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城市导向下慢行系统建设初探
——以徐汇区桂江路高压绿廊为例

2021-06-07余仕杰

绿色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绿地步行

余仕杰

(上海市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上海 200233)

1 健康城市慢行系统设计基础理论

1.1 健康城市概念解析

“一个健康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应该能不断地改善环境、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发挥最大的潜能"[1]。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为健康城市做出的具体定义。健康的重要性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被认可和支持, “良好健康与福祉”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健康同样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心,管理城市的健康问题,推进健康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也是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健康城市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关于健康的概念逐渐从狭义的身体健康慢慢拓宽为广义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方面,现在的健康城市建设涉及到生态、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创新与改造。本文基于健康问题为导向来探讨环境景观工程系统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1.2 促进健康的步行系统内涵辨析

步行是我们每个人每次出行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城市土地利用不良的发展模式导致人们对现代城市步行交通有很多负面和消极的看法。根据行人和自行车信息中心调研报告说明,人们不愿意出门健康运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没有人行道、现有的人行道被堵塞或维修不良、身体有障碍的残障人士出行问题、汽车速度过快且不礼让行人、居住区周围没有散步场所、晚上跑步担心犯罪问题、步行距离之内缺少生活服务场所(例如超市、菜市场、学校或医院)、孩子们由于距离太远不能步行去学校。以上的调查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代表了大部分市民的看法,说明现代社会人们对步行的消极心态。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如此依赖机动车的原因。

2 桂江路高压绿廊健康慢行系统规划实践

2.1 基地现场及周边状况分析

项目地址位于徐汇区康健街道,南起梅陇路、北至漕宝路、东临桂江路规划林果路、西接中环线。全长3.28 km,2016年之前的桂江路曾有35万m2的违法建筑,有企业、租赁户1330家,夜宿人员3000户,环境相当脏乱差,还曾是国务院挂牌督办的“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险隐患单位[3]”。

本项目处于高压线走廊下方,为了安全防护需要,建设还需要能够满足高压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要求,确保减弱高压线对建成公园的不利影响,保障市民安全且具有观赏价值。同时,需要降低中环线道路噪音、车辆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达到天然屏障作用。因此改变现状迫在眉睫,将此地块作为健康城市建设试点非常合适(图1)。

图1 项目基地位置

2.2 桂江路高压绿廊健康慢行系统营建策略

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布局、交通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决定着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关系到“健康城市、低碳出行”目标的实现[4]。公园健康慢行系统的建设策略,需要基于健康城市理念且符合环境心理学,主要在于各种要素对人们健身运动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为此,笔者根据健康城市评价标准为桂江路高压绿廊健康步道总结了5种设计要素,分别为慢行网络,慢行保障,慢行设施,感官吸引,场所空间,下面具体讨论分析。

2.2.1 连接内外交通的慢行网络

城市里各个区块通过路网彼此联系,作为路网的一部分,慢行网络将各个步行区块相互连接起来,与城市其他交通体系结合,从而形成慢行交通、轨道交通、路面公共交通网络,方面市民参与多元化城市活动。保证慢行体系的完整和安全,这对促进市民健康慢行有着积极的吸引作用,对于桂江路高压绿廊而言,慢行网络又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巧妙的衔接外部交通尤为重要。决定是否能将市民有效的吸引到园区内健身运动。

场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康健社区西侧,徐汇区境内交通路网纵横交错,是闵行、奉贤、浦东新区、金山、青浦等区进出市中心必经要道,也是江、浙、闽、赣、皖等多省的交通枢纽。区内公共交通网络发达,现有1、3、4、7、9、11、12号线等8条轨道交通线途经,同时有多条公交路线。由此可见,场地外部交通网络条件发达。方便市民达到场地(图2)。

图2 基地设计范围与周边道路分布

本次场地分为四期,目前均已建设完毕,设计绿地与东侧小区有多个人行出入口可近距离抵达,交通联系紧密,西侧由于中环线隔断,南侧有江安路和百花街可以人、车穿越,北侧仅靠一人行天桥穿越,交通联系较弱。沿虹梅路南侧有两个公交车站(3条线路),沿桂江路沪闵路侧有一个公交车站(1条线路)。根据周边建筑组团的出入口位置和沿线公交车站的位置,合理设置绿地的主次出入口及内部慢行交通流线,让绿地使用者能便捷出入(图3)。

