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的身份展演
——重访社交媒体演进史*

2021-06-07吕宇翔纪开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身份群体建构

■ 吕宇翔 纪开元

一、引言

中国的社交媒体历经三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有10.4亿,占全球38亿社交媒体用户的四分之一①。随着技术更迭,社交媒体的形式与功能也经历了数次变革,网络论坛、聊天室、微博、微信以及如今的短视频、直播等产品形态,以及相应的用户实践构成了不同时期形态各异的线上社会。纵观这段历史,技术、平台与用户是探讨社交媒体发展的三大关键词。具体而言,技术为特定的行动提供了可能性②,这意味着技术的某些特征更有助于一些行动的实施,从而向用户“建议”其偏好的行为类型;而用户则会个性化地遵守、调整或拒绝这些“建议”,从而实施各种传播实践。③在这个意义上,技术与平台作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与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而技术可供性(affordances)则成为联接三者间的纽带。④

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可供性的具体含义,本文采用拜厄姆提出的理解社交媒体的七个特性来搭建分析社交媒体演进的基础框架。这些特性分别是交互性(interactivity)、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社交线索(social cues)、存储(storages)、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可及性(reach)和移动性(mobility)。其中,交互性包括社会交互性、技术交互性、文本交互性等,最重要的是社会交互性,即媒体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帮助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时间结构指向异步(asynchronous)或同步(synchronous)的传播;社交线索指向传播情境、沟通对象身份以及表达形式等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或保持人际网络联结的信息;存储和可复制性则意味着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存续;可及性则意味着社交媒体能够在何种程度上触达多大范围的受众;移动性指向人们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不受位置的局限使用社交媒体。⑤

而用户作为社交媒体的使用主体,其身份建构行为也在社交媒体的演进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继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将身份(Identity)划分为三个维度:个体对自我内在属性和意义的自我定义形成了个人身份;个体作为公司职员、政府雇员或者党派成员等建制化的社会组织成员时有了社会身份;⑥个体作为诸如宗教、社团等非建制化的社会组织成员时也会拥有群体身份。⑦在动态把握技术与用户行为之间的互动的基础上,为了厘清不同阶段社交网络用户身份构建的差异,本文试图在技术可供性的框架内,观察和解释不同时期社交媒体用户如何进行线上社会身份、集体身份和个人身份的自我呈现,从而实现网络身份的建构。

二、社交媒体的演进与身份建构的变迁

(一)匿名部落:群体身份的兴起与部落身份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入万维网,各种各样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或称之为网络论坛,先后走入社交媒体用户的视野(图1),成为最早兴起的社交媒体产品之一。BBS通常由若干个话题组或板块组成,用户可以在话题组或其他公共区域内阅读或发布信息。⑧据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使用BBS电子公告栏的用户占16.32%、使用网上聊天室的占25.47%。⑨在这个阶段,用户可以使用任何虚拟身份,基于共同兴趣、共同关注的话题聚集并展开交流,形成了一个个有着明确主题、互动频繁的“匿名部落”。在这些匿名部落中,以思想、观点、知识等内容为纽带,以文字为载体的社群交往是用户互动的主要形式。匿名性的主体分散在各种各样的群落中以虚拟的客体身份存在着。

图1 匿名部落时期的社交媒体

在这些“匿名部落”中,板块所明示的话题和相应的用户兴趣是用户表达的主要动力,群体身份超越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成为用户呈现的主要身份类别。具体而言,这样的匿名部落是网民共同目标、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的汇集,不同类型的匿名部落折射了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和价值的多元化。在匿名部落中,用户以群体意愿或社群主题为参照,参与集体活动,表达与该部落一致的群体身份。作为“网络社群”的成员,用户在网络交流实践中还协商出了一套适宜该群体的行为规范(版规)。该规范也在某些方面约束着用户的身份建构行为,同时引导着成员发展出适应群体总体风格的行为和话语模板。共享的实践规范、群体内部的社会支持都有助于网络论坛成员形成归属感,形成关于“我是谁”的具体理解,从而使成员的群体身份带有鲜明的共享性特征。

