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灾害信息泛娱乐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基于台风“山竹”的实地调研

2021-06-07李春雷马思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山竹台风灾害

■ 李春雷 马思泳

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可能会重建大范围的场景,并有新的社会场景行为出现。①梅罗维茨(Merowitz)曾提出媒介情境论,即媒介创造情境,从改变人们的行为角度出发认识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②梅罗维茨认为,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发展消解了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地域”,形成新的信息系统情境,在新的信息系统结构中模糊了人们的现实身份,产生与现实身份界限不一致的新行为,这一新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意义。与此同时,他强调,媒介研究要将关注点切入为媒介形成的信息环境,关注场景对行为的影响,即新媒介如何形成新场景,如何影响新行为。在新媒体时代,对媒介情境论的思考不仅要观察新媒体形成的信息环境,而且需要结合现实动态事件的情境,以此对青年群体的传播行为进行分析。

在台风“山竹”这一灾害情境中,青年群体泛娱乐化传播行为颠覆了对待灾害事件应有的理性、同情这一价值关怀,形成了与灾害情境相背离的信息传播行为,其行为的动态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社交媒体灾害话语情境对青年群体泛娱乐化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示意图

一是以碎片化、分散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交媒体的信息环境附加了台风“山竹”特殊的话语元素,形成了社交媒体中的灾害话语情境;二是由于青年群体长期接触社交媒体信息环境,在台风“山竹”的特殊话语场景下,青年群体对自身接触到的恶搞信息未及时调动理性的价值态度;三是台风“山竹”泛娱乐信息在社交媒体迅速衍变。青年群体亢奋的情绪在社交媒体中蔓延流动,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引发个体之间的情绪共振,演化为群体对信息的加工、复制、扩散,形成对台风“山竹”泛娱乐化的传播态势。

泛娱乐化认知指的是,在公共事件话语背景下不该娱乐的公共事件被娱乐的符号元素解读,“以娱乐化来包装问题与事件,吸引关注度和追求轰动效应,导致问题与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表达和反思性议题被遮蔽”③。信息接受者将带有泛娱乐化的话语场景作为接触公共事件的信息环境,形成肤浅、戏谑的价值认知态度,并通过再生产、传播泛娱乐化符号元素的方式,将这种价值认知凸显。过分的娱乐化超越了信息传播环境常态下的娱乐合理性,消解了严肃议题下媒介传递信息的功能。特殊灾害话语情境的泛娱乐化信息传播行为背离了自然灾害事件中应有的防灾意识和同情心理,对社会产生了新的影响意涵,即青年群体泛娱乐化传播行为相较于平常状态,呈现出反常态现象。基于对中山、江门、广州的实地调研,本文从“媒介情境论”出发,考察青年群体在台风“山竹”期间的泛娱乐化信息传播行为,尝试梳理青年群体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行为与事后价值认知之间的关系。

一、事件回顾与总体样本说明

课题组关注到,在2018年9月,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社交媒体不仅有台风实时路径、登陆预警、受影响城市境况等信息,而且还大量传播着以台风“山竹”为素材的网络段子、表情包、短视频等娱乐化信息。在特殊灾害语境下,泛娱乐化信息传播的影响效果超越了预防台风的有效消息,这种灾害事件的泛娱乐化信息传播态势在以往事件中较少出现,因此,此次调研事件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等方法,在调研过程中采用情景切入法的具体形式。课题组在2018年10月至11月期间实地派发问卷,同时,为深入了解青年群体对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的接触、认知以及是否有参与转发等情况,对362名调研对象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调研对象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口述交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获得较为具体且直接的第一手材料。此外,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深度访谈资料统一逐条编码,旨在系统地关照、分析青年群体对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的传播行为。此次调研实地发放问卷共842份,问卷回收率100%,剔除问卷填写缺漏、调研对象不符合年龄范围等因素,共得有效问卷800份,无效问卷42份,有效问卷率为95.01%,样本特征如下:

如表1所示,课题组对实地调研地点、调研对象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等相关要素均有所关照。一是在调研地点的选取上,课题组按照台风先后经过的城市开展实地调研,即台风依次经过靠近珠江入口处的中山,中心城市广州,最后在江门正式登陆。如图2,通过对调研对象所处地点和媒体大量报道“世纪台风”说法是否加深调研对象对台风担忧程度的分析可知,中山市有20.5%的调研对象持较低的担忧态度,广州为14.6%,江门为18.8%(“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为较低的担忧程度)。调研对象对台风的担忧及风险感知是与台风登陆的地理区域及台风造成的破坏程度有关。台风初始进入中山市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恐慌;当台风进入广州时,台风带来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低;台风真正登陆江门时,公众的风险担忧程度有回升趋势。课题组在实地田野调研和深度访谈中也感知到,相比于中山和江门,处于广州的调研对象对台风的风险认知较低,泛娱乐化认知略为明显。二是在调研对象方面,由于社交媒体使用人群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青年群体,也是泛娱乐化信息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和接受者。参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群体的年龄界定,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范围主要界定在18至45岁之间,且以亲身经历台风“山竹”事件并具有清晰认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调研对象。

图2 媒体报道“世纪台风”说法是否加深调研对象对台风的担忧程度

表1 样本特征

二、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传播的表征

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公众对于自然灾害事件的感知来源于媒体追踪式的报道。有关自然灾害预警、实时境况、灾害损失、人员伤亡等有效信息使公众了解灾情发生的情况,同时也是快速、有效集中社会资源抗灾、救灾、减少灾害损失的信息生命通道。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对灾害信息的获取、解读、传播有了更大的主动权。特别是当台风“山竹”作为特殊语境融入到社交媒体时,青年群体时常出现反常态行为,把受灾严重的场景制作成引人发笑的网络短视频,台风的命名也被恶搞为带有浓厚娱乐元素的调侃段子及表情包。这类泛娱乐化信息的广泛传播弱化了公众对台风灾情的风险感知,干扰了台风“山竹”发生期间的信息传播秩序。

(一)传播路径:将灾害破坏力演化为虚拟空间的狂欢

台风“山竹”在社交媒体被恶搞为娱乐素材,青年群体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青年群体恶搞性地将台风的命名以及现实受灾场景进行加工创作,并呈现如下传播路径:部分青年群体拍下自身正在经历和肉眼看到的灾害情景(如:专门拍摄带有娱乐性的防预措施,将窗户贴成搞笑的形状),或对台风“山竹”的命名以具象化形式呈现为段子或表情包;青年群体将这类素材上传至社交媒体,在熟人社区(如:微信群、朋友圈)传播,引起人际圈内关注和热议,并扩大传播至更大范围(如:微博等);众多青年群体参与传播,台风泛娱乐化信息在网络大范围扩散,掀起娱乐狂潮。

图3 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传播路径图

微信朋友圈的关系维护以强关系为主,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比微博要弱。微博结构更开放,用户在微博这个大圈子里进行社交,与现实生活圈子之外的人的交流与互动更为活跃,话题的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的弱关系。④青年群体先是在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等传播台风“山竹”短视频、表情包、段子等泛娱乐化信息。由于微信传播是建立在现实人际的强关系圈之上的,因此,当青年群体通过微信传播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时,好友之间更容易接受并转发。在人际传播更为紧密、快速及频繁的状态下,台风“山竹”的泛娱乐化信息从人际传播延伸至群体间的传播,信息内容从青年群体的微信扩散至微博,并推上微博热搜话题榜,引起网民讨论和关注,泛娱乐的狂潮也因之蔓延至更大范围的群际圈。

(二)特定符号记忆被台风命名唤醒

以图片为素材的表情包经过网民二次加工再创造,嵌入了与图片象征意涵相符的文字,此类表情包隐含的意义表达带有现实的情绪诉求。台风“山竹”以水果“山竹”的名称来命名,台风的命名唤起青年群体对水果山竹的符号记忆,由此以水果山竹借喻台风“山竹”,创作出“反动高雅、解构经典,同时追求刻奇媚俗的表情包”⑤。当台风“山竹”真正登陆广东之际,其威力比人们预想中的更大,青年群体产生“情绪与现实互涉,集体表达个人情绪”⑥,在图片表情包嵌入诉求,如:“山竹你已经是个成熟的台风,要学会控制自己”、用杯子盖住“山竹”意涵台风“山竹”已被控制、以明星艺人谢霆锋名字的读音谐音“谢停风”,借喻希望台风“山竹”远离自身所处的现实空间。

