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研究

2021-06-08李欣晏刘小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机维度大学生

李欣晏,刘小珍

(1.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 332000;2.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手机客户端应用的丰富,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已深度嵌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智能手机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中国手机网民总人数为8.97 亿,其中20~29 岁青年网民是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占网民总人数的21.5%,高于其他年龄群体[1]。各种新兴事物充斥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移动互联网因其多功能性、便利性、实时性和互动参与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所喜爱,因此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心理适应等各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致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甚至病态使用手机成为当前高校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甚至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的比例显著提高。

大学生手机普遍使用甚至过度使用并不是某一国家特有,而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以往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手机依赖或成瘾比例达30%以上,40%的西班牙青少年手机成瘾,每天花在手机通话或短信上的时间超过4 h[2]。精神病专家预测,手机依赖将成为未来10 年中最重要的非药物依赖类型之一[3]。由此可见,手机依赖已逐渐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国外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01 年,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国内的研究才刚起步。

当前研究者们尚未就手机依赖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国外的研究报告均无明确定义,仅仅倾向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依赖”等术语来描述手机成瘾。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手机依赖属于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的范畴,即不涉及任何物质摄入,是一种新型的强迫依赖行为,主要特点为强迫性心理依赖、强迫性媒介使用、退隐反应、逃避性心理等。对手机成瘾的概念国内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韩登亮等[4]将手机成瘾症界定为过度滥用手机而导致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具体表现在手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过度影响生活、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心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其他学者则将其定义为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且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行为反应[5]。其他研究表明,手机依赖行为被归结为行为成瘾,主要源于其具有成瘾行为的核心特征,如缺少自我控制、情绪改变、耐受性、戒断症状、认知受阻和复发等特性[6]。手机依赖行为尚需全面研究证据将其确诊为行为成瘾,而第5 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进一步明确成瘾行为的3个主要特征,即缺少控制、耐受性及戒断症状,并将手机依赖行为作为需进一步分析的对象列入行为成瘾范畴[7]。国外相关研究也针对缺少控制、耐受性及戒断症状开展手机依赖的行为研究。

由此可见,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回顾以往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数研究仅仅调查了当前大学生手机使用基本状况;(2)对手机依赖及手机成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描述性层面上,主要是对现状的量化分析,缺乏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整合;(3)大学生手机过度使用的干预研究及其预防更是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基本特征,探讨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需求,为大学生行为成瘾的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3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3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2 份,有效回收率91.52%,具体人口学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手机依赖调查被试对象的人口学变量分析/n=302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问卷采用熊婕等[5]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量表共16个题项,分为4个因子,其中戒断症状(6 题项)表示当停止或缩减手机使用时,生理或心理上出现特别反应;突显行为(4 题项)表示为手机使用在思考和实践活动中突出的显示;社交抚慰(3 题项)表示为手机使用在社交和人际相处中的作用;心境改变(3 题项)表示为手机的使用导致情绪的改变,量表5 点计分,1~5 分表示为从“非常不符”到“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手机依赖的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

1.2.2 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问卷采用肖祥等编制的手机使用动机问卷量表,量表共25个题项,分为4个维度:自我表达、娱乐休闲、信息获取和人际沟通。量表采用5 点计分,从“1 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使用手机动机越强烈。本研究中经过文献分析和维度分析,将25个题项删减为16个题项,经过KMO和Bartlett's球状检验,修订后的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

1.3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 22.0 等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特征分析人口学特征结果显示(表1),一半以上的被试(51.99%)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超过4 h,29.80%的被试每天手机时间超过3 h,可见每天使用手机>3 h 的群体超过80%,长时间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月手机花费超过100 元的却只占被试群体的11.59%,77.15%的大学生每月手机消费在30~100元之间,可见当下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便捷性和低消费、易获得,成为大学生每天手机长时间使用的潜在因素。

手机依赖量表中每个题项以均分3 为筛选标准,总分的理论均值为48分,4个因子的理论均值依次为9、9、18、12。表2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均分为(47.12±10.11)分,总分接近理论均值(48分),手机依赖水平接近中等,达到手机依赖的人数(手机依赖总分均值≥48 分视为手机依赖者)有145人,占比48.01%,表现为生活中使用手机过程中自控力较差,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4个因子的得分接近其对应的理论均值,其中戒断症状因子分高于理论值的大学生人数和比重最高,甚至超过手机依赖高于理论均值部分的比重。手机戒断症状表现为个体离开手机之后,将出现明显消极情绪和各种不适应行为。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达到一定程度,每天几乎离不开手机,使用手机进行各种活动已成为其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

表2 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各个维度的均值比较/n=302

2.2 手机依赖在各主要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2.2.1 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各因子上,社交抚慰表现为智能手机在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实现情感满足作用,社交抚慰在性别变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得分(8.97±2.91)分显著高于男生(7.16±1.15)分,而在手机依赖总均分和其他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倾向于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因此该因子得分更高。

2.2.2 年级变量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在年级变量表现出不同特征(表3)。大一年级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社交抚慰、心境改变、戒断症状及突显行为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其中手机依赖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究其原因,大一年级大学生离家初入高校,学习生活可能出现不适应,手机成为很多学生与亲友保持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工具。而大三年级大学生面临毕业,各种学业任务繁杂,就业状况不明确,因此沉迷手机时间相应降低,手机依赖程度较一年级新生减轻很多。

2.2.3 每天手机使用时间差异分析由表4可见,大学生每天不同的手机使用时间在手机依赖总均分及其4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由结果可见,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在手机依赖总均分和4个因子的得分越高,所以手机依赖程度和每天手机使用时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可以理解为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手机依赖程度越高。