以文字为主要媒介、围绕内容进行社交,是BBS中的基本社交模式,使之形成了紧密围绕社群主题的单维度身份建构。文字的使用使得时间结构上的异步传播推动着离散化认同的形成,文字带来了社交线索的缺失或一定程度上的留白,这也有助于用户在BBS中建构与其现实身份高度分离的群体身份。虽然身体不在场的文字沟通模式很难还原面对面互动中的面部特征、身体语言等互动符号,但以“志趣爱好”为基础的匿名化交往促成了拟态的亲密关系:虽然身体缺席,情感与思想却深度“嵌入”在传播沟通过程中,实际上使得社群内的人际关系更为紧密和融洽。在BBS时期,这种具有“时滞”色彩的传播沟通虽然使得互动产生了延时,但却使参与者能够“三思而后行”,因而使BBS中的互动多了“成熟”的色彩。⑩由此,在BBS技术性特征所提供的线索中,人们可以更有技巧性地管理其自我呈现的身份,在与现实生活高度分离的群落中,人格化的虚拟个体身份也由此诞生。

随着ICQ等即时通讯工具和聊天室在中国的兴起,固定的匿名部落逐渐发展为可迁移的匿名部落。在各种各样的网络聊天室中,用户被准许以游客或经过注册的社群成员进入并参与即时讨论。准入门槛的相对灵活赋予了用户高可接入性(accessibility),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注册若干个账号参与到广场中的若干个临时聚集的谈话小组当中。1999年,腾讯开发的OICQ(后更名为QQ)诞生,迅速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即时通讯工具。以此为节点,在个体匿名性得到进一步实践的同时,网络空间中形成了若干个流动的、临时聚集的“小部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群体之间的流动使得“群体谈话”的影响力逐渐被“小组谈话”的影响力所掩盖,多维的身份展演逐步取代了以文字主导的、兴趣驱动的稳定社群身份建构。其后,随着传播沟通的媒介逐渐从延时性的文字发展为具有即时性的文字、语音,小组谈话成为与BBS中群体谈话并存的主要形态。这些新兴社区实际上以个人为中心,其影响力的扩大也有助于个人社会网络的拓展和发展。

回顾匿名部落时代,从公共广场BBS到私人聊天室QQ,由内容驱动的弱关系联结着社交媒体。在BBS中,以兴趣为主导的群体身份表达突出,共同的兴趣和关注凝聚成一个个小共同体,相似性以一种邻近性的形式起到凝聚、活跃小共同体的作用。而在迁移的部落中,以个人为中心的身份建构开始出现,由内容驱动的弱关系联结逐渐发展为关系驱动的中度联结,而且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身份的表达更加灵活,临时形成的集体身份也更为多样,使社交的匿名性特征得到进一步释放。而整个匿名部落时期,由于社交线索的贫乏给予用户更多的控制权,他们能够通过选择恰当的时机,披露相关信息来营造理想化的网络形象,形成超个人传播(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现象。

(二)草根英雄:个人主页时代的自我书写

2002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得到快速发展。同年,方兴东发起“博客中国”,倡导“互联网绝对不是集中、控制式的,而应该以个人为中心、高度互动。”以博客为代表的各类个人主页产品在之后的十余年时间内迅速发展(见图2)。截至2009年6月,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1亿人,博客空间的规模已经超过3亿。注册的便捷性和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个人用户获得了从“参与者”到“主导者”的选择权:个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长,撰写文章发布在自己的主页或博客中,部分影响力较高的博主逐渐成长为“草根英雄”。博客以较低的注册门槛、灵活的书写方式、较高的匿名性赋予了用户进行“自我书写”的能力,“个人主页时代”由此开启。博客时代依然遵循“内容为王”的规律,在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社交网络中,有吸引力的内容来自思想、文学与知识。用户的内容生产深刻地烙印着个人的印迹,个体可以直接地进行身份建构,在自我书写的过程中实现身份的认同与建构。

图2 草根英雄时期的社交媒体

在这一阶段,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高度重叠,个人在现实中的社会身份成为其进行网络身份建构的基础,公共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开始被跨越。在现实社会中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具有某种职业技能的个体,常常在博客中构建出与其现实社会身份高度一致的虚拟社会身份,同时在文字中修饰自己的虚拟个人身份。“公知”作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职业、专业知识等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参与公共讨论,进行着可见度较高的职业身份展演,使得以现实身份为基础的社会身份在网络空间中得到第一次彰显。随之而来的也有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线上参与的高度热情。许多带有公知色彩的相关从业人员、专家学者以及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草根”都会在自己的博客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论。另一方面,个人用户在现实中的关系网络与其在网络世界中的关系网络高度重叠。根据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74.1%的用户会访问朋友、同事的博客。与此同时,在校园内流行的人人网、同学录和QQ空间都表现出用户对于线上线下身份重合探索的兴趣。其中,QQ空间虽然具有博客功能,但并不像博客那样完全开放,而是更多地采用“熟人互踩”模式吸引互动;同时,低龄群体对QQ空间创造性的使用,“图片+留白+简短文字”的表现手段,也逐渐发展出多样化的非主流亚文化的个性化表达形式。

