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严防背景下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举措调查研究*

2021-06-04郭丽英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远程防疫

李 宇 郭丽英

(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 110819)

1 引言

随着新冠肺炎的快速蔓延,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疫情威胁,我国周边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也都相继爆发新冠疫情,东北地区由于其紧邻多个国家的特殊地理位置,面临着输入性新冠病例的巨大压力,如何在严格防控疫情蔓延的同时,开展好各项信息服务工作是每个大学图书馆都面临的重要课题。东北地区众多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根据高校师生实际需求,发挥网络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开发线上服务项目,助力高校教学科研,在实践摸索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案例和标志成果。因此通过调查研究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举措,揭示在新冠疫情防疫过程中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对高校图书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快速采取行动、科学应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2 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服务调查

2.1 调查对象及方式

调查对象为东北地区18所本科院校,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各6所,在选定东北地区 “双一流”和“211”院校基础上,又分别选取了各省2-3所代表性本科院校。通过对18所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服务内容的调查分析,获取高校图书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下的应对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探讨改进完善方向。此次调查采取网络调查方式,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7月,通过浏览18所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查看相关平台通知、公告、推送栏目,获取服务信息,个别数据通过电话问询补充获悉。

2.2 调查内容

疫情期间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第一时间发布了延迟开馆、应急服务电话等信息,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发布了“疫情防控时期图书馆服务方案”,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疫情期间图书馆网上办事指南”,各高校图书馆积极动员,主动担当,启动应急预案,完善远程访问措施,开展线上教学培训,组织防疫宣传,进行空间管控,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服务信息,满足师生读者的知识和信息需求,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承当防疫重任,履行服务使命,积极开展知识传递、文献保障工作,加强了线上数字化服务,积极通过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电子信息文献资源,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师生读者文化生活,在全面贯彻落实防疫相关工作同时,坚守书苑战线,服务教学科研。

表1 疫情期间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情况

2.3 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疫情期间服务调查分析

2.3.1 初期应急举措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在疫情初期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都作出了紧急响应。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2020年1月26日发布闭馆紧急通知,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从组织管理、服务措施、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则在疫情初期,紧急闭馆,设立手机服务热线,响应读者紧急需求;吉林大学图书馆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方案”,图书馆暂停开放后,为满足师生的文献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连续发布了《假期数据库使用方法》综合篇、外语篇、学科篇等5期电子资源操作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采取闭馆措施后,2月8日利用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图书馆延迟开放期间部分服务提供线上或电话预约方式的通知”,告知全校师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供 “馆际互借、科技查新、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查收查引、图书荐购”等10项服务。被调研的18所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面对疫情的突袭,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机制,都先后采取了闭馆、公布服务电话、疫时文献传递、增加线上服务等措施。在严密防控疫情传播前提下,转变传统服务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线上服务手段,保障师生们教学科研等信息需求[1-3]。

2.3.2 资源远程获取服务分析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承担着传递信息资源,保障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能,经过多年建设发展,都已建成较为完善的资源服务体系。以往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都是通过控制IP使用范围,限定在大学校园内访问使用,全校师生在校园网内可自由使用电子资源,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分布全国各地不能如期返校的师生如何远程获取信息资源面临着严峻挑战。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纷纷采取有利措施,解决疫情期间校外师生使用电子资源的迫切需求。

疫情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率先于2月15日开通了CARSI远程访问服务模式,CARSI,全名为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以Internet2的Shibboleth 项目 为技术基础,通过运用联邦认证和授权中间件技术来实现CERNET成员用户的身份认证和信息共享,已经完成了IEEE、Springer、Nature、Elsevier、SCI、Emerald等 38个厂商的信息认证服务,目前全国已有432所高校上线使用CARSI远程资源认证服务。被调研的18所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中14所陆续开通了CARSI远程访问,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详细介绍CARSI使用方法,占被调研高校图书馆的77.77%。此外,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还积极推介VPN远程访问方式,2月3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出《疫情当前,科研不闲,在家也能访问图书馆资源》,2月4日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发布《疫起关闭,宅家电子资源免费访问攻略》,2月7日吉林大学图书馆发布《校外师生访问图书馆资源VPN使用指南》,先后共有13所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平台推介了VPN服务,宣传推广VPN申请方式及使用方法,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更是采取了“汇文数字远程”“知识速递远程”“联图远程”“CARSI”等四种电子资源远程访问服务方式,拓展师生远程信息获取途径,极大提升了师生信息资源的效率[4-5]。

