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膝关节的“鹅足”
2021-06-03孙鹏
□孙鹏
常见的膝关节疼痛,多以膝关节关节间隙及周围疼痛为主。但是如果疼痛以膝关节内下方表现为主,需要高度小心这种疾患——鹅足滑囊炎!
鹅足滑囊炎表现为膝关节反复疼痛,且严重影响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是骨科诊疗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在有症状的膝关节疾病患者中该病发生率为2.5%,女性高于男性。
一、“鹅足”所在部位
所谓的鹅足,指的是“鹅足肌腱”。其位于膝关节内侧下方,由半腱肌、股薄肌及缝匠肌的肌腱共同构成,因为形似“鹅足”而被称为“鹅足肌腱”。鹅足肌腱具有辅助膝关节屈曲和内旋,防止膝关节外翻及过度旋转的作用。
而鹅足滑囊,就是指位于鹅足处的一个浅层滑囊,当这一部分出现炎症时,称之为鹅足滑囊炎。
二、鹅足滑囊炎的常见诱因
1.慢性劳损或损伤:这种长期的慢性应力性诱因会导致滑囊壁充血、水肿,引起滑囊液分泌增多,囊壁水肿、肥厚,滑膜增生,形成局部无菌性炎症,进而影响关节功能。
2.小腿的过度旋转:我们在刚刚的介绍中看到,鹅足肌腱具有防止膝关节过度旋转的作用,但是,在日常一些活动中,比如长跑或转体时,过大的外力会对鹅足肌腱产生挤压,引起肌腱附着点拉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出现充血等情况,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
3.超重肥胖人群:过大的身体负担会引起膝关节局部肌肉及韧带的过度负荷,这也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见诱因。
三、简单的自我判断
通过以上讲解,我们初步了解了鹅足滑囊炎。那么,在家中,如何做出初步判断呢?
膝内侧面偏下方位置的疼痛,多为刺痛或者酸痛,疼痛位置比较浅表。
膝关节屈曲、外旋的活动会导致疼痛加重,通常不能跪或下台阶。
温馨提示:当我们出现上面的表现时,一定需要及时就诊,防止症状持续加重啊!
四、日常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鹅足滑囊炎的症状,首先应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膝部活动。同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修养。
1.RICE原则
当膝关节突然发生疼痛时,在家中,我们可以采取RICE原则,进行紧急处理。RICE原则分为以下几部分: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这些操作可在减轻疼痛的同时,控制无菌性炎症的发展。其中休息与冰敷、抬高患肢比较简单,加压包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2.自我按摩
当疼痛症状稳定后,患者可以在膝关节周围进行按揉,及对周围肌肉进行捏拿,并配合点按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以局部酸胀为度,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内、外膝眼:膝关节伸侧面,髌韧带两侧之凹陷中。阳陵泉: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3.热敷患处
可用热盐袋或是热水袋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如有条件,也可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应用针对性更强的外洗药物进行泡、洗、敷等外治法进行治疗。
4.肌肉功能锻炼
我们在前面的知识中学到鹅足肌腱主要与半腱肌、股薄肌及缝匠肌这些大腿内侧肌群相关,在功能锻炼中,我们以大腿内侧作为锻炼重点,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①缝匠肌功能锻炼:直立位,将患侧下肢侧方伸直,在耐受范围内下蹲,此时能感受到缝匠肌的拉伸感,持续5秒,收回,每组7次,每日2~3组。
②半腱肌功能锻炼:俯卧位,将患侧膝关节在耐受范围内主动屈曲,此时能感受到缝匠肌的拉伸感,持续5秒,伸直,每组7次,每日2~3组。
鹅足滑囊炎可发作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除了暂时的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处理造成鹅足滑囊损伤的原因。希望广大的朋友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正确理解预防的意义,合理保护我们的膝关节,防止“膝”以为常的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