戈夫曼将身份概念化为一种持续的表现,提出身份的构建是一个“印象管理”的过程。博客等个人主页产品所开启的“自我书写”年代,使得用户能够依赖于这些社交媒体产品所提供的一系列功能进行身份的自我呈现。此时,个体身份的表达取代群体间的协作,用户不再以某一群体作为自己最显著的身份标识,而是发展出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个人主页的书写与用户的现实生活的关联度也越来越紧密。博客等形式的个人主页实际上搭建了一所“个人展览馆”,它提供了一个包括昵称、头像、个人简介与文章列表等完整的结构界面,展现用户的网络身份;同时,每一篇博文都设置了留言板区域,浏览者可有针对性地与博主在同一语境内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一时期,用户身份展演是一个持续的、能够留下历时性痕迹的过程,这些由社交媒体所支持的个人历史足迹的记录,使得面对面沟通中即时性的身份表演发展为更有持续性的线上展览(exhibition)。由此,公共形象的建构由现场的临时性表演发展成“在线博物馆”的永久式陈列。

(三)偶像年代:微博的兴起与名人的转移

2010年前后,来自不同互联网公司的微博产品迅速发展起来(见图3),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诞生于2009年,其口号是“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新浪微博的主体功能是发布140字短消息(2015年新浪微博宣布取消140字的限制,但需少于2000字,并开放长文章编辑功能“头条文章”)。在微博蓬勃发展的年代,社交媒体用户从少数具有较高教育背景、社会地位和收入的早期采纳者扩大到更为广泛的大众。网络平台中的社会交往也从内容导向转向更加多元化的呈现,人们得以塑造出一个更加立体多维的在线身份。通过这种简短表达、自由关注、点赞、转发、评论等功能,以及文、图、声、像等形式,微博用户得以更加灵活、更加细致地呈现自己的身份特征。

图3 偶像年代时期的社交媒体

这一时期,“偶像”关于其社会身份的个性化建构与“大众”关于其个人身份的生活化演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综合型社交平台,微博不仅仅是一个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也是一个有新闻媒体、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及各类名人入驻的信息集散地。事实上,在后期产生更大影响力的是来自娱乐、体育、商业、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以及在现实社会中具有较高可见度、较大影响力的名人。新浪微博的运营团队曾邀请大量明星和名人加入并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名会加上“V”作为身份标识,这些用户发布的信息常常成为社会热点。近年来,微博又试图鼓励来自情感、时尚、星座、美食等生活方式类的“小V”,与淘宝零售电商形成密切互动。在这个意义上,微博的结构化特征和运营策略实际上培育着作为“偶像”的意见领袖及以其为核心的关系网络、意见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进入“偶像年代”。作为“大小V”的偶像,与其职业等相关的社会身份成为其身份表达主要方面。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微博是其日常生活的展示窗口,多维度的个人身份成为这类用户身份表达的主要方面。随着个人用户越来越多地将微博作为个人生活及自我表露的工具,用户的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开始发生交叉。作为一个网状结构的社交平台,微博用户也在与他人的联系中主动或被动地呈现自我:关注用户列表、粉丝列表以及留言互动都能够对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身份、所处领域进行粗略的描摹。然而,大量的普通用户却更多地作为粉丝聚集在“大小V”的周围,形成了信息和观点传播所依托的中心化人际网络。意见领袖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但也存在着极少的互动。围绕在不同类型的偶像周围,圈层化的小群体错落而生。

尽管高度个人化的自我表露需求驱动着微博上个体的身份建构,但这种身份建构同样受到来自主体和客体的规约。值得一提的是,同样诞生于2009年的QQ好友印象板块,开启了个人形象展示的新途径。QQ用户可以对好友进行关键词评价,一个人收到的所有评价将汇集在一起,通过“好友印象墙”的形式展示在其个人主页。由此,用户自身不再是唯一有权塑造个人在线身份的人,用户也因此面临着更加紧迫的舆论监督:一个人的自我呈现会被好友监视,当他们看到这个人的行为与身份不相符时,就会发表意见。好友印象标签、微博评论区都提供了这种使观看者能够参与并影响他人个人形象的可能性。2012年,新浪微博实行了实名认证制度,要求注册的微博用户使用真实姓名注册,这进一步凸显了实际身份与虚拟身份两个维度,同时也为个人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另一种行为规约和监督。在这个意义上,虽然微博用户的虚拟身份鼓励着情感的表达,但其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却抑制着情感的表露,如果用户侧重展现其社会身份或机构身份则更会约束情感等个人化的表达。

