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1-06-07张起帆彭善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要素居民社区

张起帆, 彭善民

(上海大学 社会学院, 上海 200444)

引言

社区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而且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元素构成的多功能系统。[1]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相对静态、分散的社区系统受到冲击,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差序格局”不断缩减。[2]“大数据作为互联网、物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汇聚而成的颠覆性力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不断触发日新月异的变革,同时也在国家、产业、组织、个人等各个层面上重塑着管理决策的过程和方式。”[3]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社区”蕴含着整个社区系统体系的变革。新传统生态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利(Amos Hawley)将社区视为分析单位,认为社区是相互依存的复杂系统,该系统的发展体现为人口集合对环境的适应。社区内所有的社会要素都会出现在一个小的地理区域内,社区成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单元,是宏观社会的缩影。[4](PP.405~406)大数据时代的社区愈发成为一定区域内能够有序进行多种信息流与数据流等优化配置、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生态系统。因此,当下深受人们关注的社区治理实为一种系统治理。实践中,仅仅局限于社区某些领域的治理举措和完善路径忽略了社区中观场域的系统化[5],未能将社区的构成要素置于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考量,缺乏对社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关系、动态平衡、生态环境尤其是技术环境等层面的剖析。

由于社区是一个系统性、自组织性的类生态系统,大数据时代的社区治理须将社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6]建构社区生态系统既是社区治理对新的资源共享机制的调整,也是社区发展顺应新形势的变革创新。因此,深入认识和科学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社区生态系统是回应碎片化治理与提升社区治理质量的关键。

一、社区生态系统的意涵

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一概念最初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ethur G.Tansley)于1935年提出,是关于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思想,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7](PP.16~20)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成的一个统一开放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的整体。[8](PP.293~304)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自动调节的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自然界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组织系统有共通之处”[9],对于学者们研究社区系统的结构、模式和运转大有启发。因此,社区生态系统是在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以社区的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能量流动、可持续发展与多样性为导向,以政府、市场、社区与居民等为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促进社区发展与社区居民需求相匹配的系统及其所处环境的总和。这里的“生态”不再是狭义的生物学概念,而是包括居民、社区、社会、经济、文化等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含义。[6]社区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是指与社区相关的外在因素之和,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对社区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总和;经济环境是指社区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等;技术环境是指保障和促进社区生态有效运行的现代信息技术,具体表现为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文化环境是指影响社区的基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口状况、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总和。

政府、市场、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系统中的四大主体和基本生态要素,在整个社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紧密的联结和依赖,每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整个社区系统,每个要素又存在分支的子生态系统。其中,代表行政力量的是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居委会;代表市场力量的是物业、社区企业、第三方运营平台;代表社会力量的是专业的社区公共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代表社区居民利益的是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等。从生态学角度看,在社区生态系统中,政府、市场、社区、居民等生态要素与网络、服务、应用、制度等其他要素以相互依存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存。具体而言,社区生态系统具有三个特征。

其一,整体性特征。社区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功能单元,系统中诸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聚合,而是形成了一种关系复杂的有机整体。社区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之间都存在紧密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参与要素的性质、行为及其变化都会对系统的整体性产生影响。在社区生态系统中,多样性的生态要素与子系统在能量流动、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中协同互动,推动着社区生态系统呈螺旋式的上升发展趋势。反之,单个构成要素既不具备社区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不能脱离系统独自运行,而生态系统有机整体的发展又带动了系统内各要素的发展。

其二,动态性特征。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类似,社区生态系统是一个具备自我调节能力、不断更新迭代的动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自然生态系统在经过与其外部环境长期进化适应后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自动调控达到成熟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社区生态系统也会经历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这一周期,不断地从其所在的外部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外部环境输出。“在危机情境下,富有韧性的社区及其成员能够通过自组织、资源创新性利用等方式,主动适应各种外部冲击及新环境条件”[10],这使得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内在的动态调控能力既是保证社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环境变动和社会需求的能力或属性。

其三,开放性特征。社区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互演替。一方面,社区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系统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技术、资源和物质等支持,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地向系统外输出能量资源;另一方面,开放性表现在社区生态系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调整,调适社区生态系统的结构机制或增减系统的活动内容,既能确保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平衡交互,又能保证系统的动态良性发展。

二、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模型建构

“大数据是指巨量、多类型的超过传统数据库处理能力的数据集群,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整合、分析形成对规律的预判或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产生有巨大应用价值的信息资产。”[11]大数据成为当今时代一种新的资产和资源类型,“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基础性资源以及战略性资源,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人民生活等各项领域”[12]。因此,大数据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科技支撑也已成为保障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交往规则和行动逻辑发生了深刻改变,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整个社会呈现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在社区层面,网络大数据社会形态成为现代社区居民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形态。[13]这一新空间形态聚合了虚拟和现实的社区环境,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复杂的社区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依靠一定的‘流’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6]。社区生态系统是由多条数据流和生态链相互交错形成的动态网络结构,主要包括数据生成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应用系统,其模型如图1所示。

