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正休克指数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2021-06-06黄红霞
黄红霞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护理部,广东 中山,528429)
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种类繁多、情况复杂,迅速准确地进行分诊对急诊创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仅通过临床表现难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在以往的分诊过程中,分诊护士通过测定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分诊[1]。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修正创伤评分(RTS)逐渐成为分诊的重要标准,其借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收缩压和呼吸频率评估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通过评分等级进行分诊[2]。有研究[3]表明,RTS可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但是发生创伤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各部位处于代偿状态,因此RTS在评估病情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修正休克指数(MSI)[4]是通过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年龄对休克指数进行修正,可准确地反映机体循环状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MSI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选取2020年3~10月因创伤至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年龄为20~55周岁;② 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③ 家属能够配合分诊护士的分诊规则;④ 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 送至医院时无生命体征;② 资料不全;③ 妊娠妇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病情评估
1.2.1.1 RTS 对照组患者采用RTS[5]评估病情。首先应用GCS判断患者的意识情况,其次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呼吸频率,根据测量结果快速得到意识计分、收缩压计分及呼吸计分,各个分值对应情况见表2。根据RTS公式(RTS=0.9368×意识计分+0.7326×收缩压计分+0.2908×呼吸计分)得到最终RTS分值。通过评分表格可见,意识计分、收缩压计分和呼吸计分正常时均为4分,因此计算出正常时RTS为7.8408分,其分值越小表示患者病情越危重。分诊护士根据创伤患者入院时测量的意识、收缩压及呼吸频率情况快速得出RTS分值,并迅速分诊至相关治疗单元进行就诊。
表2 RTS表分)
1.2.1.2 基于MSI改良的创伤评分 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MSI改良的创伤评分[6]进行病情评估,意识计分和呼吸计分仍采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方式进行计算,循环情况则采用MSI进行评定。分诊护士快速测量创伤患者的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具体方法为:① 采用额温枪测量体温并记录;② 通过腕式血压计测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计算出平均动脉压水平,即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舒张压);③ 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年龄。根据体温变化、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年龄情况,计算MSI,MSI=脉搏/平均动脉压,求得MSI为1.02±0.35,从而估计稳定患者的参考值范围为0.34~1.7。年龄和体温对平均动脉压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会影响休克指数。MSI为0.34~0.50时,记为0分;MSI为0.50~1.00时,记为1分;MSI为1.00~1.70时,记为2分;MSI<0.34时,记为3分;MSI为>1.70时,记为4分。计算RTS,按照RTS计算方法,循环情况替换为MSI的分值,采用RTS=0.9368×意识计分+0.7326×收缩压计分+0.2908×呼吸计分进行计算,所得分数越低表示病情越严重,并快速送至相应治疗单元。
1.2.2 分诊方法 分诊护士参照最终RTS将伤情分为4个等级,1级(危重组)的RTS评分<2分;2级(重度伤组)的RTS评分为2~4分;3级(中度伤组)的RTS评分为4~6分;4级(轻度伤组)的RTS评分为6~8分。分诊护士将RTS评分>4分的患者送至普通诊疗室,根据伤情完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血清学检查及专科查体,待得出相关结果后将患者转诊至相应的专科科室进行规范化治疗,每隔2 h对各组患者进行1次相应的快速评估,计算出RTS分值,若出现RTS评分<4分时,及时予以生命支持,送往抢救室进行抢救。对于RTS评分为<4分的患者,分诊护士将其立即送往抢救室,予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并积极补液,根据血氧饱和度情况予以适当吸氧,抽取动脉血气及静脉血,送检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等相关检验,完善交叉合血并积极备血,必要时予以输血,同时积极完成心肺复苏以及除颤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每隔30 min对患者进行1次快速评估,并计算RTS分值,若RTS评分连续3次<4分,积极进行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若RTS评分连续3次为4~6分,完善相关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根据病情情况转诊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若有手术指征可急诊手术,若RTS评分连续3次≥6分,完善相关检查及检验,积极寻找病因,根据病情情况转诊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若有手术指征可急诊手术。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效果,包括救治成功率、分诊时间及分诊错误率;② 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短期病死率及致残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分诊效果比较
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分诊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分诊效果比较
2.2 2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发现,2组患者的短期病死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科室,快速判断病情并及时救治是急诊科的重要任务。分诊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配至相应的治疗单元,使其得到快速且有效的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RTS逐渐成为判断病情的主要方法。唐晶晶等[7]发现,RTS结合血红蛋白可明显提高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休克指数是心率和收缩压的比值,可反映左心射血功能及外周血管灌注水平,被广泛应用于休克的判断和评估中。有学者[8]发现,体温、舒张压及年龄可影响疾病的评估。MSI根据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年龄对休克指数进行修正,从而应用于对休克的早期判断。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和分诊错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致残人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其原因,RTS是一种以量化的形式快速评估创伤伤情的模式,分诊人员根据意识、收缩压及呼吸频率可快速评估并进行分诊。而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生创伤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左心功能处于代偿期,因此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MSI是一种在休克指数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并判断休克的方法,包括体温MSI、平均动脉压MSI及年龄MSI。当患者发生创伤时,体温会发生变化。有研究[9]表明,心率会随着体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循环水平发生变化。因此,体温MSI可明显降低体温的影响,从而判断其休克情况,而体温MSI有助于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10]显示,平均动脉压MSI评估创伤死亡风险时明显优于收缩压等单项指标。王艳飞等[11]的研究显示,年龄是创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创伤早期,周围血管发生收缩,有效循环血量尚未减少,收缩压及舒张压未发生变化,RTS中的收缩压计分产生误差,而休克指数可快速准确地评估创伤早期的循环变化,但当机体处于失代偿期,以舒张压为参数的平均动脉压MSI可更准确地反映机体情况,对分诊具有重要意义。分诊护士通过了解患者的年龄情况以及测定体温和血压,结合RTS中意识及呼吸情况,快速地反映创伤患者的病情程度,根据病情程度及时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基于MSI的分诊护理可明显改善急诊创伤患者的分诊效果,降低并发症致残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