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知识基础、热点与趋势

2021-06-07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图谱聚类精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710126]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刷新的减贫成绩单令世界惊叹,从2012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9 899万,到2013年的8 249万,到2015年的5 575万,到2017年的3 046万,到2019年的551万,每一月,甚至每一天,这个数字都在变化,2020年注定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注定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也注定载入人类发展史册。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首倡“精准扶贫”以来,学术界高度关注精准扶贫问题,涌现出大量的有益研究成果。那么,精准扶贫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热点是什么?由于已有研究文献庞大繁杂,很难全面客观地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有鉴于此,为克服传统文献综述法的主观性,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绘制精准扶贫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对海量文献进行大数据挖掘,全景式探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客观认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对新发展阶段的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一、研究方法说明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具有图和谱的双重特征,将大量繁杂、无序的文献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有序的知识体系[1]。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CSSCI数据库,在CSSCI检索界面中设置篇名为“精准扶贫”,或者关键词为“精准扶贫”,文献类型为“论文”,时间跨度为2014~2020年,然后进行搜索,手动剔除会议综述、访谈、书评等无效文献,得到1 405篇有效施引文献的题录信息,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的主要成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篇施引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被称为被引文献,1 405篇施引文献的引文文献(参考文献)总共为16 001篇,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更好保证了样本数据来源的质量和数量。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精准扶贫领域的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是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程序开发的,是科学文献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的知识图谱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绘制1 405篇施引文献的作者、机构共现图谱,以识别该领域的研究主体。第二,绘制16 001篇被引文献的共被引图谱,以揭示该领域的知识基础。所谓共被引是指如果两个实体(作者、文献或期刊等)同时被第三篇文献所共同引用。值得注意的是,共被引分析主要针对引文文献(参考文献),相互引用意味着某部分知识单元从之前的游离状态到重新组织,并产生新的知识点的动态演进过程。作为CiteSpace软件最具亮点的功能,共被引分析能够在海量的参考文献信息中定位出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第三,绘制1 405篇施引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时区图谱和聚类时间线图谱,以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演进和研究前沿。

二、精准扶贫研究的主体分析

研究性文献的作者和机构是学科发展的主体,运行CiteSpace软件,节点设置为“作者”,绘制作者共现图谱(见图1),图谱中的节点(圆圈)越大,字体越大,连线越粗,意味着作者发文量越多。统计发现,作者总共为2 032位,根据普莱斯定理,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为核心作者最高发文量,因此,取整数,将文章数量为3篇及以上的作者定为核心作者,统计可知,核心作者有171位,所占比例为8.42%;发文量大于等于6篇的作者为21位:汪三贵(21篇)、左停(15篇)、李小云(12篇)、庄天慧(12篇)、谢治菊(11篇)、许汉泽(10篇)、邢成举(10篇)、向德平(9篇)、曾小溪(8篇)、张琦(8篇)、王雨磊(8篇)、黄承伟(8篇)、章文光(8篇)、李博(7篇)、莫光辉(7篇)、唐丽霞(6篇)、孙良顺(6篇)、曾维忠(6篇)、朱玉春(6篇)、王晓毅(6篇)、赵晓峰(6篇)等。从作者合作强度来看,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呈现出“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状态,绝大多数节点为孤伶节点,最大的合作团队是以左停、李小云、邢成举为中心的合作团队,有23位作者;汪三贵团队有5位作者;庄天慧团队和余波团队各有4位作者。

图1 作者合作共现图谱(阈值3)

文献发文量反映了不同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运行CiteSpace软件,节点设置为“机构”,绘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篇幅有限,图略),统计发现,二级学术机构总共1 028家,其中发文量大于等于10篇的二级机构为45家,大于等于15的二级机构为20家,统计发文量排名在前9位的高产二级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81篇),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44篇)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8篇),其余发文较多机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9篇)、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9篇)、四川大学经济学院(19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9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18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18篇)等。综上所述,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研究团队和研究机构内部合作的较多,学者们从不同方向研究精准扶贫问题,丰富了精准扶贫研究的视角,但是不同团队和不同机构之间大多处于是独立研究,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精准扶贫研究的基础分析

(一)作者共被引图谱

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有利于识别精准扶贫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学者群[2],作者共被引次数越高,意味着不同作者研究主题中的理论或方法相关度越高。运行CiteSpace软件,节点设置为“被引作者”,绘制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见图2)。共被引次数大于50次的作者为21位:汪三贵(387次①)、习近平(211次)、左停(191次)、李小云(187次)、黄承伟(180次)、邢成举(165次)、王雨磊(123次)、周雪光(99次)、邓维杰(98次)、贺雪峰(97次)、葛志军(84次)、郑瑞强(82次)、许汉译(79次)、李博(73次)、莫光辉(67次)、唐丽霞(66次)、张琦(66次)、王小林(6 5次)、庄天慧(5 6次)、费孝通(56次)、刘彦随(51次)等,这些高共被引作者在该领域均有影响力的成果,为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2 作者共被引图谱(阈值10)

