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1-06-03常露露陈海生
常露露,陈海生,罗 进
(甘肃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生猪产业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基础产业,猪肉生产及其供应与国家经济和人民利益的持续发展有关。近年来,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生猪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给甘肃省的生猪养殖在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因为甘肃省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地广人稀,受疫情影响小,有利于我国动物疫情防控,被动成为生猪净调出省份,助力扭转生猪供给短缺的局面,为我国生猪生产恢复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在甘肃省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国内养殖龙头企业纷纷落户甘肃,实现了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在甘肃省的快速布局,给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延长了生猪生产产业链,开创了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高了甘肃省生猪产业效益,为甘肃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猪产业展开了很多研究,主要有描述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生猪生产空间布局、生猪规模化养殖、养殖规模对生猪生产的影响等。孙世民、张园园(2016)通过对山东省生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策略路径研究,提出应从加强养殖人员的教育培训、扩大养殖规模、把握市场需求的实时变化及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山东省生猪产业的全面发展[1]。乔娟(2014)从生态农业的角度分析了生猪养殖业粪污治理困难、威胁健康养殖的原因[2]。张晓恒、周应恒、张蓬(2015)实证分析了养殖个体的技术与环境效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且小规模养猪场的资本产出弹性更高[3]。Sabine Duvaleix-Tréguer(2016)等研究养殖规模对生猪生产成本的影响,发现养殖规模越大,生猪生产所投入的成本越小,规模化的养殖对生猪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4]。笔者在对甘肃省生猪产业相关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学者们对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猪生产形式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分布情况及产业链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1 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1 甘肃省生猪产业养殖规模
1.1.1 生猪存栏数量下滑 以2014年为分水岭,甘肃省生猪存栏数在2010—2014年稳步增加,2014—2017年呈下降趋势,2017—2019年急剧下降,2019—2020年生猪存栏数回升,2020年相比2019年上升了29.50%(见图1)。
图1 甘肃省2010—2020年生猪存栏量
1.1.2 甘肃省被动成为生猪净调出省份 甘肃省由于气候干燥、隔离条件好、扶持政策多等优势条件,在双重疫情背景下具有较好的生猪产业发展优势,近年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已由过去从其他省份调入猪肉转变为净调出省。根据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统计,2017年甘肃净调入生猪及其产品85.96万头,2018年净调入70.4万头[5]。截至2020年4月20日,甘肃省已向省外净调生猪23万头。
1.2 甘肃省生猪养殖产业分布
甘肃省生猪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其中武威市、白银市、张掖市、陇南市、平凉市、定西市、庆阳市、天水市、兰州市生猪存栏数较多(见图2)。武威市是甘肃省生猪存栏数最多的地区,但从整体来看,河东地区的生猪存栏数多于河西地区。此外,甘肃省地广人稀,生猪产业布局分散,有利于生猪产业疫情防控,为甘肃省生猪养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图2 2017年甘肃省各地区生猪存栏数(单位:万头)
1.3 甘肃省生猪产业组织形式
1.3.1 生猪养殖龙头企业 近年来,甘肃省成功引进12家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如河南牧原、正大、新希望六和、湖南唐人神等,陆续在甘肃省兰州、武威、金昌、天水等市大力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甘肃省新培育的红古中植、皋兰金盛和、民乐祁连雪域及兰州新区正农等4家大型生猪企业共投资了7.25亿元,已饲养基础母猪3.2万头,新增生猪产能60万头。这些龙头企业为甘肃省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甘肃省经济的发展。
1.3.2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截至2018年,甘肃省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3 547家,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兰州市、白银市、庆阳市、金昌市、张掖市,而且大多数合作社都是小规模。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以及“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有效推进了产业化分工和组织化水平的提升。
1.3.3 家庭散养 近几年,由于疫病的影响,生猪规模养殖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家庭散养在甘肃省生猪养殖中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据调查了解,规模很小的家庭散养户对养猪的经济效益概念不敏感,不存在市场交易,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养猪只是为了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甘肃省家庭散养户的养猪数量具有很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家庭散养为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1.4 甘肃省生猪产业链的发展状况
生猪产业链有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和销售4个环节。起始环节为育种环节,目前甘肃省育种水平较为落后,原种猪主要依赖进口,有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外来新品种,且行业较为分散。养殖育肥环节属生猪产业链的过渡环节,主要环节有出生、断奶、保育、育肥、出栏,共约170 d。甘肃省生猪养殖分布较广,且玉米种植广,饲料供给便利。但对于农户和散养户来说,疫苗成本相对较高。生猪经过屠宰后主要有白条猪、分割猪肉、副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等几种产品形式。其中白条猪主要流转至食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分割冷冻猪肉主要在超市流通出售;副产品主要是猪尾、猪心、猪头、猪肝等其他产品;深加工产品主要是香肠、切片、碎肉、火腿肠、肉罐头等。甘肃省现有肉类加工企业1 353家,对猪肉进行深加工提高了猪肉的附加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1.5 甘肃省生猪产业效益
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及竞争力不断提高,猪肉供给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自给率在100%以上。
1.5.1 经济效益 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生猪的需求,而且还为我国的猪肉供给提供了一定保障。据统计,2020年甘肃省生猪养殖产值约90亿元。根据实地调研结果,生猪毛重为180~240 kg,净重占毛重比例为60%~72%,毛重价格为13~18元/kg,养殖场育肥期在133 d左右,农户散养期在180 d左右。去平均值推算,每头猪毛重210 kg,价格15.5元/kg,每头生猪获利约3 255元。因为散户养殖利用自产农作物作饲料养殖成本较低,所以每头猪净获利略高于养殖场,但会受出栏周期长的制约。甘肃省生猪养殖不仅带动了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增加了生猪养殖户的收入,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甘肃省生猪养殖对于稳定生猪和猪肉产品价格、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对农民增加收入和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凡意义[6]。
1.5.2 生态效益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大规模养殖户主要利用沼气发酵技术、高温烘干制作肥料等方式处理生猪的排泄物。沼气发酵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养殖户将沼气池与猪舍连接在一起,通过对生猪排泄物的处理得到沼气和沼液,沼气用作日常生活照明和做饭的燃料,沼液作为高效肥料促进生猪的生长发育,缩短育肥时间,节省饲料,这不仅能提高养猪户的效益,而且能减少空气污染。散户对生猪排泄物的处理主要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自然晾干的粪便可当作肥料洒在地里,使其变废为宝,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