2.3.3 空间管控措施分析

受不同地域疫情的影响,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采取了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措施。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5所高校图书馆采取预约入馆、控制人数的空间管控手段,占被调研学校的27.77%,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实施疫情期间入馆预约制,限定一校区图书馆提供可预约座位800个,二校区图书馆提供预约座位500个;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预约选座系统”开展预约服务,限定开放部分馆舍空间,实行进出口分离、出入分流等方式组织读者预约入馆;东北大学图书馆则联合东北大学计算中心紧急开发设计了入馆预约管理系统,全天分为上午、下午、晚间三个时段限流扫码,预约入馆。

由于辽宁大连地区受邻国日本、韩国疫情影响,屡有输入性病例出现,因此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都采取闭馆的严格管控措施,增加了线上服务等保障措施,其他地区院校图书馆亦有选用此策略,共计8所高校图书馆采取闭馆措施,比例为44.44%。另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统一延期开学、入校提前预约等情况下,未实施严格空间管控措施,但加强了体温监测、消毒消杀等辅助措施。

2.3.4 防疫宣传分析

疫情期间,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都十分关注防疫宣传工作,借助图书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号等网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防疫信息,引导舆情导向。被调研的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100%都在网站、微信平台等显著位置发布宣传防疫口号,如黑龙江大学图书馆的“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武汉加油”,辽宁大学图书馆的“疫往情深,致敬平凡中伟大”,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的“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等,通过海报、标语、图片等形式激励鼓舞师生共同抗疫,主题宣传成为东北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宣传策略[6-7]。

此外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11所东北高校图书馆推送了防疫图书、防疫数据库等文献资源。更有高校图书馆推出了特色化的宣传服务项目,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推出5期由中国新闻社加工制作的《中国战疫路》,以全景纪录片的视角宣传了中国抗疫的先进事迹,极大激励了师生们克服困难,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2.3.5 线上服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给众多校外师生及时提供图书馆信息资源,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加强了线上资源推荐服务,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学校网络平台等推送电子资源及服务信息。截至6月30日,被调研的东北高校图书馆合计线上推荐各类文献资源359次,平均各馆推荐资源约20次,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推荐资源最多,达37次,仅疫情初期就通过微信公众号紧急推荐免费电子资源17次,极大地解决了校外师生们文献信息需求。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高校图书馆迅速启动,利用网站、微信、APP、直播平台等积极开展线上服务。被调研的18所东北高校图书馆相继开展了线上相关信息服务,如线上教学、线上教材推送、线上查收查引、线上阅读推广、线上文献传递、线上文献荐购等,线上服务已经成为新冠疫情期间图书馆服务主要方式。

受新冠疫情袭扰,破坏了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被调研的18所东北高校中,12所图书馆开展了线上教学服务,按照学校的行动部署,组织教师利用BB平台、雨课堂、MOOC、SPOC、腾讯会议、钉钉平台等多元混合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94.4%的东北高校图书馆提供了线上文献传递,解决师生们疫情时期的特殊文献需求;16所图书馆开展了线上查收查新服务,占比88.9%,其中具备教育部科技资质的东北高校查新站全部实现了线上科技查新服务,说明通过长期的信息服务,东北地区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线上线下工作经验,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技术支撑条件。

线上教材推送,线上图书赔偿,线上离校办理等方面,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略显不足。疫情初期各高校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电子教材尤为短缺,东北地区仅“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1所高校图书馆通过线上平台,为师生推送电子教材,占被调研院校总数61.1%,数量偏低,说明高校图书馆在线上教学资源保障方面存在不足,仍需加强。此外,提供线上离校服务有6所图书馆(比例33.3%),其中4所为“双一流大学”图书馆,通过微信等方式提供线上图书赔偿服务的仅3所图书馆,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占比16.7%,比例都偏低,说明经过长期发展建设,“双一流”“211”高校图书馆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图书管理系统与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顺利对接,但其他高校馆在协作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方面仍需要加强完善[8-10]。

3 调研发现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不足

3.1 防疫宣传仍需加强

疫情期间,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挥了重要信息服务功能,但多局限于资源推荐、培训讲座、阅读推广等活动内容。多数图书馆虽然在显著位置发布了相关防疫信息,但多是防疫口号,免费数据库资源等,在知识普及、防疫培训、动员宣传等方面涉新及较少。调查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7所图书馆进行了防疫知识普及等宣传工作,比例38.9%,内容包括:“病毒防疫手册”“新冠病毒预防28问”“防疫知识科普展”等;6所图书馆开展了防疫动员宣传工作,其中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发布了“图书馆党总支倡议书”,吉林大学图书馆推出了“战役主题海报”,比例仅为33.3%。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东北高校图书馆防疫宣传工作仍是以图书馆资源推介为主要出发点,在传播防疫知识、防疫培训等方面相对薄弱,图书馆应紧跟防疫时政步伐,从读者防疫需求角度出发,在知识普及、科学防控等方面加强防疫宣传工作[11-13]。

