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农户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满意度分析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2021-06-08谢晶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寨县易地条件

谢晶晶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2001 年国家计委在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区时,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2006 年国家发改委在《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 “易地扶贫搬迁, 亦称生态移民”。 但相对来说,“易地扶贫”仍是目前国内研究的重要概念[1-2]。 “十五”期间,发改委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此工程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成效。易地搬迁是指为了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其搬至条件相对优越地区。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周期长、成效缓慢,贫困人口的后续发展成为扶贫工作的关键。国家相关部门为了助力易地搬迁工作出台了优惠政策,以提高贫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等。2020 年是我国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中国扶贫工作将进入新阶段,扶贫工作重心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3]。

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国内研究相对较晚,是伴随易地扶贫搬迁实践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实现机制、动力机制、易地扶贫搬迁的绩效评价等方面。在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机制方面,学者认为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后续工作不到位、难于融入社会、就业困难等[4](P22-29)[5-8],应建立高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增加基础保障设施的投入[9],关注内生发展体系[10],创新基层治理[11]。 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动力机制上,不少学者指出通过搬迁和空间再造[12],可以改善由于贫困造成的运用常规扶贫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13](P102-103)。 还可以通过易地搬迁改善居住环境及生态环境、促进自然可持续发展[14]。在绩效评价方面,已有的成果从指标的构建和模型的选择[15]、效益的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16],也有学者提出检测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要增强农户满意度,要从农户的根本利益出发[17][18](P44-45)[19]。

安徽省金寨县是革命老区,位于大别山,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了评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效果,从贫困农户视角进行满意度感知的反馈是一个量化的工具,可以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的绩效以及影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扶贫考核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因此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户进行政策实施满意度评估是可行的,故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研究贫困农户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满意度分析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

金寨县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级贫困县。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2019 年该地贫困人口发生率降到0.31%, 当年实现搬迁贫困居民1 544人。 2020 年4 月,金寨县实现整体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实现搬迁入住。

(二)问卷设计与变量衡量

参考以往相关量表的设计,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由旅游专业的教授对问卷内容进行修订,初步确定测量指标,再请两位旅游专业教授和两位金寨县扶贫工作人员再次修订,形成调查问卷。 通过以上步骤,最终选取贫困农户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满意度评价指标共22 个,主要涉及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公共基础设施、政策落实精准性、政策实施效果等方面。 问卷题项采用5 级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非常不满意;2 表示不满意;3 表示满意;4 表示比较满意;5 表示非常满意。 数据来源为2020 年研究团队对金寨县五个村的易地搬迁脱贫农户发放问卷所得,共发放问卷310 份,有效问卷256 份,有效率为83%。

(三)分析方法

1. 探索性因子分析

首先,在SPSS26.0 中录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效度。 对各要素量表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得到的结果显示:Bartlettχ2=2 463.667,p<0.001,KMO=0.858, 说明适合于进行因子分析(见表1)。

表1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金寨县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各个项目进行因子抽取,最终提取6 个因子,特征根均大于1,6 个因子累积解释总方差的68.920%,说明这6 个因子可以概括金寨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见表2)。

进一步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金寨县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满意度量表进行直交转轴,转轴后的成分矩阵见表3。 第一个因子是居住条件,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842~0.613; 第二个因子是公共基础设施,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865~0.701;第三个因子是政策落实精准性, 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824~0.747;第四个因子是就业状况,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857~0.764;第五个因子是满意度,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794~0.750; 第六个因子是政策实施效果,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806~0.739。 六个因子的负载均大于0.5,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表2 总方差解释

表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2.结构方程模型

利用AMOS24.0 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具有因子和路径的分析功能,是分析数据不断修改的一个过程,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因素中,可以通过观察变量来获取。 因此,选择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展开本次研究。

二、研究结果

(一)贫困居民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从表4 可以看出,贫困居民个人属性特征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1)从是否是党员上看,党员的满意度要显著大于非党员。相对来说,党员的思想意识较为活跃,更容易支持国家方针政策。

(2)从年龄上看,老年人满意度较高。 总的来说,老年人家庭负担相对较轻,家庭的重担大都在中青年人身上,中青年人家庭责任更大,因此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较低。

(3)从文化程度上看,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满意度要低于初中以下学历,文化程度越低,生活期望值相对就低,对生活要求就不高,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就高。

(4)从家庭人口数来说,家庭人口多,家庭负担重,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就低。

表4 贫困居民个人属性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上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二)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模型验证与修正

根据各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对结果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正。 修正前的验证性因子分析AGFI 未达到判断标准,根据模型修正指标对乡村风气和参与集体活动、医疗条件和娱乐设施条件的残差进行修正, 修正后的拟合指标中,x2/df 的值为1.158,GFI的值为 0.926,AGFI 的值为 0.903,RMSEA 的值为0.025,NFI 的值为 0.913,CFI 的值为 0.987,TLI 的值为0.984,IFI 的值为0.987。修正后的结构关系模型指标达到较为理想状态,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见表 5)。

表5 模型拟合程度分析

2. 模型结果分析

(1)模型测算结果解释

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居住条件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β=0.270,p<0.001); 就业状况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β=0.292,p<0.001);公共基础设施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β=0.157,p<0.05); 政策落实精准性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β=0.198,p<0.01);政策实施效果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β=0.162,p<0.05)。 因此假设均得到支持(见表6)。

