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轮指的实践教学

2021-06-06孙晓微

艺术评鉴 2021年5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古筝

孙晓微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古筝轮指技巧的教学方法。古筝轮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经众多古筝演奏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古筝演奏技法。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现代筝曲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各种各样的轮指技法,面对如此繁多复杂的轮指技巧,怎样进行正确的教学,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古筝  演奏技法  轮指教学

一、古筝轮指的发展来源

古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演奏形式多样,有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在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代的古筝演奏艺术家们为了发扬古筝这一古老乐器,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演奏技法,而且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筝曲艺术更加融于现代生活。演奏技术是古筝艺术的核心,在传统古筝演奏中大多采用“勾托抹托”这种指法技巧。这一技巧对于演奏八度、四度音较为适用,但在同一根琴弦上完成“十六分音符”,对于演奏者来说就很困难。当然连续的长音“摇指”也可以完成,但是会因为古筝音区的不断变化而出现断音或者音色不均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古筝“轮指”技巧,既弥补了这些技法的不足,也可以奏出连续不断的旋律,使古筝技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古筝“轮指”演奏技法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一些古筝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由于乐曲对音色的不同需要,开始借鉴琵琶等乐器演奏长音时的轮指技巧,并将其创造性的运用到古筝演奏中。

二、古筝轮指的基本技巧及分类

古筝轮指是以手指的屈力为动力向手心方向弹入的一种古筝演奏技法,大多数使用三指、四指轮。可以从不同的手指开始循环,一般由2、3、4指演奏长音旋律,在此期间大指也可以作为单音旋律来演奏,有时食指或中指也可以演奏单音旋律。这样就可以形成二声部甚至多声部的音乐织体。古筝轮指技法可以大致分为“短轮”“长轮”“弹轮”三种轮指演奏技法。

(一)短轮

短轮只有一次或一个节拍,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每个音的颗粒性,类似于古筝的快速指序。因指法不同可分为“三指轮”和“四指轮”。

1.三指轮

“三指轮”是指用三个手指依次弹奏同一根琴弦。其指法以“三二一”“四三二”为主。“三指轮”在演奏过程中每次轮三个音,其作用主要是来装饰节奏速度较快的旋律,弹奏出来的音色颗粒分明,使其里面的单音在听觉效果上更加富有动感。

如在《彝族舞曲》片段中,第一小节为了增强旋律的节奏感,作者采用了三指轮的方式,使旋律听起来更加欢快热情。

2.四指轮

“四指轮”即用四个手指按照顺序依次弹奏同一根弦的轮指。其基本指序为“四三二一”有时也会有“一二三四”。“四指轮”的演奏的实际音效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则演奏四个十六分音符。“四指轮”主要用来填充音与音之间的空隙,使其与下个音之间过渡更加自然,弹奏时应保证音色统一。

如《夜深沉》片段中,第二小节第一拍的第二个音上方标注为四指轮,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演奏四个平均一样的音并保证原有的时值,并自然过渡到下一拍上,保持旋律往后的延续。

(二)长轮

连续不断地使用轮指技巧演奏旋律中的长音,这种技法称为“长轮”。用“四三二一”次序连续弹奏同一根琴弦,演奏音响效果类似于“摇指”,但是又不容易出现频率不均或者是断音等摇指易出现的情况,可以演奏连续不断的长音以及富有线条性的旋律,常常出现在乐曲的抒情乐段中。

《夜深沉》片段中,第二小节第三拍开始,谱例上标注了长轮的符号,为了模仿京胡的婉转悠扬的音色,该段则需要演奏者用连续不断的轮指将旋律演奏出来。

(三)弹轮

弹轮一般是由大指作为单音旋律,二三四指保持轮奏。单一只手就可以完成和声或复调形式的二声部旋律的效果,使乐曲从听觉效果上更加立体。

如《彝族舞曲》引子,该段分为两个声部,通过右手单独来完成,右手的大指先弹出旋律上方的主旋律单音,随后二三四指通依次弹出低音声部的音之后,大指紧接着弹奏出下一个旋律单音,以此类推。

