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动态交互研究
——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2021-06-05赵立祥
□赵立祥 赵 蓉
一、引言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人口过度集聚、公共资源匮乏、供需失衡、环境污染、综合管理水平低下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亚健康问题,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明确指出:将建设健康城市作为推进发展“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部署,全国爱卫办联合相关单位于2018年发布《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发现健康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改善工作,提高治理水平奠定了基础。2020 年11 月27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对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其中,全面社会健康管理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发展方向,这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坚持以健康城市建设为载体和抓手,这是新时代推动爱国卫生运动的有益实践和有效探索[1]。
城市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视为一个经济、文化、环境、管理等方面全面健康发展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究竟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即是本文拟探讨和揭示的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不同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差距,使得在面临重大灾害时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防御水平和应对能力。特别是在进入复工复产复学的后疫情时代,如何充分调动、统筹和协调社会各类资源,让经济秩序、社会管理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并助推新时代健康城市的建设,以增强城市“韧性”成为了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得此项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献综述
健康城市计划最初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目的是要应对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卫生挑战[2],旨在实现在“以人为本”的目标指引下,引导城市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并将健康城市定义为:随着经济发展和进步,政府通过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系统[3]。这一概念突破了单纯以收入水平、经济增长以及心理上的愉悦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性[4],能够更显著地反映社会环境的差异[3],可以显著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健康状况[5],是真正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发展框架[6-7]。
关于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最初由WHO 在报告《改善城市健康》中提出,评价方式包括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经济四个角度,并涉及社区参与水平、社会内成员关系和权益等多个层次。与个人健康状态有关的指标,包括生活方式、医疗卫生状况等。与服务相关的指标,包括健康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评价。最后是与健康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相关的指标。这种将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进行有机结合的发展规则,旨在号召各级政府通过制度变革、协调规划、能力创新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城市健康发展[8-9]。国外学者Hancock(2000)基于上述研究,较系统地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界定和框架构建,指出健康城市应满足以下五个要求,即环境基本要素、社会凝聚力、经济发展条件、生态可持续性、宜居的城市[10]。
中国对于健康城市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力量进行推进和建设。国内学者关于健康城市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在逐步创新[11]。2013 年,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课题组首次发布了我国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发展条件以及健康社会四个层次展开,对中国290个地级市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温秋月(2015)进一步阐述了健康政治、产业、文化、科技与空间系统的内涵,总结提出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4 个维度及1531 个指标,其中健康服务、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关注度比较高[12]。王云霞(2015)则基于城镇化概念提出健康城市发展可以从人口、经济、土地以及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来逐步推进[13]。李勋来(2019)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环境、人群、社会、服务和产业五个视角探讨健康城市的评价体系,并对副省级城市中的7个示范城市的优势和短板进行剖析[14]。龙如银(2019)则对健康城市的短板进行了细化,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证明当前中国健康城市发展水平整体偏低[15],存在诸如软体项目多、硬件建设少、公共卫生思维局限、科技支撑力度较小、缺乏人文考虑等问题[16]。李立明(2018)则认为在考虑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复杂性和适用性的同时,更要兼顾各部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效果和反馈机制,以体现构建健康城市的全局观[17]。还有部分研究集中于健康城市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如:王曲、梁鸿等(2005;2003)分别研究了健康城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收入提升以及社会福利、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8-19]。Yang et al(2021)以中国深圳市为样本,运用互联网搜索查询方法证明了公众意识对于健康城市发展部署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应不断提高公众对健康城市的认识,并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城市的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20]。
从已有文献分析可知,当前对于健康城市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界定、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偏理论视角的健康城市规划等方面。鲜有学者从定量的角度对当前影响中国健康城市的因素进行分析。鉴于这一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基于中国城市健康发展评价报告2013~2017 年5 年的测评结果,运用PVAR 方法探究了影响健康城市发展的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四个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据此作出了相应预测2○。同时,考虑到不同规模以及不同区域的城市在要素禀赋水平、发展阶段差距所引致的异质性,因此,其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有可能会存在差异性,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和验证。
三、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一)关于模型的选择
本文运用兼顾静态分析与向量自回归动态分析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PVAR),将所有变量当作一个内生系统进行处理,所有变量的滞后项均包含在内。一方面可以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再者可以清晰地刻画系统内变量彼此间的冲击反馈和方差分解结果[21]。模型设置如下:
其中,yit为内生变量的列向量,表示第i 个地区在第t 年由内生变量组成的向量,依次为健康经济(jj)、健康环境(hj)、健康社会(sh)、健康文化(wh),下标i=(1,2,…,277)表示277 个样本城市,t 表示2013~2017年,j 代表滞后阶数,βi为回归系数矩阵,ηi和di代表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二)构建影响健康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
单菁菁、武占云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健康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来测度、评估中国城市发展健康状况[22]。城市健康发展指数包括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五个方面,综合反映城市健康发展水平。根据检验结果,本文选取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和健康环境四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1)健康经济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经济的高效运转应以低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方式来实现。该指标的测算包括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投资效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四项。(2)健康文化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要求配备推广健康文化的公共文化设施、途径及渠道。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健康城市的核心特征,该指标的测算包括文化设施(万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剧场、影院、网络普及率)、文化支出(文娱消费支出占比)两个方面内容。(3)健康社会的推进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等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抓手,从而实现全体国民共享改革成果。该指标的测算包括生活水平(人均消费性支出、房价收入比、人均住房面积)、就业水平(城市就业登记率)、公共服务(万人拥有医生数、床位数、人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R&D 经费占比)、社会公正(基尼系数)和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五方面内容。(4)健康环境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该指标的测算包括环境质量(空气质量API、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态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资源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方面。本文277 个地级市的数据均取自于《2013-2017 年中国城市健康发展评价》的相关测算结果。上述变量取对数纳入模型。
表1 变量统计特征描述
四、实证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在PVAR 模型估计之前,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保证各变量的平稳性。如不平稳需进行差分处理,否则会产生伪回归问题。本文样本数据时间跨度较短,故采用HT 方法进行统计量检验。表2 结果显示:四个变量P 值均为0.000,表明变量的高度平稳性。通过建立PVAR 模型来判断最佳滞后期,并进行广义矩估计得出短期回归系数。先根据AIC、BIC、HQIC 准则判断出滞后阶数为1 时,PVAR 模型具有较好的估计结果。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是判断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常用方法。通过加入自变量的滞后项,测试是否能改进对因变量的预测结果,从而检验一个变量是否对另一变量有预测能力。本文中每个因素都存在一定滞后期,因此,使用此方法初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较为合适。
根据表3 结果显示,经济与文化、环境和社会、社会与文化互为格兰杰原因。社会是经济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不是社会的格兰杰原因;环境也是经济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环境和文化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定义表明,经济对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联,但并不妨碍其实际因果关系的分析。
表3 格兰杰非因果识别结果(95%)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表4 中分别将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和健康环境作为因变量,将另外3 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动态GMM 模型估计,研究结果如下: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的滞后一期均能够显著提升当期各项变量的水平,表明城市当期的健康发展水平存在一定路径依赖,健康文化和健康环境尤为明显。
表4 健康城市发展基础模型GMM 估计结果
从分要素看,健康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和健康环境水平下降0.0724%、0.322%和0.352%。即目前经济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带来文化、社会和环境水平的完全改善。一方面表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重点依然是经济发展。而城市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通过高污染、高排放来推动经济增长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虽然很多地区的发展方式正在从高耗能、高污染向集约型、高质量过渡,但是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所造成的各类污染问题已然形成了路径依赖,健康经济的发展亟需通过技术效率和绿色生产率的提升来加以改善。同时,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现阶段所提倡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促进经济转型、分配公平、民生改善等几大要义。显然,中国现阶段的公共服务是弱项短板,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部分城市过度扩张、资源紧缺、供需不平衡等诸多亚健康问题。因此,如何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推动环境改善、社会和谐以及文化繁荣,是现阶段各级政府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
健康文化发展水平每提升1%,健康社会和健康环境分别提升0.331%和0.0664%,均通过了1%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打造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常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及理念加以支撑。中国有些地区在民生建设、文化基础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以及运作效率方面还相对滞后,整体有待提升。根据估计结果,健康社会发展与健康环境、健康文化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即三者在现阶段的发展呈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要将健康发展理念融入到政策制定当中,健全、完善包括生态效益、公共安全、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各种评估机制,将健康城市建设推向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表5 呈现了异质性回归结果。从城市规模分组来看,健康发展指数的总体排名为:超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③。基本上,城市规模与城市健康发展指数呈同向变动关系。超特大城市的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指数均较高,但分项指标的不平衡问题较显著。在城市发展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优势突出,但健康环境指数处于各规模城市组末位,城市健康发展存在明显短板,资源环境压力随着要素的聚集激增,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也尤为堪忧。特大城市组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规模组。中等及以下规模城市则在环境质量,城市管理等方面略优于较大规模城市。整体上,不同规模的城市差距逐步缩小,但健康社会和健康文化的差距仍较显著,表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文化消费水平与大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