图4 青年群体二次创作台风“山竹”表情包

(三)现实诉求延伸至网络达到情绪共鸣

在台风“山竹”登陆期间,非广东地区网友对广东人民表示同情并希望其能平安度过台风期,而广东网友期待着台风“山竹”登陆当天的放假通知。“全国人民都在担心广东人民的生命安全,广东人民只关心放不放假。”“一场优秀的台风应该是不占用周末,来势汹汹,全市停工停课……如果能够忽然放慢脚步,让全市多放假一天,那不仅是优秀的台风了,简直就是卓越的台风!”“一切以不放假为目的的台风,都是耍流氓。”这类型的网络文字段子隐含着情绪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个人情绪在社会化过程中演绎为情感倾诉,情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情感表征着社会现实,两者具有一种内在、必然的联系。⑦文字段子中的话语表达暗示性地反映青年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承受较大压力,借台风来表达内心诉求,希望在工作日享受假期。“广东人对台风的理解就是放假”⑧,这种现实情绪诉求延伸至网络上,引起青年群体内心情感共振,得到众多青年群体大量转发和响应。

三、灾害话语情境中泛娱乐化传播行为演变框架

梅罗维茨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拓展了媒介情境论的内涵和外延。“情境”用于限定的媒介等物理环境还存在不妥之处,所以将“情境”的概念延伸为“语境”,并详细阐释了媒介语境对社会微观和宏观的影响。⑨在网络时代,社交媒体打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流动的重要场所。公共事件的特殊语境渗入至社交媒体碎片化、非理性逻辑的信息系统中,重新构建出新的信息场景。在台风“山竹”来临之际,部分以台风为元素的恶搞信息出现在社交媒体信息系统,社交媒体形成特殊的灾害话语语境。在突发且特定的灾害情境下,青年群体从“接触-认知-行动”三个逻辑层面构建自然灾害事件的泛娱乐化信息传播行为框架。

(一)接触新情境:社交媒体灾害情境加强青年群体涵化效应

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曾提出,人类两种符号范畴理论,即推理性符号(严格来说就是文字语言)和表征性符号(除文字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⑩朗格认为,推理性符号是带有逻辑性的理性信息符号,而表征符号承载着情绪化的表达,并容易被赋予娱乐元素,刺激受众的感官。社交媒体主要以传播带有娱乐特征的表征性符号为主,逐渐形成缺乏理性逻辑的泛娱乐化符号环境。在此基础上,青年群体在潜意识中适应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选择传播带有表征性的符号信息,对事件的看法和表达也潜移默化地使用表征性符号。由台风“山竹”命名形成的特殊语境和部分恶搞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出现,使得社交媒体的信息环境演化为反常态的灾害话语语境。

台风到来时,青年群体处于由社交媒体符号环境和特殊灾害语境双重结合而形成的社交媒体灾害情境,泛娱乐化的台风信息对青年群体产生涵化作用。有访谈者表示,“觉得台风的小视频挺搞笑,有娱乐趣味”“看过台风的小视频和表情包,如果这些信息不是传播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实无须过多担心它造成的影响”。青年群体在台风“山竹”到了期间默许这类信息的存在,对内容持平和的心态,并认为这是正常的传播现象。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体带有娱乐性质的信息形成了惯习效应,对社交媒体信息性质的判断模糊,乐观感的提升使青年群体逐步消解对灾害事件的风险认知,降低对灾害事件的防范心理。

(二)价值认知:社交媒体灾害情境作为感知环境形成戏谑态度

社交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失序形成了新的速度和范围,情绪的感染在激励和维持集体行动的感知和结构。在社交媒体游走的碎片化图文、图像信息并非是客观中立的,信息易被附加上泛娱乐化元素和个体情绪的表达,带有一定的价值偏向。而大部分青年群体又将社交媒体作为了解台风“山竹”实时情况的渠道,并将自身融入到带有泛娱乐化灾害话语情境的社交媒体中,“依照符号环境的内部逻辑和规律形成或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这种价值认知态度是基于自身在社交媒体所接触到的灾害情境作为感知环境而形成的。

