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的烦恼”如何被看见?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报道的内容分析与框架研究(2012—2019)

2021-06-07林颖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框架心理健康青少年

■ 林颖颖 刘 娜

一、导言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世界上约六分之一的人年龄在10—19岁,属于青少年阶段,而心理健康问题占全球青少年疾病的16%。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值得广泛关注的话题。

进入21世纪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经受着严重心理压力困扰,甚至出现精神重度抑郁或企图自杀。②在我国,刘程在调查研究上海市“00后”小学、初中、高中生的发展特征与需求后发现,我国青少年的自我悦纳水平相对不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仍滞后于实际需求。③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推进了相关工作。例如,教育部于1999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此后,政府陆续出台文件,明确阐释并强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2012年,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高等学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除了探讨政府、社会和学校是否在努力完善服务,也应该注意到,媒体在这个问题上如何报道引导。现实中,媒体是否全面深入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承担起引导和宣传工作?这一话题值得新闻研究者关注,更值得新闻工作者重视。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当前涉及到青少年的新闻报道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分析媒体对特定青少年群体的污名化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外国学者研究了媒体对心理疾病的表述问题。④在我国,针对青少年的媒体污名化研究大多关注某些特定青少年群体的形象。比如有学者发现媒体在对网游青少年的报道中,给网游青少年群体贴上了责任感缺失、问题少年、犯罪倾向等标签,以此形成对网游青少年形象的污名化建构。⑤

第二个方向是分析青少年犯罪、自杀等负面新闻。这类研究关注的是媒体对青少年极端案件的报道。而针对此类案件,因为媒体要考虑青少年隐私及社会影响问题,所以相关报道的数量不多⑥,相应研究也较少。以上两个研究方向都偏向于描述分析青少年负面新闻的情况。这些问题其实都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在现有中文文献中,对青少年心理报道的综合性、描述性研究较少。

在研究心理健康报道时,外国学者经常关注并分析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如Myrick等人在研究美国媒体对心理问题的报道时,就使用了内容分析和框架研究的方法。⑦新闻框架为记者提供了选择、强调和展示新闻的原则,选择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其更加突出,从而帮助新闻报道对特定议题进行定义、因果解释、道德评价或提出建议。⑧例如,消息源是新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依靠消息源提供内容,而受众也会根据对消息源的判断,来决定对某个新闻的关注程度。

本研究选择框架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主要原因是该理论适用于发现并解释新闻报道的总体结构,并且有助于对比不同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具体来说,框架理论可以指导本研究对媒体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有助于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McGinty等人对1995年至2014年间有关心理疾病的美国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美国报道持续夸大暴力的做法,在这15年中没有太大变化。⑨这一结果主要源于美国新闻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而夸大负面信息。在中国,媒体在新闻取材和处理上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意识,在报道中坚持正面引导受众,坚持理性思考,积极引导舆论,凸显人文关怀,所以相关报道的研究结论应该有所不同。

基于框架理论的指导与以上文献的探讨,本研究聚焦于我国媒体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报道,结合纵向和横向的分析视角,对比一段时间内报道的变化,提出以下三大研究问题:

第一,近年来我国媒体对青少年心理议题的关注度如何?有何变化?

第二,不同类型的媒体在报道该议题时,存在哪些差异?

第三,相关报道经常使用什么新闻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为了更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能产生可量化的数据,提供计算版面、体裁、信源、框架等比例的可能性。这也是国内外许多相近研究都使用内容分析的主要原因。⑩国外研究经常使用主流或畅销报纸作为研究对象,一些还添加了当地报纸以显示报道的多样性。

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后,在样本选取上,本研究选择《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和《文汇报》作为样本媒体。《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关注议题和受众集中于青少年群体,而青少年中大多数是学生群体,属于教育的范畴;《中国教育报》可以提供来自教育界的声音;《文汇报》在上海出版,立足长三角,同时又以人文类报道见长,教育类报道也一直是其着重点。选择这三份报纸作为样本媒体,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国媒体对青少年心理报道的特征。

考虑到最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于2012年修订,本研究的时间区间设定为2012至2019年,这样可以避免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对相关报道的影响。研究选取的所有样本文章均来自中文报纸在线数据库慧科。

在检索目标文章时,我们选定《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和《文汇报》三家媒体的报纸版,报道文本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全文必须包含关键词“青少年”或者“中小学”;二是全文必须包含关键词“心理”。再对符合搜索条件的文章进行人工删选。抽样方法为系统抽样,从各家媒体在2012到2019年期间的每个月发表的文章中随机抽取2篇。最终,本研究抽取了576篇样本文章,每家媒体各192篇。