微博时代社会关系网络的密度与广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同的超话、标签与内容分区形成了若干个兴趣广场,成为各个亚文化圈的第一重分流,围绕着不同的偶像、节目和热搜新闻形成了第二重分流。在多重分流的情境中,微博用户的网络身份构建呈现出多元融合、立体化的趋势。学校、学历、职业、爱好、价值观等每一类信息都有可能塑造一个亚文化圈身份,而这些身份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更可能贴近现实的较为鲜活自我的网络形象。

相较于BBS时期和个人主页时代以“言论”为核心,微博的兴起正式开启了以“人”为核心的时代。同时微博的社交线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为用户进行身份构建提供了多样性选择,多种渠道的关系网络建立模式和形态使得用户能够对传播情境、沟通对象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发布精辟文字的专家学者、发布时尚街拍的红人与发布日常工作生活的博主在微博的丰沃土壤中各自占领阵地、聚集粉丝,借助网络形成相互联系的行动主体不再需要明确的作为共同体的群体身份,个体化的行动逻辑成为主导。

(四)永远在场:身份展览与即时通讯融合

2011年,微信的诞生标志着移动社交时代的来临。移动网络时代,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不再像桌面互联网时代那样具有明确的边界,网络身份逐渐与现实身份相混合。与此同时,随着实名制成为社交网络的一种普遍规则,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现实身份暴露于网络空间中,并将现实世界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带入,形成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的协调互动。此外,移动时代的微信还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活跃在虚拟空间的社交媒体,其与即时通讯功能融合在一起的技术特性,使其同时面向虚拟与现实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成为这一时期社交媒体身份建构的主要方面。

在微信平台所建构的多维度网络空间中,既有可以窃窃私语的卧室密谈(朋友间的私聊),也有会客厅里的沙龙聚会(朋友圈);既有演讲厅的高谈阔论、各抒己见(微信群),也有广场上的众声喧哗(公众号),这些空间相互嵌套,人们在其间不停地转变身份。社交展览与即时通讯的结合,使得异步与同步的身份展演同时发生,“永远在场”成为身份建构的主要模式。在朋友圈内,用户通过展览馆模式进行异步的形象展示;而在聊天区域,用户则可以选择视频、语音等形式的同步沟通,或具有一定延时性的文字消息。一方面,经过技巧化修饰的朋友圈变成橱窗;另一方面,聊天框内碎片式的交流成为生活日常。用户的网络身份构建便在这两条齐头并进但风格迥异的线路中不断推进。

在这一时期,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各种角色之间的频繁转换、穿梭、流动,实际上是以线下身份为基础的在线重构。大多数微信用户对自身朋友圈构成有着清晰认知,其眼中“想象中的观众”是与自己关系亲密、互动频繁的那部分人,这种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的高度融合,使得人们格外重视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形象;同时,微信逐渐变成工作场景中最常用的通讯工具,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职场中的“任务分发中心”,用户在微信上的身份建构也日益受到社会期望与职业形象的规约。有趣的是,当用户同时拥有不同的群,或许意味着需要呈现不同的群体或社会身份。由此,群体身份、社会身份在现实与虚拟深度交叉的移动社交网络中,实现了对个人身份的挤压与规训。鉴于此,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常常聚焦于两方面的个人特质:在能动性维度上,聚焦工作成就、进取心和社会经济地位展演;在共享性维度上,则侧重幽默感、价值观、社交活动分享。

依托于主动或被动的现实身份表露,更为充分的自我呈现线索,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一对一私聊、一对多群聊时建构的形象都会直接地影响到现实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随着微信日益渗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人的强关系属性时刻提醒着用户作为鲜明的“组织人”的身份,个人必须时刻把握、严密监控其自我呈现的合理性。从时间上来看,许多微信用户经历了从“想发什么发什么”到“有选择性地发布正面内容”两个阶段。导致这一因素的转变,包括用户年龄增长、生命历程的成熟与持续加入的新社会关系。同时,为了避免时间线上的语境崩溃(temporal context collapse),一些用户还会采取朋友圈限时可见或分组可见等方式,对自我形象进行管理。

