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运动情境创设助推素养深度提升

2021-06-06金海滨

体育师友 2021年1期
关键词:素养提升基本策略

摘 要:情境教学运用于体育学科已成共识。助推学生运动素养的深度提升,有赖于运动情境的建设与优化。运动情境强调教、学及评价的三者互融。运动情境突显真实场景,针对现实问题,呈现多样方式,指向学生自主化的深度学习。基于对运动情境的解读,文章从角色定位、场景呈现、结构整合、合作指导、仪式建构、规则培养六个方面,梳理出创设运动情境的基本策略。这对当前及今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助推学生运动素养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运动情境;素养提升;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1.010

收稿日期:2020-12-08

作者简介:金海滨(1979-),男,江苏南通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其中,运动能力是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它的获得是落实于具体项目的运动情境中,产生于身体参与的过程中,并由此建构生成对运动项目的认知。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已得到普遍认可。如何创设能够助推学生运动素养深度发展的“运动情境”呢?运动情境强调教、学及评价的三者互融。它突显真实场景,针对现实问题,呈现多样方式,指向的是学生自主化的深度学习。学生通过动作记忆、方法掌握、生理感受及情感认知,形成运动能力,并联动其他素养的深度发展。鉴于以上理解,结合日常教学,文章初步梳理出创设运动情境的基本策略。

1 明确角色定位,创设全情投入的运动氛围角色转换是情境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可突破“教”与“学”角色的固定模式,抛开程式化的无趣说教与机械操练,将教学内容融入项目情境。课堂教学的目标与项目内容的特性,是师生进行角色定位的基础。因此,教者须挖掘运动项目的价值内涵,在符合具体项目的情境中确定角色,让学习者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亲历真实的运动过程。“运动角色”的设定要基于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认知,指向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并关照运动规则与体育品德的培养。如《足球守门员技术:接地滚球》一课中,运动角色的指向很明确,即当好“守门员”,学会“接地滚球”这一技术要领。因此,学练技能须在真实的场景中即球门之前实施,教师的角色设定为“球队教练”,教师首先要明确守门员的职责,让学生拥有真切的角色代入感——此刻自己就是球队中的“1”号,是球队最后的屏障,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更须明晰这一角色的责任与担当:当好组织进攻的发起者;尽一切可能不让球越过球门线;保持永不后退、永远向前等。又如在体操课的展示环节,通常的做法是邀请表现优异者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观看点评,老师总结并给予表扬或鼓励。其实可以打破程式,赋予学生“体操运动员”和“体操裁判员”等角色,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体操比赛场景,在角色体验中学会规则、懂得方法,感知体操运动的魅力。“运动员”在展示时努力发挥最佳的状态,学习展示开始和结束时举手示意的比赛礼仪,在比赛的压力与挑战下进行自我暗示、自我矫正;“裁判员”则要知晓评判细则,懂得从动作姿态、动作控制、流畅程度等维度进行打分,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观察的专注度,而且对项目技能理解也会更加完整全面。这样的角色定位,学生充分感受运动角色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不仅能获取对技能的认知,勇敢、自信、担责等体育品德也在这其间自然生长。

2 呈现全真场景,营造全程在线的运动现场运动场景的真实呈现,其用意是让学生在“真情境”中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突显动作技能学习的实用价值,即落实学以致用。真实的运动情境要与动作技能的属性高度相关,要以学生学会该项运动为目的,再现真实运动场景的局部或整体。比如《足球掷界外球》一课,通常是讲解示范掷界外球的动作要领,安排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练,这看上去似乎更像是一节《双手前抛实心球》的课。而现实比赛中掷出去的界外球同伴是不能用手触碰,所以这种练习形式的设计并无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呈现真实的运动场景,依然是两人一组,一人掷界外球,一人以最快的速度将球回传给投掷者,传准者得分;或者接到球后停稳,迅速踢向身体两侧或身后的标志杆,踢到者得分。这样的练习形式更接近足球比赛的真实场景,也是掷界外球战术的演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验足球运动的独特要领。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是实现身体的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更要促进学生运动素养的深度发展,要让学生懂得技能在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比赛实景中享受运动技能带来的获得感,才可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运动,从而养成自主运动的良好习惯。在《排球双手正面垫球》一课中,学生初步学会垫球基本方法,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在一个微缩场地内进行以垫球为主的两人对抗赛,并设置限制条件,任意一方确保在3次垫球内过网。这样用拟真的比赛场景营造出真实的“运动情境”,在比赛中巩固动作技能,体验团队配合,思考比赛策略,感受成败得失,学生“在林中见树”,全程在线的“运动情境”凸显的是体育学习的本质。