3.2 资源获取渠道仍需完善

高校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库资源主要通过限定校园内IP范围控制访问权限,疫情期间大量校外师生无法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尽管很多东北高校图书馆通过推荐免费资源缓解读者的使用需求,但免费资源数量有限,只有运用技术手段,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才能根本解决电子资源远程获取问题。尽管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陆续通过开通CARSI远程认证,推介VPN申请等技术手段,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27.8%高校图书馆至今未开通CARSI远程认证,44.4%图书馆未推介或采用VPN访问模式,远程访问技术手段仍显薄弱,资源获取渠道仍需加强。

3.3 线上教学资源保障不足

教学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职能,受新冠疫情影响,高校的教学工作全部转换为线上教学,在新兴教学模式驱动下,图书馆传统纸质图书资源优势无法发挥,师生们对电子教材、教参资源需求尤为强烈。调查结果显示仅61.1%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线上教材服务,在线上服务项目中属于偏低水平,而且3所图书馆仅提供了一种线上教材资源推荐,鲜有图书馆针对各学科专业提供精准教材推送,说明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教材数量偏低,线上教学、教参资源类型相对单一,线上教学资源保障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影响,高校师生读者对纸质教材、教参等图书资源需求度高,图书馆往往专注于纸质教学资源建设,电子教材采购不足;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科专业不断发展,增加新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授需要经常更换新的授课教材,图书馆没有及时跟进授课教师的实时变化,导致电子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因此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线上教学资源急需补充完善,以满足线上教学服务的迫切需求[14-16]。

3.4 区域协作机制需要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尝试提供线上服务模式过程中,存在较大梯队差异,“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技术储备充足,应急反应迅速,能快速转变传统服务模式提供线上系列服务,其他高校则略显不足,疫情初期各种应急服务相对迟缓,因此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区域协作机制,加强馆际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完善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4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思考

在非典肺炎、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下,大学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遭遇严峻挑战。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图书馆人需要深刻思考,总结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学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控意识

加强宣传培训,一方面可以普及防疫知识,提升馆员和读者的防疫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图书馆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更能有效发挥每个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恐惧心理,如果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必然会消减抗疫的决心,势必会瓦解整体抗议战线,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战斗能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图书馆需要第一时间加强宣传培训,消除图书馆员恐惧心理,通过普及防疫知识,使馆员和广大读者能够科学认知疫情防控形势,只要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定能可防可控;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培训要树立图书馆员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引导馆员努力承担自己社会责任,践行图书员职业精神;要让全体图书馆员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上下一心,要增强师生读者等防疫信心,筑起一道坚强的的思想防线。

事实证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任何人群都不能独善其身。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信息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承担着传播知识,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能,只有行动起来,号召全体师生共同抗疫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17]。

4.2 整合完善电子资源,助力线上教学

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主要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通常高校大学生授课都是以现场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考核及配套服务也都是基于这一传统模式,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建立了非常全面的纸质文献资源体系,完全能够满足全校师生课堂教学的使用需求,但在新冠疫情的袭扰下,面对在线教学新兴授课方式的实际需求,传统纸质资源服务明显萎缩,在线教育资源就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电子教材、电子教学参考书、电子工具书等在线资源炙手可热,需要图书馆全面加强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完善资源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采购电子教材、收集电子图书、整合基础科研数据、提供在线资源服务等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多路并举实施推进。(1)通过电子书销售商采购电子图书,如国内的阿帕比、超星,国外电子书商Wiley、IEEE、Springer、Emerald等都拥有大量的电子书资源,图书馆可以根据专业需求组织采购;(2)通过出版社采购电子教材,图书馆可以与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开展密切协作,实时跟踪采购纸电同步教材,满足在线教学需求;(3)通过采购基础科研数据库满足科研数据、相图、案例需求,如MSIEurka、Wind、InfoBank等基础事实数据库,涵盖大量统计数据、相位图表、金融数据、音像图谱等基础科研信息,能够满足科研人员在线数据需求;(4)通过自建或购买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平台,逐步完善升级,实现在线推送,在线阅览,满足师生日常教学辅助功能;(5)加强区域及行业范围内的馆际联盟协作,通过文献传递共享服务,实现资源共建、资源互补,从而满足联盟院校师生的线上资源获取。总之,在线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大学图书馆不断探索尝试,积累完善,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积极获取师生最新教学需求,引进新兴资源,构建多元化资源体系,实现多类型、多载体、多渠道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18]。