根据图5,有28.8%的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体的信息可信度持中立态度(分值为5分),从数据统计和图表可以直观看出,青年群体对于社交媒体信息难以明确自身的主观态度,“对于社交媒体信息半信半疑”,这种态度实际上是价值迷茫的另一种表现,也容易被社交媒体的信息内容左右其自身的价值判断,甚至对泛娱乐化信息出现在灾害事件中是否具有正当性存在判断失误的可能。

图5 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体信息内容的信任度

有被访者直言,“觉得那种表情包、小视频还挺好的,以一种诙谐的心情去对待,让人感觉不会那么害怕。如果太义正言辞反而会传播负能量给别人”。媒体大量报道实时救灾信息,而部分青年群体对泛娱乐化信息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泛娱乐信息可以消弭台风“山竹”带来的紧张情绪。另外,有访谈者表示,“这些都是玩笑戏弄的,外省的同学看到会觉得很欢乐,而且P(PS处理)得很搞笑”“看过网友发的,觉得是出于调侃的心态吧”。对于自己有接触过台风泛娱乐化信息但站在他者角度看待类似信息的青年群体而言,台风表情包、短视频带来的第一直觉是“搞笑”。可见,社交媒体信息环境及泛娱乐化的台风素材不知不觉影响了青年群体认知,并与青年群体产生的戏谑价值态度有着内在的关联。

(三)趋同行为:灾害情境中泛娱乐化信息传播行动狂欢

态度建立在认知、情感反应、行为意向以及对过去行为的评价倾向之上,而这些都可以改变人的认知、行为、情感反应以及未来行为意向和行为本身。青年群体接触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后产生戏谑态度,并通过传播行为将戏谑的认知态度演绎凸显。这种对恶搞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并传播的行为,使其形成“思维惰性而不去辨别真伪,轻易转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成为自己人际交往中的互动谈资”。青年群体的信息传播行为使泛娱乐化氛围从社交媒体蔓延至社会现实。

以“没感觉”“不担心”“完全不担心”作为青年群体较低的内心担忧和害怕程度,根据图6可知,在获取台风“山竹”相关信息后,内心担忧程度更低的人数有所增加。有访谈者表示,“作为广东人已经习惯了台风”“(感觉)台风对城市的影响不大,所以不担心”。青年群体较低的心理恐惧程度,以及自身长期处于台风灾害频发的地理空间,对台风形成了预设的心理准备,从心理上对灾害事件带来的恐惧感产生了“免疫”效应。这也使青年群体持乐观心态参与台风泛娱乐化信息的创作和传播。

“人的行为是根据所处社会定义的场景进行塑造和修改,即使场景中存在很多差异,当人们从一个场景进入到另一个场景时,大部分人所展示的变化模式有很多共性”,青年群体的趋同心理在行为共同取向中出现。“自己也有转发过台风小视频、表情包,因为觉得搞笑。舍友看了也觉得好笑”“觉得网友P这些表情包挺搞笑、蛮过瘾……自己也有传播过,挺好玩”。当青年群体看到彼此在社交媒体传播台风泛娱乐化信息时,行为受到感染,“觉得发台风的小视频、表情包,也是一种娱乐;也有转给朋友,还是出于搞笑和娱乐的心态转发,也可以提醒朋友预防台风”。部分青年群体在接触到趣味性的信息内容后,认为信息有助于了解台风实时情况,但更多还是出于娱乐的心态将信息传播给熟人。经过熟人关系网的延伸,台风泛娱乐化的信息内容进一步在社交媒体上扩散传播。