在编码过程中,每篇文章依据六个主要类别进行了编码,分别是刊登版面、报道基调、新闻体裁、消息来源、总框架和子议题。每个大类别又分为各自不同的小类,最终对每个小类都进行了频数统计,占比计算,以便得出描述性统计结果和进一步分析检验。

另外,刊登版面、报道基调和新闻体裁的统计结果分为2012—2015和2016—2019两组,把每年的相关占比导入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检验的结果有助于分析相关类别前四年和后四年的总体变化,以解答第一个研究问题。消息来源、总框架和子议题的统计结果分为《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三组,将每份报纸的相关频数导入SPSS,进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的结果有助于分析三份报纸之间的报道差异,以解答第二个研究问题。除了定量的内容分析,本研究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报道中常见的新闻框架做了定性的归纳总结,以解答第三个研究问题。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报道的基本现状及变化

1.版面和基调

版面和基调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总体样本中,关于青少年心理的报道大多都排在第四版之后(71%),报道基调基本为客观(62%)和积极(35%)。2016年正好处于2012年和2019年的中间年份,对比2016年前后的新闻报道变化,可以侧面反映报纸对青少年心理议题报道的变化趋势。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与2012至2015年的均值相比,青少年心理报道刊登在头版上的数量在2016至2019年明显减少(t=3.575,p<0.05),在四版之后的数量显著增加(t=-3.790,p<0.01),报道基调没有明显差异。仅从头版数量明显减少来看,说明2016年后,这三份报纸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2.新闻体裁

表1中对不同新闻体裁的统计结果表明,通讯(37%)和评论(28%)是在报道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两大体裁。通过对不同新闻体裁在2016年前后进行均值比较的结果发现,与前四年相比,消息类体裁在后四年明显减少(t=5.417,p<0.01)。新闻消息重视时效性,它的占比减少,可能是报纸在挑选时事议题时,对青少年心理议题越来越慎重,更倾向于选择需要更长时间调查和观察的新闻体裁,如通讯和评论。新闻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样本文章中经常出现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活动的通讯报道。而新闻评论是媒体表达观点、影响舆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新闻体裁的大量出现,说明媒体在尝试呼吁公众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表1 不同体裁的报道数量、占比及均值比较

此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6年后,会议公告类新闻较之前有所增加(t=-2.898,p<0.05)。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近年出台了更多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受到媒体关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于2019年底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

(二)框架的具体分析与解读

1.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指新闻报道中信息的发布者,是反映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可信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考察新闻框架的参考维度。据表2中的数据显示,在全体样本中,学校老师(36%)、专家学者(35%)、青少年及家人(30%)、政府机构(26%)、会议调查(22%)是最常见的五个消息来源。

表2 不同消息来源的报道数量、占比及频率比较

据额外统计,样本中每篇文章平均仅有1.6个消息来源。描述性统计主要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是按照常理,既然要报道青少年心理健康,那么青少年及家人应该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源头,结果却显示该消息源的占比排在老师和专家之后。这可能因为在心理问题报道中,青少年这一人群相对特殊,出于隐私考量,采访存在现实难度。二是统计发现,一线心理咨询师的占比较低(10%),这说明报纸没有重点关注心理咨询师解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实案例,但是这类报道可能更能给读者恰到实处的启示和帮助。

针对各个消息来源,三份报纸之间的卡方检验值反映了报道差异。表2数据显示,在五个常见消息来源的采用上,三份报纸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相对来说,《文汇报》倾向于专家学者、青少年及家人这两个信源;《中国教育报》更倾向于学校老师;《中国青年报》则更倾向于政府机构、会议调查。另外,总体对比三家媒体,《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的消息来源分布比较均衡。

2.新闻框架

本研究通过分析报道文本中的写作手法和思想重点发现,青少年心理报道有三个典型的新闻框架:原因剖析、服务呈现和个案描述。统计数据显示,在总体样本中排名第一的框架是原因剖析(53%),其次是服务呈现(41%),最后是个案描述(6%)。描述性统计结合卡方检验的结果发现,相比而言,《中国青年报》更频繁使用个案描述的框架(χ2=8.314,p<0.05),《文汇报》《中国教育报》则更频繁使用原因剖析的框架(χ2=6.316,p<0.05),三家报纸在采用服务呈现框架上没有显著差别。