1.5.3 社会效益 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就业率,外出务工的人数会减少,尤其是青壮年,从而减少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数量,进而促进了甘肃省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甘肃省生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引进了许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为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生猪养殖技术、抗疫病风险的经验等,进而提高了甘肃省生猪生产的质量,为甘肃省乃至我国部分地区提供了优质的猪肉;引进龙头企业还会增加本地区税收,有助于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管理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不仅影响生猪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影响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基础设施不健全,防疫环保存在风险
在生猪养殖中,小规模养殖户由于资金紧缺,导致养猪场基础设施落后。在猪舍建设中,小规模养殖户没有将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的界限划清。消毒设备措施不完善、程序过于简单,没有专业化的消毒池,生猪养殖过程中废弃物处理设施不完备,对生猪排泄物的利用程度不高。工作人员进入养猪场生产区时消毒工作不到位,动物防疫工作也存在不足。除此之外,冬冷夏热,猪舍通风不良,且环境卫生较差,致使猪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生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养殖成本增加。
2.2 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低
目前甘肃省部分地区的生猪养殖采用小规模养殖方式,由于资金不足,生猪养殖设施相对简陋,猪舍多在一个区域密集分布,再加上防疫措施比较欠缺,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导致其在猪场之间传播,不利于生猪疫情防控。由于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低,致使劳动力成本增加,生猪产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地区。
2.3 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部分养殖户依托传统的管理经验,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进行简单的劳动操作,对生猪疫病预防不足,环境保护、市场及其他专业知识欠缺,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且普通员工的工资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不太理想,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目前甘肃省许多养殖户的经营理念相对落后,制约着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从而影响了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散户养殖比重大,环境污染风险大
当前,甘肃省生猪养殖户中散户占比较大,受环保意识、设施运转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其对生猪粪便和饲料兽药的残余没有进行科学处理,会造成一定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这些污染不仅会加大生猪疾病或疫病的发生率,而且会对生猪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带来影响,所以散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规范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3 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为推进甘肃省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且保障猪肉稳定供给,甘肃省生猪产业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贯彻落实“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加强小农户养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生猪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3.1 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发展规划
虽然生猪规模养殖正在逐渐扩大,但随着饲料、人工和疫苗等成本价格的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所需要的成本费用越来越多,尤其是仔猪费用和疫苗成本总体偏高,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各个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第一,实现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养殖,通过引进新品种、完善政府政策帮扶,改善仔猪成本和疫苗价格偏高的不利现状。第二,建立有效的资源分配制度以引导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第三,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对生猪养殖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进而提高生猪养殖效率。除此之外,生猪产业发展与农业、环境保护密切相关[7],农业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饲料保障。在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更多关注环境问题。为了确保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全面、协调和科学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多种因素,促进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 加强小农户养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
甘肃省由生猪净调入省份被动变为生猪净调出省份,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甘肃省生猪养殖应积极响应政策发展,引进和培育生猪大型龙头企业,合理规划生猪产业发展。例如兰州正大有限公司以“三定”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对仔猪、饲料和毛猪收购的价格进行统一定价,建设成立的金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政府+银行+农户+企业”的新型产业组织,该合作社主要采用农户众筹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金坪村的小农户共同建设生猪养殖园,合作社成员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合作社的管理结构,所有合作社成员以入股的形式分红,从而减少了小农户对土地的浪费,提高了小农户的收入。由此可见,实现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可以解决甘肃省生猪养殖设施落后、管理水平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3.3 改造设施,提升管理水平
生猪养殖户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及时弥补自身发展的缺陷,对生猪养殖的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提高粪污处理和利用能力,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管理知识,加大对疾病的防控力度,实现生猪养殖的现代化发展。
3.4 延长生猪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目前甘肃省越来越重视对本土猪肉产业加工产品的发展,因此甘肃省生猪产业应延长产业链,支持、培育一批新型龙头企业,对猪肉进行精深加工[8],让猪肉卖个好价钱,如猪肉深加工产品的即食专区,包括火腿肠、火腿块、猪肉饺子以及培根等,加大与雨润、双汇等企业的合作力度,进而提高甘肃生猪附加值。
3.5 深化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甘肃省生猪生产养殖户之间交流甚微,技术和经验有一定的差异性,养殖效率不高。甘肃省生猪养殖户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协作,进行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切磋;另一方面,养殖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欠缺,导致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应对市场风险。养殖户与企业应抓住机遇及时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甘肃省现代生猪产业发展,保障猪肉市场稳定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