(五)泛社交时代:变幻的行为与身份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不再指向某个具体的产品,而发展成为广义的社交网络服务。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一方面腾讯等传统意义上的即时通讯提供商结合不同使用场景,将社交功能与其他功能逐渐融合;另一方面,网易、字节跳动等公司则通过融合现有产品的社交功能逐渐入局社交领域。同时,用户可以使用某个社交网络账号登录其他互联网服务平台,平台之间的服务功能也可以沿着人际网络得到协作而形成扩展和嵌套。随着社交网络服务与互联网其他服务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因为具备了社交功能而成为泛社交媒体,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语境,网络的泛社交化时代来临(见图4)。

图4 泛社交时代社交媒体

在泛社交的趋势下,社交媒体存在“兴趣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这两类基本逻辑的差异,这也使得身份建构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特征。一类是诸如豆瓣等社交媒体,使具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之间通过内容或活动建立起新的关系,即“兴趣导向型”。其中,以兴趣为基础的群体身份是个体建构身份的目标和起点。然而,区别于BBS和网络聊天室兴盛的时代,这里的群体身份表达有了更为灵活的形式,性格、情感、性别等个人身份往往伴随着群体身份的建构被赋予个体化的生命。在这些兴趣社群中,吸纳新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往往意味着跨越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兴趣网络的诞生。虚拟社交形成的新关系网络也更为深远地影响着群体身份的表达,并且群体身份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在社群交往中所建立的身份影响。

另一类则是诸如Facebook(脸书)等致力于维持已有熟人关系的社交媒体,即“关系导向型”。在“关系导向型”的社交媒体中,现实中的人际网络是传播实践的线索。以熟识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身份是个体所表达的主要身份,这与移动社交网络的基本逻辑一致。许多社交媒体往往赋予用户标识彼此之间关系类型、程度的标签功能,友谊网络在自我标识和他者标识中得以联结,现实的关系网络很可能被虚拟的关系网络进一步强化。

如今,社交媒体的技术迭代、用户需求的变化推动了传播实践形式的日益丰富。除了短视频直播、微博与电商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微信号、QQ号、淘宝账号作为“通用账户”串联着不同的网络工具、游戏等兴趣社交平台,还有小红书和微商微店等依托于熟人或半熟人关系的兴趣小组型电商,以及广泛应用于商业等不同场景的微信小程序等等,越来越多基于兴趣所建立的非熟识关系开始进入“关系导向型”的社交媒体。以兴趣驱动的虚拟关系网络,和以关系驱动的现实人际网络日益深度勾连,在这个意义上,群体身份与个人身份的边界日益模糊。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播等共享时空情境的传播形式日渐得到广泛实践,智能化生活为个人身份的建构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会。当下,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进行沟通交流,还可以通过定制表情包和视频等,甚至是直播、弹幕等方式进行交流,增添其社会身份表达的个性化特征。同时,身份也不再局限于有目的的、主动的自我呈现,而是跟随着智能穿戴设备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比如智能手表记录个体每日晨跑的公里数与速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个体体魄、毅力、生活习惯等多维度的个人身份建构。同时,用户也依托功能更为完善的社交媒体技术采取着更加精致的个人形象管理策略,在不同的群组或不同的平台间展开各异而精准的社交披露。由此,社会身份的表达形式日益灵活,特别是技术形态的演进为个性化的身份建构带来了新的机会。

(六)小结

本文以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发展阶段作为参考坐标,从拜厄姆提出的七个社交媒体特性出发,来观察技术可供性如何赋予用户建构网络身份的可能性(见表1)。其中,社会交互性、社交线索以及媒介的可及性引导着用户以何种方式进行沟通交往活动,而身份作为社会沟通的产物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建构;时间结构、存储和可复制性、移动性则影响着沟通交往过程中用户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灵活的印象管理,从而有选择地对身份进行自我呈现。

表1 不同阶段社交媒体的演进特征

在“匿名部落”时代,用户在BBS和网络聊天室中主要用文字符号围绕彼此的兴趣及观点进行沟通,原本陌生的用户之间组成了由兴趣联结的弱关系社群。有限的社交线索趋向于隔离用户在虚拟社群与现实生活的活动,群体身份是这一时期用户网络身份建构的主要目标,同时异步传播与相对充分的存储及可复制给了用户更多的网络形象修饰空间。进入以博客、QQ空间等个人主页为代表的“草根英雄”时代,用户延续着以兴趣和观点为联结的关系网络及相应的社交线索,同时凭借总体用户的增长以及超越板块的网页形式拓展了其可及性。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主页中的不同栏目提供了结构性的记录及检索方式,以个人为索引的兴趣观点呈现开始成为主流。