(1)原因剖析框架

以原因剖析为框架的青少年心理报道,注重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调查报告的结果,深入分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探究解决方法。在分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时,主要有情绪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冲突(含校园欺凌)、网络成瘾等。

其中,情绪压力和家庭矛盾是媒体报道的重点,报道中提及这两点的占比分别为18%和16%。情绪压力主要指青少年情绪控制和抗压能力不够成熟,特别是面对考试和批评时,不能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家庭矛盾主要指与家人之间发生言语或行为上的冲突,比如经常激烈的争吵、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等。家庭矛盾这一子议题在2016年后有所增加(t=-3.273,p<0.05)。这说明在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时,媒体近年来越来越聚焦于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例如,《中国教育报》一篇文章说:“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该文章的作者为心理学专家,认为父母家人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

总体上看,不管是关注青少年自身难以调节的情绪压力,还是关注家庭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原因剖析的新闻框架普遍强调父母家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的敏感与重视。

(2)个案描述框架

以个案描述为框架的青少年心理报道,主要是描述1—3个具体的案例。相比于原因剖析框架,个案描述框架包含更多细节情形的刻画。

《中国教育报》一篇报道重点描述了积极开展心理工作的青年教师马忠涛接触过的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讲述了敢和老师对抗、公然打同学的“问题学生”背后的心理问题。马忠涛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发现学生“父母长期不和,经常闹矛盾,父亲还经常打母亲……长期以来,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精神不振,在班上话语不多,同学、老师开个玩笑,都会激怒他”。第二个案例,母亲长期情绪低落,儿子性格孤僻。这位母亲后来参加了社区开办的心灵讲堂,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请教社区里的心理咨询师,主动调节家庭矛盾和亲子关系,让孩子开朗起来。

这篇报道以具体案例为抓手,探究青少年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青少年自身存在心理问题而不自知,无处排解。鲜活的案例既表达了青少年及家人的声音,又在具体情境中描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老师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青少年及家长主动寻求老师、专家或社区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

(3)服务呈现框架

以服务呈现为框架的青少年心理报道,主要是报道政府、学校、民间公益组织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而做的服务和努力。

学校服务报道大多认为学校需要加强德育、体育、生命教育,开设心理辅导室,扩大心理师资队伍建设。政府服务报道大多在宣传政府发布的指南及政策性文件或官方活动。民间服务报道大多关注心理专家讲座等公益活动。

我们针对三个明显的子议题:学校服务、政府服务和民间服务进行了编码统计,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占总体文章的27%、26%和17%。这说明报纸有意识报道整个社会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而做的努力,让读者知道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如何求助。另外,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结果综合显示,在报道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上,三份报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文汇报》偏向于报道民间服务(χ2=41.475,p<0.001),《中国青年报》偏向政府服务(χ2=29.909,p<0.001),《中国教育报》偏向学校服务(χ2=61.609,p<0.001)。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基本情况到具体差异,从时间对比到媒体对比,从内容分析到框架解读,对三家报纸中青少年心理报道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近年来我国媒体对青少年心理议题的关注程度及变化、不同报纸在报道该议题时的差异和相关报道经常使用的新闻框架。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主要有三大发现:

第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报道基调普遍客观积极,没有出现明显的污名化现象。在挑选议题时,媒体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慎重。相关报道的头版数量减少,这和我国媒体的定位相关,同时也正好说明报纸更倾向于使用调查性、评论性的新闻体裁,用更深入的分析评论来影响公众舆论,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报纸有各自倾向的消息来源,例如《中国青年报》倾向于政府机构、会议调查;《中国教育报》更倾向于学校老师;《文汇报》则更倾向于青少年及家人、专家学者。但平均每篇报道中的消息来源构成仍然不够多样化,而且普遍缺少一线心理咨询师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实战经验和建议。另外,三份报纸也有各自更为关注的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体,如《文汇报》关注民间公益组织,《中国青年报》关注政府,《中国教育报》关注学校。

第三,心理健康报道中最常见的三大框架依次是原因剖析、服务呈现和个案描述。具体来说,原因剖析框架注重分析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情绪压力和家庭矛盾;个案描述框架聚焦于具体案例,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示范如何解决问题;服务呈现框架则将重点放在推广学校、政府和民间组织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而做出的努力。总体来看,缺少对具体真实案例的指导性描述。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我们提出四点建议以供探讨。