表5 根据城市规模划分的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滞后一期的系数与全样本结果保持一致。分城市考察,小城市的回归结果显著性较其他规模相比较低,个别变量间未表现出稳定的相互影响关系,印证了前文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在超特大城市,健康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目前环境具有负面效应。这一结论与全样本、大城市、中小城市样本的回归结果略有不同。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治理模式、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先进,带来了明显的集聚优势和规模效益,投资效率、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相应较高。因此,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文化消费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同时,超特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产出低效和环境恶化的低效能阶段,跨入了依托高新技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发展的阶段,在产业转型、民生改善以及文化提升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当然,较高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负荷。纵观诸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也都经历过急速扩张、人口和经济活动过于集中所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亚健康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和环境建设,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重新恢复了优美清洁,发展质量也得到提升。中国包括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和重庆在内的特大城市不能因为“健康环境”一项指标,对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予以否定,但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方面要继续强化超大城市的核心功能,加快非核心功能的疏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应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和合作,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共同加强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走绿色、低碳、高效的健康发展之路。
健康文化对健康社会的影响系数均为正,系数由高到低排序为:超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样本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表明:城市规模越大,行政等级较高,公共文化服务就越完善,对于健康社会的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也越显著。这说明精神文明的提升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小城市作为城市分类中的大多数,受地方财力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发展相对滞后,城市的软硬环境均有薄弱环节,严重制约小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提升。如何激发小城市的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中国小城市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大城市在发挥聚集效应、技术进步与创新、知识传播和溢出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合理的规模集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文化和社会进步。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政策,这种积极效应就可能会被污染、交通拥堵和高起的生活成本等聚集的负外部效应所抵减。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规模集聚优势,同时,中小城市要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通过交通联结建立与大城市的互动,提升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全面、均衡发展。
从区域角度考察,在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0 位的城市中,东部地区的城市约占总数的58%,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共占42%。总体呈现东强西弱格局,区域间差距明显。同时,无论是分项指数还是总的健康发展指数,中部地区指数上升幅度较大,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扩大,西部地区在经济赶超、文化服务提升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人口、经济密度,同时在安全防范以及高效运行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成效。2017 年,西部地区的健康发展指数首次超越东北地区。但是,社会改革和民生建设仍是制约区域间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民生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在短期内仅靠自身力量实现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不断加大国家财政转移力度,提升转移资金使用效率和精准度,做到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精准投入、精准施策[23]。
根据表6 的回归结果分析,目前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前文保持一致,表现为稳定的对健康文化、健康社会以及健康环境的一定负面效应,影响程度依次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即对东部的消极影响相对较弱。健康社会的发展整体上有利于健康文化和健康环境的打造。研究表明:随着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平稳改善,有益于传播健康公共文化和理念。虽然现阶段很多城市都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以及城市智慧管理,但是政务人员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低下仍然存在。因此,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更新换代迫在眉睫。
表6 分区域回归结果
从经济角度看,受我国经济整体下行影响,特别是东北地区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高、国有企业改革缺位、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等原因,使得该地区经济衰退尤为明显,带来诸如产能严重过剩、地方财税收入减少、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等各类社会矛盾的加剧。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东北三省的养老保险赡养比远高于全国其他区域,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缴费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 个百分点,民生领域的问题进一步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资源环境角度看,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城市占全国30%,重工业过度扩张、资源过度开发带来可耕湿地面积减少、珍稀资源遭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的城市仍将面临经济转型、民生建设和生态修复等多重压力,综合防御能力亟待提升。
(四)方差分解
通过方差分解可以进一步探究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和健康环境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分析各个变量的方差贡献率构成。由表7 看出,第10 年的预测值与第5 年的方差分解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第5 个预测期后的冲击对某一变量变动的解释力度保持稳定,动态关系已达到均衡。总体上,健康经济、文化、管理和环境对自身变化的贡献率最大。环境、社会和文化对于健康经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7%、21%和5%。研究表明:健康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康社会和健康环境的支持。经济、环境和社会对于文化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8%、22%和17%,影响相对比较均衡。经济、环境和文化对于社会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4%、14%和4%,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可以有效支撑健康社会的构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健康环境构建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5%、8%和1%,说明完善的公共服务、高效的城市运行和管理对于环境的改善是卓有成效的。
