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问题及改革策略

2021-06-04王丛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工作

王丛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832000)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使得高校教育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公共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点科目,通过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使得学生能够拥有良好身体素质,为学生未来更好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如今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不同问题,问题的出现会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实,以及体育教学作用的发挥。针对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正确认识,并给出解决措施,不断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水平。

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公共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点科目,在当今教育改革事业发展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基于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而改革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不同方面中。比如,通过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更好落实,能够结合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发展特点,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与优化,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学习更多体育知识,掌握更多体育技能。在此背景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心理素养也会得到提高,为学而生未来学习与更好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精神状态,那么在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中,才能投入更多精力,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培养。在此背景下,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水平也会得到全面提高。总之,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展开,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将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实现高校更好发展。

2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角色与功能问题

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角色与功能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

高校角色分析。从我国高校发展中不难看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体育学科的发展与教育,除专业体育院校之外,在很多综合类院校中,也会开设体育院校与专门的体育学院。但近些年我国受到传统观念“重文轻武”的影响,使得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仍然是理论知识学习、文化课成绩,对体育教学造成忽视。即使是体育专业学生,也同样将理论教学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对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运动素养的提高造成忽视。由于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工作评价方法的缺失,使得高校公共体育逐渐朝着边缘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得老师教学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热情都受到很大影响。

教师角色分析。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可以看出,存在师资数量不足情况,以及师资质量不高情况。对于有关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不同方面中,比如,有部分体育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科研对实际教学工作造成忽视,教师职业发展与评价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情况,这对于体育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会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公共体育专项选修类项目教学的教师,在比例上存在很大不足。种种问题的出现,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产生一定制约。

2.2 教学效果问题

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1)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个别项目运动技能的“合格”是主要教学目的,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造成忽视[1]。在如今社会发展背景下,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文化素质已经无法成为评价优人才的唯一标准,身体素质、健康人格等也成为评价重点内容。基于此,在课程目标定位中,没有意识到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使得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片面化情况,影响大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2)在如今高校发展中,共欧那个体育教学采取的往往是部门分管组织方式,通俗来讲就是,会将公共体育教学分为行政组织管理与教学组织管理两部分内容。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考核等,都会安排不同部门进行管理,这样看似是权责分明,各环节工作有工作人员负责,但实际上组织管理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3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 优化角色与功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更好落实,需要不断提升高校公共体育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并对其角色与功能进行优化与完善。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图1 体能测试

高校方面针对于公共体育的价值要进行重新审视。结合相应有关体育纲要可以了解到,我国需要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使得人民的健康水平以及身体素养能够位居世界前列,体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与重点事业[2]。高校作为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国家政策治理层面,对公共体育的作用与地位进行重新审视,要认识到公共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综合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在招生以及培养中,可以将体育能力测试、体制健康水平等硬性指标融入到其中,通过该种方式,意识到公共体育的重要作用,为高校公共体育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如图一)。与此同时,在高校全院的年度考核中,可以将体制健康水平测试作为一项重点项目,这样大学生的公共体育参与程度也可以得到提升,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对于公共体育教师的管理模式要进行调整。教育管理部门要将自身作用与价值发挥出来,针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考核方式、评估方式等,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与完善。确保各方面都能够符合公共体育专业特点,通过该种方式,将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出来[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公共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或者政府部门加强对高校公共体育的监督与指导,采取不同方式,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要将拓宽教师职业发展空间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高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效资源,促使教师能够朝着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得教师能够获得更多职业满足感。这样在未来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将自身专业素养发挥出来。

可以通过竞赛活动等不同方式,调动大学生公共体育学习积极性。体育的一个核心元素是竞赛,在日常公共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体育竞赛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并锻炼学生意志,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提升(如图二)。在体育竞赛中,不仅能够将学生自身的运动技能与个人体能展现出来,而且可以展现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以及战术意识等。没有参与到体育竞赛中的学生,也可以为竞赛组织贡献出自身力量,从而使得学生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具备较强协作精神[4]。利用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公共体育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意志,而且学而生的体制健康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更好实现公共体育教育目标。

3.2 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现有的公共体育教学条件进行完善。实际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会受到教学目标设置等因素影响。基于此,在实际提升教学效果过程中,要对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与分析。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加强教学系统性与多元性。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实,在培养学生健康体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想要使得学生体制健康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仅依靠有限的公共体育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要对公共体育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作为重点[5]。在课程的设置中要保证多元化,利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被激发。积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知识的自主学习与锻炼,这样可以防止运动技能与体制健康出现割裂情况。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给予更多重视,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

图2 体育竞赛

创造良好硬件环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场地,还是设施、器材都要保证能够符合教学需求[6]。高校需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加强联系、沟通,结合当地、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本土化高校体育硬件环境建设标准,还要将标准纳入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基本标准中,将政府支持作为导向,从而在社会中吸纳更多投资,为高校硬件环境设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该种方式,使得公共体育教学空间的合理化得到保障,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硬件条件,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落实。

评价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在相关纲要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将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健康生活与良好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并将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情况,纳入到教育行政部门考核、政府考核以及学校考核中[7]。基于此,在高校公共体育评价中,可以从教学管理方面、教学资源方面开展量化考核,这样才能对教学效果做出合理评价。促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特点情况,完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促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可以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工作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工作,爽飞了?
我们的“体育梦”
选工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