三、古筝轮指的教学方法

古筝教育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及,习筝者对于古筝轮指古筝指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轮指也成为了古筝教学中的必经之路以及教学难点。

(一)轮指教学之前的基本功准备

在古筝技法教学中,轮指技巧属于高级别的指法技巧,所以在轮指技巧教学之前一定要将一些基础的指法技巧掌握。

1.四点练习

四点练习是习筝者是必弹基本功,它是由“勾”“托”“抹”指法派生出来的一种组合技法,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二三指的力度和手指独立性,从慢速开始练习,保证手指触弦干净利落,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可以适当增加练习速度。

2.琶音练习

琶音练习强调的是各指独立弹奏,练习时需要注意每个义甲的正面触弦,手指力度要均匀,音色统一。弹奏时要用手指的根关节带动中关节再带动小关节,手指的根关节要向上提。这样练习是为了锻炼手指根关节的灵活性,并且弹奏的每个音都是干净清楚的。

3.快速指序练习

輪指是用一二三四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弹奏同一根琴弦,这与古筝中的快速指序的指法比较接近,快速指序技巧相比较传统的弹奏模式,使四指不再依附于大指,所有手指都可以独立弹奏、灵活变化、任意组合。在快速指序练习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先贴弦练习。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让手指积极主动,锻炼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控制能力。(2)重点练习三、四指,从手的生长结构来看,三、四指的能动性本来就弱,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先放慢弹奏,在保证力度均匀和音色统一的情况下再加速。经过这些系统训练可以充分锻炼各个手指,使肌肉得到循序渐进的利用。只有这样,在演奏快速技巧时,才能做到快而不乱,音色统一。

做好了以上的基本功教学准备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古筝轮指教学。

(二)轮指演奏手型教学

在古筝所有技法的教学中,手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古筝演奏手型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弹奏出来的音响效果以及给观众的视觉冲擊,并且手型的正确与否也决定了弹奏时的发力方式是否正确。

手型并非是一个固定的状态,在整个乐曲弹奏过程中,手始终是在肩臂腕的带动下在筝上运动的。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以及实践之后对于古筝轮指手型教学做了如下总结:(1)肩臂腕自然放松,肘关节与腕关节持平,手指根关节、中关节、小关节自然弯曲。手心向下成半握拳状。触弦点靠近前岳山一侧。(2)指与指之间有适当的空隙,不需要并拢。弹奏时根关节发力,带动手指小关节向上提,弹奏一个音的同时另一个指头立刻要准备在弦旁,以免在快速弹奏中影响乐曲速度。指与琴弦的距离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过高会影响“轮指”演奏的流畅性和线条性,如果过低则会在演奏中产生过多的杂音。(3)腕部既不要突起也不要下压,即手臂、手腕、手掌基本在一水平线上。

(三)轮指练习教学

笔者在之前介绍了古筝轮指的具体分类,在“轮指”这个技法中包含许多不同的类型,但不论长轮和短轮都是以“四指轮”为基础的,不同的轮指其演奏效果也不同,但是教学方式是相同的。在轮指教学过程中,笔者整理了如下轮指练习,可在轮指教学中使用。

1.分指练习

这条练习以锻炼二三四指为主,练习时,应将大指放在d调筝的中音“5”上,肩臂腕自然放下,二三四指各负责“3、2、1”三个音,之后按照练习曲谱弹奏,弹奏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弹奏时肩臂腕自然放松,大指轻靠在中音“5”上,并且弹奏过程中不能移动大指位置。(2)在二三四弹奏过程中,必须是手指的根关节向上发力带动中关节,中关节带动指尖小关节,向手心方向弹奏。(3)必须离弦弹奏,前一个音弹完之后,应迅速准备下一个音,同一个手指弹相同音时,弹完应迅速回到原位。(4)弹奏是要注意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尤其要注意三指和四指的根关节运动,保持音色统一。(5)弹奏时注意练习曲的节奏速度,由慢及快,速度均匀,音色统一。