2.3 手机使用动机的人口学差异分析将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进行人口学变量检验,结果显示,女生在自我表达(t=3.89,P<0.01)和休闲娱乐维度(t=2.55,P<0.05)及问卷总分(t=2.67,P<0.05)上得分高于男生,男女生在人际沟通(t=0.88,P>0.05)和信息获取维度(t=1.55,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被试在量表总分及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自我表达、休闲娱乐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比较结果(LSD)表明,大二年级被试者在信息获取维度的得分低于大一、大三年级被试者;大一年级被试者在自我表达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被试者得分;大一年级被试者在休闲娱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被试者得分。由此可见,初入大学的新生在高考之后,学习压力骤然降低,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因此智能手机在学习生活中休闲娱乐及建立社会关系(人际沟通)功能得分比较高。大三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择业,很多学生通过移动网络去了解求职就业等相关信息,智能手机信息获取功能因此被重视。

2.4 手机使用动机在不同水平的手机依赖上的差异检验将手机依赖得分的高低组在手机使用动机上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手机依赖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手机使用动机总分及信息获取、自我表达、娱乐休闲3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年级差异分析/M±SD

表4 大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差异分析比较/n=302

表5 手机使用动机在不同水平的手机依赖上的差异检验/M±SD

2.5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手机使用动机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通过检验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使用动机及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表6)显示,手机依赖中的人际沟通、自我表达、娱乐休闲因子与使用动机的戒断症状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人际沟通、自我表达、娱乐休闲及手机依赖总均分与使用动机总均分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大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主要用于娱乐休闲如玩各种网络游戏、人际沟通如和朋友同学之间频繁的人际联系,这些因素都可正向预测手机依赖现象的出现,而这些因素也导致手机戒断症状非常明显。

表6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手机使用动机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n=302

3 对策与建议

3.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甚至成瘾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手机成瘾将导致大学生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及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出现。过度社交理论提出者BILLIEUX J 等认为,由于个体过度关心维持社会关系,不加节制的使用网络社交媒体,通过过度使用手机获得感情抚慰[8],同时手机依赖行为与高社交焦虑有关,从而提高了焦虑症状倾向[9]。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手机行为成瘾的干预。首先,应将理性使用手机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题活动,可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心理情景剧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了解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规范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其次,可通过课堂讲授、小组分享、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手机健康使用的常识,引导大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此外,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及挫折,学会情绪调节,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乐趣和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降低手机依赖程度。

3.2 加强手机使用动机引导,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本研究结果,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克服手机戒断的不良症状,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显著缓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这一结果支持了手机依赖的自我控制缺失理论,即低自我控制是产生手机依赖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在相关的研究中亦得到证实,无计划性、低自我控制与成瘾行为被检验存在显著关联,无节制的手机使用行为,源于个体缺少控制冲动的能力,从而导致手机依赖甚至行为成瘾。首先,高校通过主题教育及日常宣传促进大学生明确手机的主要功能及积极性质,了解智能手机在个体社会心理适应中的意义,以及手机成瘾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其次,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作息时间,鼓励学生培养时间管理的习惯,以此促进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

3.3 根据不同的手机使用动机,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干预本研究结果提示,教育者可根据手机使用动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干预。高感觉寻求理论也论证了手机成瘾者的使用动机是引发其成瘾的内在心理机制,如感觉寻求理论提出,高感觉寻求个体提高手机使用过程中愉悦体验,并获得所需的刺激感受。一方面,高感觉寻求个体偏好即时可得的小奖励,忽视延迟的大奖励,在抵制欲望和诱惑方面存在问题,一旦行为决策能力受损,极易出现手机依赖等成瘾行为[10]。另一方面,高感觉寻求个体追求刺激,难以对抑制信号做出快速反应,在控制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极易出现手机依赖等成瘾行为[11]。因此,对于过度手机依赖而影响正常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深入访谈挖掘其手机成瘾的真正原因,制订针对性的团体干预策略。人口学变量差异表明,女生手机使用更多是人际交往需要,如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倾向于通过网络交往、向陌生人倾诉等方法获得心理慰藉。男生手机使用更多是娱乐功能,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行游戏,导致成瘾现象更加显著。高校教育者可通过学生会和校园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走出虚拟世界,让大学生展示特长,使其在现实活动中建立自我意识,从而减少网络交往需求。

3.4 强化智能手机在学习应用中的渠道大数据背景下,智能手机在教育中的运用更加深入,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将智能手机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建设信息化课程学习平台。教师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课程相关知识与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相互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构建学习共同体。对于很多网络平台上的慕课素材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结合互联网查阅学习资料,丰富知识并拓展视野,实现智能手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和提升。

4 总 结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将在以后研究中加以改进。首先,本研究采取量化研究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但是对于手机依赖的产生机制并未充分解释,今后研究应结合质性研究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解释手机依赖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例如可结合扎根理论对手机依赖或成瘾的学生深度访谈结果进行编码,成为研究者修订量表的重要参考,进一步完善研究工具的适用性和全面性,同时把质性研究结论与量化研究进行相互佐证,增强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其次,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今后研究可结合多渠道(如:教师、同学、室友等)收集的数据,更深入地了解各变量间的关系。此外,将来研究还可综合探讨手机使用动机、社会支持与心理特质各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从更深入的心理机制角度探究手机成瘾的干预方式。

猜你喜欢

动机维度大学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光的维度
动机不纯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