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职美术教育的改革与人才培养策略

2021-06-06侯俊良

锦绣·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策略

侯俊良

摘要:自从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便开始迎来理念革新、教学环境调整等挑战,而这也是确保日后为社会实时性培养高素质、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保障。因此,笔者的任务,主要是在强调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基础性规范原则之后,结合实际探讨现代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和对应的人才培养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有关教学人员重视。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规范原则;策略

高职教育事业自从崛起之后,便成为我国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因此,在美术教育方面,要保证迎合社会全新规范需求基础上,即时发现、分析和处理好当中遗留的缺陷问题。至于现代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需要遵循的规范原则,以及日后高职美术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可靠策略等内容,将具体在后续加以逐步深入性延展。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务必遵循的规范原则

高职美术教育必须保证基于社会发展进程进行合理程度地创新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美术实践技能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而美术教育改革须贯彻的原则主要表现为:

(一)导向性原则

即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改革活动期间,要保证更好地迎合预设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令美术课程编排形式、教学引导方法、实习实训活动项目、教师讲解理念等,变得愈加科学妥善,满足学生猎奇和进步要求之后,逐步将他们改造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专业型美术人才。

(二)主体性原则

就是说要求教师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體适应地位,能够依照他们的兴趣和学情基础,筛选出独特性的美术语言符号,令高职生基于此不断深入性地认知世界、汲取文明成果、完善情感素养和人格,最终获得全面性的发展结果。

(三)开放性原则

实际上便是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会闭门造车,而是保证实时性融入最新的人才规范要求基础上,开发沿用丰富有效的校外资源,引入诸多富有代表性的美术教育成功范例,进一步构建起可靠性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二、现代高职院校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合理化策略

(一)设置科学性的教学训练目标

需知美术教育始终属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类结构单元,因此其人才培养理念要保证不会和高职教育整体要求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始终强调实践应用技能锻炼的重要性,并顺势发挥理论知识学习的辅助作用。如高职院校须依照美术人才市场的最新需求状况,制定富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其间确保已经将其余院校美术教育和学生今后就业等诸多实际状况考虑进去,进一步为日后学生求职就业路径拓宽和市场竞争实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促成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的融合结果

透过实际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中存在一类突出的问题,便是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应用技能锻炼没能做到细致性地衔接。面对这类消极状况,高职院校须保证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实践技能训练条件,如设置专门的美术实践交流社团、开办学生画展活动,亦或是建立完善化的实训基地等;又如督促高职就业指导机构多多地和相关企业沟通合作,保证及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企业实习机遇。长期下去,令高职生在各类实践项目参与的同时,顺利提升个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日后长远化的就业前景绽放,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

(三)沿用科学人性化的教学引导模式

以往高职美术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教师,就是说高职美术课堂上长期遗留教师直接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纳的消极状况。需知美术专业课程本身保留较强的实践应用特性,如若延续教师单方面主导的教学模式,势必验证削减该类课程的教学水平。所以说,作为一名现代专业化的高职美术指导教师,理当积极深入性地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目的实现方面,主要将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和创造能力锻炼作为关键点,之后借助课堂提问和小组合作探究等途径,令学生可以积极明确地表达个人创新思想,并在教师诸多支持条件作用下得以实践验证。

第二,教师还必须依照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个体擅长的领域作为切入点,组织妥善的美术教育活动,令学生在其间获得更加自由的创作时间和空间条件,随后调动起强烈的美术创作激情并切实改善课堂整体的教学水平。

再就是做好德育的渗透工作。选择在高职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处于人生养成的关键阶段,而美术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有助于促成学生品质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结果。所以,在组织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活动期间,特别是在实践训练环节中,务必要做到有目的、有层次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如结合高职院校美术课程的实际特征,进行多元化的体验项目设计、减少刻板式的说教现象,令学生井然有序地接受美术教育,并达到心智体系完善和道德情操提升的效果。除此之外,因为学生日后步入职场势必会涉足于团队合作,所以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还必须着重于强化个体的团队合作意识,如组织大规模美术创作活动期间,鼓励学生依照自身专长进行细致性分工,保证彼此各司其职之后加快作品完成进度并强化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活动,进一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保证在全面迎合最新人才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实时性锁定和解决高职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各类弊端问题,并且树立起严格和健全化的美术教育体制,包括加快美术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的融合进度,设置合理等级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等。相信长此以往,势必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和高技能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职教论坛,2014(16):122-126.

[2]王玉梅,柳建国.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69-71.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 眉山)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策略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