四、灾害情境下的传播行为与价值认知张力

社交媒体以碎片化、非理性的逻辑结构呈现信息内容,在常态社会语境下,社交媒体出现娱乐、搞笑的信息能被理解和接受。而在突发灾害事件融入社交媒体信息环境时,原本能让人娱乐、嬉笑的信息环境由于现实灾害语境的介入转变为特殊的灾害情境。梅罗维茨在分析场景规则时提到,“我们几乎不认为每一个行为是‘正常’的,而这问题出在了行为和场景两者关系上”。在台风“山竹”事件过后,青年群体认为灾害情境中出现的泛娱乐化传播行为是反常态的。然而,在台风“山竹”发生之时,接触、扩散、消费台风“山竹”泛娱乐化信息的人同样也属于青年群体。可见,在灾害事件的媒介话语情境下,青年群体对泛娱乐化信息的传播行为与事后的价值认知并非同步,而是存在着张力。

(一)理性认知与泛娱乐化传播行为的失调

在认知失调理论中提到,“失调是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时出现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动机状态”,在两个存在认知关系的因素中,“如果一个元素紧跟着另一个元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元素处于失调关系”。青年群体接触到的泛娱乐化台风信息与以往在公共事件接触到的严肃话语符号在性质上相冲突,致使其在认知上产生错位。课题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青年群体在台风“山竹”过后,对泛娱乐化信息的持有态度与台风过境时出现的戏谑态度呈现较大反差。大部分青年群体认为,在台风灾害期间传播恶搞信息是不合时宜的,“觉得微信传播的台风小视频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不值得欢呼雀跃”,“觉得拍这种小视频的人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反抗,传阅这些东西不太负责任”,这种理性的价值认知是在灾害事件发生过后对灾害事件发生之时的反思。

青年群体未能在台风“山竹”登陆之际意识到泛娱乐化传播行为的不恰当性,是由于他们“个人进入特定的情景后,个人的价值观、偏好、感知完全交织在一起,如果事件和预期严重程度不符,则产生不一致行为”。此外,青年群体长期被社交媒体信息环境中的娱乐话语符号所涵化,理性而全面的思维随着众声喧哗的泛娱乐化狂欢而游离。当突发灾害事件发生之际,青年群体对事件的价值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迟滞,事件发生之时的价值认知与事件过后从他者角度看待泛娱乐化传播行为存在认知矛盾,即理性认知未能在灾害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调动。

(二)传播行为与价值认知错位潜伏的社会风险

在台风发生之际的灾害情境下,青年群体对灾害的认知和信息传播行为停留在戏谑和娱乐的价值层面,而这一认知态度的失调影响了青年群体对台风“山竹”的风险认识。风险认知的文化理论认为,个体可以意识到危险,但主观的风险判断有可能偏离“客观性”的危险,因为人们的认知、行为和决策受其周围的环境影响。当青年群体把带有泛娱乐性质的信息传播至社交媒体,将进一步把狂欢情绪蔓延到更大范围,甚至会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使公众对台风“山竹”的风险性认知往娱乐轻松的方向发展。公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应有的安全意识、敬畏意识被泛娱乐化心态弱化,灾害风险认知和理性的科学认知相背离。“在风险处境中,意识决定存在”,人们做出的行为是基于意识上的认知,容易出现该“担心”的时候人们不担心的现象。由于这次台风灾害被赋予了泛娱乐化话语元素,当之后再次出现类似的灾害事件时,青年群体甚至社会大众或将以对待台风“山竹”的同样态度看待灾害事件。狂欢记忆将被重新唤醒,同情及理性的人文关怀让位于情绪的狂热,给社会带来的是公众在重大事件中价值认知错位的风险。

(三)干预进路:弥合传播行为与价值认知差异的媒介进路

媒体报道与人现有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相互作用,以推动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目前,“青年群体对环境‘风险想象’和媒体的‘风险预言’形成同质牵连、因果牵连、扩散牵连关系”,青年群体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想象和认识与媒体传播的信息存在密切关联。当下,不仅只有大众媒体这一渠道对青年群体产生价值影响,青年群体对社会事件感知、判断及表达还受到多元的媒介影响,其中社交媒体产生的影响日益深远。弥合青年群体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行为和价值认知的张力也因之需要大众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合力。