4.3 延伸信息获取渠道,实现资源远程访问

为大学科研教学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保障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工作,新冠疫情环境下,如何让校外师生读者顺利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图书馆需要全面加强技术服务能力,整合开放获取资源,防延伸信息获取渠道,实现资源远程访问。

4.3.1 要加强资源远程访问技术保障

调研发现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远程方式,主要包括VPN、CARSI认证、Romote Access(远程漫游)、汇文数字远程、知识速递远程、联图远程、易瑞远程等,VPN作为虚拟专用网络,可以远程访问校内全部资源。远程认证访问系统由于需要数据库商授权认证,只能访问部分电子资源,受限较多,而CARSI联盟成立至今已实现67种数据资源信息认证服务,高校师生只需通过统一认证,就能访问校内签约资源,为联盟用户提供了巨大便利,因此目前CARSI、VPN已经成为图书馆业界主流远程服务方式,截至2020年6月30日,疫情期间加入CARSI联盟,开通远程访问服务的高校馆已达397所,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及时跟踪主流技术服务,在原有远程访问技术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图书馆资源远程访问提供技术支撑。

4.3.2 整合发布OPEN-ACCESS电子资源

OPEN-ACCESS(简称OA),即开放获取,是国际上学术界及出版界推动科研成果自由获取的出版发行获取行动。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机制,它在尊重科研成果所有者权益基础上,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免费访问服务,并且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十分重视挖掘整合OA资源,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站推出了“开放存取资源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了“WorldLib国外开放获取文献整合平台”。东北地区高校中,哈工大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也都整合发布了OA资源,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还自主研发检索平台“Open Access开放学术资源库”,覆盖了工程学、化学、经济学等17个学科门类。OA资源不受条件限制的开放获取模式,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学者的科研需求,这种新兴出版形式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下正在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深入挖掘OA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平台,拓展信息获取渠道,推动开放获取资源的远程访问,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4.4 综合运用现代网络科技,拓展服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方式将给广大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师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催生了一系列在线服务的客观需求,更加速了变革传统模式,增强网络服务、智能服务的步伐。

疫情期间不能返校的大量师生读者有着迫切的服务需求,文献获取、信息服务、教育培训、阅读推广等服务项目亟需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以校园网络、云端服务、智能APP、智慧社区等技术手段为图书馆开展在线智慧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需求催生变革,变革引发跃升,大学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结合本馆实际情况,综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在线智慧服务,谋求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疫情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等通过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协同校内技术研发部门推出了多项线上服务项目,如线上荐购图书、线上科技查新、线上文献传递、线上教学培训、线上阅读推广、线上预约入馆、线上离校办理等。系列线上智能服务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师生读者信息资源获取需求,更提高了图书馆疫情期间的服务效率。这是一次危机模式下的驱动性变革,大学图书馆应该紧紧抓住疫情期间的读者需求导向,整合自有优势资源,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元素,开发在线智慧服务,逐步构建起一个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在线图书馆智慧社区,使读者服务彻底打破传统的物理性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从局限于空间服务、线下服务、单一服务向虚拟服务、线上服务、智慧服务转型[19-20]。

4.5 加强协作机制,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融合,技术融合日益深化,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能独立掌控全部现代网络服务技术应对各种不可预见的未知挑战,特别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威胁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协作机制,深入沟通,密切配合,联合开展各种探索性服务举措,做到信息共享,帮扶互助,从而提升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防控能力,在区域范内围实现协作共赢。

一方面要深入加强省际院校联盟协作机制,发挥地域合作优势,通过省际联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技术保障完善,措施精准高效,率先转换服务方式,全面开启线上服务,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沟通学习,引进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省际院校联盟协作机制这一重要手段,在资源建设、信息传递、技术应用、读者服务、后勤保障等方面协同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校内横向部门协作机制,与学生处、宣传部、校医院、公安处、计算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校内联动体系,通过大数据平台共享数据信息,有效监测网络舆情,多部门协同开展宣传、防控、预警、医护、安保等措施,综合发挥高校的整体保障能力,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21-22]。

封闭自守终落后,开放协作促跃升,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高校图书馆要通过深度合作,联合互助,团结共赢,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

5 结语

新冠疫情环境下,东北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快速应对,在保障安全、科学防疫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服务职能。通过对东北地区18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应急防疫、资源推荐、空间管控、线上服务、技术保障等方面,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辟新的服务途径,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极大地保障了高校科研教学的有序运行,为高校图书馆应对重大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经过全体图书馆人不懈努力,终将战胜疫情,高校图书馆事业将更加辉煌。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远程防疫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防疫、复工当“三员”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远程诈骗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