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演唱中音准偏移现象及其针对性提升研究
2021-06-05李丁
李丁
一、音准的定义及由来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被人或者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频率相符,称为音准。在乐音体系中,每个音的音高,都有一定的标准。音高的标准,历代不尽相同。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高度,即第一国际高度,就是以每秒钟振动440 次的小字一组的A(a1)设定为标准音,将乐音体系总音列最中央的小字一组的c(c1)定为中央c。具体的音高设定有“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三种方式,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制定出十二平均律各音准确高度的是我国明朝的大音乐家朱载堉(1584 年)。即将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即半音),这种律制就叫“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中所有半音都相等。
二、声乐演唱中音准偏离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音不准的现象比较常见,普遍称之为“跑调”,专业人士称之为“音准偏离”,实际上,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演唱者无法正确判断音与音之间的准确关系而造成的。很多人认为音准偏离的现象只有非专业演唱者才会出现,其实有许多专业声乐学习者在音准上也有所欠缺。音准的建立,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发声体、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环境,音准的偏离则是受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听觉偏离
人的听觉系统复杂且精密,包括各种听觉器官、听觉神经和大脑听觉区,声音最终被传送到脑部做最后的分析和理解。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概是20~20000KHZ,听觉系统受损,将直接影响人的听辨力。同时,遗传基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音准判断能力。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Tim Spector 医生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让136 对相同长相和148 对不同长相的双胞胎同时聆听26 段耳熟能详的乐曲,利用技术手段改变其中17 首的部分旋律及音准,结果具有相同长相,基因完全相同的双胞胎,无论对错,判断都是一致的,而拥有不同长相、只有一半基因相同的双胞胎,有很大一部分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这项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个体,在听觉上,对待相同的音频会出现不同的判断。
(二)发声偏离
人之所以能发出音域宽广、不同音色的声音,是由三种不同的生理结构组成,即韧带、肌肉和粘膜。每个人的声带大小、厚薄、形状,呼吸道的长短都不同,对声音的共振和放大程度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各不相同。声带90%为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具有自由伸缩的特性,够能在缩短的时候增加肌肉的张力。声带不但有高音区和中低音区的振动弦或面,还具备在气流作用下有效发出宽广音域的能力。发高音时,靠近声门的韧带拉伸,张力迅速增加,达到相应音准。声带有一层薄薄的粘膜覆盖在表面,这层粘膜能够有效利用气流中的能量,提升发声能力。(1)音域随年龄发展。成人发声频率范围约为300HZ~3.4KHZ。在生理条件方面,人声从出生到变声期大约可分为婴儿期和童声期两个阶段,之后便进入变声期。童声期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都非常稚嫩,发声功能和发声能力较弱。初期童声大约在4~6 岁之间,音区以b~a1 居多;中期童声约为7~9 岁,生理音域可逐步扩展到十度左右,跨度以a~c2 居多,音准方面明显改善;后期童声大约从10 岁到变声期前,声带韧性增强,喉发育水平与中期相仿,音域可发展到a~d2。进入变声期后,声带快速发育,音域及音色逐渐向成人发展,最终达到成人水平。(2)病态的声带影响正常发声。身体疾病或因声带疲劳等原因造成的声带受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发声、音域及音准。声带病变包括声带肥厚、声带小结、息肉及声带麻痹等,主要表现为声带嘶哑,发声费力等,此时的声带想振动到平时的音准频率会较之前费力,严重的会造成失声等情况。
(三)环境影响
