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思考与实践路径

2021-06-06林志强

新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品味影子

林志强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它不像知识一样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就可以掌握,而是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的亲身体验和阅读实践才能最终自主形成。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开辟有效的阅读实践路径,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链接生活经验,加深理解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文本表达的内容领悟不了,对文本表达的方式感触不深,对文本语言的精彩感受不到”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历不够和生活经验积累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承担起“链接经验”的责任,引导学生建立起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取材于生活。

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诗,影子与主人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通过诗歌得到詩意的表达,其间蕴含的情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懵懵懂懂的。在教学中,如何链接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激发出学生的情绪体验呢?一位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影子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像小黑狗一样调皮。你家有小动物吗?在日常生活中,它有什么表现?”“小影子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在右边,常常陪着我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生活中有哪些朋友会在你的身边陪伴着你?”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在文本和生活之间流连穿梭。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既深化了学生对影子“如影随形”特点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诗所蕴含的童真童趣。

二、借助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相关资料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帮助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还是为了化解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该心中有数。

如《好的故事》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这一专题中的文章,由于本文完成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文章的语言表达与现在的语言表达差异较大,加之鲁迅先生文章主题的晦涩难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教学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受文中鲁迅先生所描绘的梦境是那样的美丽、幽雅、有趣这一特点之后,笔者及时向学生出示“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朦胧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捕捉其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梦境象征着作者的希望这一教学重点。同时,再次让学生借助王泽龙的《论鲁迅一九二五前后的创作》中的社会背景、写作背景资料,深入思考“在如此黑暗的现实环境下,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的关键难点问题。只有站在学生学习文本的真实需要的角度,站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站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角度,才能让“相关资料”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三、契合学生情趣,加快理解

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采用游戏的方式是加快学生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

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时,在学生感受了小虫子的美好生活之后,笔者让学生戴上头饰,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进行表演,并且表演的学生还必须向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表演的虫子的有意思的生活。小小的游戏活动,契合了学生的天性,丰富了阅读教学的过程,无痕地落实了本单元语言和想象这两个语文要素。又如,在教学《影子》一文时,一位教师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影子游戏”。先是教师和两个学生一起玩“影子游戏”,两个学生分别站在教师的前面和后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老师的前面是某某,老师的后面是某某,他们都是老师的好朋友”的句式练习说话。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机应变地将学生的发言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用另一种句式“某某同学在我的前面,某某同学在我的后面,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进行训练。最后让合作小组的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将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连起来介绍给全班同学。“影子游戏”与诗歌内容高度契合,且是逐步推进、逐渐提升的过程,既创设了愉悦的课堂氛围和真实的说话情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又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四、巧用对比品味,促进理解

所谓对比品味,就是把相似或相对的有一定关联的词语、句子、段落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其共性和特点,经过归纳、综合、概括、重组等方式,使之在头脑中形成新认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深入阅读理解的目的。对比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意识、一种视角、一种思维方式;品味是一种鉴赏,更是一种思考、一种过程、一种表达交流。善于对比品味,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启迪,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深度理解。

如《桥》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文本在塑造老汉这个人物形象时,就采用了对比的创作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这一特点,采用对比品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高大形象。文中描写村民与老汉在洪水面前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反复品味,这样,村民与老汉的不同表现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洪水来临之际,村民们你拥我挤、慌乱无序,而老汉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不同表现。对比品味,老汉威严与镇静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对比品味阅读能促进知识的前后勾连、归类整合、系统梳理,从而促进学习主体的知识建构,提高学习效率。如《小猴子下山》故事叙述很有规律,每一段都写了“小猴子来到哪里,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都用了一系列动词和并列短语。在阅读中细细比较不同段落之间相似的叙述结构,比较动词使用的特点等,可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和叙述结构的积累。

五、开展迁移训练,强化理解

以文本为“例子”,生发写作练习,教会学生迁移。这既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又是将文本语言、文本范式迁移到学生习作中的实践活动。

经典文本《狼牙山五壮士》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是本单元习作的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充分阅读和领悟,引导学生梳理“关注人物群体”和“聚集个体人物”相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并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描写学校的一次精彩运动会。这样才是真正充分发挥了课文“例子”的价值,将学习理解引向语文实践。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其实是学生智力、潜能、情感等素质的综合开发,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只有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去进行探索与实践,才能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品味影子
品味桂峰
和影子玩耍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品味四季
不可思议的影子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谁不在谁不在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