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2021-06-02朱旭彤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工匠精神

朱旭彤

摘要:当今的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培育一名优秀工匠必须“匠于心”、 “精于工”、“品于行”,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作为工匠培养基地的中职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任务。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关键词:思政视域 工匠精神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336

【正文】中职学校背负着培育专业人才的重担。在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在中央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更加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什么要让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中呢?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技轻文”的思想,特别是孩子们正处在16-21岁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种价值观念激荡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有积极正向的心理倾向,也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不知道何去何从。因此在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不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被各种歪风邪气侵袭,这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后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但在中职思政教学中,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教师对工匠精神融入方法思考不够,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欠缺兴趣,还有很多的学校教学为了就业率和升学率,不重视对学生在职业道德上的培养。面对诸多问题,中职教育教学要做出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研究的课题,认真规划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达到“立德树人”目的。本文通过思政课程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讨论,提出了相关的的问题和策略。

一、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做为一个“制造大国”,探索内涵发展之路,提升经济总体实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德国、日本等世界制造业强国,无不高度重视产品的价值、注重创新的进取、卓越品质的追求。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求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学校要通过德育途径,发挥好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职业能力为办学指导。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技能,更包括职业态度和道德品质。“工匠精神”正是学生职业生涯的核心职业态度,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在就业市场中必然更有竞争力,在就业大军中能够脱颖而出。这一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和造就需要学校从学生职业生涯中去规划,从日常教学过程入手,长期培养和引导,学生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渗透无疑是有力手段。

学校只有了解社会需求,顺应企业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思政教学改革力度,在学生的生涯规划中渗透“工匠精神”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二、在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除了重视人才的技能素质以外,更加重视人才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养,企业真正需求的是德才兼备的现代化新型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存在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重视学生的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中职学生自身,在文化理论课上的学习能力不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没有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别说去关心工匠精神对自身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发挥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匠精神”,如何采取有效的思政教学策略让学生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实现“德艺双馨”这一目标?正是中职思政课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推动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3.1提高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改变学生的就业思想

因为时代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个专业方面上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所以中职学校的教育也就更为重要。工匠精神的融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分认识,要想促进工匠精神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的结合,首先所有的中职学校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把怎样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首位。学校要把弘扬工匠精神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各个实践活动开始融入工匠精神。同时教师也要认真教学,不能只是进行表面的教学,思政课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要把工匠精神的教学落实到实践中,其次就是教师和学校要改变学生的就业思想,要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打算。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引导学生从一入校就开始规划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提高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视。

3.2将一些著名人物的工匠精神引入课堂,促进两者融合

工匠精神蕴含着追求完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内涵。让学生学会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教师要改革创新教学教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素养,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引入一些中国历史著名的工匠人物,让学生在课堂观看一些历史视频学习人物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要以工匠成长为根本,加强中職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同时学校要加强政行企校联合办学,去推动职业学校产教研融合发展,帮助学生未来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去引领学生去注重自己未来的就业,让学生了解跟随时代的脚步,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就带领学生观看中国人物事迹,比如胡双钱的采访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发展中无私奉献的人民精神。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看法,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学习有用的知识,去逐步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认识工匠精神对以后的就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推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中,通过思政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引导“工匠精神”在学生思想中的内化,并且外化于行,解决“和谁接轨、接什么轨”的问题。思政教师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打造“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同时通过思政课教师参与学校各种活动的设计,实现思政课课上课下联动、课内课外有机配合,去推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实现在思政课程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路也.课程思政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158-159.

[2]孙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的路径[J].智慧中国,2020(05):52-53.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中职德育课堂融入“红匠精神”教学策略研究》(JAT191873)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之一

福建省三明职业中专 365000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工匠精神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