一方面,大众媒体需要摆脱刻板化的话语模式,注重社会价值引导。在突发灾害事件发生之际,大众媒体对灾害事件的报道框架沿用固定的经验报道模式,“经验的形成强调重复与不变,经验对于公众而言是一种固化的思维与判断,然而打破经验则需要更多的革新与创想”。经验报道模式迁移至大众媒体自身的社交媒体平台,加上刻板式的报道话语只能影响青年群体对灾害的表层感知,而对事件的价值认知“在叛逆心理和怀疑精神的支配下,易于倒向网络媒体一边,使非理性化、情绪化加剧”。然而,“传媒不仅仅活跃在替代社会观察和解释现实的前线,它在受众选择、认知、共识起到操作作用”,即媒体也在形塑着社会群体的价值及思想。由此,大众媒体在报道灾害事件基本信息时也需要将引导价值认知的话语融入至报道框架,社交媒体平台的融合报道需要转变为青年群体易于接受的话语风格,而并非是单向度且直接搬运事件的表面消息。

另一方面,大众媒体需要将权威性等优势发挥至自身的社交平台,拓展与青年群体对话的渠道。权利实现模式认为,权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被侵犯:干预人们做他们有权做的事情,以及剥夺权利持有者的资源。身处于社交媒体时代的青年群体,获取信息仅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他们更多希冀于能获得表达权利的渠道资源,在媒介平台上发表见解以寻求社会公平感。勒文施泰因和韦伯曾提出“风险作为情绪”假设,把情绪看成是除认知评价外具有增量的预测变量,可以增加风险决策的可能性。当青年群体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情绪可作为行动执行的附加因素,这使得青年群体在情绪高涨及突发事件话语环境下易出现偏离常态的社会行为。而大众媒体需要利用自身的话语权威性,在社交媒体平台与青年群体平等对话,获知其想法和诉求。否则,青年群体的极端情绪又会映射到新媒体的话语表达中,并运用话语无序的策略进行现实规划、抵抗权威价值,宣泄各种不满情绪,使得泛娱乐化的话语特质越为凸显。基于此,媒介需要纾解突发事件的社会情绪,避免自上而下的说教话语模式,缓解突发灾害事件带来的次生社会风险。

五、结语

在常态的社会情境下,社交媒体附带的娱乐化信息有其存在的正当性,但当突发灾害事件的特殊语境介入至社交媒体信息环境时,青年群体未能及时调动同情的价值关怀,反而传播有关灾害的表情包、段子和恶搞短视频,逾越了娱乐化的边界。在灾害场景下,青年群体的情绪受到欢腾喧闹的泛娱乐化信息感染,“情绪感染与暗示的肆虐下点燃了狂欢的导火索”,最终以压倒性的态势弱化大众媒体的灾害报道,淹没了有助于救援抗灾的重要信息。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青年群体对于台风“山竹”发生之际的泛娱乐化传播行为持否定态度,但这种否定的价值认知态度与灾害事件发生之时的传播行为产生延迟。当突发事件融入社交媒体,青年群体认知尚未从社交媒体惯常的娱乐心态调适至灾害情境应有的救灾意识,传播行为与价值认知发生时间上的错位,实际上也与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长期渗入的影响有关。

注释:

② 何梦祎:《媒介情境论:梅罗维茨传播思想再研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10期,第14页。

③ 黄一玲、焦连志、程世勇:《网络文化“泛娱乐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第176页。

④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20-121页。

⑤ 吴志远:《图像“武器”:“表情包”的话语与意蕴》,《新闻界》,2018年第3期,第50页。

⑥ 唐超:《网络情绪演进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10期,第51页。

⑦ 余红、吴雨青、宴慧思:《网络抗争事件的情绪传播和引导——以山东辱母案为例》,《情报杂志》,2018年第5期,第117-118页。

⑧ 访谈资料68:课题组2018年10月14日于江门市五邑大学对G姓同学的访谈资料整理。

⑨ Joshua Meyrowitz.UsingContextualAnalysistoBridgetheStudyofMediatedandUnmediatedBehavior.Mediation,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0.p.67.

⑩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猜你喜欢

山竹台风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台风过韩
台风来了
美味山竹
世界关注中国迎战“山竹”
中国山竹价格增长30%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台风天外出小心
过元宵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