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兼顾 “象”外寻“意”
2021-06-07柯萍
柯萍
摘 要 《杜甫传》是作者冯至先生以诗人的视角观照历史,以诗心体悟诗心,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精心结撰之作。本文试从叙事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三个角度,寻求引导学生探究《杜甫传》的美学价值的指导策略。这对激发学生阅读传记类整本书,提高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冯至;《杜甫传》;美学价值;指导策略
《杜甫传》是作者冯至先生以诗人的视角观照历史,以诗心体悟诗心,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精心结撰之作。全书以杜甫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他各个时期的大致情况。传记本文既有力求严格的历史真实性,又有鲜明的文学风格;既有以史解诗对传主的全心叙写,又有化诗为史的取材叙事法;既有对传主的完整人生面貌的呈现,又有诗人冯至自我悲悯情感的置入。冯至写《杜甫传》的目标是要使“这幅图像使人一望便知道是唐代的杜甫,可是被一个现代人用虔诚的心与虔诚的手给描画出来。”他为杜甫作传是被一种美的情绪驱使着,并将这种美融于史学意识中,从而让杜甫这个唐代的伟大诗人形象作为“这一个”的符号立于众多“杜甫传”之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认识到其中的美学价值呢?新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作”任务群中明确要求:“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这给我们在“审美”“识美”上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据此,本文试从叙事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究《杜甫传》的美学价值,觅得文字背后的胜景。
一、抓文体本质,品叙事之美
传记文学是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它是叙事的,并且在叙事的过程中,它既具有史学的写实性,又具有文学性。同时,因为是作者依据史实对传主作传,因此在叙事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作者个人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在《杜甫传》整本书阅读中,只有首先抓住文体的实质,才能在“寻美”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传记文学的叙事美学价值探寻的策略指导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杜甫传》时不能跨越的存在。学生在对《杜甫传》进行初读、再读的整体感知阅读的阶段,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传记文学的文体角度和作者的角度去体悟传记文学的叙事美学价值。
1.忠实于历史的现实之美
冯至努力站在史学家的位置,以清醒的史学意识来创作《杜甫传》。作者取材的基本对象是杜甫的诗歌作品,但不是采取介绍作品的方式,而是从立传的要求出发,将最能显示杜甫形象、最能反映杜甫生活经历和生活遭遇的作品选择出来,将它们还原为史料。在运用这些作品时,有时候是点出篇名,对作品作出精辟的艺术分析。因此,杜诗在冯先生笔下不是艺术分析的对象,而是取材的史料。冯至说过:“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他“要极力避免使杜甫现代化,因为用现代人的思想与感情去点染将及1200年前的一个古人,可以说一种难以原恕的罪行。”(冯至《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所以,他经过繁琐的考证、不断积累论据,才以简洁疏朗的笔调极力客观塑造杜甫的形象。他把杜甫的个人命运与那个动荡的时代命运相交织,以那个特定的时代映衬杜甫,又以杜甫的遭际反映那个时代。例如,在《流亡》一节中,作者把整整延续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与杜甫得官失官、失而复得,被弃流离,辗转漂泊的苦痛人生紧密联系起来,真实的史料与杜甫高度的写实技巧臻于统一。毫无疑问,冯至在控制着他写实的笔,以体现传记文学“传真”的特点。
但他又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积,而是以一个历史阶段涵盖好几个章节,把传主的经历放在首位进行写实描述。“安史之乱”这个标志性史料就涵盖了《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成都草堂》《再度流亡》等几个部分。在描写時,时不时的穿插着历史故事作为背景,把再现历史的真实与记叙传主个人的真实相融合,以凸显传主杜甫的悲喜遭际。作者运用丰富真实的史料,展示出了一派严谨的史家风范,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的时代里真实的杜甫,在可信可感的字里行间给人以写实之美。
2.忠实于文学的浪漫之美
虽然冯至尽可能地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进行创作,但“化诗为史”的取材法,相当于把传主的诗歌用散文的形式翻译叙写,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免有想象联想,有诗化、散文化的笔调。在这样的工作中,作者诗人的视角和审美情绪便更多的显露出来,使得《杜甫传》的文学特点得以彰显。