数据生成系统是指数据的来源,即数据采集的更新机制,包括社区基层的数据采集和社区外部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工作与社区现有的居民需求、业务需求相衔接。随着互联网终端的接入和智慧社区的发展,自下而上人工采集数据的方式被打破,一般采用互联网采集数据与实体采集数据的混合方式,这种采集方式具有时效性、交互性和便捷性等特征;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社区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将数据流动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各主体、各子系统之间循环往复的流动贯穿于社区生态系统的整个过程,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运转的关键。在流动过程中,数据经过数据处理系统逐渐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流,经过数据应用系统的实践操作后又会产生反馈数据重新进入数据流动系统;从社区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大多不能直接为社区所用,而是需要经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解析乱序数据、分析编码数据和聚合排列数据等处理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在数据应用系统层面,街道社区根据社区发展需求有重点、分步骤地合理应用社区数据。数据资源共享支持跨平台、跨部门应用,运用数据有助于实现社区的民政、计生、卫生、教育等部门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支持社区各部门、各主体的业务应用,既减少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又实现了数据流能量的转化,从而促进社区整体发展。

图1 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建构模型(1)此模型由笔者基于吴南中、黄治虎、曾靓、谢青松、夏海鹰的相关研究整合而成。

数据生产者、数据传递者、数据消费者和数据分解者之间形成了一条供、管、需的数据生态链,四者之间既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又相互转化。如图2所示,数据生产者是生态链的起点,即社区数据的生成系统,包括对社区数据以及与社区相关的外部数据的人工采集、互联网客户端采集,如社区的党务、人口、自治、服务、民政和计生等一系列数据;数据传递者是生态链的中间环节,数据的流动贯穿整个过程,是社区系统传输数据信息的平台或组织部门,包括社区政务资源共享平台、社区综合数据服务平台、社区专业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的各种媒介等;数据消费者对应数据的应用系统,是将数据流共享应用于社区的便民服务、社区治理、社区发展、社区卫生和社区教育等,是数据生态链的终点;数据分解者是对各个部门汇集上来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分类、转码、整理的个体、企业或组织部门,如专业的数据分析师、政府的信息分析部门和数据分析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处理之后的数据能够以居民需求、社区发展为导向,更有针对性、精准地应用于实际。

图2 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系统生态链

三、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功能

对社区整体而言,构建社区生态链、社区生态系统能够促进社区交互联动、动态平衡发展。大数据环境下构建的社区生态系统是社区空间的延展,为社区中的居民、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组织、社会机构和社区企业提供互动空间与服务平台。在社区生态系统中,社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文资源能够有效流动、合理分配,依托大数据技术建构的社区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社区的整体规划,从而避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社区生态系统是社区内各参与要素彼此依赖的功能网络,各要素在此功能网络内存在着功能互补的共生关系。同一社区系统中的成员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可以称之为“互补的相似性”[14],因此,大数据环境下的生态系统能够协调社区各要素的对立统一,为实现社区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发展需求而在互补的相似性中协同合作。组织生态学家认为,单个的组织并不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社区各参与要素在开放的系统内与环境交互作用,在面对外部环境冲击和新环境发生变动时,社区能够协调社区系统的整体力量进行主动的持续性调整,以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从而使社区在整体平衡稳定的情况下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

对于社区各生态要素而言,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建设可以帮助各要素确定其各自的生态位,避免重叠。作为一种资源空间,由一组物理、生物和社会条件来定义组织的生态位是指组织在生存成长环境中所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15]社区生态系统的生态位是指系统中各参与要素实体承担的角色及其所占用的系统资源,较高的组织生态位差异可以降低竞争的潜势,增强各要素之间协同合作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社区的整体发展。[16]社区中各主体根据自身的组织优势精准地确定其在社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即明确各自在系统中的位置、角色、功能,通过异质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来优化资源布局,明确各主体在社区发展不同阶段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要素的功能,推进社区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在社区生态系统中,街镇基层政府同时承担着指导者、支持者与监督者的角色,根据社会的现实情况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以指导社区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专业机构明晰权责,通过担任监督者的角色为社区各主体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完善社区的参与机制和表达渠道;社区企业、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内的各大社会组织扮演着社区经济的推动者、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社区关系的协调者等角色,为社区发展、社区居民服务提供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与专业资源,在社区生态系统中逐步构建其与社区和社区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作为社区生态系统的核心主角,社区居民是社区发展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形成社区居民参与的内驱力。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建构大数据环境下的社区生态系统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培养社区居民的公共思维,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街邻关系。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根据社区的特点和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化将需求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语言,科学化地将需求信息与专业服务相匹配,协助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服务体系,打通社区各个系统间的沟通壁垒,协同社会多方力量提供专业化服务,以满足社区的个别化和系统化的服务需求,避免供需错位;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推动了社区益民服务的智慧化,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及时、多元的掌上信息共享平台。基层社区治理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快捷、可参与、数据化的信息通道,实现了社区信息交流、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与信息公开等功能,培养社区居民的公共思维,宣传社会正能量,给社区居民以精神鼓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着社区的邻里关系和熟人关系变淡以及中青年群体社区参与的积极性较低等难题,如果这些难题得不到解决会影响社区发展的整体活力与创新潜力的提升。社区APP、掌上社区、社区公共号和社区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区居民的便捷参与、互联互通,增加了彼此交流与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吸引中青年群体的参与、激发社区内生活力、帮助社区减负增效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这种通过大数据时代的社区生态系统建立起来的新街邻关系不仅仅停留于线上的互动互助,还促进线下社区活动的开展,使得居民主动参与融合,成为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者。