人身处不同的声场环境时,对音准的判断也有所不同。在较安静的环境中,能够更清晰地捕捉到音的频率,通过大脑分析,指挥发声系统做出相同频率的反应;当环境嘈杂或音源较多、音量较大时,则需要对所有声音进行分析,找出需要的音频,这便增加了大脑准确捕捉和判断音频的难度。人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声压级在85 分贝或更高水平的声音环境中,会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不仅对音准的影响巨大,对听觉系统整体都会产生永久性的损伤。
三、音准偏离的表现特征
在实际演唱中,音准偏离以变声期前的少儿居多,成人比例较小,大致分为两类:(1)部分音准偏离。这一类的演唱者能够准确分辨出听到的音高与自己发出实际音高是否相符,自然音域根据年龄也有所不同,儿童以c1~a1 居多;成人以G~c2 居多。能够准确演唱各自音域中的旋律。超出音域范围便会出现高不上去或低不下来等情况。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声器官逐渐发育,自然音域会逐步拓宽,此时加以科学的演唱方法,变声期后会逐渐拓宽音域至G~a2 甚至更多。(2)音准完全偏离。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是无音准高低概念,甚至无法准确完成任何单音,我们需要通过歌词才能判断出演唱的具体作品。部分人能够分辨出自己发出的实际音高与音源不符,却无法发出相同的频率。
四、应对方法
(一)针对听力环节
(1)在安静的环境中,利用钢琴作为参考,分别弹出上行及下行音阶,听辨音阶走向,大部分人在两三遍之后能明确分辨出音阶的上下行关系。(2)钢琴多次示范标准音a1(440HZ)后,给出其他单音,判断与标准音的高低关系。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判断。例如:纯八度、纯四度都是协和音程,听觉体验悦耳和谐,相互包容。再如: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增减音程等,都是不协和音程,听觉体验刺激,紧张。(3)三和弦判断,体会不同和弦的色彩和情绪。例如:大三和弦带来积极向上、明亮的情绪;小三和弦色彩暗淡、情绪收缩。
(二)针对发声环节
(1)单音矫正。在安静的环境中,钢琴在c1~c2 音域中选择某一单音,多次示范后用“la”咬字模唱。出现音准偏离时应及时调整,准确后反复练习同一发声,体会器官的振动感受并记忆。(2)旋律音程及旋律矫正。找准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音准偏差的重要步骤,钢琴多次示范c1~c2 音域中任意旋律音程,用“la”模唱。需要注意的是,初期选择的音程跨度不易过大,当旋律音程模唱基本成熟后,可选择简单的旋律进行。(3)发声矫正是解决高音上不去的重要途径。当音域高于自然音域时,真声无法达到振动频率,便会出现唱不上去的情况。正确的方法是加入假声,进而解决高音时音准偏差的问题。
(三)针对作品环节
当前期实践初见成效,便可进入作品调整阶段,这个时期以音域较窄、节奏简单,速度较慢的作品为首选,唱名模唱各个小节,稳定后带入歌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实践。
以歌曲《休息》为例(见谱例1),这是一首适合6~7 岁儿童演唱的中国台湾儿歌,歌曲共16 小节,C 调,4/4 拍,音域G~c2,节奏简单,记忆难度低。旋律中大量使用音阶式的作曲方式,在降低歌曲难度的同时又能够使旋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图1 谱例1《休息》
我们使用唱名的读谱方式,利用钢琴加深音高记忆,每一小节单独进行,多次重复演唱,加强发声器官对旋律之间振动关系的体会,巩固记忆后,在唱名音准固定的情况下,使用“yu”的咬字重复演唱,最终带入歌词,逐字逐句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五、关于音准的误区
一直以来,许多人对于音准存在错误认识,导致方法存在错误,让结果事倍功半。(1)有乐器演奏基础的人音准一定好。这种误解最普遍,多数人认为,经常与乐器打交道,对音准的判断一定准确,但实际我们发现,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例如:钢琴、手风琴等,演奏者的娴熟程度并不能决定音准判断是否准确。针对性矫正需要自身把握音高的乐器,例如:大提琴、小提琴等,对于音准的判断,正确比例高于有固定音高的演奏者。(2)歌曲唱不准,就大量地听歌。这种“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能够加强节奏感及律动等认知,但并不能解决音准问题,歌词、伴奏、音效等多方面因素会干扰实际的判断,在诸多元素中很难提取到有用的音准信息,主旋律清晰没有演唱的乐曲,是此时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器乐,有一部分采用的是五声调式,缺少F 和B 两个音,所以在选择时需慎重。
六、总结
演唱者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内涵和传递情感需要具备良好的音准素质作为重要基础,因此,找到音准偏差的原因及寻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音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