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阅读教学奥秘初探

2021-06-06侯恋恋

新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芬兰阅读教学策略

侯恋恋

在最近两次的PISA测验中,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倍受全球关注。在优秀的成绩背后,除了整个社会所营造的良好阅读环境、家庭提供的浓厚阅读氛围、家长的鼓励外,芬兰学校重视阅读的理念、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策略的指导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等因素,都有利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芬兰的阅读教学

芬兰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层面通过举办多次研讨会,制定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在这些措施的指引下,芬兰每所学校有条不紊地开展着自己的阅读教学活动。

(一)富有特色的阅读教学

在芬兰学校的课程表中,几乎看不到像我国一样以讲读文章为主的阅读课。芬兰学校的阅读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亲身体悟阅读过程的乐趣。每天除母语课外,学校还会增设一个小时左右的阅读课,主要是教师带学生到阅读室自主阅读。在这一个小时中,教师进行集体指导的时间一般只有10~15分钟,剩余时间则完全交给学生安排,由学生自主阅读或组成小组合作阅读,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读书感悟。

芬兰学校没有指定的阅读教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其一,阅读材料形式多样。文学作品、杂志,甚至音像制品都可以成为阅读材料。其二,阅读内容可由学生自主选择。由于每个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各有差异,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书籍。其三,阅读方式因人而异。大家可以选择个人单独阅读或组成不同的小组共同阅读。对于极个别不能坚持阅读的学生,教师也会鼓励他们与志趣相投的伙伴组成小组共同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这些学生的阅读时间。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自己阅读水平、阅读兴趣相符的阅读材料和学习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保持阅读动力,阅读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

阅读课堂上教师用于全班讲解的时间仅占六分之一,剩余的时间则完全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从旁进行个别或小组指导。通过观察,教师也可集合阅读内容相似的一些学生组成专门的阅读小组,并推荐给该小组一篇类似的略有挑战性的文章。当他们共同阅读和集体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参与到他们的交流中并适时统一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尤为关心那些特殊的阅读困难生,会及时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字体书写或者字义理解的学习。

这一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非常高。第一,教师要善于辨别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采取巡回观察、流动记录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意识运用阅读策略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阅读能力。第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来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自己兴趣和能力相符的阅读材料,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三)重点培养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教学是近几年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策略教学观主张学生阅读能力是整体性的,阅读是学生知识基础与文章信息交互作用,进而建构、生成文章意义的过程。因此,阅读应是一项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活动。阅读过程是学生形成阅读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来理解文章的过程。

芬兰在2001年“芬兰阅读”活动中就明确提出“在所有科目中开展理解性阅读,注重提高阅读推理能力和阅读策略”这一要求。为响应这一号召,芬兰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并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去解决他们在阅读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是帮他们单纯地读懂、理解某一篇文章,而是侧重于传授给他们相应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芬兰学校的领导人员、教师和学生常常会举办各种活动。首先,比较有特色的是“读报周”活动。这一活动是从1995年开始的,此后每年都会在全国基础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小学和初中)举办。全国基础学校的教师可以借助报纸或报社提供的其他材料,明确向学生们讲解芬兰报纸的基本情况、阅读技巧以及如何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其次,学校常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给报社写信、举行仿真记者会、制作剪贴报等,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興趣。再者,为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芬兰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还会不定期举办读报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活动。最后,为保证阅读质量,芬兰学校还有专门的读书证书,每个学生每年必须要读够一定数量的书籍才能获得这一荣誉证书,并在获得证书的基础上来评奖。这些活动和奖励机制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芬兰阅读教学的经验

通过解读芬兰的阅读教学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借鉴芬兰的做法来改善我国学生的阅读现状。

第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如前所述,芬兰学校的阅读教学通常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因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是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能保持的时间比较长久。反观我国,我们的阅读教学通常由教师来指定学习材料,有规定的阅读习题和阅读任务,相应地也有标准答案。这样的阅读讲课方式虽然能保证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来说是适合的,但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能力的差异性。而且,这种目的性如此明确的阅读方式给学生阅读增加了额外负担,学生把阅读当作一项繁重的任务,根本无法感受到阅读过程本身的乐趣所在,更别谈保持长久的阅读习惯了。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对阅读产生厌恶感,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改变阅读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尝试新的阅读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这一过程本身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内驱力。

第二,教师需要适时提供有效指导。如果要下放一部分阅读材料的选择权给学生,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会更严格。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辨别阅读材料的优劣,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读物;其次,由于中小学生识字水平有限,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独立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第三,教师需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将学生按照阅读内容分类组成阅读小组,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指导他们进行深入阅读;第四,对于极少数阅读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教师应该重视阅读策略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帮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不如引导学生掌握理解一篇文章的方法,教导学生运用独立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告诉学生类似于“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等这些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提纲挈领地理解一篇文章,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辨别一篇文章、一本读物的质量优劣。换言之,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容性知识,更应该侧重方法性知识的传授。在现今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时代,对于个人来说,获取知识的能力将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人才,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学生以后应对未来可能面对的挑战更有助益。

第四,学校可以创新阅读活动形式。芬兰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学校可以尝试通过创新校园文化节的形式和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热情;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和有奖问答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读书证书的颁发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除此以外,学校可以鼓励各班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环境。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有条件的话,图书角的书可定期更新,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保持;如果不具备定期更换新书的条件,可以将不同班级的书相互轮换。这一活动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的意识和习惯。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奖励机制,借此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阅读首重习惯的养成。学生是否因为兴趣而阅读,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关于书籍的讨论,是否经常上图书馆或书店看书等这些做法都会影响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芬兰的阅读教学经验来改善我国中小学阅读课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学校也应当重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完善相应的奖励机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阅读本身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内驱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仍能继续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芬兰阅读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