四、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的建设之道

理论上,基于生态学理论所建构的大数据社区生态系统模型具有可行性,而社区生态系统建设实践需要秉持三个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是一种为实现社区更好地发展、居民更好地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协助建设智慧化社区、现代化社区的手段。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的数据流能够更全面地汇总社区中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群体的需求,因此,在构建社区生态系统时,我们要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数据更加有效地与社区的信息技术、公共服务、资源机制等进行对接与整合,以实现社区居民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人本原则需要恪守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技术伦理,社区生态系统建设应当直面信息与数据的安全问题,有效规避信息安全、隐私泄漏、网络欺诈等一系列伦理风险。

为了保证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以人为本的核心本质,在建构社区生态系统过程中应当做好三方面工作。其一,应当考虑社区居民在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虽然大数据已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将其具体落实到社区生态系统还需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基本数据技术运用的普及与推广。例如,针对老年群体普及社区大数据平台应急呼叫系统的使用,针对中青年推广智慧社区中的虚拟商圈等。其二,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不仅要实现数据的流动与处理,而且要建立实现社区居民美好生活的深层目标。社区生态系统的运行只有针对不同居民群体的特征与需求进行分析,才能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关于社区老年人的数据可以为政府、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关于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数据可以促进社区卫生中心更加及时、准确地进行疾病防治。其三,构建大数据时代社区生态系统的信息伦理机制,可以使其在符合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为社区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一方面,需要明确社区生态系统在数据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各个环节的权责关系,规范大数据应用的标准、规则和安全监测;另一方面,需要注重社区居民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伦理教育,社区可以开展主题教育、宣传等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高社区居民对隐私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技术支撑和数据驱动是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建构的基础条件。一方面,由于社区生态系统是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建构起来的,因此,技术支撑是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建构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生态型社区系统是以数据的流动为标志的新型生态圈,社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转体现为数据的流动。大数据环境下的社区生态系统要形成数据的流转渠道,实现数据的高效应用,通过发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合力建立去中心化、开放式和公众化的数据采集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处理,以促成数据在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应用。[17]总之,数据流使社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参与主体能够高效地获取所需,从而推动社区实践的发展。

社区生态系统建设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人员配置。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大数据环境下的社区生态系统是一抽象概念,但其运行离不开具体的互联网设施和工具,包括社区的通信网络设施、智能基础设施和社区网络安全设施等,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支撑社区各类网站、平台、应用的运行。其次,社区需要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社区生态系统,赋予社区生态系统以数据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形成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与数据应用的一体化系统,从而将零碎化的数据串联成互联化的信息,实现社区生态系统中各条生态链的智能连接,满足社区系统中各主体的应用诉求。再次,应当培养与引进具备社区工作和大数据应用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高校可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大数据相关课程引入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社会适用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将从事大数据信息开发的企业作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教学实践基地,以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数据操作技能”[11]。基层社区需要优化组织的内部结构、人员分工和工作规范,实现专人专项,创新薪酬制度,完善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通过参访学习、支持深造等培养措施加强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第三,多元协同、资源共享是大数据环境下社区生态系统构建的指导原则。一方面,大数据环境下的社区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整体,是涉及多个生态要素、多条数据生态链、多个社区网络层面、多项信息技术和多种社会环境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各生态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同互动中推动着社区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另一方面,社区生态系统的大数据网络能够将基层政府、社区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居民串联起来,为社区内外的环境交互治理提供多维联合的网络数据平台,而数据平台能够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部门间的纵横联动,提升公共服务的协同水平。[18]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应有效地贯通基层社区政务管理网络、社区治理网络、居民信息网络、社区组织网络和社区单位网络,以整体性思维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数据系统。

总之,任何一个生态要素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社区生态系统,社区生态系统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自我调节→反馈→再调节的过程之中,因此,应建立一套社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反馈机制,即做好关于社区生态系统的顶层设计,在社区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可操作化的规范与流程,协助各生态要素找准其在系统中的生态位,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又相互制衡,从而促进社区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此外,社区需要重视数据作为社区生态系统能量的纽带作用,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手段,用数据流将社区中各司其职的各个要素串联起来,从而避免社区服务的碎片化现象,将社区建设成多元一体的生态系统结构,充分发挥数据指导社区决策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后,局部子系统的发展要兼顾整体系统的发展,既是指社区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要兼顾整个社区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也是指社区生态系统的发展要考虑其所在的更大的社会系统与周围环境和社会保持和谐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要素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