(二)期刊共被引图谱

期刊共被引图谱有助于了解精准扶贫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3],期刊共被引次数越高,意味着期刊之间的“学术距离”就越近。运行CiteSpace软件,节点设置为“被引期刊”,绘制期刊共被引图谱(见图3)。统计发现,总共5 252家发文期刊,其中有14家期刊共被引次数超过150次:《贵州社会科学》(691次②)、《农村经济》(382次)、《社会学研究》(373次)、《中国农村经济》(307次)、《经济研究》(300次)、《农业经济问题》(268次)、《管理世界》(266次)、《中国社会科学》(250次)、《中国行政管理》(241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9次)、《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4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0次)、《公共管理学报》(171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67次)等,总的来说,经济学类学术期刊和综合类学术期刊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

图3 期刊共被引(阈值40)

(三)文献共被引图谱

文献共被引图谱有助于识别精准扶贫研究领域的高影响力文献,挖掘基础知识来源[4]。运行CiteSpace软件,节点设置为“被引文献”,绘制文献共被引图谱(见图4)。统计发现,16 001篇被引文献(参考文献)中,共被引次数大于等于45次有8篇:汪三贵[5]共被引频次为140次,排名第一;左停[6]共被引频次为107次,排名第二;邓维杰[7]共被引频次为92次,排名第三;葛志军[8]共被引频次为80次;王雨磊[9]共被引频次为58次;唐丽霞[10]共被引频次为50次;邢成举[11]为49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12]总书记的第一部个人著作《摆脱贫困》共被引频次为45次,该著作收录了习近平在1988年至1990年期间的重要讲话和调研文章,具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综上所述,高共被引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框架,是精准扶贫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基础。

四、精准扶贫研究的热点、主题及趋势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图谱——研究热点分析

高频关键词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运行CiteSpace软件,设置节点类型为“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5),统计发现,总共2 676个关键词,43个关键词出现次数大于等于10,排名前20的关键词分别为:精准扶贫(1 215次③)、乡村振兴(53次)、脱贫攻坚(50次)、民族地区(47次)、多维贫困(43次)、贫困治理(43次)、精准脱贫(42次)、教育精准扶贫(35次)、贫困(28次)、产业扶贫(27次)、习近平(25次),反贫困(24次)、扶贫开发(2 3次)、精准识别(2 1次)、教育扶贫(20次)、大数据(18次)、基层治理(17次)、易地扶贫搬迁(17次)、文化扶贫(16次)、贫困地区(15次)等,这些高频关键词构成了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5 关键词共现图谱(阈值3)

中介中心性也是研究热点的重要判定指标之一[13],高中介中心性节点(一般大于0.1),在共现网络处于关键的枢纽(中介)位置。运行CiteSpace软件,设置节点类型为“关键词”,然后选择“中介中心性”选项,绘制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图谱(图6),排名前20的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为金融扶贫(0.63④)、贫困地区(0.56)、扶贫开发(0.51)、网络扶贫(0.51)、精准脱贫(0.49)、扶贫(0.46)、反贫困(0.42)、易地扶贫搬迁(0.39)、区块链(0.39)、深度贫困(0.38)、logit模型(0.37)、旅游精准扶贫(0.32)、文化扶贫(0.28)、贫困(0.24)、实践困境(0.23)、马克思主义(0.23)、乡村治理(0.22)、返贫(0.22)、文化精准扶贫(0.20)、教育精准扶贫(0.19)等。

图6 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图谱

(二)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主题演进分析

关键词共现频次越高,表示关联度越高,形成知识域,有助于揭示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主题脉络演进。运行CiteSpace软件,节点设置为“关键词”,然后运行“自动聚类”,之后执行“时间线”指令,绘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见图7),图谱中线条对应的是聚类跨越的时间区域,节点下方标注聚类标签。时间线图谱中呈现了十个聚类,这意味着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可划分为十大主题:“#0贫困治理”“#1脱贫攻坚”“#2大数据”“#3文化扶贫”“#4精准扶贫”“#5贫困”“#6教育精准扶贫”“#7习近平”“#8贫困人口”“#9乡村振兴战略”,一般来说聚类标号越靠前,聚类成员的规模越大,总的来说,基本上涵盖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图7 关键词主题聚类时间线图谱

聚类#0、#1、#4、#7分别为“贫困治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习近平”。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做出超强部署,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8年,近1亿人脱贫,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为全球提供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方案”。

聚类#2、#5和#8分别为“大数据”“贫困”“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一方面,大数据有助于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普惠式扶贫政策瞄准机制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大数据有助于构建贫困治理的动态监测系统,客观评判贫困地区的脱贫绩效,有助于全面脱贫后的精准扶贫领域的返贫阻断。

聚类#3、#6分别是“文化扶贫”“教育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把文化、教育等结合起来的系统工程,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聚类#9是“乡村振兴战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精准扶贫补齐了乡村发展的短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关键词时区图谱——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探索精准扶贫研究热点的动态演变过程,揭示研究前沿,运行CiteSpace软件,将高频关键词投射到时间轴上生成关键词时区图谱(见图8)。时区图谱的横轴表示时间,其中,每个时间切片(1年)对应一条纵向的时间轴,时间轴上的关键词表示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连线则代表了关键词在时间切片间的传承关系,连线越多表明两个时间切片之间联系越紧密。从时区图谱8可知,“精准扶贫”贯穿始终,与其他主题之间均有传承,每个时间切片都有许多新涌现的热点主题词,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图8 高频关键词时区图谱

