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群心房颤动与衰弱表型相关性研究

2021-06-07张双鹤胡婉申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步速活动度表型

边 瓯, 马 宁, 张双鹤, 胡婉申, 吴 炎, 王 伟

北部战区总医院 1.干诊一科;2.干三科,辽宁 沈阳 110016;3.南部战区总医院 干诊科,广东 广州 510010

心房颤动发病率随增龄而增长,是老年人群的流行病之一。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常面临卒中、出血风险,同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卒中死亡风险明显增加。衰弱是老年人群特有的涉及多系统生理和认知储备功能下降,导致个体对不良结局易感性增加的常见老年综合征[1]。衰弱的出现意味着发生多种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功能完整性。目前,关于老年心房颤动与衰弱表型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群心房颤动与衰弱表型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诊疗的20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70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疾病急性期者;长期卧床者;重度痴呆不能配合完成衰弱评估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其分为心房颤动组(n=38)与非心房颤动组(n=167)。心房颤动组:男性3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80.4±7.4)岁;体质量指数(24.5±3.4)kg/m2;吸烟史14例;饮酒史22例。非心房颤动组:男性14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9.8±8.1)岁;体质量指数(24.9±4.4)kg/m2;吸烟史62例;饮酒史9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参照衰弱表型评估方案[2]评估患者的衰弱情况:非自主性体质量下降;握力下降;步速降低;自我感觉疲劳;自由活动度降低。满足以上标准中的3项及以上即为衰弱,满足1~2项为衰弱前期,二者合为衰弱状态。所有患者行30 s心电图检查了解目前心脏节律情况。根据心电图结果确定心房颤动人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群衰弱状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衰弱评估比较 心房颤动组:衰弱7例、衰弱前期24例。非心房颤动组:衰弱10例、衰弱前期49例。心房颤动组患者发生衰弱、衰弱前期比例分别为18.4%(7/38)、63.2%(24/38),均高于非心房颤动组的6.0%(10/167)、29.3%(49/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患者步速降低、自我感觉疲劳及自由活动度降低比例均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非自主性体质量下降、握力下降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衰弱表型评估比较/例(百分率/%)

2.2 老年人群衰弱状态发生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心房颤动为老年人群衰弱状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94,95%可信区间1.734~8.073,P<0.05)。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4.4%~75.4%的心房颤动人群可能会发生衰弱[3]。心房颤动会引起多种不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及疲劳,这些症状会减少患者的能动性而导致衰弱发生。心房颤动患者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及较高的共病状态。有研究显示,衰弱的发生与左心房增大有关[4-5]。人体衰老而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是心房颤动与衰弱的发生的共同机制之一。左心房重构会诱发心房颤动,并且可能会增加左心室容量而导致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6]。除此之外,心房颤动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导致脑卒中高发,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及痴呆发生。近2/3的心房颤动患者有自觉症状而影响其生活质量,进而导致衰弱发生[7-8]。

本研究结果发现,心房颤动组患者步速降低、自我感觉疲劳及自由活动度降低比例均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非自主性体质量下降、握力下降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患者易发生躯体功能上不适,尤其是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可能与心房颤动所致的心输出量降低而导致全身血流灌注不足有关。有研究显示,当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后,心脏输出量可以增加44%~53%[9]。一旦发生任一躯体功能的下降,预示发生早期衰弱,应该及早给予干预。心房颤动患者一旦合并衰弱,会增加卒中的风险与中期病死率[10-11]。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及相关不良事件是心房颤动的基线治疗,而心房颤动合并衰弱者在这一方面的使用比例明显降低[12]。衰弱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明显降低,并且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发生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除尽早进行抗凝治疗外,可能更多的是综合性评估及个性化管理。本研究结果发现,心房颤动为老年人群衰弱状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94,95%可信区间1.734~8.073,P<0.05)。这表明,心房颤动与衰弱状态虽然是老年常见的两种不同慢性病状态,但是一旦发生心房颤动,可能通过相关的互通机制诱发或加速衰弱的发生与进展。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更易发生衰弱,在衰弱的表型方面更多地表现在躯体功能的降低,如疲劳、自主活动度降低及步速的下降[13]。

综上所述,心房颤动易导致老年人群发生衰弱及躯体功能下降,心房颤动为老年人群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除常规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外,更应该进行衰弱的评估,尤其注意表型的改变,早期进行衰弱相关干预,如营养治疗及功能锻炼,以提高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步速活动度表型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老年人步速与跌倒风险的研究进展
步速与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