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伏笔细节 品读人物性情
2021-06-06倪珂
倪珂
摘 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苏教版高职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阅读与欣赏”模块的一篇课文,文中运用了“下伏笔”这一重要写作手法,这种“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串联众多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伏笔的设置,丰富了文本的阅读张力,给学习者带来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林冲;伏笔;小说;高职语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包括:“文化传承与参与”“审美发现与鉴赏”“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四个方面。在“课程特色与亮点”中更指出:“立足祖国语言特点,突出语用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学生去阅读中国经典的名著小说,丰富祖国语言文字积累,陶冶人文审美趣味,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古典小说是关乎历史时代的文学样式,多变的文学叙事样式也为小说文本注入了生命与活力。古典小说作品的文学解读,有时不能单依凭作家思想和写作背景,同时要寻求文本内部叙事结构的有机张力,基于读者的研究视域,涵泳小说人物特定的语言、行为、思想等,在复杂的叙事环境里深入浅出,如此方能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能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经典的古典小说题材的课文,被编入了苏教版高职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阅读与欣赏”模块。该单元主题是“在故事中沉醉”,原作选自明代作家施耐庵的《水滸传》第十回合。该篇课文作为这一册教材的小说单元的“开山之作”有着重要的学习指导价值,从叙事结构上看,课文尤以伏笔的设置见彩。
一、从金圣叹点评,看“伏笔”概念出处
伏笔是古典小说的一项重要叙事结构技法,明代评点大家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概括此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紫石街连写若干‘帘子字是也。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通俗地说,就是在故事情节之中和人物关系之间贯穿一条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线索,从运用的技巧效果、情节照应关系来看,金圣叹笔下的“草蛇灰线法”可以等同于现代词汇中的小说“伏笔”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于“伏笔”的解释是“指文章里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大而论之,“伏笔”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情节提前埋下的线索。
在第四册教材中,学生曾经学习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该课文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因此对于明清小说的叙事语言,学生的学习感觉并不陌生,对于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也有基础的了解。《红楼梦》人物关系以“轮辐状”的结构构成叙事张力,很多情节都设置了伏笔。这种写法在同时代作品《水浒传》中同样盛行,“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写作手法成为串联众多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林冲反抗道路上的另类读者视界
《水浒传》以北宋末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为故事背景,成功塑造了以宋江为首领的一百零八位草莽英雄的形象。其中,位居第七位的“豹子头”林冲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故事的起因是林冲在京都得罪了高官高俅,先被高俅设计陷害带刀误入白虎堂,后又被刺配沧州。课文节选段落的故事共埋下过六次伏笔,不仅加强了故事情节上的紧密性,层层推动叙事波澜的发展,还与叙事环境相呼应,营造出读者心理上的紧张感,直接推动叙事情节达到高潮。
在这一路上,林冲表现出一贯的隐忍、随遇而安的作风,这种表现就为后文叙事情节埋下伏笔,此为第一处伏笔。在后面的情节里,曾得到林冲帮助的店小二无意间偷听到两位官差的谈话,猜测这两人可能受到高俅指示,会做出对林冲不利的事,于是告知了林冲。因为议论的内容并不磊落,又隔着屏风,说话声音轻,店小二听不真切,为后文埋下伏笔,又设置了第二重悬念。店小二告密以后,林冲是否毫无戒备呢?文本的第四自然段里林冲的“脸谱化”人物情绪有了一丝转折,他先是大惊“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侯”,尔后又十分愤怒“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在说完这番话后林冲立即付诸行动,去街上买了一把解腕尖刀,但是几日搜寻下来都没有收获,便又放松了警惕。这里有两重伏笔,第一处是关于林冲兵器的描述,第二处是关于林冲逆来顺受地接管了看守草料场的差派任务。由下文可知,林冲原身为禁军教头,并非没有兵器,他有一条惯使的花枪。此处又增一短刀防身,体现了人物粗中有细、谨慎的个性。此处两重伏笔与上文一处“寻仇未果,放松警惕”的伏笔看似矛盾,实则使得叙事节奏张驰有致。林冲开始状态的放松警惕源于他性格上的委曲求全,从下文欣然接受朝廷安排的苦役差事可见其反抗的不坚决性,也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人物光明磊落的英雄气质。但从习武之人的习惯、行动来看,林冲并未完全疏忽大意,他的思想重心不在于“反击”而在于“防守”。第五处伏笔的描写见于文本第八至十自然段,这三段是关于风雪天气的环境描写,与文题遥相呼应:“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里继续刻画林冲谨小慎微的性格,同时也用暴风雪的异样天气环境暗示着紧张高潮的来临。正是在这样恶劣、严寒的风雪天气里,林冲才临时决定要离开草料场下山去买酒驱寒,风雪天气给人物的行动增添可能性和叙事情节安排上的合理性。再从人物的行走路线来看,林冲是自西往东走。他先是投大路而去,路过古庙,买酒之后仍回草料场,与仇人陆虞侯的行径路线刚好方向相反。回到住所之后,林冲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塌了,于是回想起了途中经过的古庙正是安身一宿的好去处。第六处伏笔是庙门前的“石头”道具,因为石头挡道导致推不开庙门,为高潮部分林冲亲耳偷听到差拨、陆虞侯、富安三人谈话设置合理性。