2.轮指重音练习

这条轮指练习是“四指轮”的基础练习。每个小节为一轮,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与第五个音使用的是同一个手指。可以从不同小节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求学生,要根关节带动中关节,中关节再带动小关节,是向上扬起的一个是弹奏状态。在每个小节的第一拍为重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心中默数“12345”在每数到“1”的时候所对应弹奏的手指力量可以增加,起到重音的效果。在演奏过程中不能有弱有强有快有慢,要保证每个手指力度音色都要达到统一速度均匀,但是同样我们的四指和二指的机能相对较弱,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这两个手指的练习。

3.弹轮练习

在轮指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弹轮进行训练。在弹奏过程中,各个应有依次的击弦点,保持轮指的基本手型即半握拳的状态,二三四指的根关节向上提,大指小关节向往正前方弹奏,不要向手心方向弹奏,以免影响其他手指的运作。大指作为主旋律音可以适当增加重音,但是不能过分强调,以免破坏双声部的音效平衡。

4.轮指在乐曲中的运用

包含轮指这一技法的乐曲基本上都是难度系数较大的现代筝曲,要想弹好这类乐曲技术是第一大难关,技术达不到要求,再多的情感也难以展现,所以技术的教学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乐曲中出现了较多的“轮指”技法,笔者认为“轮指”的特点在该曲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笔者认为轮指在乐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保证手型稳定的情况下,要注重手指尖力度的把控,如果太放松的话,手型容易松散,触弦柔弱无力,导致音色不够饱满,但是太过“用力”的话,容易紧张,导致耐力不够。所以要正确处理好“用力”与“放松”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手指过弦时应当用力,但过完弦之后我们的手型应当回到放松、自然的状态。在过弦时,我们的手指应具有爆发力,这样弹奏出来的音色才够扎实、具有弹性。只有这样,正确把握“用力”与“放松”,才能更好地演奏好本曲,做好张弛有度,这样慢板的音色清澈透亮,而快板的音色强劲有力,给人以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冲击。

同时想要弹好乐曲的轮指,进行相对应的指序教学练习以锻炼手指机能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无名指、中指、大指、食指这四个手中当中,无名指不是经常用到,所以在平常的训练当中,无名指要多多留意,要注意力度的保持。

5.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如上练习时,常常会遇到轮指弹奏没有线条旋律性,发音没有颗粒性,节奏音色不均匀,速度不统一,指尖没有力量等,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整理如下:(1)检查学生手型是否正确,发力方式是否正确。右手保持正确的半握拳的手型,肩臂腕放松。(2)检查学生各手指是否独立,如果不独立则进行基本功准备练习和分指练习。(3)注意学生音色。轮指练习时,每个音需要保质保量,由慢到快。如:起始速度为60,先以十六音符为一拍,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在这些节奏里每个音都完成的没有错音,并且每个音都力度饱满,颗粒分明,节奏均匀时,再往上加速度,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指尖力度的均匀和节奏速度的统一。(4)减少学生轮指练习时的杂音。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贴弦练习指序及轮指基本功,义甲触弦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大约5mm,小关节突出,贴弦练习完成之后在进行离弦训练。义甲正面触弦,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仍用大关节带动中关节再带动小关节,弹完之后立刻恢复到原来手型位置。这样的反复训练可锻炼手指的爆发力并有效减少轮指弹奏时出现的杂音。

四、结语

古筝轮指一直是古筝演奏技法中较难掌握的一种。其客观原因在于古筝轮指种类繁多,运用到的手指最多,每个手指的生理条件差异又大,要想做到古筝轮指音色饱满、速度均匀较为困难。主观原因是学习古筝轮指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枯燥而单调的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本文在探究了古筝轮指的发展来源、基本技巧及分类的基础上,进而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古筝轮指的教学方法,阐述如何让习筝者高效的学习古筝轮指这一技巧。希望对古筝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祎琪.古筝“轮指”演奏技法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5年.

[2]王帆.王中山筝曲新技法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3]王小平.近年古筝左手技术的发展与筝曲音乐风格[J].人民音乐2001(12):34-36.

[4]张维.浅谈古筝“摇指”技法的发展[J].民族音乐,2009(06):127-128.

[5]胡加丽.古筝演奏中快速指序技法的训练策略[J].音乐时空,2015(18):101-101.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古筝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美好
第一次弹古筝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