3 整合技能结构,习得全悉通透的运动技能在较长的一段時间里,体育课堂中“为了技术而学习技术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时一节课,仅学习一个单一的运动技能。内容呈现的形式单一,导致了动作技术与运动能力产生脱节,本该拥有的关联度出现断裂。此类做法弊端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遭到挫伤,技能内容的学习价值明显削弱,参与锻炼的自觉意识表现淡薄。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具有整体性,应整合单一运动技术,设计有层次、有递进的学练手段,全面、系统化地进行学习指导,让学生对运动项目获得完整的认知。运动情境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情境创设的完整性,给学生呈现组合动作技能或是结构化的运动技能,与运动项目本身的特质紧紧关联。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曾将两种障碍的设置方式进行过比较:第一种——在30米的距离内设置跑、钻、跨、跳四种单个障碍,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分别通过四种障碍,强调通过障碍的方法,保持跑速;第二种——在30米的距离内设置两组障碍,每组障碍由跑阶梯到达一定高度后,跳下接侧滚翻,再钻过呼啦圈,强调组合动作完成的协调性和流畅性。结果显示,两种障碍设置的形式不一,达成的效果也不同,第二种组合障碍的设计,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富挑战、更近实际、更具发展的“运动情境”。因为动作技能的组合,对学生持续完成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灵敏和协调素质;而高处跳下接侧滚翻,又是一项贴近生活的实用运动技能和自我保护方法,这样的“运动情境”设置让技能学习更有价值。

集体球类项目,更须将单一技术纳入整体化的项目实践中,因为球类项目更关注队员之间的有效跑动,球的合理转移,位置路线、传接时机等战术应用。在进行《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时,学习完行进间运球后,通常以小组间运球接力比赛巩固运球的熟练性。不难发现,这种形式仅仅在强化单个的运球技术,技术练习从完整的运动项目中剥离出来,真正体现集体球类项目运动价值的战术演练在教学中体现不出[1]。其实改变效果的做法很简单,变换游戏的形式,创设比赛情境即可达成:快速运球通过标志物,在指定的区域进行传球和投篮,传进呼啦圈的得1分,投进篮圈的得2分,看哪一组的得分多。这样的比赛形式串联了运球、传球、投篮三项技术,将单一的动作技能进行了组合,让其结构化呈现。突出了行进间运球的目的和价值,让学生明白了运球突破后可以做出怎样的选择,进行怎样的决策。在这样结构化组合技能的“运动情境”中,战术素养在反复的真实比赛或模拟游戏中养成,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内驱力,战术素养与运动技能同生共长。