图3 道路交通及小区出入口分析

研究发现,最舒适的步行区域是步行时间小于5 min的可达区域(约400 m),一般舒适的步行区域是步行时间在5~10 min之间的可达区(约900 m),可接受的步行区域是步行时间在10~15 min的可达区域(约1200 m)[5],根据各个建筑组团出入口的位置和对步行舒适度的研究,得出使用者到设计绿地最舒适步行半径范围,从而确定最合适各类人群在绿地内活动场地的选址(图4)。

图4 适宜步行的半径分析

人行主出入口主要考虑与周边地块出入口的关系,使人群能以最近的距离进入场地。人行次出入口综合考虑地块周边的公交车站、人行天桥等人群能便捷的进入绿地。若干个人群活动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从而实现慢行系统网络化、系统化、人性化的运行。

地块毗邻道路中有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及次干道组成。根据不同级别的道路交通需求和现状绿地,有的放矢的对设计绿地的各类边界做到有机过渡和衔接。结合考虑周边地块建筑的出入口,引进绿道设计概念。除主干道外,设置跑步道、自行车骑行道、人行道等连接各区域的慢行道路,为进入绿地的人群提供了多样性的外部慢行空间。

2.2.2 保障步行安全的管理准则

舒适度与安全感是规划行人设施的主要要求。肮脏,不平整或过窄的人行道会诱使行人在机动车道上行走。这种行为危及道路安全,对大多数人而言非常危险,不合适的人行道是由于两种问题造成的:一方面,残缺不平的路面,是让行人不愿意走在上面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情况归因于路面没有定期维护或者遭受外界物理性的冲击破坏,且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都会导致路面受损,另一方面,缺少步行路面的设施(例如柱子,栅栏,城市家具),不适当的城市家具或设备影响行走感受,最后,施工过程不按规范执行,或使用劣质材料,或者由于施工过快,对人行道保养不合格,设施安装不当等问题都会导致行走体验差。这些可以通过加强维护管理达到系统解决的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加强职能部门监管措施,来保证道路维护操作达标到位。

场地沿桂江路原3m宽人行道置换到绿地内提升了绿地景观性的同时,使人步行更舒服。行走更加安全,路面平整且长期耐用,管理人员定期维护,环卫部门定期清理,这些都是促进人群进入场地进行慢行体验的必备条件,内部人行流线的设置联系整个场地且与场地周边区域人行路线相接(图5、图6)。

图5 桂江路3 m宽人行步道

图6 路灯和监控遍布场地保障慢行者安全

健身步道和广场、羽毛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的布置避开了高压塔和高压线控制区域,高压塔四周设置围栏并密植绿化进行隔离,防止攀爬、接近,并设置警示标语,确保游园安全。在跑步道各个出入口处设置自行车和宠物禁止入内标识,给予跑步和步行者安全保障(图7、图8)。

图8 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和宣传语

2.2.3 服务各类人群的步行设施

步行设施分为观赏景观和街道家具。观赏景观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怡人的绿化植物使行人在慢行体验或跑步运动时的带来愉悦感受,在观赏景观的规划中,提倡采用精确种植和合理遮阴的行道树,增加行人的舒适度。街道家具是指服务于行人的坐凳、路灯、凉亭、垃圾桶以及导视系统,完善的步行设施有利于增强健身环境的吸引力。

基地慢行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人群休憩的需要,每隔200m左右设置人群的停留节点,包括树阵广场、驿站广场、中心花园、亲水平台、树池座椅等。并且在步行道的各个节点设置宣传标语、路牌标识,地铺也会人性化地设置起点、终点、距离信息等等,全方位地为人们提供健康漫步过程中的人性化引导。

关于建筑与构筑物,基地保留部分现有建筑,对部分建筑进行立面整修,使其建筑风貌与公园定位基本吻合。并且建设休闲小亭、驿站广场、新建公厕等节点性服务设施以提高步行舒适性和便利性(图9~13)。