第一,居住条件与满意度验证。 居住条件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70,假设H1 成立。 居住条件是贫困居民在易地扶贫搬迁后关注的重点,良好的居住条件能够提高贫困居民的满意度,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是扶贫效果的体现。 搬迁后,贫困居民拥有的土地大多进行了流转,居民有了休闲时间,住宅设施和交通状况得到改善,社区氛围良好,居住条件舒适,贫困居民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高。

第二,就业状况与满意度验证。 就业条件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2,假设H2 成立。 就业状况能够反映贫困居民的需求,是贫困居民关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的重要依据, 是否能够就业对满意度有直接影响。搬迁后,政府提供就业培训,贫困居民掌握技术,提高了收入,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加满意。其中,“掌握技术”是贫困居民关注的要素之一,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提高其收入和满意度。

第三,公共基础设施与满意度验证。 受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贫困居民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 路径系数为0.157, 假设H3 成立。公共基础设施状况说明贫困居民生活环境是否便利、是否有显著提升,因此公共基础设施是影响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搬迁后,贫困居民子女教育问题得到解决,并且社区配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居民看病问题被解决。此外,娱乐设施和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满足贫困居民安置的基础需求。 其中,“教育资源”是贫困居民关注的重点,教育条件改善,能够确保贫困居民都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政府可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保障贫困居民可以享有公平的教育条件。

第四,政策落实精准性。 政策落实精准性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8,假设H4 成立。 政策落实的精准性能够反映当地扶贫的效果,“搬迁政策了解”“得到教育扶贫”“得到健康扶贫”“得到产业扶贫”都是贫困居民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与否的因素。

第五,政策实施效果。 政策实施效果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62,假设H5 成立。 政策实施效果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最直接的体现,效果显著说明贫困居民满意度高。

表6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参数

(2)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修正模型解释

贫困居民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中,路径系数可表示变量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影响程度(见图1)。

第一,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公共基础设施、政策落实精准性、政策实施效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均呈正相关。 居民条件及就业状况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政策精准性提高、政策效果明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则较高。其中,就业对满意度影响最大,为0.29,就业状况改善能显著提高金寨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

图1 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修正模型

第二,在居住条件中,交通状况和饮水质量的载荷系数较大,分别为0.90、0.75,说明交通状况、饮水质量的改善能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满意度,能促进易地扶贫政策的实施。在就业状况中,掌握技术、获取就业机会、 参加技能培训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83、0.72、0.69, 这三个因子对易地扶贫政策满意度的作用较为明显。 公共基础设施中,教育资源和卫生条件的载荷系数较大,说明教育资源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能显著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在政策落实精准性中搬迁政策了解的载荷系数最大,为0.80,说明对于政策及时了解能够提高易地扶贫政策满意度。 在政策实施效果中,小额信贷参与、 收入变化、 生产条件和技能载荷系数分别为0.80、0.72、0.63, 说明这三个因子的改善能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满意度。

第三,从满意度角度来看,民生改善满意度是贫困居民评价的首要因素,民生的改善对于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作用很显著。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路径分析对H1~H5 进行假设, 贫困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模型修正后拟合度较好,研究假设均被验证。 结论是: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公共基础设施、政策落实精准性、政策实施效果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均有直接影响,五个因素按照影响效果排序,依次为就业状况、居住条件、政策落实精准性、公共基础设施、政策实施效果,其中就业状况的影响最为显著。 今后,改善贫困居民就业应作为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工作的重心。 另外,民生改善满意度、扶贫工作满意度、政策满意度决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整体满意度。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居住环境建设

脱贫攻坚是长期任务,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了贫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为了帮助贫困居民尽快适应安置区的生活环境,促进区域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保障居民生活秩序,需要加强交通建设,保障道路通行,改善居住区的乡村风气,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切实提高安置区的居住环境,确保居民在新的环境中提升扶贫搬迁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就业

贫困地区的居民大都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影响了就业效果,就业状况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搬迁前贫困居民由于年龄较大,接受技能学习能力较弱,获取就业机会少。搬迁后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就业培训,教授种植技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让贫困居民真正脱贫。 在交通条件较好、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居民脱贫机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同时加大宣传,为搬迁农户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三)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易地扶贫搬迁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能否确保搬迁农户“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搬迁后,居民生活环境是否得到改善,是否能够就业,是否得到真正的实惠, 居民易地扶贫搬迁后是否满意。 通过研究得出,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居民满意度的重点在于要真正改善居民生计, 要有扶贫效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各地要加大投入,明确责任,以扶贫为导向,发展扶贫项目,集中优势解决搬迁后的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居民环境等建设问题,建立考核机制和监管体系,提高居民易地扶贫搬迁满意度,增强居民对扶贫工作的认可与感知。

本文采用单一研究地域的方法,没有涉及到其他类型贫困区的影响,以及贫困居民认知的动态变化及差异性,在后期的研究中会以其他类型的贫困区为研究对象,扩展研究范围,采用持续性研究,以检验研究模型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金寨县易地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安徽省金寨县香炉尖-石家湾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山区地区小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