4 依托合作学习,体验全员互动的运动意趣合作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广受推崇,分组活动、目标明确、相互依赖、互动交往、团队评价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但不难发现,在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轻视过程、淡化指导也是突出存在的问题。“运动情境”的创设不能悖离人的主体和学的目的,须对体育学习中蕴含的合作元素进行分析,发掘具备开展合作学习的天然条件与基本形式。以简单的合作分组为例,通常教学中采用就近分组、男女分组等形式,用简单的方法聚集团队。是否可以丰富改进分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领会运动健康知识呢?教学中可以这样的别具“体育味道”花式分组:如可让学生选择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然后再系统地将他们组合在一起。比如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一组;呼吸系统(鼻、气管、支气管、肺)一组;消化系统(食道、胃、肠)一组。又如让学生选择一些食物,再进行有机分组。脂肪类(鸡肉、猪肉)一组;蛋白质类(鸡蛋、牛奶);碳水化合物类(馒头、面包)一组。再如让学生选择大量的运动项目,然后再以水上运动、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冰雪运动等加以分组。让简单的分组形式与运动健康知识相关联,自然无痕地丰富了学生运动健康知识获得的途径,让“运动情境”更具运动意趣。当然与分组形式相比,更重要的是基于“运动情境”,针对具体项目的合作中对方法、战术、策略进行准确有效的指导。如体操项目叠罗汉中要进行人员分工的指导;篮球比赛中要进行比赛策略的指导;足球二打一环节中进行战术配合的指导等。在运动情境中进行学练,互动点拨、互为指导、互相帮助,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也是检验运动情境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5 体验运动仪式,感知全景模式的运动文化仪式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外化的行为模式,学习本身也是一种仪式,体育教学中尤其需要仪式感,不仅可以建立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认知,还能用运动文化的“精气神”来滋养学生的身、心、灵。因此,丰富运

动中的仪式体验也是营造“运动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运动情境”才能实现理性与感性的互生共存。从基础的服装配置来谈,体育课除了教师要“整装待发”,还需注重强调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除了安全因素的考虑以外,这些是进入仪式情境的基本要求。如在运动强度较大的课上可以要求孩子穿运动短裤;在篮球课上,可以让孩子穿上篮球背心;在体操课上,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换上体操鞋。这些往往是被忽视的仪式细节,但恰恰是让学生尊重运动、崇尚运动、热爱运动的最原生的启蒙。又如在一些球类课的小比赛中,双方队员在比赛前要有入场仪式,要彼此握手以示友好,啦啦队员要有策划、有组织给队员加油,比赛结束后球员要向观众致谢等。这些看似有些繁琐的程序,却能让学生最直接地感受运动文化,传承的运动精神,也正因为这些运动中的仪式,让学生获得角色的归属感,价值的认同感,体育文化自然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萌芽,这样的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应许之地。

6 强化规则意识,领悟渗透的运动精神一位体育学者这样说:所谓“体育”,简单地说,就是在“规则”的框定下,有秩序地进行比赛和锻炼。可见,运动规则无处不在,是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的参与,规则的约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动情境”中进行教学,科学合理地制定运动规则会更凸显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会让“运动情境”更加接近真实的运动场景。当然熟知每项运动的不同规则,也是“运动情境”应该承载的认知过程。比如在《接力跑:上挑式传接棒》的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传接棒动作的自主巩固,学练环节还原了比赛的“运动情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接力区,懂得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才有效,要规范传完棒后还要在规定的跑道内随跑的行为[2]。有规则约束的技能学习才是真技能學习的开始。又如在《羽毛球:发后场高远球》一课中,若将学生分成两组,面对面进行发球练习,虽然能有效提高练习的密度,但这样的学练形式没有发球规则的约束,还要另辟时间去讲解有效发球区域的规则。如果将这一形式稍加改进,在场地上画一些竖线,两人分别站在线的两侧,一人发球,一人接发球。要求发球的队员要将球发给竖线另一侧的同伴,0分和双数在线的右侧发球,单数在线的左侧发球;接发球者位置也随之变化,并将球回给发球者。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营造了羽毛球比赛的“运动情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了“有效发球区域”的概念,懂得怎样的发球才有效,接发球的站位应该在哪里。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不能空谈,它应该有机的渗透在“运动情境”中,引导学生在个体尝试、合作体验中感悟规则的认同感、需求感,从而自觉调节自身行为,因此教师须充分挖掘运动的内涵,运用丰富的内容和优化的手段,让学生在变化与发展的运动情境中,培养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云涛,彭小伟.论集体球类项目教学设计的“学理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08):87-90+95.

[2]朱俊荣.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1):77-78.

猜你喜欢

素养提升基本策略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
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浅谈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浅谈兴趣引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素养培育
高校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