传记文学既是传记,力求高度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是文学,但与普通的文学相比,它必须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高度统一。它的“真”是一种“纪实”,是一种对事实的叙述。因而这里所说的文学浪漫之美,是在历史事实基础上加以想象的诗化、散文化描摹,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辞藻文采上。在《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一节中,作者借杜甫的《秦州杂诗》及在秦州所作的其他诗歌复原历史:“现在他亲自到了秦州,听到的,时而是川原将要昏黑时的一片鼓角,时而是薄暮中的一声羌笛,时而在雨晴后从戍楼上又发出嘹亮的胡笳;看到的,是降虏千帐,胡人跳着白题斜舞,在黄云白水间羌妇笑语,胡儿行哥。并且羽书往还,络绎不绝,今天在城东楼上望见出使吐蕃的驿使,明天又送人行军,去抵抗吐蕃。”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显然发挥了想象,运用排比、对比、渲染、视听觉,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以浪漫的笔调描摹流亡到秦州的杜甫的所见所感。或许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描绘,才使得《杜甫传》摆脱了重复史实的干瘪。因为这些描叙有了作者情感的融入而滋润生色,让硬生生的史实有了几分柔软的浪漫气息。
3.忠实于人性的情味之美
每一个传主都是历史中的个体,无法超越时代,他的思想与言行就自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每一个传主又都是他家族的一份子,无法摆脱他的家世与出身。杜甫也不例外。在《杜甫传》中,冯至遵从这一原则,忠实于人性,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杜甫形象,再现了一个从“庸俗”到“超越庸俗”从而更见其伟大的杜甫形象。
在《杜甫传》中,冯至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杜甫的庸俗性格:他的自高自大、傲慢自诩,他的夸张甚于实质,尤其是他“热衷于仕进”的庸俗的人生观,以及他求职的不择手段。在《长安十年》里,作者写到:“杜甫一方面被贫穷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杜甫把心酸的诗句呈给“不是怎样高明的人物”韦济;他在《封西岳赋》和《雕赋》的进表里把穷苦的生活写得十分凄凉,仍旧是渴望仕进,同时“他也不加选择,投诗给那些他并不十分尊重的权要,请求他们援引。”作者试图从家族遗传与熏陶渐染的角度予以解释,却忽略了杜甫作为那个时代的中间阶层所普遍具有的两面性与动摇性。虽然如此,不影响我们看见作者是要塑造一个伟大的、丰满的诗人形象。相反,正因为有了漫游吴越、裘马轻狂的杜甫,有了长安十年“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处处寻求援引的杜甫,才会使超越这层庸俗走向人民、悲悯济世的杜甫更让人敬仰。
杜甫虽然在长安十年磨一剑,获左拾遗的小官,刚一试锋芒,就因忠于职守和敢于直谏,惹来逆鳞之怒,至诚至忠反遭祸害,不得不说是对他庸俗事业观的一个沉重打击。除了对入仕的执著,杜甫的一生,还笃于伦谊:“梦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是同胞之爱;“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是伉丽之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是父子之恩义;“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尽哀知有日,为客恐长休”,是友朋之谊。至于爱君忧国,每饭不忘,不胜枚举。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战乱,一次次的饥渴,让读者感受到杜甫是我们身边的有优点、有不足的普通人,让真个性的杜甫走近人民,走向成熟。正如清代诗人杨伦所说,杜甫“上悯国难,下痛民穷”,最终虽以悲剧收场,但他无论顺逆,始终情系家国,令人高山仰止。
二、抓情节始末,识结构之美
人物传记往往以时间为轴,以空间变幻为序,在时空转换中记叙传主的一生。这个转换的时空所串起来的史实在传记文学作品中就类似于小说中的情节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写实性。但本文这里所说的“结构”是从传主与时代的关系、传主形象及生活过程的角度来谈的。这个指导策略放在“专题阅读”层级进行。
1.时代与传主关系的平衡美
传记文学的结构不能单纯地表现人物,而是要平衡时代与传主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对当代有益的思考。在《杜甫传》中,杜甫是核心所在,而杜甫所处的时代则构成了他人生发展的经纬线。全传共分为13个章节,按照传主人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从传记本文看,相关历史事件作为时代背景不时穿插其中,则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完全服务于传主形象塑造的需要。例如“安史之乱”这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就贯穿了自《流亡》开始的六个章节。