图9 健身步道宣传指南

图10 徐汇中环绿廊科普指南

图11 健身步道地铺指引说明

图12 树池座椅便民设施

2.2.4 吸引各种感官的步行体验

通过对步行空间的精心营造,触发游客的各种感官系统,即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从而诱发健康运动行为的产生,其中视觉吸引最为重要,它指的是事物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快速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并具有对人们的生理感知和心理认知产生影响的能力[6]。眼睛作为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景观营造手法上要着重强调视觉吸引的设计要素,可以为游客健康运动时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从而刺激居民进行健康步行活动。

图13 凉亭驿站服务设施

2.2.4.1 嗅觉视觉吸引之绿化种植设计

绿地慢行空间的植物搭配对人群的视觉吸引力尤为重要,为了营造丰富的生物群落,在竖向空间上,植物搭配遵循乔木、灌木、草花的设计原则,在色彩搭配上,根据现场情况,注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合理分配,营造了多变的观赏景观。用植物造景,植物空间围合的方式,让健身运动者在多种场所空间中产生丰富的心理变化和精彩的慢行体验。利用植物生长特性和开花落叶时间的不同,让游客产生四季不同景的丰富游园体验。图中的特色景观花带绚丽的色彩给步行者别样的视觉冲击感,有效地吸引慢行体验者加入锻炼(图14、图15)。

图14 三期漫步道景观花带

图15 二期凉亭景观植物配置效果

2.2.4.2 视觉触觉吸引之竖向地形设计

现状地块内之前地形坡度较小,地势平坦。设计中合理引入高质量的种植土方,并以塑造微地形为主。呈现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地块东侧为居住社区,人流活动较为聚集。在设计中,小幅度调整土方高度。营造富有趣味性的绿地组团。地块西南侧为高架桥及城市快速路,粉尘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在设计中,将土方适当提高,有效阻隔污染源,同时形成绿意盎然的景观观赏面(图16、图17)。

图16 西南侧阻隔污染源堆高地形

图17 微地形营造绿地组团

2.2.4.3 视觉触觉之铺装材料设计

关于园区的地面铺装,大致分为广场铺装和道路铺装,本文主要阐述慢行系统铺装的材料与色彩,跑步道、散步道和自行车道都有着符合其功能的结构和饰面,材料颜色的选择已融入整个园区的大基调,主干道铺装材料以透水沥青路面为主,休闲广场铺装材质主要采用大理石面层,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骑行道采用彩色沥青面层,多功能运动场和羽毛球场采用塑胶地坪。色彩和地铺材料的丰富变化给使用者丰富的运动体验,将功能和感受完美契合,极大地提高慢行体验和后期维护成本。

图18 彩色沥青跑道

2.2.5 体现地域特色的场所空间

场所空间,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情感空间,它包含了场地文化或具有地域特殊意义的人文主义内涵,由空间形态营造的独特的场所特征, 在一段慢形系统中,舒适宜人的空间也需要相应的场所特色,充分挖掘场地或周边的文化特色,创造一个有地域性、标志性、历史性、独特性的景观环境,会让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市民参与慢行运动,增加体验时间。促进市民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健康城市的全面建设。场所空间体现了归属感和舒适性的评价标准。此地块现有古树和碉堡等历史痕迹,利用景观化手段保留下来,唤起老人的归属感与记忆,从而促使老年人到此驻足体验,达到促进健康运动的目的(图21、图22)。

图19 市民健身步道

图20 篮球场铺装效果

图21 红色历史遗迹——碉堡

图22 古树保护措施

3 结语

项目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营建了健身运动的环境氛围。健身步道、羽毛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健身场地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健身需求,舒适宜人且安全的运动环境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健身运动的热情,使居民从以往的车行为主的交通方式转变为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从而提高区域健康品质,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健康生活质量。

对每个人来说,健康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前提,没有健康就无法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从国家的角度看,只有保证人民的健康,才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石。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刺激了人民群众使用以自行车或步行为主的出行行为,机动车的使用率因此降低,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避免大气破坏,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步行不仅使人得到健康的身体,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也得到促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对人们改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帮助。健康的城市慢行环境还可以作为宜居的城市名片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一个健康的城市,就是要带来一系列积极连锁效应的健康回馈。

猜你喜欢

绿地步行
魔方小区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售楼处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步行回家
有在陆地上行走的鱼吗?
走进绿地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我心中的那片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