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因三准”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实践

2021-06-03仲建兰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准农民职业

仲建兰 黄 怡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一、引言

在脱贫攻坚,实现农村经济复兴的道路上,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重视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让农民成为一份职业,并且能够热爱农业、精通技能、善于经营。2020年年初,农业农村部正式印发的发展规划中强调,未来的两年内要积极进行农民培训工作,鼓励新型农业带头人通过网络、实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而是掌握现代农业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中能够熟练应用专业技能,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且该收入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1]农村振兴道路不能缺少农民的参与,培养具有现代农业专业技能的农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农业进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中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的参与。[2]众多学者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3]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成长。[4]然而,面对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新阶段和新需求,当前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产教融合浮在面上流于形式、课程对接不精准、培育模式缺乏创新性、师资力量不强。[1]

农业院校应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中坚力量。[5]福建农林大学作为区域高水平农林院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开办“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学历教育大专班”——经济管理专业。在准确把握办学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学校依托农林本科特色教育,遵循规律、适应发展、立足实际,确立了“服务三农、产教融合、精准培养”的总体培养思路,用“三因”理念,以“三准”为目标,“因需赋能”实现精准培养,“因材施教”达到精准教学,“因势利导”做到精准服务,建成涵盖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建成具有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新型农业人才培训方案,将本科教育和农业培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得农业学员和学生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方式农业学员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成为新型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继承者。现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实践,探索“三因三准”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的模式。

二、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的四重需求

(一)对接市场需求

学校把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相关联,同时将本校办学特色优势贯穿到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中,通过接受教育,提高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运用技术的水平;通过农业经营活动了解市场运营规律,提升管理能力。

(二)对接产教融合

创新和拓宽融合路径,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吻合,紧紧围绕学员实际所需要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推进专业与农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双师培训的优势,促进专业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将行业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利用我校学科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对接菌草所,培养高科技与国家化视野。

(三)对接职业内涵

职业农民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肯定他们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职业化价值观的建立、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农业创新水平的提升。[6]

(四)对接终身学习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事业,它需要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融合,并且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农业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建成一个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的素质队伍;制定标准的教学管理体系,学习成绩互相认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结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三步走战略,鼓励创新。

三、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的结构与要素

“三因三准”是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纽带,将新型职业农民、高校与市场通过供需关系构成一个互动的共生体,如图1所示。这一共生体对接市场需求,对接产教融合,并转化为具体的培养需求信息。作为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根据培养需求信息进行培养方案的定制化制定,以确保学校培养的新农学员能够满足职业内涵、市场需求;根据核心能力形成要求,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实践难题,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确保课程体系能够促进产教融合;将大专班学习平台转化为优质资源整合平台,确保学员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交流中,与教师、科研人员、管理者、企业同行等结下友谊,强化职业教育的延伸服务,形成产学研跨界联动支持乡村振兴。

图1 “三因三准”培养模式各要素的关系

(二)“三因三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1.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反应迅速。

通过对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的了解,从市场角度把握方向,[7]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政府需求和学员需求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一是政府和社会参与到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活动,及时调整方案;注重培养过程的质量评价和反馈,推进培训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共同培养的过程将办学行为延伸至校外,搭建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强化将课堂走进田间地头,形成一种互求互需的关系,以提高办学活力,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2.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内涵。

精准培养符合“三农”的发展规律,在农业创新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主动权,在此氛围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和创造。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管理吸纳能力为目标,培养其信守精神、责任意识,强调对职业的忠诚度;通过行动承担社会责任,对自然界负责。[8]2017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事农村农业工作应该是出于本心,心中有农业,愿意做农民。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应该对农村农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做快乐的农民,做荣誉的农民,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农村,扎根于农业。[9]

(三)“三因三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基本范畴

第一,建立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建立的这一培训体系是进行人才教育的关键内容。学校将课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充分体现课程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同时构建新农学员的职业素养、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系列课程模块。如专业课程围绕岗位职业技术能力设置,强调课程建设与社会、产业发展对接。

第二,创建适合农业学员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找到了适合新农业学员的教学模式,即“校内学习和基地实践”“集中学习和终身服务”,并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和赞同。围绕着新农学员的基础和需求,校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驱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生活化和应用化;同时,突出教学的实践应用型,打破学校、课程及课堂便捷,在资源共享及培养过程中与社会和行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合作教育,送教下乡,专家团队及科研成果到基层。此外,强化职业教育的延伸服务,建立微信群等信息交流平台,搭建师生之间、学员之间交流互动、学习互鉴的桥梁。

第三,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多渠道建设。要确保“三因三准”模式的推进,应具备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校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校内有重点、有选择地培养一批教师,加强与企业的互助合作,组织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训锻炼,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除此之外,学校和企业加强沟通交流。聘请企业中实践水平高、专业技能丰富的人才担任教师,教授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技能。