三、妙用伏笔构思,显草莽英雄本色
(一)因时因物因人——随处可见的伏笔
1.利用时间、地点的动机性伏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多次出现细节性的时间、地点描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酒馆”“古庙”“天王堂”“草料场”四个地方,构成了人物活动的基本空间场所。这几个活动场所通过叙事时间的向后推移,依次有条不紊的展开。“酒馆”需由店家开张,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李小二”这一店主形象,为李氏夫妻后续的偷听埋下了伏笔;“古庙”为小说高潮部分林冲的门后偷听和最终的手刃仇敌埋设下活动场所;将林冲从相对安全稳定的活动场所“天王堂”引入到更为偏僻的“草料场”,是为陆虞侯一干人的计划与阴谋埋下伏笔。
2.利用天气的渲染性伏笔
从自然环境来看,风雪天气又起到了为整个叙事情节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等多处的细节环境描写,营造出读者心理上的紧张氛围感,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走向。这里的“风雪”读来感觉并不可怕,用作者施耐庵的一笔概括,叫“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风雪俨然成为维护正义的象征。
3.利用道具的追踪性伏笔
在两篇小说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具,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被”“葫芦”“枪”“刀”,这些道具为剧情的导向提供了追踪性线索。林冲把“被”与“葫芦”本来同“枪”“刀”一般对待,都是他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道具。当林冲的性格觉醒以后,不仅痛快淋漓地手刃仇敌,最终还抛弃了象征着安稳生活的“被”与“葫芦”,毅然朝着水泊梁山的方向远行。
4.利用人物个性的预知性伏笔
除了环境、道具之外,人物个性可以形成预知性伏笔。林冲最初的性格是有些直讷、厚实的,即使被刺配沧州,一路上他也并未反抗。当店小二初次好心提醒之后,他逆来顺受的性格决定了他只是作了一些防备,而没有主动出击。当管营、差拨突然指派他去看守草料场之时,他也只是欣然受命,还以为是一个美差事。直到草料场失火当天,他真切偷听到仇人的谈话之后,才似“恍然大悟”,认定“天可怜见林冲”。由此可见,林冲的觉醒需要一个过程,也间接推动了剧情的一步步发展。有趣的是,直到文本尾声,林冲仍把自救的原因归结为是上苍垂怜,他这种“豹子式”性格的觉醒并不彻底,也为《水浒传》的悲剧性结局进一步埋下了伏笔。
5.利用人物对话的暗示性伏笔
李小二在偷听到官差、管营谈话后,心生疑惑,这种疑惑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除此以外,还三番五次出现过林冲的心理独白,例如当林冲发现草料场的草屋被大雪压得四下崩坏的时候,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当他再次归来见到屋子已经完全坍塌的时候,寻思:“我且去那里(古庙)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这些人物对白、心理独白的出现,暗示着情节有了新的发展。
(二)紧扣“伏笔”,打造深度课堂学习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时,首要条件就是认真研读教材,不仅要从课外阅读资源、教材、单元构架等宏观层面进行考察,还应当关注小说文本叙事情节的前后联系及叙事结构。古典小说十分注重叙事发展的因果联系,“起因、高潮、结局、尾声”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核心叙事线索,就在于一个“逼”字。推动林冲从隐忍的性格转变,一步一步踏上反抗的道路的“策划元凶”,正是作品中随处可见的伏笔运用的影子。伏笔的设置,丰富了文本的解读张力,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人物性情也更为饱满。
[作者通联:江苏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焦虑的根源在教育之外(2)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经受住了所有技术上的批评和挑战,于是阿罗定律似乎成为公共选择研究领域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怎样综合社会个体的偏好,怎样在理论上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评价不同社会变革方案的方法,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阿罗定理对我们回答教育焦虑问题有什么启发呢?
首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人民这个概念,应该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
其次,不同利益群体对教育的偏好和期望是不同的,非常复杂;
再次,阿罗定理说,当有超过三种偏好和超过两个利益群体的时候,不可能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找出让大家都心悦诚服的合意的方案。
以上我们用阿罗定理,得出了不存在人人都满意的教育,从而得出人们对教育有焦虑有一定的必然。那么如何来解释为什么我国社会的教育焦虑会与日俱增,越来越严重?
阿罗定理告诉我们:随着利益群体和可选择方案的增加,“程序民主”有可能越来越远离“实质民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机会、教育类型日趋多样化,而且社会的利益群体可以更加被细分,比如改革开放早期,人们的高等教育机会基本是有和无的问题,但后来不仅是能不能上大学了,而是上什么类型什么层级的大学。此外早期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扩充,所以无论是利益群体还是教育方案都变得更加多元,这就使决定出社会普遍认同的合意的方案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而导致人们的不满意程度越来越强,对教育的焦虑越来越大。
—— 2021年3月23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