在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偶像年代”,用户而非内容正式成为传播沟通的联结点。同时微博提供了超越文字和图片的表情包、视频、音频、直播等多种媒介样态,给用户提供了自我呈现其多维度身份的丰富方式。“一键转发”“点赞”等互动功能的设置使人们同时保持与多个弱连接的沟通,也使得作为传播中心的名人的消息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以微信为代表的“永远在场”时代,移动互联方式提高了媒介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可移动性,同步的一对一和群组沟通以及朋友圈中的长期异步传播共同铸就“永远在场”的社交状态。同时,朋友圈的限时可见、分组可见等功能为持续的印象管理提供充分而便捷的诸多可能性。以个人用户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微信中创造了不同的群组,用户需要进行不同维度的身份展演,个人事务便在这些不同的小型社群中进行沟通。最后,“泛社交时代”实现了多个社交媒体的融合与互嵌,不同媒介之间的联系日益深化并共同影响着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由此用户的身份构建呈现出多平台、多维度的立体图景。

三、结论与讨论

纵观三十年间的发展,用户线上身份建构的目标、方式、形态的变迁随着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表2)。在技术框架所提供的诸多可能性引导下,社交媒体用户创造出多样化的身份建构方式,在他们身份的群体性特征中,烙印着社会生活中的时代精神、文化氛围、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元素,正是这些用户身份的群体性特征演化,构成了社交网络与社会文化变迁史中重要的一环。

表2 社交媒体发展与身份建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总体而言,身份建构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社交媒体发展所展现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从身份建构的目标来看,群体身份的自我呈现逐步让位于个人身份的自我呈现,但多维度的群体身份呈现将随弱关系社交媒体的发展而长期存在。社交媒体通过技术结构、运营策略及页面设计等数字结构,引导着用户建立以不同节点为联结的关系网络及其形态。BBS、博客等早期的社交媒体引导着用户建立以兴趣为节点的群落性关系结构,随着社交媒体从兴趣向个人的转移,身份建构的主要目标也逐渐从群体身份让位于个人身份。

从身份建构的形态来看,单维度的群体身份建构逐步让位于个人化的多维身份建构。社交线索从文字符号、形象符号逐步发展为包括音视频等在内的丰富形式,个人事务在社交媒体中越来越多地呈现,使得关于传播情境、沟通对象等社交线索的呈现,远远超过兴趣与观点能够提供的范畴,这也有效地推动了多维度身份呈现的演化。

此外,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在时间结构、存储及可复制性、移动性的逐步提高,也使得用户能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灵活的方式来呈现其多维度的身份。在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中,观众逐步从小规模的群体,发展为可调节的大规模受众。除了用户总体规模的阶段性增长和互联网搜索能力提高带来的影响,关系网络的中心、形态及规模的改变也影响着社交媒体可及的人群、信息传播的规模和速度。

(本文写作过程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方格格在文献整理、框架讨论、内容撰写等方面亦有较多贡献,特此感谢)

注释:

①WeareSocial:Digitalin2020GlobalDigitalOverview,https://wearesocial.com/digital-2020,2020.

② Evans,Sandra K.,Pearce,Katy E.,Vitak,Jessica & Treem,Jeffrey W.ExplicatingAffordances:AConceptualFrameworkforUnderstandingAffordancesinCommunicationResearch.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22,no.1,2017.p.36.

③ Papacharissi,Zizi.TheVirtualGeographiesofSocialNetworks:AComparativeAnalysisofFacebook,LinkedInandASmallWorld.New Media & Society,vol.11,no.1-2,2009.p.204.

④ McVeigh-Schultz,J.,Baym,N.K.ThinkingofYou:VernacularAffordanceintheContextoftheMicrosocialRelationshipApp,Couple.Social Media + Society,vol.1,no.2,2015.p.2.

⑤ [美]南希·K.拜厄姆:《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董晨宇、唐悦哲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页。

⑥ Parekh,Bhikhu.LogicofIdentity.Politics,Philosophy and Economics,vol.8.no.3,2009.p.267.

⑦ Priante A,Ehrenhard M L,Van Den Broek T.IdentityandCollectiveActionVia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AReviewandAgendaforFutureResearch,New Media and Society,vol.20,no.7,2018.p.2650.

⑧ 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页。

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0905/P020120709345371437524.,2000年。

⑩ 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9页。

猜你喜欢

身份群体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