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效果

2021-06-05陈双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
关键词:腺肌病小剂量病患者

陈双林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8)

0 引言

患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会出现痛经、月经量多、贫血、腰痛、肛门坠胀感、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性生活疼痛等症状。子宫腺肌病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生在40岁左右的女性[1]。特别是近些年,关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显示其该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子宫腺肌病患者不仅很难怀孕,即使成功怀孕出现流产、早产等的可能性也比健康孕妇要高[3]。由于子宫腺肌病会导致患者的怀孕率下降,怀孕后也很容易流产,甚至还会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一共收入8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并予以排除标准剔除的患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结合20%失访率,拟纳入子宫腺肌病患者共81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年龄37~49岁,平均(42.57±2.63)岁,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2.03±0.31)年;观察组年龄35~51岁,平均(42.83±2.69)岁,病程3个月至4.6年,平均(2.07±0.22)年。两组一般资料(P>0.05)。本研究相关书面资料经提交给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后已获得书面批准。诊断标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超声结果等确诊符合《子宫腺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4]中关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进入研究前已接受药物治疗;对米非司酮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合并青光眼患者;合并哮喘者;对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者;有吸烟史者;怀疑宫外孕者。

1.2 方法。本次用药米非司酮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 mg×6片/板/盒,国药准字H10950003)。对照组:25 mg/1次,口服,1天1次,共口服3个月。观察组:10 mg/1次,口服,1天1次,共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显效[5]:经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月经量恢复正常水平,经B超检查正常;有效:患者通经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月经量接近正常水平,B超结果显示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其中总有效率的计算方式为显效率+有效率。两组经3个月治疗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下腹痛、皮疹)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表示,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0%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93%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因生活压力增加以及生活习惯改变使得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子宫腺肌病作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子宫内膜进入到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变大甚至质地变硬,按压时会出现疼痛[6]。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腺体不会存在于子宫肌层中,但是对于合并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而言,其子宫肌层内会含有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这些物质在激素的影响下会出现结缔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导致局部出现弥漫性的病变。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腺肌病的形成原因尚未明确,但是有研究认为因子宫缺少黏膜下层,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出现增生,进而影响子宫肌层,加上四周细胞肥大导致病变[7]。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的形成与遗传有很大概率。而女性子宫如果出现过刮宫或者剖宫产,也会增加出现子宫腺肌病的可能。由于子宫腺肌病患者会出现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家庭关系。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

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但是这两种手术方式会导致患者不孕不育,同样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介入治疗一般是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这种手术方式会影响到患者子宫及卵巢的血运,不利于妊娠,甚至还会增加不孕、流产等的风险。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腺肌病采取药物治疗是一种广泛的手段。药物治疗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米非司酮的应用比较广泛。

米非司酮作为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其主要是发挥出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临床上已有研究证实米非司酮对于治疗因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临床症状,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是以其能够抑制排卵及干扰内膜的完整性有关。米非司酮作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及肌层中的孕激素受体,有利于控制才能还能够干扰子宫内膜细胞分裂,从而使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米非司酮能够竞争性抗雌激素,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促使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致密化,异位腺体分泌抑制,显著抑制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但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比分析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和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本次研究中,获得的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0%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93%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发现,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还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能够促使病灶组织间质细胞不断致密化,有利于抑制腺体的分泌,从而减轻其病变程度。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同样能够发挥出抗受精卵着床、诱导月经、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另外通过竞争内膜的孕酮受体有效阻断孕酮作用,阻止雌激素的作用,诱发闭经,这对于改善患者的贫血有积极意义。另外,由于卵巢失去促性腺激素支持,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依赖性激素的子宫及其腺肌症病灶萎缩,从而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但是大剂量的米非司酮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这就提醒临床是否可以考虑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疗效与接受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疗效接近,且观察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说明有良好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可获得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接近的疗效,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是,针对米非司酮剂量的确定仍然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考虑。

猜你喜欢

腺肌病小剂量病患者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得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能不能保住
子宫腺肌病中微血管密度与VEGF和VEGFR2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