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立德树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1-06-06沈爱萍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沈爱萍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时代对初中政治课堂的新要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研读课程标准、研读部编教材、分析学生实情、完善课堂结构等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育人质量。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重要活动。我们要打造立德树人的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铸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魂,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今天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着主义道路,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纵观我国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中国走的道路走对了,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道路千万条,走对第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成功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从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的情况来看,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才取得了这样的重大胜利,这也是一次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变化中,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也是不断完善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功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管用的,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来源于革命文化,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切实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打造铸魂育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在活动中铸魂育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课程标准。

我们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其精神实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初中思想品德纲领性文件,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规定了本课程的性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施策略、考试要求等,需要我们潜心专研、埋头苦读、深入思考。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因此我们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

2.研读部编教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师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的具体内容,参加各种培训,掌握其精要,并弄懂弄通教材内容。在讲课之前,自己要能熟读教材,成竹在胸。只有这样在讲课是才能随手拈来、收放自如、有的放矢。如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先弄清楚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的内容,再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讲清楚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的内容。

3.分析学生实情。

教师要具体认真分析初中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包括思想状况、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与初中教材的衔接等,特别是在政治认同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党的领导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我们要分析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在心理和学习方面的情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完善课堂结构。

要完善课堂流程,既要完整又要突出重点,在教学中要强化育人导向,在简单知识处理上要简化,在育人问题上要强化,育人要在课堂中完成。一定要在育人上下苦功夫。要强化育人意识,练就育人本领,注重育人实效。如我们要做好讲、读、背、默、析等教学环节,切实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育人本质,发挥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我们一定要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小军.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8).

[2]黄富强.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

[3]戴秀芳.治学·修身·济世——初中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价值追求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03).

此文系泰兴市2020年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txjyj2020127)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新城校区,江苏 泰兴225411)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