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新探

2021-06-07扶晓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学内容语文

扶晓彤

摘 要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尽管社会上对中学语文教材删减有关鲁迅的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新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仍然保留了大量鲁迅的作品,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对鲁迅作品进行教学值得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内容

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屡屡被删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大家纷纷猜测其中的原因并就“鲁迅文章是否应退出中学语文教材”这类话题各抒己见。经统计,初中《语文》课本中删除了《风筝》,高中《语文》课本删除了《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纪念》《药》等文章。对于支持中学《语文》教材删除鲁迅作品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鲁迅的文章太过晦涩难懂,师生难以学习;鲁迅的文章语言过于犀利,带有很明显的批判性,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鲁迅文章虽然经典并具有代表性,但毕竟鲁迅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的时代有些久远,在他之后也有很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能够与之媲美,是能够代替鲁迅的文章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通过查阅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鲁迅作品的数量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鲁迅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文章风格,以及其深刻的思想,都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一、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选入的作品都是有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的。鲁迅的文章作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1.文学价值

在语言艺术方面,鲁迅作品中的语言运用了大量象征隐喻、对比映衬、托物言志等手法,丰富多变,语言简练而又精确。学习鲁迅的作品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写作手法。除此之外,鲁迅的文章语言凌厉而又深刻,每个字都力求恰到好处,准确刻画人物心理。鲁迅还致力于对作品中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另类”刻画,用一种更为独特的方式呈现人物形象。在文章风格方面,鲁迅与形形色色的黑暗势力顽强抗争了一生,所以他的文章大都充满忧患意识和愤慨情绪。嫉恶如仇的个性,锐利的笔触,使他的文章体现着独特的风格:或冷嘲热讽,或嬉笑怒骂,幽默、讽刺在鲁迅笔下已炼就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2.思想价值

鲁迅的文章受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文章中充满了质疑、批判和斗争精神,语言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过于犀利,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鲁迅以自己锋利的笔锋直击现实社会的阴暗面,在他那个时代,揭示了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一直到如今,鲁迅以及鲁迅的文章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救赎意识仍然是人们所需要的。鲁迅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永远都值得学习,“鲁迅精神”更是值得永远学习。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入选情况

鲁迅作品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前几年虽有“鲁迅作品退出语文教材”的风波与争议,但新近出版的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仍然有大量鲁迅作品入选。通过统计,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中共选入鲁迅作品7篇,具体情况如下:

七年纪上册第三单元选入了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著导读板块为《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同样选入了《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分别是七上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和八上第二单元《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别选入了鲁迅《呐喊》中的小说《社戏》和《故乡》,九年级上册还选入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入了鲁迅《呐喊》中的小说《孔乙己》。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鲁迅的作品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数量可观,在教材中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由此可见,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鲁迅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把它当作教学的重难点来对待。但是实际教学情况却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中学流传至今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从中可以看出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对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这一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1.教师的教学困境及解决方法

(1)教学模式固化

新課程改革强调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处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大多数教师认为鲁迅作品的思想过于深奥,文章的时代背景复杂,并且语言的引申含义较多,对于初中生来说,读懂鲁迅作品的难度较大,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甚至将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强制灌输给学生,虽然学生很快学习了知识,教师也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鲁迅作品去获得自己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改变单一的教学策略,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三单元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鲁迅的童年趣事。对于这类文章,不应该让学生单纯地分析知识点,而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从鲁迅的经历中引起共鸣。此外,鲁迅的作品内涵丰富且具有特殊性,教师不能只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而应该注意到作品的特殊性,结合具体的作品,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学,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相反,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不仅不能清晰地把握课文内涵,而且也会因此失去继续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

(2)文本解读程式化

教师对鲁迅作品的理解有时过于片面,使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学生在学习鲁迅作品时没有觉得贴近生活,因此对阅读也就缺乏了兴趣,这就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对课文缺乏自己的深入理解,这也是鲁迅作品难以教学的原因之一。教师对鲁迅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光靠借助相关的教学资料来进行教学。

教师应提升自己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努力实现对鲁迅文章的多元化解读。以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第二单元选入的《孔乙己》为例。大多数教师对于课文内涵的把握只是停留在对孔乙己人物形象以及看客们冷血无情的刻画上。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是时代的产物,而孔乙己也只是众多被封建思想及科举制度荼毒的代表之一。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叙述背后的人性内涵的反思上。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背景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思想,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今后教学鲁迅的文章也是很有帮助的。

2.学生的学习困境及解决方法

(1)与鲁迅作品的距离感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正在进行白话文运动的民国时期。当时的汉字语言,刚刚从文言文演变为白话文,当时的白话文和今天我们日常使用的现代汉语还是略有区别的,这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此外,鲁迅生活的时代与当今的时代已经今非昔比,而鲁迅的文章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全面理解鲁迅的作品需要在他生活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虽然教师在讲课前会介绍鲁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但是初中生毕竟课外积累有限,学习起来还是有些困难。这种情况就更需要教师去进行调整。

鲁迅作品的教学必须要切合初中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当代中学生需要的是一种相对积极一点的思想教育,这并不是说鲁迅的文章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是鲁迅文章中的一些过激思想和批判精神不适于初中生学习,所以可以适当转变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重点把握鲁迅文章背后传递出中的真善美。以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孔乙己》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通过了解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情冷漠对孔乙己的打击,通过孔乙己的遭遇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加主动地关怀他人。鲁迅有些作品的语言是白话文,但教师只要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正确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大致是可以读懂的。

(2)学生理解的隔膜感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及社会环境的局限,对有的鲁迅作品中描写的很多事情都不能设身处地地进行感知,所以在学习中就难以与作者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鲁迅文章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缩小鲁迅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鲁迅的文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让作品中的人物走进学生的生活,就要找到人物和学生相通的地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大致理解魯迅的文章,不会产生畏难心理。比如学生对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种记述童年生活的课文是感兴趣的,因为文章中写到的一些童年经历是非常有趣的,而且与部分学生的童年经历可能有相同的地方。而有的教师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单纯地归结为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这样虽然阐释出了作品的深层涵义,但是思想上却也让学生有了距离感。在教学鲁迅作品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需要把握的一点。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让学生学习优秀文学作品以及正确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获益匪浅。鲁迅的文学作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是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重要渠道。学习鲁迅的文章,能够培育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关怀他人,尊重人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解决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教学内容语文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