第一阶段:2014~2015年,成长期。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此时,学术界关于精准扶贫研究刚刚起步,2014年和2015年发文总量为23篇,占比仅为1.8%。关键词单一且数量较少,高频词汇主要有:“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移民搬迁、机制”等。

第二阶段:2016~2018年,爆发期。这一时期,研究的热点明显增多,研究的主题明显扩大。2016年发文165篇,占比11.7%,关注的热点为:“五大发展理念、精准脱贫、精准识别、多维贫困、贫困治理、扶贫开发、社会资本、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精准扶贫、文化精准扶贫、旅游精准扶贫、民族地区”等。2017年发文334篇,占比23.7%,关注的热点为:“脱贫攻坚战、精准帮扶、大数据、共享发展、普惠金融、贫困地区、基层治理、乡村治理、国家治理、第一书记、村民合作社、异地搬迁扶贫、贫困脆弱性、可持续生计”等。2018年发文量为321篇,占比22.8%。关注的热点为:“新时代、深度贫困、参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金融精准扶贫、电商扶贫、精准扶贫绩效、第三方评估、因病致贫、建档立卡、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马克思贫困理论、反贫困创新”等。

第三阶段:2019~2020年,持续增长期。由于最近两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是最新的研究热点,因此可视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2019年发文量为359篇,占比25.5%,关注的热点为“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数字鸿沟、驻村帮扶、精神贫困、贫困文化、健康扶贫、精神扶贫、扶志扶智、科技扶贫、网络扶贫、脱贫致富、中国式减贫、中国方案”等。2020年发文量为202篇,占比14.35%,关注的热点为“后扶贫时代、后脱贫时代、区块链技术、扶贫绩效、政府补贴、产业振兴、理论创新、社会责任”等。

综上所述,根据关键词的涌现变化,可知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由“精准扶贫”政策提出,研究主要集中于“精准扶贫”的内涵、意义等基本理论层面,之后开始对“精准扶贫”的识别、判断、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然后关注“精神扶贫”“健康扶贫”“扶志扶智”“科技扶贫”等方面,再关注“后扶贫时代”“后脱贫时代”等问题。关键词的时区演进轨迹,从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绝对贫困”问题,转向了满足更高层次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对贫困”问题。

展望未来,2020年后反贫困的道路并未走向终点,而是迎来新的转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后我国贫困治理指明了方向。反贫困的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转向缓解相对贫困为主;从解决收入贫困转向解决多维贫困;从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转向实现共同富裕。

五、结论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14~2020年的CSSCI数据库收录的精准扶贫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可视化的大数据挖掘,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作者和机构共现图谱有助于梳理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主体。该领域形成了若干核心作者和核心发文机构,但作者、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并不高。高产作者为汪三贵、左停、李小云、庄天慧、谢治菊、许汉泽、邢成举、向德平、曾小溪、张琦、王雨磊、黄承伟、章文光、李博、莫光辉、唐丽霞、孙良顺、曾维忠、朱玉春、王晓毅、赵晓峰等。高产机构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

第二,共被引知识图谱有助于揭示精准扶贫领域的基础知识,识别该领域的高共被引作者、高共被引期刊和高共被引文献。高共被引作者为汪三贵,习近平、左停、李小云、黄承伟、邢成举、王雨磊、周雪光、邓维杰、贺雪峰、葛志军、郑瑞强、许汉译、李博、莫光辉、唐丽霞、张琦、王小林、庄天慧、费孝通、刘彦随等。高共被引期刊为《贵州社会科学》《农村经济》《社会学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等。高共被引文献为汪三贵[5]、左停[6]、邓维杰[7]、葛志军[8]、王雨磊[10]、唐丽霞[9]、邢成举[11]、习近平的《摆脱贫困》等。

第三,关键词共现图谱有助于揭示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研究热点主要有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民族地区、多维贫困、贫困治理、精准脱贫、教育精准扶贫、贫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扶贫开发、网络扶贫、反贫困、易地扶贫搬迁、区块链、深度贫困、旅游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等。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贫困治理”“脱贫攻坚”“大数据”“文化扶贫”“精准扶贫”“贫困”“教育精准扶贫”“习近平”“贫困人口”“乡村振兴战略”等十大聚类主题。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数字鸿沟、精神贫困、健康扶贫、精神扶贫、科技扶贫、网络扶贫、脱贫致富、中国式减贫、后扶贫时代、后脱贫时代、区块链技术、扶贫绩效、产业振兴等。

注释

① 括号内为作者共被引频次。

② 括号内为期刊共被引频次。

③ 括号内为关键词出现频次。

④ 括号内为关键词中介中心性(Betweeness Centrality)。

猜你喜欢

图谱聚类精准
绘一张成长图谱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精准扶贫二首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