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卷调研看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环境
2021-06-04鲍晓晔奚润禾上海师范大学
■文/鲍晓晔 奚润禾(上海师范大学)
为科技创新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坚定不移地打造科技创新中心,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本文通过对上海市211家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研发现:一是企业融资较便利,但融资多元化程度仍需提高;二是税收优惠和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成本作用较大;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对自主研发的满意度要高于与科研机构合作;四是管理人才比研发人才易获得,最难的是外籍专家的引进;五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满意,但执法效率偏低。
一、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战略政策及科创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需要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几个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需要创新主体,而企业往往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抢占行业制高点、打造科技强国有重大意义。
有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为科技创新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公平有效的创新环境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资本化、协同化,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维护其研发的积极性,打造更加尖端的高新技术。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显著改善了我国的创新环境,提高了创新动力。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在全球190 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31 位,这也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国家统计局数据也表明,2019 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28.3,比上年增长7.8%,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在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占比、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及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四个指标指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
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具有巨大的科技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科创中心“22 条”、科改“25 条”、《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注重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激励人才创新活力、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初见成效。2019 年上海新增6 家“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实施60 项青年科学家交流项目。上海研究诞生国际首例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研发成功全球首个基于多靶点的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GV971。此外,上海通过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系统推进“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打破区域政策限制、加强法治保障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 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上海位居2018 年全国营商环境指数第二名,较2017 年上升两名。
三、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以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研究科创企业对目前政策措施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制度需求,旨在为推进科技创新、聚集创新要素、挖掘创新潜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情况、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和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市营商环境优化政策的获得感(见表1)。
2019 年8 月通过问卷星平台向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和企业管理层发放问卷,开展一个多月的调研,至2019 年9 月,共收集到211 份有效问卷。
调研对象中,有24.64%高新技术企业在浦东新区,10.43%在闵行区,金山区为零(见图1)。张江高科技园区和莘庄高科技产业园分别在浦东新区和闵行区,这两处高科技产业园区汇聚科技和信息,创新氛围强,加之政策扶持,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会选择在这两处发展。而金山区在2019才陆续揭牌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清华长三角湾区科创中心和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智慧数据平台,在调研期间暂不成熟,可能导致金山区没有应答者。
59.90%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及控股企业,17.87%和15.46%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外资和国有(见图2)。这证明了我国通过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不同所有制的经济优势,加快了经济转型的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企业对科技创新环境的满意度分析
(一)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在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满意度调研中(见图3)可以观察到,仅有1.42%的高新技术企业认为上海营商环境“较差”或“很差”,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给予肯定的态度。
表1 问卷主要内容结构
图1 高新技术企业所属区域分布
图2 高新技术企业的所有权属性
图3 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总体满意程度
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企业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的获得感最强的前三项依次是“税费负担明显减轻”“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其中前两项占比超过50%,说明上述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见表2)。上海政府从简放政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方面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优化了营商环境,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进程,构筑发展新优势。
但是,上海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成本负担仍然较重”,占58.29%(见图4)。深化“放管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循序而进,最终达到李克强总理强调的“五个为”: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二)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融资环境的满意度
企业的运行需要资金,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研发需要,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更是庞大。目前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见表3)为自有资金(67.77%)、股权融资(58.29%)和投资收益(49.29%)。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和互联网金融尚不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
表2 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的获得感
图4 高新技术企业认为上海市营商环境仍存在的问题
表3 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企业对融资的便利性认可度高,而对融资多元化的满意度偏低。企业对风险投资、科创板设立、科技银行等新型融资途径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和融资多元化相类似的得分。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认为,获得银行贷款“容易”或“比较容易”,真正感到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仅有3 家(见图5)。融资难的主要问题是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过高、贷款手续太烦琐、信用审查过严(见表4)。
(三)高新技术企业对税收优惠、补贴政策与企业成本的满意度
在被调研的高新技术企业中, 97.63%享受了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见图6)。从图7 中可以看出,有46%高新技术企业认为税收优惠、扶持或补贴对降低企业经营用的作用“较大”,有8%企业认为作用“极大”,受访企业对于政策优惠对降成本的作用给予了肯定。可见,在将原政策仅限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全范围内的实施效果不错。
具体来看,超过七成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15%的优惠所得税率,但是24.17%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上的优惠(见表5)。部分原因是可以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仅限于因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这两类,限制较高,所以企业无法获取优惠。
图5 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市科技创新资本与金融服务环境的满意度
表4 高新科技企业认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图6 高新技术企业是否享有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的企业数量比重
(四)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人才与创新合作的满意度
从创新机构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满意度较高,对自主研发的满意度要高于与科研机构合作。73.93%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82.94%的企业对“自主研发”是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
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研发专业人员、外籍专家引进的可获得性为“很好”的分别占16.11%、21.80%、8.06%,“ 较 好” 的 分 别 占54.98%、43.60%、34.12%(见图8)。可见,管理人才比研发人才容易获得,最难的是外籍专家引进。
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两项是“生活成本逐年上升导致人才流失”和“企业薪酬水平”。上海在Numbeo国际主要城市生活成本的得分为50.82,得分接近于纽约的一半,但收入水平的得分也只有纽约的五分之一,可见,生活成本和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对于城市人才吸引的重要性。
(五)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
图7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对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
表5 高新技术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
图8 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人才的满意度
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高新技术需要不断地推成出新,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是鼓励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法治基础。在创新保护方面,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对上海市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表示满意。其中,“专利保护”的满意度最高,“较好”和“极好”合计略高于80%;认为“商业秘密保护”极好的比重最高,占31.4%;满意度最低的是“知识产权执法效率”(见图9)。
四、政策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上海创新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监管机制上,发挥市场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分层级进行差异化监管。
第二,要拓宽企业融资多元化渠道,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积极搭建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精准企业画像,建立企业“白名单”,加速信用担保体系效率。
第三,调整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结构,加大间接优惠扶持力度,扩充间接优惠政策方式,减少企业税负压力,激励企业通过创新活动来减免税负。同时,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和整体效应。应全面评估各项税收政策和政府补贴政策的对象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政策协同影响,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图9 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
第四,有针对性研究创新型人才流动原因,增加城市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如通过人才补贴、提高收入水平吸引人才,为创新人员提供落户绿色通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高新技术人才看病、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另外,应放宽对外籍人才引进的标准,给一些在学历或经验上略有不足的高新技术人才提供机会。
第五,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合作水平,加强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吸引相关高新技术人才。
第六,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对标国际指标如美国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中心(GIPC)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提高执法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技术和市场紧密联合起来,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