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于0~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效果
2021-06-07赵育军
赵育军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广东珠海 519100
缺铁性贫血是当前最常见的贫血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每年因缺铁性贫血导致患儿死亡的人数达到2万多[1]。婴幼儿成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是因为婴幼儿辅食添加不足、幼儿偏食等造成的,这种疾病会严重阻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减弱婴幼儿的免疫力,因此针对患儿开展科学有规划的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是降低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关键方式[2]。目前,尚未见到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患儿延续医疗服务的报道,笔者探讨采用微信对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宣教的效果,以弥补现阶段针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干预的不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儿童保健科门诊治疗的80例0~3岁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ICD-10关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②首次确诊缺铁性贫血;③患儿及父母熟练使用微信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④主要监护人同意参与且拥有移动电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②既往有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精神疾病;③既往参加过其他缺铁性贫血等相关知识专业培训或指导者;④不能完成整个干预流程者;⑤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教育组和微信教育组,每组40例。常规教育组中男童23例,女童17例,年龄6~36个月,平均(25.7±2.6)个月;微信教育组中男童22例,女童18例,年龄7~35个月,平均(26.1±2.5)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常规教育组 常规教育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具体方案如下:①了解并记录缺铁性贫血患儿一般资料;②贫血健康预防知识健康宣教,主要宣教内容包括临床表征、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常规电话回访1次/周。
1.2.2 微信教育组 微信教育组接受微信教育指导下健康教育,具体步骤如下。①构建微信教育小组。小组包含微信教育实施组和微信教育质控组,工作内容均以缺铁性贫血微信教育延续医疗服务为核心,组内成员要多方收集文献资料,并在临床循证护理的基础上制定缺铁性贫血儿童健康知识教育方案[3]。在对患者进行指导时,团队成员先接受缺铁性贫血理论知识、微信教育具体实施细节和评价指标等内容培训。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主治医师主要负责缺铁性贫血疾病知识的指导,科主任主要负责微信教育实施方案的落实跟进,责任临床医师主要开展对儿童及其家属的贫血健康知识宣教,质控小组主要负责监测和反馈缺铁性贫血患儿的病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问题制订对症治疗方案[4]。②小组成员微信教育知识培训。微信教育组组长创建微信群,将组员拉入群中,采用科室讲座、健康知识手册在线学习等方式对微信群内成员开展知识培训,计划培训18课时,组长分别对组员仅进行缺铁性贫血理论知识、临床体征、治疗方法等进行知识讲解和掌握情况检查,组员对培训内容有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此外利用微信群进行沟通,可以一起探讨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过程中疑难情况[5]。
1.3 观察指标
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患儿服药依从性、血清相关指标。①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行设计缺铁性贫血健康知识调查表,观察缺铁性贫血疾病知识、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复诊要求三个维度共计10个条目的内容,≥80分表示掌握,≥60~79分表示基本掌握,<60分表示未掌握,分数越高表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越好。问卷总内容效度指数 0.91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在 0.820~1.000,公因子解释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52.60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适配度较好。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 0.864,重测信度为 0.781~0.862。②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评价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评价标准:患者回答4个问题。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即为依从性好;4个问题只有1个或1个以上的回答为 “是”,即为依从性差[6]。Morisky问卷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49,说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Morisky问卷效度-0.66,公因子方差比>0.4,累计贡献率57.3%,符合问卷结构效度要求。③血清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健康掌握率以及服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微信教育组患儿家属的缺铁性贫血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基本掌握)率为100.0%,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此外微信教育组中遵医嘱依从性好的概率为95.0%,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遵医嘱依从性比较 [ n(%)]
2.2 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后微信教育组患儿的Hb、MCV、MCHC的指标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Hb(g/dl) MCV(fl) MCHC(g/L)常规教育组 40 104.54±22.43 67.54±11.43 290.34±34.56微信教育组 40 113.54±24.65 73.25±12.43 312.44±35.65 t值 7.432 8.212 9.343 P值 0.011 0.002 0.001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的贫血,常见的原因是铁元素摄入不足、铁元素丢失过多或需求增加。缺铁性贫血是当前最常见的贫血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每年因缺铁性贫血导致患儿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7]。婴幼儿成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是因为婴幼儿辅食添加不足、幼儿偏食等造成的,这种疾病会严重阻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减弱婴幼儿的免疫力,因此针对患儿开展科学有规划的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是降低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关键方式[8]。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而医疗资源缺乏,绝大部分缺铁性贫血儿童一般采用门诊指导和家庭护理干预方式。但是患儿父母大多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在照顾缺铁性贫血儿童上面没有经验,也缺乏专业指导[9]。因此,专业人士的介入意义重大。延续医疗服务将专业指导和帮助延伸到患者院外的家庭康复中,能够让缺铁性贫血患儿在出院后得到持续协调的卫生服务,患儿及父母能够通过医生提供的延续医疗服务措施获取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同时,缺铁性贫血患儿及父母间针对喂养知识也能够进行交流和讨论,缺铁性贫血患儿及父母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缺铁性贫血患儿预后[10]。
现如今微信是人们最常使用的沟通软件,它具有快捷传输文字、语音、视频的功能,其中公众号和微信群能够帮助广大群众实现知识信息传递与沟通。目前,尚未见到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患儿延续医疗服务的报道[11]。因此在健康知识宣教方法途径的选择上,可以多尝试采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将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制作成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内容发送到广大群众,让患儿家属更方便快捷获取改善婴幼儿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12]。因此,通过微信教育干预方式,开展微信教育小组需要做到以下三个事情:一是信息干预。在缺铁性贫血确诊时发放问卷给患儿及父母并其当面完成问卷调查,归纳总结确定患儿及父母信息需求最大的10个问题,包括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出院后给药方法、延续医疗服务注意事项、心理支持等[13]。二是动机干预。患儿及父母多对缺铁性贫血这一疾病不甚了解,父母对缺铁性贫血治疗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需要从干预父母的思想和动机出发,让患儿父母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以及治疗的必要性[14]。告知患儿及父母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患儿及父母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的认识直接影响缺铁性贫血病情的控制和预后,强化患儿及父母规范治疗和延续医疗服务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帮助患儿及父母树立治疗的信心[15]。帮助患儿及父母设置规范治疗和延续医疗服务目标和计划,帮助患儿及父母为缺铁性贫血患儿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在患者病情控制好之前,协同他们系统回顾已定规范治疗和延续医疗服务计划,提醒患儿及父母是否做好准备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规范治疗和延续医疗服务计划,然后协助患儿及父母实施规范治疗和延续医疗服务计划[16]。三是行为技巧干预。以缺铁性贫血患儿健康教育为主,比如建立缺铁性贫血患儿微信专属群,入组患儿及父母加入专属群。
本试验结果显示,干预后微信教育组患儿家属的缺铁性贫血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遵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P<0.05)。干预后微信教育组患儿的Hb、MCV、MCHC的指标明显高于常规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手机微信管理模式具有信息推送便捷、互动高效的优势,能够对患儿及其家属反复进行健康宣教和督导,微信延续医疗服务模式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