首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闻议题应保持常态化,弱化以往对心理预防和治疗的负面刻板印象。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过多地接受媒体污名化的报道时,往往会对心理疾病持有消极态度。如今积极客观的报道风格应继续保持,避免以偏概全的推理逻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成员,而不是仅仅针对少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而不仅仅是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我国媒体拥有社会舆论力量,应主动设置新闻议程,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应对方法。若在媒体的努力下,心理健康议题在青少年及其家人的日常议题中保持常态化,那么当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后,就会逐渐摒弃以往忽视、压抑或“病耻感”的态度,积极主动求助,从而改善并解决问题。

其次,媒体应传达更多有此类问题的个人和家庭的声音。在报道青少年心理问题时,媒体多关注个人和家庭,增加一些个案描述的新闻框架,让受众感受到更多真实的心理或情绪“语境”,从而对报道产生代入感和认同感。当然,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青少年及其家庭的隐私。

在传统社会中,青少年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及其所在社区完成学习和教育。而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青少年越来越多地通过大众传媒获取其社会化所需的基本知识、社会规范。因此,个案描述可以多关注一线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帮助更多家庭及青少年自己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教会他们何时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何时以及如何寻求社会帮助。

再次,我国媒体应多为青少年及其家庭甚至全社会,提供有关心理健康的实质性的专业科学信息。面对大环境的转换,全球媒体都在寻觅新的生存方式,建设性新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建设性新闻”实践强调在新闻报道中除了要坚持内容的客观真实外,也应积极主动介入社会生活,要以解决问题为报道的导向。

相关的政策制定者、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者和媒体记者,三方可形成合力,以推动更加科学、专业、有建设性的报道和讨论,或者协同采取援助性、预防性的青少年心理支持行动。比如媒体可以与一线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及相关的专家学者合作,共同努力提供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最后,媒体还应该意识到新型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基于社交网络的流行和普及,研究者、教育者和家长们已经在思考数字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青年人的网络自我表现、个人隐私和安全、心理幸福感、社会成长以及学习表现等方面。

事实上,国内外多个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体自身也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风险。比如,数字媒体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过度依赖,进而造成焦虑与孤立感。澳大利亚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数字媒体使用时间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凡此种种,都值得媒体关注。要规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积极探讨并监督媒体自身给青少年带来的潜在心理健康风险,开发具有可行性的媒体使用干预措施,倡导全社会共同营造青少年使用媒体的良好环境。

六、研究缺陷与建议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编码过程中,在降低文章的复杂性并将其分类到特定类别时,不能排除存在偏差的可能性。第二,本研究仅提供对《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和《文汇报》这三家媒体报纸的分析,不能完全代表我国媒体的整体状况;第三,样本文章受到慧科数据库上搜索策略有效性的限制。

基于这些研究缺陷,未来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项研究仅使用内容分析和框架研究来描述我国媒体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报道。未来可以使用其他研究方法,比如调查、访谈或实验等,以此来了解公众的舆论、态度和行为是否会受到讨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媒体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更多不同种类的媒体作为样本来研究。

注释:

① WHO:Adolescent Mental Health,载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2020年9月28日。

② 俞国良、王浩:《文化潮流与社会转型: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及现实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9期,第213页。

③ 刘程:《新时代的“新世代”——“00后”中小学生发展特征与需求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20年第6期,第20-21页。

④ Wahl,O.MassMediaImagesofMentalIllness:AReviewoftheLiterature.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20,no.4,1992.p.343.

⑤ 燕道成、黄果:《污名化:新闻报道对网游青少年的形象建构》,《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期,第112页。

⑥ 寇娇:《〈中国青年报〉关于青少年犯罪报道的框架分析》,《传播与版权》,2015年第6期,第10页。

⑦ Myrick,J.G.,Major,L.H.,& Jankowski,S.M.TheSourcesandFramesUsedtoTellStoriesAboutDepressionandAnxiety:AContentAnalysisof18YearsofNationalTelevisionNewsCoverage.Electronic News,vol.8,no.1,2014.p.49.

⑧ Entman,R,M.Framing:TowardClarificationofaFracturedParadig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43,no.4,1993.p.52.

⑨ McGinty,E.,Kennedy-Hendricks,A.,Choksy,S.& Barry,C.TrendsinNewsMediaCoverageofMentalIllnessintheUnitedStates:1995—2014.Health Affairs,vol.35,no.6,2016.p.1121.

⑩ Rhydderch,D.,Krooupa,A.,Shefer,G.,Goulden,R.,Williams,P.,Thornicroft,A.,Rose,D.,Thornicroft,G.& Henderson,C.ChangesinNewspaperCoverageofMentalIllnessfrom2008to2014inEngland.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vol.134,2016.p.45.

猜你喜欢

框架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框架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