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机管理在灾难救援中对救治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06-04赖伟华
王 文,赖伟华,吴 伟,徐 刚,王 敏
自然灾害不仅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1]。灾难救援已经成为降低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的重要手段[2]。灾害发生后患者普遍存在着多器官系统损伤,使其病情较重,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3-4]。以往所使用的常规灾难救援管理并未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各措施在落实时缺乏足够的前瞻性以及人文性,越发难以满足工作所需。急诊危机管理则是围绕急诊科工作特点以及灾难救援中常见危机事件所实施的管理模式,旨在降低死亡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5]。将急诊危机管理应用于灾难救援中是否能够促使患者获益最大化目前尚有待于临床研究证实,故本次研究围绕急诊危机管理在灾难救援中对救治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01至2019-12灾难救援中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均为本地区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中收入我院的患者;(2)年龄18岁以上,80岁以下者;(3)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项者。
1.1.2 排除标准 (1)由其他医院转入我院者;(2)植物生存状态者;(3)生命体征指标和(或)动脉血气指标缺失者。
1.1.3 伦理学 本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研究分组与一般资料 依据采取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灾难救援管理,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接诊,在抵达现场后迅速在管理机构以及功能部门的协调下开展救治工作,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于急救车内连接心电监护仪器并予以简单处理,开放静脉通路,返回医院后做好交接并实施进一步的救治。
1.3.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急诊危机管理,由我科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任组长,6~8名护士或者是护士为组员组建急诊危机管理小组。结合本地区气候、资源分布情况总结灾难的具体类型、发生频率、严重性、患者常见损伤类型、潜在的危机事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并以以人为本-有限医疗资源-循证医学-效益最优化为依据。根据每个组员的护龄、职称、受教育水平等信息合理安排岗位,促使每个组员均能够胜任。整个急诊危机管理工作涵盖患者的基础护理、医疗器械及药物的备置和核对、护理文书书写、安全管理等。定期由组长组织所有组员集中学习培训,以便于掌握最新的灾难救援知识与技能。借助集中授课、情景模拟演练等形式传递和检验常见灾害的救援知识、通用技能、专科知识、伤口处理(擦伤、开放性伤口、骨折等)、基本灾难生命支持和高级灾难生命支持、创伤后应激障碍护理、心脑肺复苏、呼吸道管理、气管插管、止血、包扎、伤员搬移等[6]。在接到急诊电话后迅速明确患者信息,根据损伤类型实施分类管理,包括内伤、外伤、多发伤等,在患者收入急诊科后迅速根据分类管理方案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按照急诊流程实施分诊处理。
1.4 观察指标
1.4.1 生命体征指标 利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
1.4.2 动脉血气指标 利用血气分析仪,观察指标包括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以独立t检验,组内以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命体征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灾难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事件。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加剧,生态灾难频发,使得灾难救援工作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灾难的发生往往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危害严重性、可减轻性等特点[7]。灾难发生后往往会给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人员伤亡大,由此导致的死亡率高[8]。我国2008-05-12发生的汶川地震不仅波及了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还造成了6.9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灾害事件。灾难救援凸显出一个国家应急救援能力高低,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各地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之下已经搭建起全面覆盖陆路、空中、多部门、多方向、政府和社会合力完成的“生命转移网”。然而,灾难救援中患者普遍病情复杂、进展迅速、救治困难,由此给急诊救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性。
危机管理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针对前苏联战略核攻击的民事防护活动,且随着灾难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危机管理越发引起全球各界的重视与关注[9-10]。在灾难发生后以有组织的危机管理开展灾难救援工作,无疑能够解决机体行动的困境,全面提升救援效果、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11]。黄晓霞等[12]在其研究中指出,采取急诊危机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入院时呼吸频率(21.18±2.53)次/min、心率(93.27±7.69)次/min,均低于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的对照组(25.94±2.87)次/min、(116.05±9.8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急诊危机管理模式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命指标。本次研究中采取急诊危机管理的观察组干预后心率(93.50±3.50)次/min、呼吸频率(20.50±1.50)次/min,均低于采取常规灾难救援管理的对照组(97.00±3.00)次/min、(23.00±1.00)次/min,所得结果与已有研究相吻合,均表明急诊危机管理更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但与之不同的是,本次研究还从动脉血气指标探讨了急诊危机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进一步证实,急诊危机管理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拓展了观察指标体系以检验急诊危机管理在灾难救援中的应用价值,有力地丰富了现有研究体系内容。然而,不足之处在于研究设计为回顾性分析,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选择偏倚,容易对研究结果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在灾难救援中急诊危机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救治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例)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Hg)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00 125.50±3.50 97.00±3.00a 30.50±1.50 23.00±1.00a 124.85±2.35 93.60±2.40a观察组 100 125.00±4.00 93.50±3.50a 30.00±1.00 20.50±1.50a 124.92±2.42 88.25±2.35a t 0.474 5.621 1.874 4.857 0.334 6.851 P 0.582 0.000 0.083 0.000 0.679 0.000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例)氧分压(mmHg) 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mmHg) 氧合指数(mmHg)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100 67.50±1.35 88.20±1.20a 67.45±2.35 92.50±1.25a52.10±2.10 36.45±1.85a 287.55±15.35 433.27±20.23a观察组 100 67.72±1.48 94.50±1.34a 67.50±2.40 95.10±1.15a52.14±2.12 31.23±1.77a 288.10±16.20 452.81±20.19a t 0.643 7.023 0.234 4.677 0.208 6.371 0.723 11.342 P 0.363 0.000 0.811 0.000 0.859 0.000 0.28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