杜甫在传主笔下失去了游离于时代之外的可能性,他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在纷乱的时代中发生。杜甫“入仕”的愿望在左拾遗这个小官位上得以实现,又终因自我的耿介敢谏、忠于职守和皇帝的不容纳而化作泡影,得也好,失也好,得而复失也好,都不是杜甫所能改变的,这是那个时代的“规矩”。正因为这样的规矩和杜甫所到之处的战乱与祸患让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从所经历的一次次劫难中看见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写出了高度写实的精彩诗篇,成为那个时代人民疾苦的代言人与呐喊者,杜甫凭个人的卓越才华为那个时代的文学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形象与过程的完整美
《杜甫傳》强调了传主形象的完整性和传主整个生活过程的完整性。冯至先生笔下的杜甫是一个形象立体的人。曾经的杜甫有姑母呵护,有洛阳文化的濡养,有漫游吴越的裘马轻狂,有陪伴李白的求仙访道,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气,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这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杜甫。而求职长安,“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时候,杜甫是庸俗的,像一个饥不择食的普通人,甚至“庸人”。但是,待杜甫在一次次流亡漂泊之后,他的心被百姓的疾苦充斥着,忧国忧民的火花便燃成了一团在他心中熊熊燃烧着的烈焰。这时候的杜甫是一个“战士”,哪怕单枪匹马,哪怕一身疾病,哪怕衣食无着落,他都不曾放弃。他超越了那个曾经“庸俗”的自己,完成了一个飞跃,走向了性格的圆满。
这篇传记,记叙了杜甫的家世与出身,童年、青年、中老年各个时期的生活。从家庭到童年,从漫游到职场,从生活到诗作,从流亡直至逝世,构成了杜甫整个生活过程的完整。尤其是杜甫“悲剧的结局”与首章的“家世与出身”首尾呼应,又暗含因果,形成一个恰当的圆合。
三、抓“象”后之“意”,得意蕴之美
在《杜甫传》整本书初读、再读,并完成了各个章节设置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专题阅读阶段,把传主形象及形象背后的主题意蕴(现实意义)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探究,教师予以策略指导。《易经·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在文学理论里,“象”,即形象;“意”为意蕴。不妨把《杜甫传》中的杜甫视作“象”,进而索其“意”,见其美。
冯至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生动、完整的杜甫形象,但他不仅仅是在为杜甫作传,因为一切的文学作品最终都是指向当代、指向现实社会的,从而给我们一个积极的时代思考,从中抽离出一个有益于当代的精神内核。
一是生而为人,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的责任。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百姓摆脱战乱之苦,但作为封建社会的中间阶层,能够替百姓着想,关心忧虑之情跃然纸上,已经十分难得了。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理当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二是人若为官,无论大小都执政为民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的使命担当,感人肺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铿锵誓言与有力践行,是盛世之幸,百姓之福。现在的中学生终将走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国为民也应当是个人的使命担当。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体悟来读这本书,学生自然能树立起一心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三是拥政为国,无论强弱都拥护和平的大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堪,和平成为苦难中的人民内心的奢望。民不宁,社稷何以安?《杜甫传》艺术地再现了真实的历史,给当代人以现实的借鉴意义。在经济、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逐渐一体,唯有维护和平方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在《杜甫传》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对著作有全面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得审美体验,然后从中总结经验和路径,以整体阅读或者专题探究为载体,在实战中给学生以适时的指导。当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或许会发现的新的美学价值,这样就又会反过来丰富教师的指导策略。
[作者通联:重庆巫溪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