩弄文学的劣习。从作品内在的精神主旨到外在的表达形式,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努力,力求在思想的掘进中实现艺术质量的提纯,而且已显出愈益成熟的迹象。假以时日,相信他们必将大有可观。

作者简介:杨荣昌,1982年生,现供职于楚雄师范学院办公室。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评论110多篇。出版《批评的体温》和《攒动的群山》等学术著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李 夏

猜你喜欢

写作者故乡诗人
白马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诗人”老爸
论写作(创作谈)
愤怒
故乡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故乡常在我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