四、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的实际运作

(一)因需赋能,制定“需求—课程—实践”的精准人才培养方案

1.根据三方需求,确定经济管理专业新型职业农民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访谈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期望,通过座谈交流两届740位学员及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实际需要,明确农村管理和农业经营业主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据此确定新型职业农民经济管理专业两个方向(村主干与合作社),并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在村主干必须要具备: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力,农村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以及掌握上传下达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组织、能协调、会管理、懂政策的现代新型农村管理干部。合作社理事长应具备:管理与服务能力,营销能力,以及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市场、会管理、能创业的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

2.根据新农核心能力需要,分类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经济管理专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要,设置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的专业方向课程。具体而言,针对村主干培养需要,开设了“农业与农村政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实务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乡村建设与多功能农业”等系列主干课程;针对合作社理事长培养需要,开设了“投融资实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与实践”“会计实务”“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等系列主干课程。

3.根据核心能力形成要求,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以实用性为基础,逐渐完善和丰富教学知识,加入新颖的、综合的教学内容,建立课题研究、实地考察实践等知识体系。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教育资源,组织学员深入菌草所、食品、园艺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拓宽学员的国际化视野;了解无土栽培等技术,掌握农业科研前沿动态,以增强学员的实践感性认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组织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对接农业生产实际,避免出现教学内容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解决实践难题,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二)因材施教,实施“案例+专题+论坛”教学模式

基于农民学员理论基础“弱”的问题,根据学员具有实战经验的特点,采用“案例+专题+论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掌握管理、决策、营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授课方式上,改变了按教学大纲章节顺序授课的方式,根据课程章节内容的需要,适时安排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既与章节内容紧密相关,又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既引导学员关注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又加深学员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组织上,注重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农民论坛等教学方式:举办“新农民”论坛,让新农学员走上讲台,结合自己的农村管理工作经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谈认识,谈理念,谈问题,谈对策,专家和老师在台下逐一进行提问和点评;围绕当前农村热点问题,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熟悉政策、关注和深入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并组织学员展开自由讨论,再由专家和老师进行点评总结;针对实际案例,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组织学员重点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由老师梳理知识点和总结点评。

(三)因势利导,构建“校内专业学习+校外延伸服务”终身学习成长保障机制

校内学习阶段,充分考虑农民学员的特点,依托农林高校人才优势,多位教师接力授课。主要体现在:校内打通融合渠道,跨学院、跨学科地交叉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安排科研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校外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与政府和行业产业实现多元主体的跨界整合,外聘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对“三农”问题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校外成长阶段,强化职业教育的延伸服务,建立微信群等信息交流平台,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校园之间联系起来、建立起了学习互助、教学互助的“立交桥”,针对不同新农学员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精准推送学习、生产、销售等方面有价值的信息。送教下乡,专家团队及科研成果到基层,有效解决学员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五、“三因三准”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不断完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职业内涵,福建农林大学为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准备了涵盖农业产业管理全过程,村主干管理实训等,建立了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此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三因三准”的人才培养方式、学习模式和终身服务理念,基本形成了具有创新性、层次性、综合性的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

(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自2013年起顺利毕业且获得大专学历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1582人。根据跟踪服务和社会调研结果统计,学员的满意度达98.27%,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67%,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引领示范效应。学员中考入公务员队伍的有11人,事业编制24人;有全国人大代表2人,省人大代表6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3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3人;省级劳模4人;学员负责的农民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14家、省级27家。此外,本专业学员感恩母校,自发成立“新农奖助金”,用实际行动回馈办班学院。15个新农学员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为我校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实践教学及暑期“三下乡”活动提供了场所。

(三)促进了专业教师教学效果提升

本专业专任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围绕农村/产业/企业的发展,设计相关主题教学案例,已开发撰写涉及乡村治理、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相关案例,其中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收录25篇,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收录10篇。承接服务乡村振兴的纵向和横向项目22项、发表论文39篇,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6篇。

(四)辐射带动了省内外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

本专业学历继续教育得到新农学员认可,获得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吸引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专题培训班落户福建农林大学。例如:省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巾帼致富种子工程培训班、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科技人员培训班等,每年约5000人来校培训学习。通过扎实的工作,得到了省外多家单位的认可。多个市县委托学校为其开展培训工作,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办学评价标准

为确保新型农民职业培养模式的实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调研区域农业结构人才类型,层次需求,做好自身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态势分析,规划好发展目标和战略。二是建立科学、针对性强的新型职业农业办学评价标准,出台促进其培养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制度。三是引导行业企业增强参与高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社会责任。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促进企业发展,因势利导,建立完善的校企以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动机制。[10]

(二)优化内部管理,建立动态响应机制

结合办学实际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要求,一是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探索建立市场需求指导下的政府、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学校办学的驱动力。二是建立动态响应机制,关注环境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探索搭建由市场、政府、企业和高校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互动平台,确保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

(三)构建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把培养效果和培训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形成社会组织的多元评价、办管评督分离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在确定人才培育质量标准要求和专业教学体系的同时,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建立实时质量监控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的评价体系,确保新型职业农业培养有标准、过程可监控、质量可评价,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其次是发挥办学主体作用,激发社会、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确定办学标准和要求,强化教学管理和提升终身服务意识。同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猜你喜欢

精准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职业写作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