表7 方差分析结果
(五)脉冲响应
由于PVAR 模型的回归系数较多,难以解释各变量间未来几期的持续相互影响关系,因此,本文将采用脉冲响应图(见下图),直观展示变量未来10 期的互动关系,它反映一个变量受到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后对另一个变量的单方面效应。
图 脉冲响应图
整体上而言,各变量间的交互影响在5 期之后趋于平稳。1a、2b、3c、4d 显示:4 个变量对自身滞后期的正向效应逐步减小,表明各变量前期均会对后期产生正向影响,同时这种正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呈逐渐减弱的态势,路径依赖特征更加具象化。例如:1b 和2a 显示,健康环境促进健康社会,而目前社会发展状况略微抑制健康环境的改善。1c 和3a 显示,健康环境促进健康文化。1d 和4a 显示,目前环境状况也抑制健康经济。而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健康环境在第一期和第二期呈现为负向效应,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中国环境问题将逐步改善。2c 和3b 显示,健康社会与健康文化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前者的正向效应更显著。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健康城市建设是涉及政府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整体上,城市规模与城市健康发展指数存在同向变动关系。超特大城市目前经济的发展会对健康社会和健康文化发挥积极效应,但对健康环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分区域看,健康经济发展对东部的消极影响相对较弱,表明高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改善和提升是有益的。
2.从方差分解的角度分析,目前环境对于健康经济的影响最大,表现为显著的消极影响。除健康经济外,健康环境对于文化和社会在滞后1-3 期内均表现为持续促进的积极效应;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文化的影响较大,经济对于文化、社会以及环境均表现为一定的负向影响;健康经济和健康环境对于健康社会发展的影响同等重要;社会制度的完善对健康环境的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结合本文研究重点针对性地提出下列政策建议:
1.完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全面引导健康城市建设
将健康中国发展理念融入国家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当中,并引导各省(市、区)将健康城市建设纳入到本地城市规划和发展序列中,并将行动落实到城市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入到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中。现阶段健康城市建设主要由城市爱卫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其职能和管理权限相对有限,会制约健康城市的建设和综合治理。应联合各领域形成跨部门的有机系统深入到社区、落实到基层,将全社会、全人群的健康管理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过程中,比如基础的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医药安全,还要继续强化文化文明、体育健身、绿色经济等各领域的作用。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大大提高公众对健康城市的认识,严格的公共宣传计划应作为健康城市项目的一部分。将发展水平的评价内化到公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必须通过本地化的计划和行动来满足不同社区中人们的不同需求。这意味着应该采取自下而上的行动,以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中国可以借鉴欧洲的健康城市规制计划,将其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以现实问题为引领,切实将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文化水平的提升渗透至各类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施行过程中,以满足现实需求的多样性,将健康城市的相关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并付诸实施,构建长效化机制。
2.推进产业转型和绿色经济升级,构筑健康城市建设基石
健康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加强经济、社会和环境健康来提升公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其中经济建设是前提,而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24]。智慧城市的构建对于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提升以及社会进步发挥关键作用[25]。政府应借由智慧城市的建设引入技术、产品创新以及市场、组织创新等途径来推进健康城市的建设。同时,要改变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循环产业的高效运转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全面普及,从源头上切断制约健康城市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市场主体应结合政府调控和市场化杠杆引导,构建高效率、可循环的健康城市发展新模式,结合税收利好等激励机制,促进地方城市更加积极地参与健康城市建设。
3.调动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健康协同发展
健康城市建设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中健康文化、健康社会作为核心组成部分,是常常被公众忽略的问题。文化建设对于高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相较经济发展,虽然文化建设和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更长周期,但其内涵和外延也更丰富和多元,能发挥持久正外部性(见上图-3d)。主管部门应以现实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将文化建设渗透至经济、社会和环境提升的各项政策制定中并保证落实,特别要注重文化产业的孵化和推广,将理念切实转化为行动。各级政府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教育、就业、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和投入力度,使发展成果能够更加公平地惠及大众,实现社会福利的提升,推动健康城市的建设。
4.利用共建共享的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助推健康城市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我国一些城市表现出公共服务匮乏以及管理低效滞后等问题,反映中国有些城市在面对重大灾害时缺乏防范意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反思和总结此次疫情带来的经验和教训,显然,数字经济在城市治理领域提供了强大助力且保持了持久动力。各地政府应在响应和号召健康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政企并肩促成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让城市健康服务网络更加便捷化、高效化以及智能化。5G 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产业的迅速崛起,结合新基建的推进能够加速健康城市的蜕变、升级,全面提升健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成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发展目标的重要驱动力,让“健康城市”从规划部署、建设落地更具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注:
①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②根据报告影响健康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管理和社会五项。在PVAR 系统稳定性检验中,健康管理这一项的特征值在单位圆外,系统缺乏稳定性。故本文仅将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纳入本研究中。
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以市区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对城市规模进行划分,分为超特大、大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城市四种类型。其中,1000 万人口以上的为超大城市,500 万~1000 万人口的为特大城市,100~500 万人口的为大城市,50 万~100 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50 万以下人口的为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