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感培养的策略探析

2021-06-06刘颍

新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数数感数形

刘颍

伴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培养学生数感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研究的热门。笔者认为,通过数数比较、直观模型、交流表达、数形结合等教学策略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数感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数数比较,“数”出数感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对比数的大小,并认真地思考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数的过程中找到数的特点,最终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

例如,在学习计数单位“一”与“十”时,许多教师会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数,当教师要求学生数到100时,有些学生就会发现一个一个地数到100太慢了。这时教师再问学生有没有好一些的方法可以快速地数到100。学生就会说:“整十整十地数,数10次就是一百了。”在教学更大的计数单位时,学生也会用同样的方法整百、整千地数。通过认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十进制进行理解,形成计数单位的概念。又如,有教师在学生数数的基础上提出:“现在有83根小棒,还需要拿来多少根小棒凑到100根呢?”学生就会从83接着往下数,数到100。在数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10个十、100个一、1个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创设数数的环节,促进学生对各种数的理解,“数”出数感。

二、借助直观模型,“看”出数感

发展学生良好数感的主要途径是结合生活,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教学用具来观察,在直观模具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认知过程,能更好地发展数感。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他们快速发现钟面有1-12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可以看成1个大格,而每个大格又被细分成了5小格,每个大格代表5分钟或者5秒钟,每个小格是1分钟或者1秒钟。学生通过实物充分理解钟面的数字、格子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后续教学几时几分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当观察到分针指向数字“2”时,就可以马上看出表示的是10分钟,当要画一个11时40分的钟面时间时,就能利用5的乘法口诀得到分针应该指向数字“8”。让学生在经历观察钟表与数字的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表达时间,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既能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数感,也能感悟数感的形象化表现,真正地做到“看”出数感。

三、注重交流表达,“说”出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不仅要让学生看,更应该让学生“说”。让学生在不断的表达交流过程中懂得运用数学语言,形成对数的定义的理解。这既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又能让数感得以具体体现。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某教师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圆形,画出一个圆形的,并让学生说一说表示的意义。学生回答出:把圆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然后,教师让学生模仿刚才的说法,发言表达8个苹果的、12辆汽车的以及半块月饼的中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表达中,明白分数的意义与物体的数量没有关系,只跟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有关,再让学生通过交流指出刚才所举例子的单位“1”,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正确地说出分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发言空间,才能让他们充分地“说”出数感。

四、紧密数形结合,“画”出数感

良好数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数与形的关系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如这样一道题:医院、学校和超市在中山路的同一旁,医院与超市相距390米,学校与超市相距250米,那医院距离学校多少米?这道题学生如果没有认真审题就比较容易出错,只会列出一种算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画出图形来分析思路。先画医院与超市的距离(图1),这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学校应该画在超市的哪一边呢?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问题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当学校与医院不在超市同一侧时(图2),发现学校与医院的距离是两段之和,因此用加法来解决390+250=640(米);当学校与医院在超市同一侧时(图3),发现学校与医院的距离是两段之差,因此用减法来解决390-250=140(米)。由此可见,借助图形可以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能够厘清思路,形成数感,为后续的学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五、发散数学思维,“思”出数感

数感培养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些有利于数感发展,能够进行思维拓展的题目,让学生利用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些题目,以此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成长,“思”出数感。

这道题少部分的学生采用方法1(用具体数量解决),虽然这种方法思路简明,利用数量关系容易理解题意,也容易列式,但是计算起来会比较麻烦,因此这种方法不够简便。大部分的学生采用方法2(用分数来解决),通过改变思考角度,把“红心柚子220千克”看作单位“1”,减少计算量,问题解决也就快速了。极少学生采用方法3,这种方法其实是将的单位“1”由全部红心柚重量转换成了“卖完红心柚的总天数”,也就是將“3天时间共卖出了全部的”转换成“3天时间共占卖完红心柚总天数的。会对不同数量进行对应转换,是学生良好数感的体现。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思维多样化,才能让学生的数感丰富化,才能不断地“思”出数感。

总而言之,数感培养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让学生通过数数比较,把数感数到呼之欲出;借助直观模型,让数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堂上注重交流表达,让数感能够脱口而出;遇到实际问题要紧密数形结合,把数感画得出其不意;教学要充分地发散数学思维,把数感思得别出心裁。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数数数感数形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数歌
爱数数的兔十一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
数数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